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生物質材料制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制備木質膠合板的連續(xù)式壓機。
背景技術:
目前,中國數量龐大的膠合板企業(yè)逐漸顯露出規(guī)模小、機械設備簡陋、工藝技術落后、產品種類單調、質量參差不齊的種種問題。隨著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和勞動力成本的日益升高,膠合板企業(yè)的利潤被不斷壓縮。膠合板連續(xù)化生產技術將得到推廣和應用。
膠合板由于其板坯性能的特殊性,板坯之間孔隙少,容納的空氣量很小,板坯反彈力較之纖維板和刨花板小,但是同時造成板坯內部的水蒸汽排出困難?,F有的用于生產纖維板和刨花板的連續(xù)式壓機,基本使用滾子鏈加雙鋼帶式結構,適用于壓力大、溫度高且均勻的工藝條件,而無法解決膠合板由于水蒸汽無法順利排除產生的鼓泡、分層等缺陷出現的問題,并且傳統滾子鏈式雙鋼帶連續(xù)壓機設備造價高、投資大,用于膠合板生產的壓機長度要大于用于纖維板和刨花板的壓機長度,十分不利于膠合板連續(xù)化技術的發(fā)展和推廣。
因此,適用于膠合板生產的連續(xù)式壓機有待進一步提升和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連續(xù)式壓機,其耗能低,成本低,使用壽命長,生產周期短,生產膠合板的效率高,成型質量好。
為實現上述發(fā)明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連續(xù)式壓機,包括預加熱加壓單元,加熱加壓單元,冷卻加壓單元,以及用于串聯所述加熱加壓單元和所述冷卻加壓單元的鋼帶傳輸單元;
所述預加熱加壓單元包括用于提供壓力的第一輥組機構和用于提供非接觸式加熱的加熱裝置,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輥組機構之間與所述第一輥組機構相互配合的用于傳輸物料的運輸裝置;
所述冷卻加壓單元包括用于提供壓力的第二輥組機構和用于維持所述冷卻加壓單元內部溫度的隔熱裝置。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所述第一輥組機構包括位置可調的上輥組,位于所述上輥組之下且與所述上輥組對應設置的位置固定的下輥組;
所述上輥組包括上安裝座,安裝在所述上安裝座上的上輥輪;
所述下輥組包括下安裝座,安裝在所述下安裝座上的下輥輪。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所述預加熱加壓單元還包括安裝在所述上安裝座和所述下安裝座上用于調節(jié)所述上輥組上下位置的壓力調節(jié)器;
所述預加熱加壓單元還包括用于防止輻射的屏蔽層。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所述加熱裝置可采用微波加熱裝置、高頻輻射加熱裝置或紅外輻射加熱裝置。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所述第二輥組機構包括運動輥組,位于所述運動輥組之下且與所述運動輥組對應設置的固定輥組;
所述運動輥組包括活動機架,導向機構,以及運動輥輪;
所述固定輥組包括固定機架,安裝在所述固定機架上的固定輥輪;
所述第二輥組機構還包括安裝在所述導向機構和所述固定機架上用于調節(jié)所述運動輥輪上下位置的壓力裝置;
所述導向機構包括安裝在所述活動機架上的導柱,安裝在導柱上的耐磨板和用于連接所述運動輥輪的導向塊;
所述導向塊還設有導向凸起,所述導向凸起位于兩個所述導柱之間;
所述隔熱裝置包括側隔熱層和上下隔熱層,并且其內部還設有流體噴射裝置。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所述鋼帶傳輸單元包括鋼帶輥組,連接所述鋼帶輥組用于傳輸物料的鋼帶,以及用于調節(jié)所述鋼帶受力情況的托輥;
