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工藝品加工
技術(shù)領(lǐng)域:
,具體涉及一種防腐型竹制筆筒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shù):
:毛竹稈高大通直,材質(zhì)堅韌輕強,割裂性高,收縮量小,硬度大,纖維長,篾性優(yōu)良,紋理通直,光滑亮潔;與松、梅,被譽為“歲寒三友”,使用竹質(zhì)材料材料制作筆筒,堅實耐用,品味高雅,竹筒外表可雕刻各種類型花紋和浮雕,具有創(chuàng)作范圍廣泛,藝術(shù)形式多樣,原料來源廣,附加價值高等特點。但是傳統(tǒng)的竹制筆筒,對筆筒的防水和防腐措施處理簡單,由于竹中含有大量的纖維素成分,可吸附環(huán)境中水分和微生物,易發(fā)生霉變,表面顏色發(fā)生變化,影響竹制筆筒的使用壽命和觀賞性。防水處理方面,一般采桐油或者木質(zhì)蠟涂層,使用桐油涂層,無污染,但是氣味重,短時間難以消除;木質(zhì)蠟涂層,簡單使用涂料刷刷至表面,進行打磨后使用,其表面涂層均勻性差,木質(zhì)蠟成分只附著在筆筒表層,防腐和防水效果較差。防腐處理方面,未使用殺菌成分處理,微生物容易附著滋生,造成霉變。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本發(fā)明針對現(xiàn)有的問題:制作工藝,傳統(tǒng)竹制筆筒制作工藝簡單,防水和防腐措施單一,由于竹中含有的大量纖維素成分,可吸附環(huán)境中水分和微生物,易發(fā)生霉變,表面顏色發(fā)生變化。防水處理方面,一般采桐油或者木質(zhì)蠟涂層,使用桐油涂層,無污染,但是氣味重,短時間難以消除;木質(zhì)蠟涂層,使用涂料刷刷至表面,其表面涂層均勻性差,木質(zhì)蠟附著在筆筒表層。防腐處理方面,未使用殺菌成分處理,微生物容易附著滋生,造成霉變。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防腐型竹制筆筒的制作方法。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shù)方案實現(xiàn)的:一種防腐型竹制筆筒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原料選?。哼x擇直徑在7-9cm的竹節(jié)作為制作原料,平整裁取上下兩端;(2)竹皮打磨:用打磨機,將竹筒內(nèi)、外部表皮打磨除去,除去皮質(zhì)層,便于雕刻創(chuàng)作和后處理;并用清水清洗干凈;(3)雕刻:對竹筒表面雕刻花紋、魚鳥等內(nèi)容;(4)浸漬液配制:將黃連、連翹、蛇麻子、百部等成分,使用微粉機微粉化,微粉后成分與溶劑接觸面積增大,增加有效成分提取效果;按照質(zhì)量比加入純度為95%的乙醇,在20℃-23℃微波溫度下,封閉浸泡5-6h,提高乙醇對有效成分提出率;然后,在1.3-1.5pa高壓蒸餾鍋中,將乙醇蒸餾出,并冷凝收集,得防腐浸漬液;(5)竹筒浸漬:將雕刻后竹筒和防腐浸漬液,置于高壓鍋中,竹筒完全浸入防腐浸漬液,封閉開口,進行浸漬工藝:首先,浸漬溫度20℃-23℃,壓強1.5-1.8pa,浸漬7-9h,提高溫度和壓強,可增加浸漬液對竹筒的滲透水平,提高防腐性;然后,在浸漬溫度36℃-40℃,壓強2.0-2.3pa,浸漬3-4h,隨著乙醇中有效成分降低,浸漬效果下降,提高溫度和壓強,可增加低濃度下有效成分滲透力;(6)雙層涂蠟:使用木質(zhì)蠟裝入噴涂器中,使用噴涂器對竹筒全部內(nèi)、外表面進行噴涂;并使用塑料薄膜進行包裹,薄膜包裹可降低蒸制時木質(zhì)蠟溢出,放置于105℃-110℃蒸鍋中,蒸制1-2h,促進木質(zhì)蠟成分向竹筒內(nèi)部滲透;然后,冷卻除去塑料薄膜,自然晾干后,進行第二次噴涂木蠟油,置于蒸鍋中,蒸制1-2h,增加竹筒表面木質(zhì)蠟厚度,提高其防腐和防水性能;(7)低溫烘干:將涂蠟后竹筒在低溫下烘干,制得竹制筆筒。步驟(4)所述的防腐浸漬液,其各配制成分質(zhì)量計份為:黃連7-9份、連翹3-6份、蛇麻子4-6份、百部3-4份、防風(fēng)3-5份、地膚子1-3份。步驟(4)所述的防腐浸漬液,其中95%乙醇:微粉化成分質(zhì)量配比為12-14:1。本發(fā)明相比現(xiàn)有技術(shù)具有以下優(yōu)點:浸漬液配制成分,其中黃連、連翹份、蛇麻子、百部、防風(fēng)、地膚子有效成分中均具有較強的抗菌和防腐能力,原料天然,無污染。