專利名稱:一種多彩混紡紗線和面料及其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多彩混紡紗線和面料及其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使用陽離子改性劑對纖維素纖維進行改性,使具有反應性的化合物與纖維大分子結合后,使纖維可在無鹽無堿的染浴內完成染色,部分市售的陽離子改性劑能符合上述要求,如陶氏化工CR-2000型陽離子改性劑,經過改性的纖維素纖維對陰離子染料染色過程變成染座染色。市售的陽離子可染化纖,包括腈綸,陽離子可染滌綸等,對陽離子染料的染色過程為染座染色,腈綸的第三單體、以及陽離子可染滌綸在生產過程中引入的陰離子基團使得這類纖維可使用陽離子染料進行染色。
經過改性的纖維素纖維對陰離子染料染色過程變成染座染色,而腈綸,陽離子可染滌綸等陽離子可染纖維對陽離子染料的染色過程也為染座染色。本發(fā)明將兩種染料在同一染浴下分別上染不同纖維,一次染色可以出現(xiàn)很好的彩色混紡效果。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的多彩混紡紗線和面料及其加工方法。本發(fā)明的彩色混紡紡織產品的生產方法,先將可分別上染不同染料的纖維按照一定的配比進行花式混紡成紗線、織造成織物或者加工成成衣后,使用不同染料以同浴的方式進行染色,最終形成風格獨特的紡織產品;其染色加工更加快速、簡便,而且獲得的產品風格獨特。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發(fā)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多彩混紡紗線或面料,所述多彩混紡紗線為將纖維素纖維、陽離子可染化纖和改性纖維素纖維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經不同紡紗風格的紡紗工藝進行混紡獲得白色混紡紗線,將獲得的白色混紡紗線采用一次同浴染色而成;所述多彩混紡面料為將纖維素纖維、陽離子可染化纖和改性纖維素纖維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經不同紡紗風格的紡紗工藝進行混紡獲得白色混紡紗線,將獲得的白色混紡紗線先織成白色織物,再采用一次同浴染色而成。進一步的,所述一次同浴染色的方法為染色過程采用陽離子染料和陰離子染料的混合染料對白色混紡紗線或白色織物進行一步法同浴染色;其中,染色溫度為55-140°C ;染色時間為10-100分鐘;染液中,陽離子染料占陽離子可染化纖質量的0. 01-10% ;陰離子染料占改性纖維素纖維質量的0. 01-10%。更進一步的,所述一步法同浴染色的浴比,如通常為(I :3)_ (I :100)。較佳的,所述陰離子染料選自活性染料、直接染料、酸性染料等;所述陽離子染料可采用現(xiàn)有技術中常用于對陽離子可染化纖進行染色的陽離子染料。本發(fā)明的染色過程選擇合適的陽離子染料與陰離子染料同浴進行染色,陽離子染料根據(jù)紗線或織物中所含陽離子可染纖維的質量計算配料,陰離子染料根據(jù)紗線或織物所含改性纖維素纖維的質量計算配料;陰離子染料可以是活性染料、直接染料、酸性染料等,但應避免所選的不同類染料在染浴中聚集而影響染色;陰離子染料與陽離子染料分別上染不同種類的纖維,一次同浴染色可以出現(xiàn)很好的彩色混紡效果。進一步的,所述不同紡紗風格的紡紗工藝為普通風格的紡紗工藝、AB紗風格的紡紗工藝、竹節(jié)紗風格的紡紗工藝或彩點紗風格的紡紗工藝。進一步的,所述改性纖維素纖維與其他纖維(纖維素纖維和陽離子可染化纖之和)的重量配比為(0. 5-99. 5)% (0. 5-99. 5) %。進一步的,所述陽離子可染化纖與其他纖維(纖維素纖維和改性纖維素纖維之和)的重量配比為(0. 5-99. 5)% (0. 5-99. 5) %。