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避震及排氣功能的握把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具有避震及排氣功能的握把帶,包括有一個帶體及數(shù)個彈性凸緣,帶體具有一個正面及一個遠離正面的背面,彈性凸緣設于帶體的背面,所述的數(shù)個彈性凸緣彼此不接觸,彈性凸緣由帶體的背面往遠離帶體正面的方向延伸,借由握把帶纏繞于球桿柄部時帶體與柄部之間具有間隙的設計,運動者的手部推擠握把帶后,能夠擠壓帶體與柄部之間的空氣在通道中流動,利用空氣達成緩沖的作用,使握把帶具有良好的彈性而能夠發(fā)揮絕佳的避震效果,避免運動者的手部因長時間且頻繁的受到擊球時的沖擊力而造成運動傷害。
【專利說明】 具有避震及排氣功能的握把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握把帶,特別是涉及一種具有避震及排氣功能的握把帶。
【背景技術】
[0002]請參照中國臺灣專利第M368467號的“握把帶”專利案,其為一種握把帶,是呈長條狀的帶體,螺旋狀纏繞于一運動用品的握把上,包含有一布層,具多個孔隙;一彈性層,以彈性材料發(fā)泡而成,貼置于該布層一側,具有一片體,多個滲透部,連接該片體并經由孔隙透出布層,用以可使該布層表面產生適當?shù)姆阑浴?br>
[0003]然而,采用上述結構的握把帶纏繞于球桿或球拍的柄部時,彈性層可能會相對球桿或球拍滑動,造成握把帶無法緊密的纏繞于球桿或球拍上。并且,因握把帶的內部結構緊密扎實,當運動者以球桿或球拍擊球時,無法借由彈性層有效的吸收沖擊力,使用者的手部容易因為打擊球時所產生的沖擊力而受傷。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避震及排氣功能的握把帶。
[0005]本實用新型具有避震及排氣功能的握把帶包括有一個帶體及數(shù)個彈性凸緣的握把帶,帶體具有一個正面及一個遠離正面的背面,彈性凸緣設于帶體的背面,所述的數(shù)個彈性凸緣彼此不接觸,彈性凸緣由帶體的背面往遠離帶體正面的方向延伸,借由握把帶纏繞于球桿柄部時帶體與柄部之間具有間隙的設計,運動者的手部推擠握把帶后,能夠擠壓帶體與柄部之間的空氣在通道中流動,利用空氣達成緩沖的作用,使握把帶具有良好的彈性而能夠發(fā)揮絕佳的避震效果,避免運動者的手部因長時間且頻繁的受到擊球時的沖擊力而造成運動傷害,還因握把帶于帶體背面的一側非呈平面狀,有效增加握把帶與柄部之間的摩擦力,避免握把帶相對球桿滑動。
[000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有避震及排氣功能的握把帶作進一步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有避震及排氣功能的握把帶的立體外觀圖;
[0008]圖2為本實用新型具有避震及排氣功能的握把帶的剖面結構圖;
[0009]圖3為本實用新型具有避震及排氣功能的握把帶纏繞于球桿的使用狀態(tài)圖;
[0010]圖4為本實用新型具有避震及排氣功能的握把帶供運動者握持的使用狀態(tài)圖;
[0011]圖5為本實用新型具有避震及排氣功能的握把帶與球桿之間氣體流動的使用狀態(tài)圖;
[0012]圖6為本實用新型具有避震及排氣功能的握把帶與球桿之間氣體流動的使用狀態(tài)圖。
[0013]附圖標記說明:10_握把帶;20-帶體;21-正面;22-背面;23_外表層;24_緩沖層;30_彈性凸緣;TF-表面厚度;TB-緩沖厚度;TE-彈性厚度。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術特征和優(yōu)點作更詳細的說明。
[0015]參照圖1至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具有避震及排氣功能的握把帶第一個實施例的立體外觀圖、立體分解圖及使用狀態(tài)圖。本實用新型握把帶10包括有一個帶體20及數(shù)個彈性凸緣30 ;其中:
[0016]該帶體20具有一個正面21及一個遠離該正面21的背面22,該帶體20包括有一個外表層23及一個緩沖層24,該外表層23及該緩沖層24彼此相重疊,該外表層23靠近該帶體20的正面21,該緩沖層24靠近該帶體20的背面22。該外表層23由該正面21往該背面22的方向具有一個表面厚度TF,該緩沖層24由該正面21往該背面22的方向具有一個緩沖厚度TB,該緩沖厚度TB介于該表面厚度TF的0.8至1.2倍之間,該緩沖厚度TB在本實施例中等于該表面厚度TF。
[0017]該緩沖層24的材質為彈性材質,該緩沖層24在本實施例中為熱塑性聚氨酯樹月旨(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TPU)或乙烯 /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thylene VinylAcetate, EVA)材質。
