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靈芝抗衰老面霜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靈芝抗衰老面霜,包含占面霜質(zhì)量百分比為0.02%-5%的成分A和0.02%-5%的成分B。本發(fā)明還公開了一種靈芝抗衰老面霜的制備方法,包括制備成分A,即靈芝水提抗衰老活性成分;制備成分B,即靈芝CO2超臨界萃取抗衰老活性成分,將成分A和成分B按一定配比高溫乳化后并在高溫下加入基料得到面霜。本發(fā)明有效提取了靈芝中的抗衰老活性物質(zhì),并將活性物質(zhì)用于制作面霜,實驗證實,所制得的面霜具有抗衰老的功效,效果顯著,并具有較好的安全性。
【專利說明】一種靈芝抗衰老面霜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面霜,尤其是一種靈芝抗衰老面霜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0002]人體衰老是一種隨年齡增長而發(fā)生的不可逆退化現(xiàn)象,可分為自然衰老和疾病衰老。如何延緩衰老及減緩由疾病衰老給人類帶來的傷害,已成為當今醫(yī)學生物學領(lǐng)域的研究熱點,并日益受到世界各國的關(guān)注。隨著抗衰老產(chǎn)品研究如火如荼的進行,各種抗衰老藥物也大量涌現(xiàn)市場,目前食藥用菌抗衰老產(chǎn)品已成為研究領(lǐng)域的新寵兒,而在眾多抗衰老產(chǎn)品中,對抗衰老的熱點研究是護膚品的研究。
[0003]靈芝自古以來就是我國名貴藥用真菌,近代醫(yī)學研究發(fā)現(xiàn)靈芝具有增強免疫,促進新陳代謝、抗腫瘤、延緩衰老等作用。目前,靈芝一般作為食用,作為抗衰老面霜的使用還未有報道。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本發(fā)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新的靈芝抗衰老面霜,實驗證實,該面霜具有抗衰老功效,并且安全無副作用。
[0005]一種靈芝抗衰老面霜,包含占面霜質(zhì)量百分比為0.02 % -5 %的成分A和
0.02% -5%的成分B,其中,所述成分A的制備過程為:按照重量份配比為10-80:10-80:10-80的靈芝子實體、靈芝菌絲體和靈芝孢子粉混合,于恒溫水浴中進行水提,濃縮干燥得到成分A ;其中,所述成分B的制備過程為:按照重量份配比為10-80 =10-80:10-80的靈芝子實體、靈芝菌絲體和靈芝孢子粉混合,烘干后碾碎,超臨界CO2萃取獲得成分B。
[0006]在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例中,上述面霜還包括基料。
[0007]在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例中,基料含有水,辛酸,甘油,鯨蠟硬脂醇,聚二甲基硅氧烷,硅蠟,山梨坦硬質(zhì)酸酯,丙烯酸鈉,異十六烷,甲基異噻唑啉酮。
[0008]在另一些優(yōu)選的實施例中,上述基料也可以為現(xiàn)有的符合化妝品添加劑國豕標準的常規(guī)的化妝品添加劑配方。
[0009]其中,上述成分A的制備過程中水提的料液比優(yōu)選為1:10 ;恒溫水浴優(yōu)選為90°C水浴中恒溫l_3h。
[0010]其中,上述成分B的制備過程中超臨界CO2萃取條件優(yōu)選為:萃取壓力10_20MPa,萃取溫度30-50°C,分離壓力(4.5-6.5)10^,分離溫度25-401:,0)2流量15-301^1-1,萃取時間 200-300min。
[0011]本發(fā)明的目的之二還在于提供一種靈芝抗衰老面霜的制備方法。
[0012]一種靈芝抗衰老面霜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13](I)制備成分A:按照重量份配比為10-80 =10-80:10-80的靈芝子實體、靈芝菌絲體和靈芝孢子粉粉碎后混合,于恒溫水浴中進行水提,料液比優(yōu)選為1:10,優(yōu)選在901:水浴中恒溫l_3h,濃縮干燥得到成分A ;[0014](2)制備成分B:按照重量份配比為10-80 =10-80:10-80的靈芝子實體、靈芝菌絲體和靈芝孢子粉混合,烘干后碾碎,超臨界CO2萃取獲得成分B ;
[0015](3)制備面霜:將A和B混合均勻高溫乳化,并在高溫下加入基料或化妝品添加劑(面霜添加劑或護膚品添加劑)得到面霜,其中A和B占面霜的質(zhì)量百分含量分別為
0.02% -5%和 0.02% -5%。