進一步的,所述多彩混紡紗線或面料的彩色部分或彩色點綴部分所對應的纖維為 改性纖維素纖維和/或陽離子染料可染化纖。進一步的,所述陽離子可染化纖選自腈綸、陽離子可染滌綸(或稱為聚酯纖維)、Porel纖維等陽離子可染纖維。進一步的,所述改性纖維素纖維選自陽離子改性棉、陽離子改性天絲、陽離子改性莫代爾、陽離子改性粘膠等陽離子改性纖維素纖維。改性的結果使獲得的改性纖維素纖維對陰離子染料的親和力大幅提高,改性程度的不同可使紗線或最終織物經一次同浴染色后具有深淺的變化效果。更進一步的,使用不同的陽離子改性劑,通過陽離子改性劑的種類、用量和改性條件可以改變纖維素纖維的改性程度,使得改性纖維素纖維最后在同一染浴下的上染程度出現(xiàn)差異,使得以不同改性程度加工的織物在獲得多彩混紡效果的同時,每種顏色還能產生深淺不一的顏色變化效果。其中,陽離子改性劑,如采用陶氏化工GR-2000型,德美精細化工DM-1227型等陽離子改性劑;陽離子改性劑占纖維素纖維質量的0. 1%_200%;采用陽離子改性劑對纖維素纖維進行改性的方法或工藝條件可參考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的宋心遠,沈煌如等人撰寫的新型染整技術(第一版),218-248頁所述的工藝改性方法。上述經過改性的纖維素纖維對陰離子染料的親和力大幅提高,可以實現(xiàn)無鹽無堿染色,極大的簡化了染色流程。而腈綸、陽離子可染滌綸等陽離子可染纖維對陽離子染料的染色過程為染座染色,染色流程簡單。纖維素纖維的改性結果讓陰離子染料的染色條件簡單化,陽離子染料的染色條件同樣適用陰離子染料,兩種染料在同一染浴下互不影響,可以分別上染不同種類的纖維,從而經過一次簡單的短流程染色便可以獲得多種彩色混紡的效果。上述使用不同類型的纖維素纖維,棉、粘膠、天絲、莫代爾等,由于纖維形態(tài)的不同使其最后在同一染浴下的上染程度出現(xiàn)差異,結合混紡、織造工藝,不僅使得織物在多彩的同時,同一面料上每種顏色有深淺不一的效果,還提高了紡織品的功能性及附加值。進一步的,本發(fā)明還可采用不同纖維組分的紗線,經面料的織造變化、成衣的加工變化,織造獲得不同組分的白色間條布,一次同浴染色后出現(xiàn)彩色間條布。進一步的,本發(fā)明還可采用上述白色混紡紗線,經織造、成衣加工獲得白色成衣,一次同浴染色后出現(xiàn)彩色成衣,由于成衣染色與面料染色的差異,使衣物出現(xiàn)如懷舊、朦朧感等特色風格。采用本發(fā)明的工藝方法所獲得的白色紗線或白色織物,可用于一次性同浴染色染出具有特殊彩色混紡效果、同色深淺變幻風格的紗線或織物。此外,該具有特殊彩色混紡效果的紗線和織物,是加工高檔內衣、T恤、休閑服等產品的上佳原料。同時,纖維素纖維的改性方法,以及使用功能性的陽離子可染化纖,不僅使得染色過程更為環(huán)保,同時也為消費者帶來更佳的新型紡織品使用體驗。
圖I從左至右的A、B、C、D分別為未染色的白胚布、陰離子染料單獨上染、陽離子染料單獨上染和兩種類型染料同浴染色后的效果圖;圖2從左至右的A、B、C、D分別為未染色的白胚布、陰離子染料單獨上染、陽離子染料單獨上染和兩種類型染料同浴染色后的效果圖;圖3從左至右的A、B、C、D分別為未染色的白胚布、陰離子染料單獨上染、陽離子染料單獨上染和兩種類型染料同浴染色后的效果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通過特定的具體實例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發(fā)明的其他優(yōu)點與功效。本發(fā)明還可以通過另外類同的具體實施方式