所述鋼帶輥組包括主動輥組和被動輥組;
所述被動輥組包括上被動輥輪和位置固定的下被動輥輪;
所述上被動輥輪上設置有可以調節(jié)所述上被動輥輪位置的調整機構;
所述上被動輥輪的可調節(jié)角度范圍為0°~15°。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所述加熱加壓單元包括加壓機構和加熱板;
所述加壓機構包括機架,安裝在所述機架上的供壓裝置;
所述加熱板包括上加熱板和下加熱板,所述下加熱板相對地設置于所述上加熱板的下方;
所述上加熱板與所述供壓裝置相連,所述下加熱板固定安裝于所述機架上;
以及環(huán)繞所述機架、所述加熱板和所述供壓裝置,作用在所述加熱板的工作表面與所述鋼帶同步的上輥毯機構和下輥毯機構;
所述上輥毯機構和下輥毯機構均包括定位輥輪,輥毯;
所述上輥毯機構還包括一個活動輥輪;
所述活動輥輪上設置有可以調整所述活動輥輪上下位置的導向壓緊機構。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所述加熱加壓單元與所述被動輥組之間設置有用于防止出現壓力真空期的輔助加壓裝置。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所述輔助加壓裝置包括上輔助輥組,位于所述上輔助輥組之下且與所述上輔助輥組對應設置的位置固定的下輔助輥組;
所述上輔助輥組包括上支承架,安裝在所述上支承架上的上輥筒;
所述下輔助輥組包括位置固定的下支承架,安裝在所述下支承架上的下輥筒;
所述上支承架上設置有用于調節(jié)所述上輔助輥組上下位置的調整裝置。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所述預加熱加壓單元與所述被動輥組之間設置有與所述預加熱加壓單元結構相似的用于防止出現壓力真空期的過渡裝置;
所述加熱加壓單元和所述冷卻加壓單元之間還設置有用于防止壓力空窗的過渡保壓裝置。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方案,本發(fā)明將預加熱加壓單元、加熱加壓單元及冷卻加壓單元依次連續(xù)設置,實現膠合板的連續(xù)生產及一次成型,提高了連續(xù)式壓機的生產效率。并且膠合板板坯在不同的生產階段所采用的加壓方式不同,減少了傳統滾子鏈的數量,減小了壓機的控制難度;同時使用輥筒作用定厚段的壓力傳導結構,減小了加熱板的用量,降低了設備加工制造的難度,厚度控制更加快速靈活,穩(wěn)定了厚度控制的精度,從而可以提高產品質量,產生更好的經濟效益。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方案,本發(fā)明的連續(xù)式壓機將傳統的熱壓過程一分為二,實現了在熱壓設備對板材進行冷卻。板坯接近成型后,能夠及時得到冷卻,使得板坯內部蒸汽壓力降低,可以縮短排汽工藝的時間,從而減小整體熱壓時間,不僅降低了熱壓設備的長度,而且減少了熱量消耗。同時,對避免膠合板產品出現鼓泡、分層等缺陷有很大益處。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方案,采用非接觸式的加熱裝置有效提高了加熱速度快,節(jié)省了加熱時間,提高了連續(xù)式壓機的生產效率,使得生產過程更加安全高效。同時也使得設備的成本更低。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方案,上輥輪和下輥輪均為實心輥輪,實心輥輪的受力穩(wěn)定,工作可靠,不會因為壓力過大而產生形變。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方案,上輥組可以通過壓力調節(jié)器調節(jié)上下位置,因此可以適應不同厚度尺寸的膠合板進行生產加工,同時提供相適應的壓力。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方案,預加熱加壓單元還包括屏蔽層。