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純棉織物經緯向自然彈力的整理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到織物整理的工藝方法,具體是一種不含彈力纖維的純棉織物經緯向自然彈力的整理方法。
背景技術:
棉織物一直是世界上最暢銷的紡織品,由于其顏色鮮艷、透氣性好、吸濕性強、穿著舒適、手感柔軟、價格便宜、生物降解等特點,深受人們的青睞。但棉織物彈性差,穿著和洗滌中容易起皺、不挺括、不美觀,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目前,為改善棉織物的彈性,在棉織物中混入少量氨綸等彈力纖維是一個重要途徑,而100%純棉面料無法得到較大經向彈力。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克服上述缺陷、使純棉織物面料手感柔軟、透氣性和吸濕性好、抗皺性好、富有彈性的純棉織物自然彈力整理方法。其技術方案為一種純棉織物經緯向自然彈力的整理方法,工藝流程依次為面料準備、預柔軟、加免燙樹脂、反應定型、水洗、拉幅定型、軋光、預縮、驗裝,其特征在于在加免燙樹脂與反應定型工序之間增加預縮處理,使得整個整理工藝流程依次為面料準備、預柔軟、加免燙樹脂、預縮處理、反應定型、水洗、拉幅定型、軋光、預縮、驗裝。
在上述工藝流程中,1、面料準備的工藝流程依次是坯布攤縫、燒毛、退漿、堿絲光、液氨整理,液氨整理后的面料的PH值定為5-6,如果大于此值,則應在液氨水洗設備的最后一個槽子,增加醋酸調節(jié)。2、預柔軟在拉幅機上進行,混合液的組分及重量配比為預柔軟劑UFH25-30g/l,醋酸1.0-1.5g/l,其余為水,烘房溫度控制在80-100℃,布面濕度控制在5%。3、加免燙樹脂采用軋潮交聯助劑或干交聯樹脂,采用軋潮交聯助劑在拉幅機上進行,軋潮交聯助劑的組分及重量配比為樹脂KFA150-240g/l,催化劑UMP80-120g/l,保護劑ACN20-25g/l,柔軟劑FSA30-35g/l,鹽酸0.5-1.0g/l,其余為水,混合均勻,布面溫度為25-35℃,濕度控制在6-10%。4、預縮處理在預縮機上進行,布面溫度為25-35℃,濕度控制在5%-8%,經預縮處理后織物的經向收縮7%-10%。5、若加免燙樹脂是采用軋潮交聯助劑,則反應定型采用存儲反應定型,將預縮后的織物打卷后,用塑料布包裝,在25℃-35℃環(huán)境中存放16-24小時進行存儲反應;若用干交聯樹脂,反應定型采用焙烘反應定型的方式,烘房溫度控制在150-170℃,時間2~5分鐘。6、經反應定型后的織物在水洗機上組分及重量配比為含純堿5-10g/l、醋酸3g/l、非離子凈洗劑3g/l、其余為水的70℃混合液中進行水洗,然后進行拉幅定型。7、拉幅定型工序中混合液的組分及重量配比為柔軟劑FSX25-30g/l,醋酸1.5g/l,其余為水,濕度控制在8%。8、軋光工序中壓力100-150N/mm2,溫度為80℃-100℃。9、最后為滿足面料縮水要求,必須再次進行預縮,經預縮后面料的縮水率控制在0-1.5%內。
其工作原理為純棉織物在面料準備工序中經過濃堿絲光、液氨整理后緯向在低張力的情況下,得到充分收縮,使面料具有彈性。因整理過程中緯向張力小于經向張力,造成面料緯向彈力大于經向彈力,經向和緯向彈性伸長不一致。本發(fā)明是在液氨整理后進行免燙整理,在加入免燙樹脂未定型前,經預縮整理使經向充分預縮后,面料在較大的經縮狀態(tài)再經焙烘或儲存反應來定型,從而獲得經緯向相同彈力伸長。此面料沒有借助氨綸等彈性纖維獲得彈性,而是通過整理方法使純棉具有較高的經緯向彈力,手感特別柔軟,吸濕透氣性好。用它做成的服裝,既貼身,又活動方便,伸縮自如,還不起皺,經過洗滌晾干后有良好的平整度。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是加免燙樹脂采用軋潮交聯助劑的純棉織物經緯向自然彈力的整理方法的兩個實施例。
實施例1的具體工藝流程為1、面料準備面料準備的工藝流程依次為坯布攤縫時要求正反面一致,縫頭處平直、牢固,燒毛工序要求燒毛干凈,退漿工序要求退漿干凈,退漿率大98%以上,以保證免燙效果和手感,堿絲光要求絲光充分,布面PH值在7-8之間,液氨整理后,在液氨水洗設備的最后一個槽加醋酸1.5g/l,將面料PH值調為5-6之間,以便在免燙整理時樹脂能完全充分的化學反應。
2、預柔軟在拉幅機上進行,混合液的組分及重量配比為預柔軟劑UFH30g/l,醋酸1.5g/l,其余為水,烘房溫度控制在90℃,布面濕度控制在5%。
3、軋潮交聯助劑在拉幅機上進行,軋潮交聯助劑的組分及重量配比為樹脂KFA190g/l,催化劑UMP100g/l,保護劑ACN25g/l,柔軟劑FSA30g/l,鹽酸1.0g/l,其余為水,混合均勻,布面溫度為35℃,濕度控制在8%。
4、預縮處理、預縮處理在預縮機上進行,布面溫度為30℃,濕度控制在7%,經預縮處理后織物的經向收縮9%。
5、存儲定型將預縮后的織物打卷后,用塑料布包裝,在30℃環(huán)境中存放20小時進行存儲反應。
6、水洗在水洗機上按以下組分及重量配比純堿10g/l、醋酸3g/l、高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凈洗劑3g/l、其余為水的混合液中,控制在70℃進行水洗。
7、拉幅定型拉幅定型工序中混合液的組分及重量配比為柔軟劑FSX30g/l,醋酸1.5g/l,其余為水,濕度控制在8%。
8、軋光壓力150N/mm2,溫度為90℃。
9、預縮最后為滿足面料縮水要求,必須進行預縮,經預縮后面料的縮水率控制在0-1.5%內,成品面料手感柔軟,經緯向彈性均在6%以上,免燙級別超過3.5級。
實施例2的整理方法基本同實施例1,只是流程3的軋潮交聯助劑在拉幅機上進行,軋潮交聯助劑的組分及重量配比為樹脂KFA170g/l,催化劑UMP85g/l,保護劑ACN20g/l,柔軟劑FSA30g/l,鹽酸1.0g/l,其余為水,混合均勻,布面溫度為35℃,濕度控制在8%,其它工藝一樣。