加以實施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jié)也可以基于不同觀點與應用,在沒有背離本發(fā)明的精神下進行各種修飾或改變。以下各實施例中的多彩混紡紗線或面料的制備方法為多彩混紡紗線為將纖維素纖維、陽離子可染化纖和改性纖維素纖維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經不同紡紗風格的紡紗工藝進行混紡獲得白色混紡紗線,將獲得的白色混紡紗線采用一次同浴染色而成;所述多彩混紡面料為將纖維素纖維、陽離子可染化纖和改性纖維素纖維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經不同紡紗風格的紡紗工藝進行混紡獲得白色混紡紗線,將獲得的白色混紡紗線先織成白色織物,再采用一次同浴染色而成。其中,改性纖維素纖維與纖維素纖維和陽離子可染化纖之和的重量配比滿足(0. 5-99. 5) % (0. 5-99. 5) %。陽離子可染化纖與纖維素纖維和改性纖維素纖維之和的重量配比滿足(0. 5-99. 5)% (0. 5-99. 5)%。且以下各實施例中的百分比均為質量百分含量。實施例I將35%的陽離子改性棉、陽離子改性天絲、陽離子改性莫代爾、陽離子改性粘膠中的一種、兩種、三種或四種陽離子改性纖維素纖維與65%的本色棉混合,經過開清、梳棉、并條、粗紗做成段彩紗的主條,再用60%的腈綸、Porel纖維、陽離子可染滌綸中的一種、兩種或三種纖維(采用幾種時相互之間的配比任意)和40%的本色棉混合,經過開清、梳棉、并條、粗紗做成段彩紗的輔條,通過段彩混紡紡紗工藝,讓輔條間歇式與主條混并加捻,并控制輔條間歇時間和與主條混并加捻時間都在較長的范圍內,制成了一種特殊的長片段彩段效果的白紗,然后采用該段彩白紗織布,獲得類似間條風格的面料織物??椢镆越痉绞竭M行一次同浴染色,染色工藝參數(shù)如下陽離子染料(根據(jù)織物所含陽離子可染纖維的質量計算o. w. f.);紅0. 5%活性染料(根據(jù)織物所含改性纖維素纖維的質量計算0. wf.);
蘭I. 5%浴比I :10,染色溫度為95°C ;染色時間20分鐘;將上述段彩白紗采用與上述織物相同的染色工藝條件進行一次同浴染色,最終獲得紅色-藍色-白色的彩色混紡紗線,該實施獲得的面料織物的實物效果如圖I所示的D,其中A、B、C分別為未染色的白胚布、陰離子染料單獨上染、陽離子染料單獨上染的同浴染色后的效果比較圖。實施例2
將40%的腈綸、Porel纖維、陽離子可染滌綸中的一種、兩種或三種纖維(采用幾種時相互之間的配比任意)與60%本色棉混合,經過開清、梳棉、并條、粗紗做成段彩紗的主條;再用50% —100%的陽離子改性棉、陽離子改性天絲、陽離子改性莫代爾、陽離子改性粘膠中的一種、兩種、三種或四種陽離子改性纖維素纖維,與0% — 50%本色棉纖維混紡,經過開清、梳棉、并條、粗紗做成段彩紗的輔條,通過段彩混紡紡紗工藝,讓輔條間歇式與主條混并加捻,并控制輔條間歇時間較長和混并加捻時間較短,制成一種特殊短片段彩段效果的白紗,然后采用該段彩白紗織布,獲得類似雨絲風格的面料織物。織物以浸染方式進行一次同浴染色,染色工藝參數(shù)如下陽離子染料(根據(jù)織物所含陽離子可染纖維的質量計算o. w. f.);紅0. 5%活性染料(根據(jù)織物所含改性纖維素纖維的質量計算0. wf.);蘭I. 5%浴比I :10,染色溫度為95°C ;染色時間20分鐘;將上述段彩白紗采用與上述織物相同的染色工藝條件進行一次同浴染色,最終獲得紅色-藍色-白色的彩色混紡紗線。該實施獲得的面料織物的實物效果如圖2所示的D,其中A、B、C分別為未染色的白胚布、陰離子染料單獨上染、陽離子染料單獨上染的同浴染色后的效果比較圖。實施例3將40%的腈綸、Porel纖維、陽離子可染滌綸中的一種、兩種或三種纖維與60%本色棉進行配棉混合,通過開清、梳棉工藝制成生條A,生條A經過兩道并條制成半熟條A ;再用30% —100%的陽離子改性棉、陽離子改性天絲、陽離子改性莫代爾、陽離子改性粘膠中的一種、兩種、三種或四種陽離子改性纖維素纖維,與0% — 30%本色棉纖維進行配棉混合,通過開清、梳棉工藝制成生條BI,生條BI經過兩道并條制成半熟條B。將5根半熟條A和3根半熟條B進行混并,或者將5根半熟條B和3根半熟條A進行混并,得到熟條Cl或C2,再分別依次進行粗紗、細紗工藝制成白色的混紡紗線Dl和D2,然后采用該白色混紡紗線Dl或D2織布,可以獲得彩繪紗風格的面料織物E織物E分別以浸染方式進行一次同浴染色,染色工藝參數(shù)如下陽離子染料(根據(jù)織物所含陽離子可染纖維的質量計算o. w. f.);紅0.5%活性染料(根據(jù)織物所含改性纖維素纖維的質量計算o. wf.);蘭I. 5%浴比I :10,染色溫度為95°C ;染色時間20分鐘;