屏蔽層用于防止微波等有害射線對周圍事物或者環(huán)境的傷害。預加熱加壓單元實現了對膠合板板坯同時進行加熱以及加壓,滿足了膠合板的生產需求。保證了膠合板粘結質量,從而保證膠合板成型質量。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方案,托輥主要設置在被動輥組旁,其支承位置可調,可以隨著上被動輥輪的位置的變化而變化,這樣就可以保證鋼帶以及托輥本身的受力情況良好,保證工作的正常運行,保證生產膠合板的高效率。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方案,上被動輥輪可以通過調整機構調整其上下位置,由此即是調整膠合板板坯的進料角度。這個進料角度的范圍為0°~15°。由于上被動輥輪的上下位置可以適應性地調整,所以可以適應性地加工不同厚度的膠合板,使得根據本發(fā)明的連續(xù)式壓機具有更好地通用性,使用效率更高。調整機構可采用絲桿機構,也可以采用其他能夠調整上被動輥輪上下位置的機構。這樣使得本發(fā)明的結構相對簡單,成本低,能耗低。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方案,活動輥輪上設置有可以調整活動輥輪上下位置的導向壓緊機構。在本實施方式中,導向壓緊機構作用于鋼帶上,通過調整導向壓緊機構可以保證鋼帶水平的作用于膠合板上,保持良好的壓力狀態(tài)。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方案,第二輥組機構中壓力裝置帶動運動輥輪上下運動,這樣就使得運動輥輪可以對膠合板施加不同的壓力,滿足工藝控制需要,實現產品的定厚功能。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方案,隔熱裝置可以使得冷卻加壓單元封閉在一定的空間內,實現此空間內的溫度穩(wěn)定。冷卻加壓單元是膠合板冷卻定厚段,在此區(qū)間內,膠合板可以完成冷卻和定厚,通過此區(qū)間即可完成產品出料。所以,在隔熱裝置中需要設置可以使得膠合板溫度下降到所需溫度的冷卻裝置。隔熱裝置內設置有流體噴射裝置,其可以對鋼帶的內表面或者輥輪表面噴射霧化流體,這樣可以使得加工中的膠合板溫度降低,同時輔助維持溫度。同時,可以使得加工中的膠合板中可以含有一定的水分,控制板子的性能,使生產的膠合板性能更好,成型質量更好。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方案,預加熱加壓單元與被動輥組之間設置有與預加熱加壓單元結構相似的過渡裝置。加熱加壓單元與被動輥組之間同樣設置有用于防止出現壓力真空期的輔助加壓裝置。過渡裝置和輔助加壓裝置可以有效地防止膠合板板坯加工過程中出現壓力真空期,可以保證根據本發(fā)明的連續(xù)式壓機不間斷地向膠合板施加壓力,使得生產加工不會間斷,保證生產效率。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方案,調整裝置采用液壓缸,其與上支承架鉸接,通過調整裝置調整上輔助輥組,可以使得上輔助輥組始終壓緊鋼帶,保證膠合板板坯及時受到壓力作用,保證膠合板的正常生產,保證成品率。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方案,加熱加壓單元和冷卻加壓單元之間也設置有用于防止壓力空窗的過渡保壓裝置。這樣當膠合板板坯通過加熱加壓單元以后可以通過過渡保壓裝置不喪失壓力地過渡到冷卻加壓單元,進入到冷卻加壓單元就可以將膠合板定厚,穩(wěn)定性能,這樣就保證了膠合板板坯在成品之前可以保持良好的膠合狀態(tài),不會發(fā)生形變等不良情況。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方案,本發(fā)明的連續(xù)式壓機的結構簡單合理,不采用耗能高的機構或者裝置,因此耗能更低,成本更低;又因為本發(fā)明的連續(xù)式壓機預加熱加壓單元中使用實心輥輪與微波能輻射加熱配合加壓加熱,因此使得不會產生漏油和輥輪易損壞等情況產生。本發(fā)明的連續(xù)式壓機的壽命更長,更加耐用。本發(fā)明的連續(xù)式壓機針對膠合板的生產效率非常高,而且成型質量好,不會產生疊芯、離縫的現象。
