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高支羽絨混紡紗及其制法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屬于不同材料的紗混紡技術(shù)領(lǐng)域,具體涉及一種高支羽絨混紡紗及其制法。
背景技術(shù):
羽絨是一種天然的蛋白質(zhì)纖維,具有“輕、軟、暖”的特點,有其他產(chǎn)品所不能代替的優(yōu)勢,特別是現(xiàn)在倡導(dǎo)“綠色消費”“回歸自然”,羽絨及其制品已越來越多的受到了各國消費者的青睞。
羽絨材料是羽絨和羽毛的集合體,80%為絨朵、絨毛、絨茲,剩余不超過20%的羽茲、羽毛和雜質(zhì)。羽毛呈片狀,中間有一根羽軸硬梗,外表光滑,下部呈管狀,周圍長有稀疏羽茲。羽絨朵不含羽軸,每一個絨朵里有十幾根至幾十根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相同的纖維,相互間斥力大,使鴨絨有較好的蓬松性、回彈性,同時纖維間的空隙與空洞含有大量空氣,使之具有較高的保暖性。
羽絨的長度一般為10mm~20mm,直徑為5um~80um,差別很大,紡紗時一般采用20um~50um的羽絨。這種纖維可紡性很差,具體表現(xiàn)在下列幾個方面(1)纖維長度較短,純紡時抱合力差,纖維容易滑脫,故一般采用混紡方式;(2)羽絨纖維中含有許多羽小枝,使纖維剛性變大,繞曲性能差,加捻困難,即使加捻又容易自動反彈退捻;(3)末經(jīng)特殊處理的羽絨因比重小,拒水性強,吸濕率低,在紡紗加工過程中易飄毛,既影響車間工作環(huán)境,又浪費原料;(4)羽絨纖維表面含有大量的疏水性物質(zhì),表面較光滑,摩擦力小,造成纖維抱合力差,纖維易滑脫;(5)一根主羽纖維上連接有許多較短的細小纖維,造成纖維膨松度高,加捻困難,可紡性差。現(xiàn)在羽絨往往只被用于服裝及床上用品的填充物。
技術(shù)內(nèi)容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種羽絨預(yù)處理的方法使羽絨具有可紡性,并改進了一般的混紡技術(shù),制得了一種高支羽絨混紡紗,解決了上述問題。
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是一種高支羽絨混紡紗的制法,包括羽絨預(yù)處理、梳棉工序、粗紗工序、細紗工序其特征是羽絨預(yù)處理包括下列步驟(1)把羽絨加入到浸潤量的抗靜電劑溶液中(2)加熱至80~100℃,煮15~30h(3)向羽絨中加入和毛油溶液,并與其他纖維混合(4)將混合纖維加濕后,保濕10~20h;
梳棉工序錫林速度為350r/min~400r/min,蓋板速度80mm/min~100mm/min,道夫轉(zhuǎn)速10r/min~20r/min;粗紗工序前羅拉速度為150r/min~200r/min;細紗工序錠速為10000r/min~12000r/min。
所述的高支羽絨混紡紗的制法,其特征是抗靜電劑溶液的質(zhì)量濃度是0.2%~5%。
所述的高支羽絨混紡紗的制法,其特征是抗靜電劑是山東省臨沂精細化工研究所生產(chǎn)的FP-F毛紡靜電抑制劑,質(zhì)量標準為外觀淡黃色透明液體(20℃);PH值6~8;固體物質(zhì)含量≥30%;穩(wěn)定性易于分散水中,長期存放質(zhì)量穩(wěn)定;包裝180公斤塑桶。
所述的高支羽絨混紡紗的制法,其特征是和毛油是山東省臨沂精細化工研究所生產(chǎn)的非乳化和毛油,質(zhì)量標準為穩(wěn)定性乳化液放置24小時不分層(20℃);有效成分90%、95%。
所述的高支羽絨混紡紗的制法,其特征是和毛油與混合纖維的重量比為3~30∶1000。