將上述段彩白紗采用與上述織物相同的染色工藝條件進行一次同浴染色,最終獲得紅色-藍色-白色的彩色混紡紗線。該實施獲得的面料織物的實物效果如圖3所示的D,其中A、B、C分別為未染色的白胚布、陰離子染料單獨上染、陽離子染料單獨上染的同浴染色后的效果比較圖。實施例4將40%的腈綸、Porel纖維、陽離子可染滌綸中的一種、兩種或三種纖維與60%本色棉進行配棉混合,依次通過開清、梳棉、并條工藝制成熟條A ;再用30% —100%的陽離子改性棉、陽離子改性天絲、陽離子改性莫代爾、陽離子改性粘膠中的一種、兩種、三種或四種陽離子改性纖維素纖維,與0% — 30%本色棉纖維進行配棉混合,依次通過開清、梳棉、并條、粗紗工藝制成粗紗B,將粗紗B與熟條A同時經粗紗工藝制成混合粗紗,再經細紗工藝制成白色混紡細紗,然后采用該白色混紡細紗織布,可獲得多彩殘雪風格的面料織物。織物以浸染方式進行一次同浴染色,染色工藝參數(shù)如下
陽離子染料(根據(jù)織物所含陽離子可染纖維的質量計算o. w. f.);黃SD-GSL1. 5% ;蘭 SD-GSL0. 5% ;紅 SD-GRL0. 5% ;活性染料(根據(jù)織物所含改性纖維素纖維的質量計算0. wf.);翠藍BGN2% ;黃 3RN 0. 5% ;浴比I :10,染色溫度為95°C ;染色時間40分鐘;最后得到綠色-咖啡色-白色的彩色紡織品。將上述白色混紡細紗采用與上述織物相同的染色工藝條件進行一次同浴染色,最終獲得綠色-咖啡色-白色的彩色混紡紗線。實施例5用30% — 100%的陽離子改性棉、陽離子改性天絲、陽離子改性莫代爾、陽離子改性粘膠中的一種、兩種、三種或四種陽離子改性纖維素纖維,與0% — 30%本色棉纖維進行配棉混合,依次通過開清、梳棉、并條、粗紗工藝制成熟條A ;再用40%的腈綸、Porel纖維、陽離子可染滌綸中的一種、兩種或三種纖維與60%本色棉進行配棉混合,依次通過開清、梳棉、并條、粗紗工藝制成粗紗B,將粗紗B與熟條A同時經粗紗工藝制成混合粗紗,再經細紗工藝制成白色混紡細紗,然后采用該白色混紡細紗織布,可獲得多彩殘雪風格的面料織物。織物以浸染方式進行一次同浴染色,染色工藝參數(shù)如下陽離子染料(根據(jù)織物所含陽離子可染纖維的質量計算o. w. f.);蘭SD-GSL 0.5%;紅 SD-GRL I. 5% ;活性染料(根據(jù)織物所含改性纖維素纖維的質量計算0. wf.);翠藍BGN 2% ;黃 3RN 0. 5% ;浴比I :10,染色溫度為98°C ;染色時間40分鐘;最后得到綠色-紫色-白色的彩色紡織品。將上述白色混紡細紗采用與上述織物相同的染色工藝條件進行一次同浴染色,最終獲得綠色-紫色-白色的彩色混紡紗線。實施例6將40%的腈綸、Porel纖維、陽離子可染滌綸中的一種、兩種或三種纖維與60%本色棉進行配棉混合,依次通過開清、梳棉、并條、粗紗工藝制成粗紗A ;用30%—100%的陽離子改性棉、陽離子改性天絲、陽離子改性莫代爾、陽離子改性粘膠中的一種、兩種、三種或四種陽離子改性纖維素纖維,與0% — 30%本色棉纖維進行配棉混合,依次通過開清、梳棉、并條、粗紗工藝制成粗紗B,再將粗紗A和粗紗B經細紗賽絡紡工藝制成白色混紡紗線,然后采用該白色混紡紗線織布,可以獲得彩繪紗風格的面料織物。織物以浸染方式進行一次同浴染色,染色工藝參數(shù)如下陽離子染料(根據(jù)織物所含陽離子可染纖維的質量計算o. w. f.);黑X-O I. 5% ;活性染料(根據(jù)織物所含改性纖維素纖維的質量計算0. wf.);翠藍BGN 2% ;浴比I :10,染色溫度為60°C ;染色時間40分鐘;最后得到藍色-黑色-白色的彩色紡織品。