附圖說明
圖1是示意性表示根據本發(fā)明的連續(xù)式壓機的結構布置的主視圖;
圖2是示意性表示根據本發(fā)明的連續(xù)式壓機的結構布置的主視圖;
圖3是示意性表示根據本發(fā)明的連續(xù)式壓機的結構布置的主視圖;
圖4是示意性表示根據本發(fā)明的連續(xù)式壓機的結構布置的局部視圖;
圖5是示意性表示根據本發(fā)明的連續(xù)式壓機的第二輥組機構的側視圖;
圖6是示意性表示圖5中A-A的局部剖視圖;
圖7是示意性表示根據本發(fā)明的連續(xù)式壓機的結構布置的主視圖;
圖8是示意性表示根據本發(fā)明的連續(xù)式壓機的結構布置的局部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在針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描述時,術語“縱向”、“橫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所表達的方位或位置關系是基于相關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其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上述術語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詳細地描述,實施方式不能在此一一贅述,但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實施方式。
圖1和圖2示意性表示了根據本發(fā)明的一種實施方式的連續(xù)式壓機的結構布置的主視圖。
如圖1所示,根據本發(fā)明的連續(xù)式壓機包括預加熱加壓單元1,加熱加壓單元2,冷卻加壓單元3,以及鋼帶傳輸單元4。在本實施方式中,預加熱加壓單元1,加熱加壓單元2和冷卻加壓單元3為從左到右依次設置。鋼帶傳輸單元4是用于串聯加熱加壓單元2和冷卻加壓單元3的,加熱加壓單元2和冷卻加壓單元3均位于鋼帶傳輸單元4中。在本實施方式中,預加熱加壓單元1,加熱加壓單元2,冷卻加壓單元3,以及鋼帶傳輸單元4的工作部分線速度相同,同步運作。在本實施方式中,待加工的膠合板板坯通過預加熱加壓單元1,加熱加壓單元2及冷卻加壓單元3即可完成成品生產,不再需要其他設備進行加工,而且從毛坯到成品是一步完成,所以使得生產周期短,生產膠合板的效率高。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種實施方式,如圖2所示,預加熱加壓單元1包括第一輥組機構101,運輸裝置102以及加熱裝置103。在本實施方式中,加熱裝置103采用非接觸式加熱的方法為膠合板板坯進行加熱,加熱裝置103可以采用微波加熱裝置、高頻輻射加熱裝置或者是紅外輻射加熱裝置。采用非接觸式加熱的方法對膠合板板坯進行加熱的好處是可以使膠合板板坯的受熱均勻,膠合板板坯的表芯層一樣熱,而且加熱的速度快,用時短。有效地防止了膠合板受熱不均勻同時高溫油可能泄漏的弊端,使得生產過程更加安全高效。同時也使得設備的成本更低。如圖2所示,第一輥組機構101包括上輥組1011和下輥組1012,在本實施方式中,上輥組1011和下輥組1012是相互對應的上下設置的,上輥組1011的位置是可調的,下輥組1012是固定不動的。如圖2所示,上輥組1011包括上安裝座1011a和安裝在上安裝座1011a上的多個彼此之間間距很小的上輥輪1011b。下輥組1012包括下安裝座1012a和安裝在下安裝座1012a上的多個彼此之間間距很小的下輥輪1012b。在本實施方式中,上輥輪1011b和下輥輪1012b均為實心輥輪,實心輥輪的受力穩(wěn)定,工作可靠,不會因為壓力過大而產生形變。在本實施方式中,當上述加熱裝置103采用微波加熱裝置時,由于產生的微波與金屬之間會產生不良影響,所以上述安裝座與輥輪需要采用非金屬,在本實施方式中,非金屬材料的安裝座和輥輪采用聚四氟乙烯制成。而當加熱裝置103采用其他加熱裝置時,安裝座和輥輪就可以采用金屬材料制成了。