所述的高支羽絨混紡紗的制法,其特征是混合纖維由下列重量分數(shù)的原料組成羽絨20~60份,其他纖維40~80份。
所述的高支羽絨混紡紗的制法,其特征是羽絨含絨量大于70%,雜質(zhì)小于5%,羽絨中不得含有大于10cm的羽毛或者羽干。
所述的高支羽絨混紡紗的制法,其特征是羽絨是鵝絨、鴨絨、雞絨或者鳥類羽絨中的一種或幾種。
所述的高支羽絨混紡紗的制法,其特征是其他纖維是精梳棉、彩棉;大麻、亞麻、苧麻、羅布麻;滌綸、晴綸、錦綸、維綸、粘膠纖維;羊毛、羊絨、兔毛;木代爾(Moda,奧地利蘭精(Lenzing)公司生產(chǎn))、天絲(Tence,英國Acocdis公司生產(chǎn))、富爾絲(Formocel,臺灣化纖股份公司生產(chǎn))、酷帛絲(coolplus,臺灣中興紡織廠生產(chǎn));竹纖維、玉米纖維、大豆纖維、牛奶纖維中的一種或者幾種。
發(fā)明的原理為羽絨的預(yù)處理目的是增加羽絨的抗靜電性、抱和能力,使羽絨具有可紡性;適當降低錫林、蓋板和道夫速度,可減小纖維的損傷和短絨率,有利于纖維順利轉(zhuǎn)移;采用低錠速的目的是減少羽絨再生產(chǎn)過程中的摩擦,減少靜電,提高紡紗質(zhì)量。
按照本發(fā)明的方法制備的高支羽絨混紡紗,其特征是羽絨纖維占混紡紗總重量的20%~60%,混紡紗的線密度為14.6tex~18.3tex。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本發(fā)明的方法,生產(chǎn)過程中飛花、落絮少,減輕了環(huán)境污染的同時節(jié)約了生產(chǎn)成本;(2)本發(fā)明的高支羽絨混紡紗質(zhì)量高。一般的高支羽絨混紡紗線密度最大為18s,采用本發(fā)明的制法,混紡紗的線密度達到14.6tex~18.3tex。(32s~40s)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1.原料的選擇羽絨鴨絨,其含絨量為70%,雜質(zhì)5%,羽絨中不得含有大于10cm的羽毛或者羽干;其它纖維滌綸;抗靜電劑山東省臨沂精細化工研究所生產(chǎn)的FP-F毛紡靜電抑制劑;和毛油山東省臨沂精細化工研究所生產(chǎn)的非乳化和毛油。
2.預(yù)處理工序(1)將100Kg鴨絨加入到質(zhì)量溶度為0.2%的200Kg抗靜電劑溶液;(2)加熱到80℃,煮30h后取出;(3)向羽絨中加入0.3Kg和毛油溶液,并與400Kg滌綸人工混合(4)將混合纖維噴霧3遍加濕后,用塑料薄膜包覆保濕10h;2.混紡工序(1)開清棉貫徹“輕打、多梳、少落”工藝原則。降低設(shè)備的打手速度,并減小尖棒間的隔距,防止鴨絨落下,保持濕度,防止鴨絨飛走。卷干定量390g/m,定長32.4m,加大成卷時緊壓羅拉壓力,將卷用塑料薄膜包好保濕,下工序及時使用。
(2)梳棉工序。相對濕度應(yīng)保持在70%左右,適當噴含防靜電劑的水霧。貫徹“低速、中隔距、快轉(zhuǎn)移少落物”的原則。錫林針布選用紡化纖針布,為減少后車肚落物,拆除除塵刀,增大小漏底弦長,適當減小蓋板運行速度。生條定量18g/cm,錫林轉(zhuǎn)速350r/min,刺輥速度810r/min,蓋板速度80mm/min,道夫轉(zhuǎn)速18r/min,錫林~蓋板間隔距0.30mm,0.30mm,0.25mm,0.25mm0.30mm,錫林~道夫間隔距0.18mm。
(3)并條工段采用“重加壓,中定量,大隔距,低速度,快牽伸”的工藝原則,適當增大壓力,保證握持力與牽伸力相適應(yīng),喇叭口偏小掌握,收緊條子,適當降低車速,減少靜電,防止纏繞皮輥、羅拉。