將上述白色混紡紗線采用與上述織物相同的染色工藝條件進行一次同浴染色,最終獲得藍色-黑色-白色的彩色混紡紗線。實施例I將40%的腈綸和陽離子可染滌綸(兩種纖維的質量比為I: I)與60%本色棉進行配棉混合,通過開清、梳棉工藝制成生條A,生條A經過兩道并條制成半熟條A ;再用100%的陽離子改性天絲和陽離子改性粘膠(兩種纖維的質量比為I: I)進行混合,通過開清、梳棉工藝制成生條BI,生條BI經過兩道并條制成半熟條B。將5根半熟條A和3根半熟條B進行混并,得到熟條C,再依次進行粗紗、細紗工藝制成白色的混紡紗線,然后采用該白色混紡紗線織布,可以獲得彩繪紗風格的面料織物??椢锓謩e以浸染方式進行一次同浴染色,染色工藝參數(shù)如下陽離子染料(根據(jù)織物所含陽離子可染纖維的質量計算o. w. f.);蘭SD-GSL I. 5% ;酸性染料(根據(jù)織物所含改性纖維素纖維的質量計算0. wf.);紅3RN 3% ;浴比I :20,染色溫度為95°C ;染色時間30分鐘;最后得到蘭色-紅色-白色的彩色紡織品。將上述白色混紡紗線采用與上述織物相同的染色工藝條件進行一次同浴染色,最終獲得蘭色-紅色-白色的彩色混紡紗線。實施例8將20%的腈綸、porel纖維和陽離子可染滌綸(三種纖維的質量比為I :1 :2)與80%本色棉進行配棉混合,通過開清、梳棉工藝制成生條A,生條A經過兩道并條制成半熟條A ;再用30%的陽離子改性莫代爾與30%本色棉纖維進行配棉混合,通過開清、梳棉工藝制成生條BI,生條BI經過兩道并條制成半熟條B。將5根半熟條B和3根半熟條A進行混并,得到熟條C,再分別依次進行粗紗、細紗工藝制成白色的混紡紗線,然后采用該白色混紡紗線織布,可以獲得彩繪紗風格的面料織物。、
織物分別以浸染方式進行一次同浴染色,染色工藝參數(shù)如下陽離子染料(根據(jù)織物所含陽離子可染纖維的質量計算o. w. f.);蘭SD-GSL 5% ;
酸性染料(根據(jù)織物所含改性纖維素纖維的質量計算0. wf.);紅3RN 1.5%;浴比I :30,染色溫度為95°C ;染色時間20分鐘;最后得到蘭色-紅色-白色的彩色紡織品。將上述白色混紡紗線采用與上述織物相同的染色工藝條件進行一次同浴染色,最終獲得蘭色-紅色-白色的彩色混紡紗線。實施例9將40%的陽離子可染滌綸與60%本色棉進行配棉混合,依次通過開清、梳棉、并條、粗紗工藝制成粗紗A ;用50%的陽離子改性粘膠中的一種、兩種、三種或四種陽離子改性纖維素纖維,與80%本色棉纖維進行配棉混合,依次通過開清、梳棉、并條、粗紗工藝制成粗紗 B,再將粗紗A和粗紗B經竹節(jié)紗風格的紡紗工藝制成白色混紡紗線,然后采用該白色混紡紗線織布,可以獲得彩繪紗風格的面料織物。織物以浸染方式進行一次同浴染色,染色工藝參數(shù)如下陽離子染料(根據(jù)織物所含陽離子可染纖維的質量計算o. w. f.);黑X-O 2% ;活性染料(根據(jù)織物所含改性纖維素纖維的質量計算0. wf.);翠藍BGN 4% ;浴比I :5,染色溫度為600C ;染色時間35分鐘;最后得到藍色-黑色-白色的彩色紡織品。將上述白色混紡紗線采用與上述織物相同的染色工藝條件進行一次同浴染色,最終獲得藍色-黑色-白色的彩色混紡紗線。實施例10將80%的腈綸與20%本色棉進行配棉混合,依次通過開清、梳棉、并條、粗紗工藝制成粗紗A ;用60%的陽離子改性棉與40%本色棉纖維進行配棉混合,依次通過開清、梳棉、并條、粗紗工藝制成粗紗B,再將粗紗A和粗紗B經彩點紗風格的紡紗工藝制成白色混紡紗線,然后采用該白色混紡紗線織布,可以獲得彩繪紗風格的面料織物。織物以浸染方式進行一次同浴染色,染色工藝參數(shù)如下陽離子染料(根據(jù)織物所含陽離子可染纖維的質量計算o. w. f.);黑X-O I. 5% ;活性染料(根據(jù)織物所含改性纖維素纖維的質量計算0. wf.);翠藍BGN 2%;浴比I :5,染色溫度為60°C ;染色時間50分鐘;最后得到藍色-黑色-白色的彩色紡織品。