如圖2所示,預加熱加壓單元1還包括壓力調節(jié)器104。在本實施方式中,壓力調節(jié)器104的固定端安裝在下安裝座1012a上,工作端安裝在上安裝座1011a上。壓力調節(jié)器104是用于調節(jié)上輥組1011上下位置的,調節(jié)上輥組1011的上下位置即可以實現調節(jié)對膠合板板坯的壓力大小。如圖2所示,運輸裝置102包括皮帶1021和用于支承皮帶1021的輥子1022。在本實施方式中,皮帶1021通過輥子1022以合理的方式安裝在預加熱加壓單元1中,分別從上方和下方繞過上輥組1011和下輥組1012與上輥輪1011b和下輥輪1012b對應接觸連接。皮帶1021和上輥輪1011b相互接觸的位置與皮帶1021和下輥輪1012b相互接觸的位置之間構成了一個可以輸送膠合板板坯的第一通道S1。因為上輥組1011可以通過壓力調節(jié)器104調節(jié)上下位置,因此可以適應不同厚度尺寸的膠合板進行生產加工,同時提供相適應的壓力。在本實施方式中,上輥輪1011b和下輥輪1012b可由皮帶1021帶動旋轉,考慮到皮帶1021與輥輪之間的摩擦力不足的情況,也可以設置驅動裝置驅動輥輪進行旋轉運動,可以是單獨驅動每個輥輪,也可以是同時驅動各個輥輪。在本實施方式中,輥輪的旋轉運動是與皮帶1021是同步的,而且輥輪的線速度與皮帶1021的線速度相同。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預加熱加壓單元1還包括屏蔽層105。屏蔽層105用于防止微波等有害射線對周圍事物或者環(huán)境的傷害。在本實施方式中,預加熱加壓單元1可以通過上述設置對膠合板板坯同時進行加熱以及加壓,這樣就滿足了膠合板的生產需求。因為生產膠合板時,膠合板的進給速度較慢,所以加溫加壓不能分離開。預加熱加壓單元1實現了膠合板板坯內的膠黏劑在加熱過程中同時對膠合板板坯進行加壓,保證了各層板坯之間的粘結質量,從而保證膠合板成型質量。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種實施方式,如圖2所示,鋼帶傳輸單元4包括鋼帶輥組401,鋼帶402以及托輥403。鋼帶輥組401包括主動輥組4011和被動輥組4012。被動輥組4012包括上被動輥輪4012a和位置固定的下被動輥輪4012b。上被動輥輪4012a上設置有可以調節(jié)上被動輥輪4012a位置的調整機構4012c。在本實施方式中,鋼帶輥組401與鋼帶402相互連接,托輥403可以設置有多個,其主要是用于調整鋼帶402的受力狀況。在本實施方式中,托輥403主要設置在被動輥組4012旁,其支承位置可調,可以隨著上被動輥輪4012a的位置的變化而變化,這樣就可以保證鋼帶402以及托輥403本身的受力情況良好,保證工作的正常運行,保證生產膠合板的高效率。在本實施方式中,鋼帶402可以為上下各一條或上下各兩條設置。
圖3示意性表示了根據本發(fā)明的一種實施方式的連續(xù)式壓機的被動輥組的結構布置的側視圖。結合圖2和圖3所示,根據本發(fā)明的一種實施方式,上被動輥輪4012a和下被動輥輪4012b均支承在鋼帶被動架4013上。在本實施方式中,鋼帶被動架4013包括被動架側板4013a和被動架拉板4013b。被動架側板4013a和被動架拉板4013b相互連接構成鋼帶被動架4013的框架結構。在本實施方式中,鋼帶被動架4013上還設有用于連接上被動輥輪4012a和下被動輥輪4012b的第一連接座4014a、第二連接座4014b和滑軌4014c。第一連接座4014a、第二連接座4014b和滑軌4014c均沿同一方向支承在被動架側板4013a上,而第二連接座4014b和滑軌4014c分別與被動架側板4013a固定連接。第一連接座4014a可沿滑軌4014c線性滑動地支承在滑軌4014c上。