(4)粗紗工段采用“重加壓,適當加大捻度,大隔距,慢車速”的工藝原則,降低粗節(jié),粗紗捻系數(shù)適當加大。具體參數(shù)如下定量4.8g/10cm,羅拉隔距29×38mm,前羅拉速度181r/min,粗紗捻系數(shù)在60左右。
(5)細紗工序該紗是針織紗,但為了收緊羽絨纖維,成紗捻度宜偏大掌握,在針織工序再進行處理,保證其性能。該工序采用“慢速度,小后區(qū)牽伸倍數(shù),大后區(qū)羅拉隔距,重加壓”工藝原則,同時成紗后鴨絨纖維全部轉(zhuǎn)移到外層,是真正意義上的“毛羽紗”,因此鋼絲圈偏大使用,同時,原料中處理不好的大羽干,容易造成細紗斷頭。錠速11200r/min,后區(qū)牽伸倍數(shù)1.2,羅拉隔距20×50,捻度80.4捻/10cm。
(6)絡(luò)筒工序適當降低車速,減少紗線張力,電清參數(shù)適當放大,防止誤切鴨絨。
按照實施例1制造的高支羽絨混紡紗,羽絨纖維占混紡紗總重量的20%,線密度為14.6tex?;旒徏單锢碇笜藯l干CV19.5%,條干CVb3.3%。細節(jié)140個/km,粗節(jié)1120個/km,棉結(jié)1800個/km,百米重量CV2.8%,重量偏差-1.0%,單紗強力CV10.57%,強度23.7CN/ter。
實施例21.原料的選擇羽絨鵝絨,其含絨量為80%,雜質(zhì)3%,羽絨中不得含有大于10cm的羽毛或者羽干;其它纖維精梳棉、彩棉或者以任意比例混合。
2.預(yù)處理工序(1)將160Kg鵝絨加入到質(zhì)量溶度為0.3%的300Kg抗靜電劑溶液;(2)加熱到90℃,煮25h后取出;(3)向羽絨中加入1.6Kg和毛油溶液,并與240Kg其它纖維人工混合;(4)將混合纖維噴霧加濕后,用塑料薄膜包覆保濕15h;3.混紡工序(1)梳棉工序錫林速度為350r/min,蓋板速度85mm/min,道夫轉(zhuǎn)速10r/min(2)粗紗工序前羅拉速度為150r/min;(3)細紗工序錠速為10000r/min。
按照實施例2制造的高支羽絨混紡紗,羽絨纖維占混紡紗總重量的10%,線密度為16.0tex。
其余同實施例1實施例31.原料的選擇羽絨雞絨,其含絨量為85%,雜質(zhì)2.5%,羽絨中不得含有大于10cm的羽毛或者羽干;其它纖維大麻、亞麻、苧麻、羅布麻中的一種或者任意幾種以任意比例混合。
2.預(yù)處理工序(1)將120Kg鵝絨加入到質(zhì)量溶度為0.4%的220Kg抗靜電劑溶液;(2)加熱到95℃,煮25h后取出;(3)向羽絨中加入2.4Kg和毛油溶液,并與280Kg其它纖維人工混合;(4)將混合纖維噴霧加濕后,用塑料薄膜包覆保濕20h;3.混紡工序(1)梳棉工序錫林速度為370r/min,蓋板速度90mm/min,道夫轉(zhuǎn)速15r/min;(2)粗紗工序前羅拉速度為170r/min;(3)細紗工序錠速為11000r/min。
按照實施例3制造的高支羽絨混紡紗,羽絨纖維占混紡紗總重量的30%,線密度為18.3tex。
其余同實施例1
實施例41.原料的選擇羽絨天鵝絨,其含絨量為90%,雜質(zhì)2.0%,羽絨中不得含有大于10cm的羽毛或者羽干;其它纖維羊毛、羊絨、兔毛中的一種或者以任意比例混合。
2.預(yù)處理工序(1)將150Kg鵝絨加入到質(zhì)量溶度為0.5%的300Kg抗靜電劑溶液;(2)加熱到100℃,煮15h后取出;(3)向羽絨中加入4.5Kg和毛油溶液,并與150Kg其它纖維人工混合;(4)將混合纖維噴霧加濕后,用塑料薄膜包覆保濕20h;3.混紡工序(1)梳棉工序錫林速度為400r/min,蓋板速度100mm/min,道夫轉(zhuǎn)速20r/min;(2)粗紗工序前羅拉速度為200r/min;(3)細紗工序錠速為12000r/min。