[0018]該彈性凸緣30設于該帶體20的背面22,該彈性凸緣30在本實施例中以一體成形的方式結合于該緩沖層24,該彈性凸緣30與該緩沖層24的材質相同,所述的數(shù)個彈性凸緣30彼此不接觸,該彈性凸緣30由該帶體20的背面22往遠離該帶體20正面21的方向延伸,該彈性凸緣30呈圓形。該彈性凸緣30由頂端至該帶體20的背面22具有一個彈性厚度TE,該彈性厚度TE不小于該緩沖厚度TB的一半,且該彈性厚度TE不大于該緩沖厚度TB。
[0019]該握把帶10在使用時是纏繞于球桿或球拍的柄部90,提供運動者握拍時的舒適性,同時還能夠提供止滑的效果,供運動者易于施力揮桿。該握把帶10纏繞在球桿或球拍的柄部90時,所述的數(shù)個彈性凸緣30接觸柄部90,該帶體20的背面22與柄部90之間能夠形成供氣氣流動的通道。還因該握把帶10于該帶體20背面22的一側非呈平面狀,有效增加該握把帶10與柄部90之間的摩擦力,避免該握把帶10相對球桿滑動。
[0020]當使用者揮動球桿或球拍擊球時,球桿接觸球的瞬間會因為球的反作用力而使運動者手部的受力瞬間增加,借由該握把帶10纏繞于球桿柄部90時該帶體20與柄部90之間具有間隙的設計,運動者的手部推擠該握把帶10后,能夠擠壓該帶體20與柄部90之間的空氣在通道中流動,利用空氣達成緩沖的作用,使該握把帶10具有良好的彈性而能夠發(fā)揮絕佳的避震效果,避免運動者的手部因長時間且頻繁的受到擊球時的沖擊力而造成運動傷害。
[0021]就以上所述可以歸納出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yōu)點:
[0022]本實用新型具有避震及排氣功能的握把帶,其中握把帶包括有一個帶體及數(shù)個彈性凸緣,帶體具有一個正面及一個遠離正面的背面,彈性凸緣設于帶體的背面,所述的數(shù)個彈性凸緣彼此不接觸,彈性凸緣由帶體的背面往遠離帶體正面的方向延伸,借由握把帶纏繞于球桿柄部時帶體與柄部之間具有間隙的設計,運動者的手部推擠握把帶后,能夠擠壓帶體與柄部之間的空氣在通道中流動,利用空氣達成緩沖的作用,使握把帶具有良好的彈性而能夠發(fā)揮絕佳的避震效果,避免運動者的手部因長時間且頻繁的受到擊球時的沖擊力而造成運動傷害,還因握把帶于帶體背面的一側非呈平面狀,有效增加握把帶與柄部之間的摩擦力,避免握把帶相對球桿滑動。
[0023]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避震及排氣功能的握把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 一個帶體,該帶體具有一個正面及一個遠離該正面的背面; 數(shù)個彈性凸緣,該彈性凸緣設于該帶體的背面,所述的數(shù)個彈性凸緣彼此不接觸,該彈性凸緣由該帶體的背面往遠離該帶體正面的方向延伸。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避震及排氣功能的握把帶,其特征在于該帶體包括有一個外表層及一個緩沖層,該外表層及該緩沖層彼此相重疊,該外表層靠近該帶體的正面,該緩沖層靠近該帶體的背面。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避震及排氣功能的握把帶,其特征在于該緩沖層由該正面往該背面的方向具有一個緩沖厚度,該彈性凸緣由頂端至該帶體的背面具有一個彈性厚度,該彈性厚度不小于該緩沖厚度的一半。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避震及排氣功能的握把帶,其特征在于該彈性厚度不大于該緩沖厚度。
5.如權利要求2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具有避震及排氣功能的握把帶,其特征在于該外表層由該正面往該背面的方向具有一個表面厚度,該緩沖厚度介于該表面厚度的0.8至1.2倍之間。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避震及排氣功能的握把帶,其特征在于該緩沖厚度等于該表面厚度。
7.如權利要求2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具有避震及排氣功能的握把帶,其特征在于該緩沖層的材質為彈性材質。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避震及排氣功能的握把帶,其特征在于該緩沖層為TPU或EVA材質。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避震及排氣功能的握把帶,其特征在于該彈性凸緣以一體成形的方式結合于該緩沖層。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避震及排氣功能的握把帶,其特征在于該彈性凸緣呈圓形。
【文檔編號】A63B59/00GK203989741SQ201420371998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7月7日
【發(fā)明者】趙國勝 申請人:趙國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