上被動輥輪4012a與第一連接座4014a轉動連接,下被動輥輪4012b與第二連接座4014b轉動連接,并且上被動輥輪4012a和下被動輥輪4012b的軸線相互平行。調整機構4012c與第一連接座4014a連接,從而使上被動輥輪4012a可以通過調整機構4012c調整其上下位置,由此即是調整膠合板板坯的進料角度。在本實施方式中,這個進料角度的范圍為0°~15°。由于上被動輥輪4012a的上下位置可以適應性地調整,所以可以適應性地加工不同厚度的膠合板,使得根據本發(fā)明的連續(xù)式壓機具有更好地通用性,使用效率更高。在本實施方式中,調整機構4012c可采用絲桿機構,如圖3所示,將絲桿位置固定,通過絲桿傳動裝置驅動絲桿以一定角速度旋轉,并通過設置旋轉編碼器進行反饋控制,從而使與絲桿上的螺母相連接的第一連接座4014a沿絲桿軸線方向上下線性移動,從而實現上被動輥輪4012a上下位置的調整。在本實施方式中,絲桿傳動裝置可采用電動機和減速器構成。調整機構4012c也可以采用其他能夠調整上被動輥輪4012a上下位置的機構。這樣使得本發(fā)明的結構相對簡單,成本低,能耗低。
圖4是示意性表示根據本發(fā)明的連續(xù)式壓機的結構布置的局部視圖。結合圖2與圖4所示,根據本發(fā)明的一種實施方式,加熱加壓單元2包括加壓機構201、加熱板202、上輥毯機構203和下輥毯機構204。在本實施方式中,加壓機構201包括機架2011,以及供壓裝置2012。供壓裝置2012安裝在機架2011上。在本實施方式中,加熱板202包括上加熱板2021和下加熱板2022。下加熱板2022與上加熱板2021相對設置,并且下加熱板2022位于上加熱板2021的下方。下加熱板2022安裝在機架2011上,高度固定。上加熱板2021與供壓裝置2012連接,上加熱板2021隨供壓裝置2012可調上下位置,供壓裝置2012既可以向下通過上加熱板2021對板坯施加壓力,還可以向上提升上加熱板2021。上加熱板2021和下加熱板2022內部均開有孔道,可以方便通入熱油等介質加熱,維持高溫。通過上加熱板2021和下加熱板2022為通過的加工中的膠合板加熱。供壓裝置2012為上加熱板2021施加壓力,由上加熱板2021為通過的加工中的膠合板加壓。如圖2所示,上輥毯機構203環(huán)繞機架2011、上加熱板2021以及供壓裝置2012,下輥毯機構204環(huán)繞機架2011和下加熱板2022。如圖2所示,上輥毯機構203和下輥毯機構204均包括定位輥輪2031,輥毯2032。定位輥輪2031用于支承輥毯2032,使輥毯2032得以張緊。在本實施方式中,輥毯2032的工作部分與加熱板202相接觸,鋼帶402與輥毯2032的工作部分相接觸。鋼帶402和上輥毯機構203的輥毯2032相接觸部分與鋼帶402和下輥毯機構204的輥毯2032相接觸的部分之間構成了生產膠合板的第二通道S2。結合圖2和圖4所示,上輥毯機構203還包括一個活動輥輪2033,活動輥輪2033上設置有可以調整活動輥輪2033上下位置的導向壓緊機構2033a。在本實施方式中,導向壓緊機構2033a作用于鋼帶402上,通過調整導向壓緊機構2033a可以保證鋼帶402水平的作用于膠合板上,保持良好的壓力狀態(tài)。參見圖4,活動輥輪2033與輥輪安裝座轉動連接,并且輥輪安裝座固定安裝在上加熱板2021的頭部,導向壓緊機構2033a的活動端與輥輪安裝座的上端鉸接,其固定端與機架2011鉸接。導向壓緊機構2033a作用于輥輪安裝座,使得上加熱板2021的頭部保持下壓狀態(tài),為板坯提供壓力,并且通過位置控制,保證上加熱板2021和下加熱板2022前后高度一致。如圖2所示,輥毯2032與鋼帶402同步運動,線速度相同。下被動輥輪4012b的最高位置與鋼帶402以及下輥毯機構204中的輥毯2032保持水平。輥毯2032中設有滾子在加熱板202和鋼帶402之間起到減小摩擦的作用。同時,輥毯2032在加熱板202和鋼帶402之間起傳熱的作用。