提出方法,傳統(tǒng)方法是將藥物成分進行蒸煮后使用,有效成分容易失效,使用水作為溶劑媒介,浸漬中增加了竹筒的水分含量,不利用后續(xù)處理;藥物成分進行微粉化處理,增加藥物成分與提取溶劑的接觸面積,并在20℃-23℃浸泡,通過增加壓強蒸餾,可提高藥物中有效成分提取率。浸漬工藝,提高溫度和壓強,增加浸漬液對竹筒的滲透水平,并在使用末期提高溫度和壓強,在低有效成分含量的情況下,促進有效成分對竹筒滲透。雙層涂蠟,噴涂木質(zhì)蠟后,使用塑料薄膜包裹,并在高溫中蒸制,提高木質(zhì)蠟成分向竹筒內(nèi)部滲透,循環(huán)進行兩次,提高蠟質(zhì)層厚度。通過本發(fā)明方法制作的竹制筆筒,保存時間長,不易變色,環(huán)保無污染,防水和防腐性能得到提高。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一種防腐型竹制筆筒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原料選取:選擇直徑在7-9cm的竹節(jié)作為制作原料,平整裁取上下兩端;(2)竹皮打磨:用打磨機,將竹筒內(nèi)、外部表皮打磨除去;并用清水清洗干凈;(3)雕刻:對竹筒表面雕刻花紋、魚鳥等內(nèi)容;(4)浸漬液配制:將黃連、連翹、蛇麻子、百部等成分,使用微粉機微粉化,按照質(zhì)量比加入純度為95%的乙醇,在21℃微波溫度下,封閉浸漬5h;然后,在1.4pa高壓蒸餾鍋中,將乙醇蒸餾出,并冷凝收集,得防腐浸漬液;(5)竹筒浸漬:將雕刻后竹筒和防腐浸漬液,置于高壓鍋中,竹筒完全浸入防腐浸漬液,封閉開口,進行浸漬工藝:首先,浸漬溫度21℃,壓強1.6pa,浸漬7.5h;然后,在浸漬溫度37℃,壓強2.1pa,浸漬3.5h;(6)雙層涂蠟:使用涂料刷將木蠟油,均勻的涂至竹筒表面及內(nèi)部,用塑料薄膜進行包裹,放置于106℃蒸鍋中,蒸制1.5h;然后,冷卻除去塑料薄膜,自然晾干后,進行第二次涂木蠟油,置于蒸鍋中,蒸制1.5h;(7)低溫烘干:將涂蠟后竹筒在低溫下烘干,制得竹制筆筒。步驟(4)所述的防腐浸漬液,其各配制成分質(zhì)量計份為:黃連7.2份、連翹3.6份、蛇麻子4.3份、百部3.2份、防風(fēng)3.4份、地膚子1.5份。步驟(4)所述的防腐浸漬液,其中95%乙醇:微粉化成分質(zhì)量配比為12:1。實施例2:本實施例2與實施例1比較,步驟變化在以下方面:步驟(4)所述的防腐浸漬液,其各配制成分質(zhì)量計份為:黃連8份、連翹5份、蛇麻子5.4份、百部3.6份、防風(fēng)4.2份、地膚子2.6份。步驟(4)所述的防腐浸漬液,其中95%乙醇:微粉化成分質(zhì)量配比為13:1。步驟(4)所述的浸漬液配制,其配制溫度為22℃,蒸餾壓強1.5pa。步驟(5)所述的竹筒浸漬,其浸漬工藝參數(shù)為:首先,浸漬溫度22℃,壓強1.7pa,浸漬8h;然后,在浸漬溫度38℃,壓強2.2pa,浸漬4h。步驟(6)所述的雙層涂蠟,其涂蠟工藝為:將木質(zhì)蠟裝入噴涂器中,使用噴涂器對竹筒全部內(nèi)、外表面進行噴涂,用塑料薄膜進行包裹,放置于107℃蒸鍋中,蒸制2h;然后,冷卻除去塑料薄膜,自然晾干后,進行第二次涂木蠟油,置于蒸鍋中,蒸制2h。對比1:本對比1與實施例1比較,未進行步驟(4)浸漬液配制及使用,其他步驟與實施例1相同。對比2:本對比2與實施例1比較,步驟(4)浸漬液配制,其中乙醇加入質(zhì)量比例為10:1,其他步驟與實施例1相同。對比3:本對比3與實施例2比較,未進行步驟(5)中竹筒浸漬,其他步驟與實施例2相同。對比4:本對比4與實施例1比較,未進行步驟(6)中雙層涂蠟,只進行木質(zhì)蠟刷涂,其他步驟與實施例1相同。對照組:本對照組對竹筒處理,只采用木質(zhì)蠟涂層,未使用浸漬液配制、竹筒浸漬和雙層涂蠟。對實施例1、實施例2、對比1、對比2、對比3、對比4及對照組實驗方案,統(tǒng)計使用1年后竹制筆筒的含水量、霉變率及使用時間進行比較。實驗數(shù)據(jù):項目含水量%霉變率%使用時間(年)實施例12.52%0.21%長久使用實施例22.35%0.18%長久使用對比14.62%1.64%8-10年對比23.47%0.80%8-10年對比35.02%2.23%5-7年對比418.71%3.38%3-5年對照組23.14%7.43%1-2年綜合結(jié)果:通過對竹制筆筒使用雙層涂蠟,使用1年后可降低含水量16.2%,霉變率下降3.17%,提高竹制筆筒的使用年限;使用浸漬液及浸漬工藝,可降低竹制筆筒中含水量分別為2.10%、2.7%,霉變率下降分別為2.05%、1.43%,提高竹制筆筒的使用年限,提高竹制筆筒的防水防腐能力。當(dāng)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