將上述白色混紡紗線采用與上述織物相同的染色工藝條件進行一次同浴染色,最終獲得藍色-黑色-白色的彩色混紡紗線。實施例11將80%的腈綸與20%本色棉進行配棉混合,依次通過開清、梳棉、并條、粗紗工藝制成粗紗A ;用60%的陽離子改性棉與40%本色棉纖維進行配棉混合,依次通過開清、梳棉、并條、粗紗工藝制成粗紗B,再將粗紗A和粗紗B經普通風格的紡紗工藝制成白色混紡紗線,然后采用該白色混紡紗線織布,可以獲得彩繪紗風格的面料織物??椢镆越痉绞竭M行一次同浴染色,染色工藝參數(shù)如下陽離子染料(根據(jù)織物所含陽離子可染纖維的質量計算o. w. f.);黑X-O I. 5% ;活性染料(根據(jù)織物所含改性纖維素纖維的質量計算0. wf.);翠藍BGN 2% ;浴比I : 15,染色溫度為60 0C ;染色時間45分鐘;最后得到藍色-黑色-白色的彩色紡織品。 將上述白色混紡紗線采用與上述織物相同的染色工藝條件進行一次同浴染色,最終獲得藍色-黑色-白色的彩色混紡紗線。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發(fā)明任何形式上和實質上的限制,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方法的前提下,還將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補充,這些改進和補充也應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凡熟悉本專業(yè)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當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術內容而做出的些許更動、修飾與演變的等同變化,均為本發(fā)明的等效實施例;同時,凡依據(jù)本發(fā)明的實質技術對上述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變化的更動、修飾與演變,均仍屬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多彩混紡紗線或面料,所述多彩混紡紗線為將纖維素纖維、陽離子可染化纖和改性纖維素纖維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經不同紡紗風格的紡紗工藝進行混紡獲得白色混紡紗線,將獲得的白色混紡紗線采用一次同浴染色而成;所述多彩混紡面料為將纖維素纖維、陽離子可染化纖和改性纖維素纖維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經不同紡紗風格的紡紗工藝進行混紡獲得白色混紡紗線,將獲得的白色混紡紗線先織成白色織物,再采用一次同浴染色而成。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多彩混紡紗線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同浴染色的方法為染色過程采用陽離子染料和陰離子染料的混合染料對白色混紡紗線或白色織物進行一步法同浴染色;其中,染色溫度為55-140°C ;染色時間為10-100分鐘;染液中,陽離子染料占陽離子可染化纖質量的O. 01-10% ;陰離子染料占改性纖維素纖維質量的O. 01-10%。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彩混紡紗線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步法同浴染色的浴比為(I 3) - (I :100)。