其余同實施例1實施例5其他纖維采用木代爾(Moda,奧地利蘭精(Lenzing)公司生產(chǎn))、天絲(Tence,英國Acocdis公司生產(chǎn))、富爾絲(Formocel,臺灣化纖股份公司生產(chǎn))、酷帛絲(coolplus,臺灣中興紡織廠生產(chǎn))中的一種或者任意幾種以任意比例混合。
其余同實施例1。
實施例6其他纖維采用竹纖維、玉米纖維、大豆纖維、牛奶纖維中的一種或者任意幾種以任意比例混合。
其余同實施例1。
實施例7其他纖維采用滌綸、晴綸、錦綸、維綸、膠粘纖維中的一種或者任意幾種以任意比例混合。
其余同實施例1。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高支羽絨混紡紗的制法,包括羽絨預(yù)處理、梳棉工序、粗紗工序、細紗工序其特征是羽絨預(yù)處理包括下列步驟(1)把羽絨加入到浸潤量的抗靜電劑溶液中(2)加熱至80~100℃,煮15~30h(3)向羽絨中加入和毛油溶液,并與其他纖維混合(4)將混合纖維噴霧加濕后,保濕10~20h;梳棉工序錫林速度為350r/min~400r/min,蓋板速度80mm/min~100mm/min,道夫轉(zhuǎn)速10r/min~20r/min;粗紗工序前羅拉速度為150r/min~200r/min;細紗工序錠速為10000r/min~12000r/min。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支羽絨混紡紗的制法,其特征是抗靜電劑溶液的質(zhì)量濃度是0.2%~5%。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支羽絨混紡紗的制法,其特征是和毛油與混合纖維的重量比為3~30∶1000。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支羽絨混紡紗的制法,其特征是混合纖維由下列重量分數(shù)的原料組成羽絨20~60份,其他纖維40~80份。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支羽絨混紡紗的制法,其特征是羽絨含絨量大于70%,雜質(zhì)小于5%,羽絨中不得含有大于10cm的羽毛或者羽干。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支羽絨混紡紗的制法,其特征是羽絨是鵝絨、鴨絨、雞絨或者鳥類羽絨中的一種或幾種。
7.按照權(quán)利要求1制備的高支羽絨混紡紗,其特征是羽絨纖維占混紡紗總重量的20%~60%,混紡紗的線密度為14.6tex~18.3tex。
全文摘要
一種高支羽絨混紡紗及其制法,屬于混紡技術(shù)領(lǐng)域,通過羽絨預(yù)處理增加羽絨的抗靜電性、抱和能力,使羽絨具有可紡性;混紡工序中,適當降低錫林、蓋板和道夫速度,可減小纖維的損傷和短絨率,有利于纖維順利轉(zhuǎn)移,采用低錠速的目的是減少羽絨再生產(chǎn)過程中的摩擦,減少靜電,提高紡紗質(zhì)量。采用本發(fā)明的方法,生產(chǎn)過程中飛花、落絮少,減輕了環(huán)境污染的同時節(jié)約了生產(chǎn)成本;采用本發(fā)明的制法,混紡紗的線密度達到32s~40s。
文檔編號D02G3/04GK1800459SQ200510048229
公開日2006年7月12日 申請日期2005年12月21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5年12月21日
發(fā)明者孫孝強, 張洪玲 申請人:山東省蒙陰棉紡織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