圖5是示意性表示根據本發(fā)明的連續(xù)式壓機的第二輥組機構的側視圖。根據本發(fā)明的一種實施方式,如結合圖2和圖5所示,冷卻加壓單元3包括用于提供壓力的第二輥組機構301和用于維持冷卻加壓單元3內部溫度的隔熱裝置302。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二輥組機構301包括運動輥組3011,位于運動輥組3011之下且與運動輥組3011對應設置的固定輥組3012。運動輥組3011包括活動機架3011a,導向機構3013、運動輥輪3011b和安裝在導向機構3013與固定機架3012a上用于調節(jié)運動輥組3011上下位置的壓力裝置3011c。固定輥組3012包括固定機架3012a,安裝在固定機架3012a上的固定輥輪3012b。在本實施方式中,運動輥輪3011b與導向機構3013一一對應設置。同時,壓力裝置3011c與導向機構3013一一對應。壓力裝置3011c可以驅動導向機構3013運動,從而帶動運動輥輪3011b上下運動,而固定輥輪3012b位置固定,這樣就使得運動輥輪3011b可以對膠合板施加不同的壓力,滿足工藝控制需要,實現產品的定厚功能。在本實施方式中,運動輥輪3011b和固定輥輪3012b分別與鋼帶402相接觸,這樣就使得運動輥輪3011b和鋼帶402相接觸的位置與固定輥輪3012b和鋼帶402相接觸的位置之間構成了可以傳輸加工中的膠合板的第三通道S3。在本實施方式中,上述第一通道S1,第二通道S2和第三通道S3為相互連通的。在本實施方式中,運動輥輪3011b和固定輥輪3012b可由鋼帶402帶動旋轉,如果鋼帶402與輥輪之間的摩擦力不足時,也可以設置驅動裝置驅動輥輪進行旋轉運動,可以是單獨驅動每個輥輪,也可以是同時驅動各個輥輪。在本實施方式中,輥輪的旋轉運動是與鋼帶402是同步的,而且輥輪的線速度與鋼帶402的線速度相同。在本實施方式中,隔熱裝置302可以使得冷卻加壓單元3封閉在一定的空間內,實現此空間內的溫度穩(wěn)定。冷卻加壓單元3是膠合板冷卻定厚段,在此區(qū)間內,膠合板可以完成冷卻和定厚,通過此區(qū)間即可完成產品出料。所以,在隔熱裝置302中需要設置可以使得膠合板溫度下降到所需溫度的冷卻裝置。在本實施方式中,隔熱裝置302內設置有流體噴射裝置,其可以對鋼帶的內表面或者輥輪表面噴射霧化流體,這樣可以使得加工中的膠合板溫度降低,并且輔助維持溫度。同時,可以使得加工中的膠合板中可以含有一定的水分,控制板子的性能,使生產的膠合板性能更好,成型質量更好。
如圖5所示,根據本發(fā)明的一種實施方式,固定機架3012a包括立柱3012c、下拉梁3012d和下橫梁3012e。在本實施方式中,參照圖2所示,固定架3012a中的下橫梁3012e水平放置,并且立柱3012c沿下橫梁3012e垂直地設有三個,當然按照實際情況還可以為四個、五個或者更多。如圖5所示,固定機架3012a左右兩側的立柱3012c通過下拉梁3012d連接,使得固定機架3012a構成框架結構。
如圖5所示,根據本發(fā)明的一種實施方式,活動機架3011a包括上拉梁3011d、上橫梁3011e和吊柱3011f。在本實施方式中,上橫梁3011e與下橫梁3012e相互平行地位于下橫梁3012e的上方,沿上橫梁3011e設有至少兩個上拉梁3011d,在上拉梁3011d的兩端均固定連接有吊柱3011f,使得活動機架3011a構成框架結構。
圖6是示意性表示圖5中A-A的局部剖視圖。如圖5和圖6所示,根據本發(fā)明的一種實施方式,在運動輥組3011中,導向機構3013包括導柱3013a、耐磨板3013b和導向塊3013c。在本實施方式中,導柱3013a沿上橫梁3011e依次排列設置,耐磨板3013b與導柱3013a相對應地安裝在導柱3013a的兩側。導向塊3013c上設有導向凸起3013d,導向凸起3013d位于兩個導柱3013a之間。同時,運動輥輪3011b與導向塊3013c轉動連接,壓力裝置3011c活動端與導向塊3013c鉸接,壓力裝置3011c的固定端與下橫梁3012e鉸接。壓力裝置3011c帶動導向塊3013c上下移動,并由導柱3013a和耐磨板3013b進行高度方向定位,從而實現運動輥輪3011b上下位置的調整。同時,通過位移傳感器檢測運動輥輪3011b和固定輥輪3012b之間的距離實現定厚功能。
