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旋轉集繭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蠶絲加工設備領域,特別涉及到一種旋轉集繭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tǒng)的蠶絲生產過程,首先精選高品質的蠶繭,并用優(yōu)質純凈的水加以浸泡、煮練,使絲膠充分舒解。制作好的蠶絲在煮繭過程中,應不添加任何化學藥劑,以防止對蠶絲造成任何損害,并使其保持獨特的自然性狀。完成煮繭后,由熟練工人將繭層剝開,摘除蠶蛹并仔細去凈雜質,將一個個蠶套成帽狀蠶絲,經過去水、晾曬、整理,即制成蠶絲。隨著生產現代化的提高,傳統(tǒng)的立繅機已退出制絲工業(yè)的舞臺,取而代之的是生產更先進,機械化程度更高的自繅機,自繅機的工藝流程通過煮繭機煮熟的適熟繭經過索緒、理緒,取得一繭一絲的正緒繭方能繅絲,這就要求索理緒機的性能要好,能充分滿足自繅機的工藝要求,因此,索緒效率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自繅的生絲的品質和產量。自繅機上有一部分稱作為索緒鍋,其原理為將煮過的適熟繭,通過繼續(xù)加熱,利用索緒帚摩擦繭層的表面,引出緒絲稱為索緒,因此索緒鍋下有蒸汽管道連接,管道上方有帶有網眼的隔板,便于蒸汽從網眼中流出,從而給蠶繭加熟,索緒機在不停地轉動,以此來完成繭量的不間斷地補充。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旋轉集繭裝置,通過在蠶繭分揀裝置下方安裝轉軸,轉軸上安裝若干集繭斗,集繭斗下方安裝滑道通到煮繭設備,蠶繭分揀裝置和集繭斗出口均設置有擋板的結構,能夠通過電機準確的控制每次入繭的數量,保證了蠶繭的加熱效果,使生產出的蠶絲質量很高。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旋轉集繭裝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底座上固定安裝有帶有豎槽的圓座, 中部安裝有轉軸,轉軸上豎向轉動安裝有若干索緒帚,底座一側固定連接有導板。所述的旋轉集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兩側分別為煮繭槽和滑道,滑道在底座上導板兩側形成回流道。轉軸轉動時,帶動索緒帚轉動,轉動的同時索緒帚受到導板的導向力作用沿圓座上的豎槽上下作旋轉,即可以將滑道中的繭帶入煮繭槽。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為本實用新型通過通過在蠶繭分揀裝置下方安裝轉軸,轉軸上安裝若干集繭斗,集繭斗下方安裝滑道通到煮繭設備,蠶繭分揀裝置和集繭斗出口均設置有擋板的結構,能夠通過電機準確的控制每次入繭的數量,保證了蠶繭的加熱效果,使生產出的蠶絲質量很高。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0020]一種旋轉集繭裝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固定安裝有帶有豎槽2的圓座3,中部安裝有轉軸,轉軸上豎向轉動安裝有若干索緒帚4,底座一側固定連接有導板5,底座兩側分別為煮繭槽6和滑道,滑道在底座上導板兩側形成回流道。上述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的實施方式,除此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其他實現方式。需要說明的是,在沒有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任何顯而易見的改進和修飾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旋轉集繭裝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底座上固定安裝有帶有豎槽的圓座,中部安裝有轉軸,轉軸上豎向轉動安裝有若干索緒帚,底座一側固定連接有導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集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兩側分別為煮繭槽和滑道,滑道在底座上導板兩側形成回流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旋轉集繭裝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安裝有帶有豎槽的圓座,中部安裝有轉軸,轉軸上豎向轉動安裝有若干索緒帚,底座一側固定連接有導板,底座兩側分別為煮繭槽和滑道,滑道在底座上導板兩側形成回流道。本實用新型通過通過在蠶繭分揀裝置下方安裝轉軸,轉軸上安裝若干集繭斗,集繭斗下方安裝滑道通到煮繭設備,蠶繭分揀裝置和集繭斗出口均設置有擋板的結構,能夠通過電機準確的控制每次入繭的數量,保證了蠶繭的加熱效果,使生產出的蠶絲質量很高。
文檔編號D01B7/00GK202247028SQ20112026694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7月26日
發(fā)明者付賢華, 李甦, 王亞軍, 肖岳峰 申請人:宏寶集團金寨絲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