本發(fā)明中使用的樹脂KFA、催化劑UMP、保護劑ACN、柔軟劑FSA、預柔軟劑UFH、柔軟劑FSX均為汽巴精華(中國)有限公司生產的產品。
權利要求
1.一種純棉織物經緯向自然彈力的整理方法,工藝流程依次為面料準備、預柔軟、加免燙樹脂、反應定型、水洗、拉幅定型、軋光、預縮、驗裝,其特征在于在加免燙樹脂與反應定型工序之間增加預縮處理,使得整個整理工藝流程依次為面料準備、預柔軟、加免燙樹脂、預縮處理、反應定型、水洗、拉幅定型、軋光、預縮、驗裝。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純棉織物經緯向自然彈力的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免燙樹脂采用軋潮交聯助劑或者干交聯樹脂,采用軋潮交聯助劑在拉幅機上進行,軋潮交聯助劑的組分及重量配比為樹脂KFA 150-240g/l,催化劑UMP 80-120g/l,保護劑ACN 20-25g/l,柔軟劑FSA 30-35g/l,鹽酸0.5-1.0g/l,其余為水,混合均勻,布面溫度為25-35℃,濕度控制在6-10%。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純棉織物經緯向自然彈力的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預縮處理在預縮機上進行,布面溫度為25-35℃,濕度控制在5%-8%,經預縮處理后織物的經向收縮7%-10%。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純棉織物經緯向自然彈力的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免燙樹脂采用軋潮交聯助劑,反應定型采用存儲反應定型,將預縮后的織物打卷后,用塑料布包裝,在25℃-35℃環(huán)境中存放16-24小時進行存儲反應。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純棉織物經緯向自然彈力的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免燙樹脂采用加干交聯樹脂,反應定型采用焙烘反應定型的方式,烘房溫度控制在150-170℃,時間2~5分鐘。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純棉織物經緯向自然彈力的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經反應定型后的織物在水洗機上組分及重量配比為含純堿5-10g/l、醋酸3g/l、非離子凈洗劑3g/l、其余為水的70℃混合液中進行水洗。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純棉織物經緯向自然彈力的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預柔軟工序在拉幅機上進行,混合液的組分及重量配比為預柔軟劑UFH 25-30g/l,醋酸1.0-1.5g/l,其余為水,烘房溫度控制在80-100℃,布面濕度控制在5%。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純棉織物經緯向自然彈力的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拉幅定型工序中混合液的組分及重量配比為柔軟劑FSX 25-30g/l,醋酸1.5g/l,其余為水,濕度控制在8%。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純棉織物經緯向自然彈力的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軋光工序中壓力100-150N/mm2,溫度為80℃-100℃,為滿足面料縮水要求,保證成品的縮水率,必須再次進行預縮,經預縮后面料的縮水率控制在0-1.5%內。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純棉織物經緯向自然彈力的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面料準備的工藝流程依次為坯布攤縫、燒毛、退漿、堿絲光、液氨整理,液氨整理后的面料的PH值控制在5-6。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純棉織物經緯向自然彈力的整理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不加任何氨綸等彈力纖維的全棉經緯向自然彈力面料的整理,在原有工藝流程依次為面料準備、預柔軟、加免燙樹脂、反應定型、水洗、拉幅定型、軋光、預縮、驗裝的基礎上,在加免燙樹脂與反應定型工序之間增加預縮處理。純棉織物在面料準備工序中,其緯向在低張力下得到充分收縮,具有彈性,但其經向彈力比較小,通過預縮處理工序使其經向充分預縮,并保持較大的經縮狀態(tài)進行反應定型。采用本發(fā)明處理后的面料手感柔軟,透氣性、吸濕性好,免燙抗皺性好,富有彈性,用此面料制作的服裝,穿著貼身、舒適、自然、不起皺,在洗滌晾干后仍能保持良好的平整狀態(tài)和彈性,免除了熨燙過程。
文檔編號D06M23/00GK1796642SQ20041015554
公開日2006年7月5日 申請日期2004年12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12月20日
發(fā)明者王方水, 呂文泉, 司志奎, 李磊 申請人: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