結合圖2和圖5所示,根據本發(fā)明的一種實施方式,隔熱裝置302包括側隔熱層3021和上下隔熱層3022。在本實施方式中,側隔熱層2021安裝在上橫梁3011e、下橫梁3012e和導向塊3013c,上下隔熱層3022安裝在上拉梁3011d和下拉梁3012d,使得側隔熱層3021和上下隔熱層3022將運動輥輪3011b、固定輥輪3012b和鋼帶402封閉在空間內保持溫度,而壓力裝置3011c等被隔離在外部。
圖7是示意性表示根據本發(fā)明的連續(xù)式壓機的結構布置的主視圖。結合圖2和圖7所示,預加熱加壓單元1與被動輥組4012之間設置有與預加熱加壓單元1結構相似的過渡裝置6。過渡裝置6是用于防止膠合板板坯加工過程中出現壓力真空期的,壓力真空即是指膠合板板坯的一端通過預加熱加壓單元1后沒有壓力作用在膠合板上,通過一段沒有壓力的行程進入加熱加壓單元2。出現壓力真空期會導致膠合板可能跳回至原有的未加工時的狀態(tài),這樣會導致膠合板進入加熱加壓單元2時的位置產生偏差,甚至不能進入加熱加壓單元2,導致生產產生停滯,生產效率下降。通過在預加熱加壓單元1與被動輥組4012之間設置過渡裝置6就可以解決上述問題,可以不間斷地向膠合板施加壓力,使得生產加工不會間斷,保證生產效率。
圖8是示意性表示根據本發(fā)明的連續(xù)式壓機的結構布置的局部視圖。結合圖7和圖8所示,根據本發(fā)明的一種實施方式,加熱加壓單元2與被動輥組4012之間同樣設置有用于防止出現壓力真空期的輔助加壓裝置5。在本實施方式中,輔助加壓裝置5包括上輔助輥組501,位于所述上輔助輥組501之下且與上輔助輥組501對應設置下輔助輥組502。在本實施方式中,下輔助輥組502的位置是固定的,其包括下支承架5021,安裝在下支承架5021上的下輥筒5022。下支承架5021通過固定支腳5023固定支承于被動架側板4013a上,如圖8中所示,下支承架5021上的固定支腳5023相互平行地平行設置有兩個,當然固定支腳5023也可根據需要設置三個、四個或者更多。在本實施方式中,上輔助輥組501的位置可調節(jié),上輔助輥組501包括上支承架5011,安裝在上支承架5011上的上輥筒5012。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8所示,上支承架5011的右端與活動輥輪2033的中心軸鉸接,并且上支承架5011上設置有用于調節(jié)所述上輔助輥組501上下位置的調整裝置5013。調節(jié)裝置5013活動端與上支承架5011鉸接,其固定端與被動架側板4013a鉸接。在本實施方式中,上輥筒5012與下輥筒5022均具有多個,且各個輥筒之間的間隙較小。下輥筒5022的高度固定,上輥筒5012的位置可調。上輥筒5012和下輥筒5022均帶有驅動裝置,驅動裝置帶動輥筒旋轉,且與鋼帶402的旋轉同步,線速度相同。在本實施方式中,調整裝置5013可采用液壓缸,其與上支承架5011鉸接,通過調整裝置5013調整上輔助輥組501,可以使得上輔助輥組501始終壓緊鋼帶402,保證膠合板板坯及時受到壓力作用,保證膠合板的正常生產,保證成品率。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種實施方式,加熱加壓單元2和冷卻加壓單元3之間也設置有用于防止壓力空窗的過渡保壓裝置。這樣當膠合板板坯通過加熱加壓單元2以后可以通過過渡保壓裝置不喪失壓力地過渡到冷卻加壓單元3,進入到冷卻加壓單元3就可以將膠合板定厚,穩(wěn)定性能,這樣就保證了膠合板板坯在成品之前可以保持良好的膠合狀態(tài),不會發(fā)生形變等不良情況。
上述內容僅為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的例舉,對于其中未詳盡描述的設備和結構,應當理解為采取本領域已有的通用設備及通用方法來予以實施。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fā)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