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多彩混紡紗線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陰離子染料選自活性染料、直接染料和酸性染料。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多彩混紡紗線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紡紗風格的紡紗工藝為普通風格的紡紗工藝、AB紗風格的紡紗工藝、竹節(jié)紗風格的紡紗工藝或彩點紗風格的紡紗工藝。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多彩混紡紗線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纖維素纖維、陽離子可染化纖和改性纖維素纖維的混合比例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一、改性纖維素纖維與纖維素纖維和陽離子可染化纖之和的重量配比為(O.5-99. 5)% (O. 5-99. 5) % ; 二、陽離子可染化纖與纖維素纖維和改性纖維素纖維之和的重量配比為(O.5-99. 5)% (O. 5-99. 5) %。
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多彩混紡紗線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彩混紡紗線或面料的彩色部分或彩色點綴部分所對應的纖維為改性纖維素纖維和/或陽離子染料可染化纖。
8.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多彩混紡紗線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陽離子可染化纖選自腈綸、陽離子可染滌綸和Porel纖維中的一種或幾種。
9.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多彩混紡紗線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纖維素纖維選自陽離子改性棉、陽離子改性天絲、陽離子改性莫代爾和陽離子改性粘膠中的一種或幾種。
10.如權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多彩混紡紗線或面料作為高檔內衣、T恤、休閑服原料的應用。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多彩混紡紗線和面料及生產方法,本發(fā)明多彩混紡紗線或面料由纖維素纖維、改性纖維素纖維與陽離子可染化纖進行混紡或織造而成。經纖維素纖維改性工藝開發(fā)出能滿足無鹽無堿染色要求的改性纖維素纖維,再利用特定的紡紗工藝,將其與陽離子可染纖維進行多種形式的混紡,制成各種白色混紡紗線。對該紗線使用陰、陽離子混合染料進行一次同浴染色,或將該紗線加工成織物或成衣后再使用上述一浴法染色,制成多彩混紡面料。本發(fā)明方法可快速生產彩色混紡紡織品,結合織物或者成衣的染色過程形成風格獨特的紡織產品。同時,采用改性纖維素纖維和功能性的陽離子可染化纖,不僅使染色過程更為環(huán)保,同時也為消費者帶來更佳的新型紡織品體驗。
文檔編號D06P1/39GK102758363SQ20121024057
公開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7月12日
發(fā)明者徐偉杰, 王景呈, 解新生 申請人:浙江華孚色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