[0016]在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例中,上述步驟(2)的超臨界CO2萃取條件為:萃取壓力10_20MPa,牛取溫度30_50 C,分尚壓力(4.5—6.5)MPa,分尚溫度25_40 C,CO2流里15-301^11'萃取時間 200-300min。
[0017]靈芝子實體、靈芝菌絲體和靈芝孢子中含有多糖類、核苷類、呋喃類衍生物、甾酵類、生物堿類、蛋白質(zhì)、多肽、氨基酸類、三萜類、倍半萜、有機鍺、無機鹽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zhì)。此外菌絲體有富集作用、能將環(huán)境中稀有元素如硒、鍺、碘的無機形式轉(zhuǎn)化為有機形式,有利于人體吸收,增強了靈芝菌絲體功效。
[0018]本發(fā)明有效提取了靈芝中的抗衰老活性物質(zhì),并將活性物質(zhì)用于制作面霜,實驗證實,所制得的面霜具有抗衰老的功效,效果顯著,并具有較好的安全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本發(fā)明將通過例子并參照附圖的方式說明,其中:
[0020]圖1是實施例1的靈芝抗衰老面霜使用前后靶部位皮膚彈性變化圖。
[0021]圖2是實施例1的靈芝抗衰老面霜使用前后靶部位皮膚粗糙度變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所有特征,或公開的所有方法或過程中的步驟,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驟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組合。
[0023]本說明書(包括任何附加權(quán)利要求、摘要和附圖)中公開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別敘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類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換。即,除非特別敘述,每個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類似特征中的一個例子而已。
[0024]實施例1
[0025]一種靈芝抗衰老面霜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
[0026]1.制備成分A:選擇優(yōu)質(zhì)的靈芝子實體、靈芝菌絲體和靈芝孢子粉,按30%靈芝子實體、40%靈芝菌絲體和30%靈芝孢子粉配比粉碎后混合均勻,然后用水提取,料液比為1:10,于90°C水浴中恒溫3h,濃縮干燥成粉末A備用;
[0027]2.制備成分B:選擇優(yōu)質(zhì)的靈芝子實體、靈芝菌絲體和靈芝孢子粉,按30%靈芝子實體、40%靈芝菌絲體和30%靈芝孢子粉配比粉碎后混合均勻于65°C烘箱中烘干,碾碎,利用超臨界CO2萃取技術(shù)萃取,萃取條件為:萃取壓力15MPa,萃取溫度35°C,分離壓力
5.5MPa,分離溫度300C,CO2流量23L ? h_l,萃取時間250min,獲得活性成分B備用;
[0028]3.制備面霜:按占面霜的質(zhì)量百分比將粉末A以0.04%和成分B以1%混合均勻高溫乳化,乳化后高溫加入基料得到靈芝抗衰老面霜,視情況可以馬上降溫,然后分裝,基料為水,辛酸,甘油,鯨蠟硬脂醇,聚二甲基硅氧烷,硅蠟,山梨坦硬質(zhì)酸酯,丙烯酸鈉,異十六烷,甲基異噻唑啉酮,這些成分均符合關(guān)于化妝品添加劑的國家標準。[0029]實施例2
[0030]一種靈芝抗衰老面霜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
[0031]1.制備成分A:選擇優(yōu)質(zhì)的靈芝子實體、靈芝菌絲體和靈芝孢子粉,按35%: 35%: 30%的質(zhì)量百分含量比粉碎后混合均勻,然后用水提取,料液比為1:10,于90°C水浴中恒溫3h,濃縮干燥成粉末A備用;
[0032]2.制備成分B:選擇優(yōu)質(zhì)的靈芝子實體、靈芝菌絲體和靈芝孢子粉,按35%: 35%: 30%的質(zhì)量百分含量比粉碎后混合均勻于65°C烘箱中烘干,碾碎,利用超臨界CO2萃取技術(shù)萃取,萃取條件是:萃取壓力17MPa,萃取溫度34°C,分離壓力5.4MPa,分離溫度32 °C,CO2流量251^14,萃取時間260min,獲得活性成分B備用;
[0033]3.制備面霜:將粉末A以占面霜0.06%的質(zhì)量百分比和成分B以占面霜0.5%的質(zhì)量百分含量比混合均勻高溫乳化,乳化后高溫加入基料得到靈芝抗衰老面霜,視情況可以馬上降溫,然后分裝。
[0034]實施例3
[0035]1.制備成分A:選擇優(yōu)質(zhì)的靈芝子實體、靈芝菌絲體和靈芝孢子粉,按25%: 30%: 45%的質(zhì)量百分含量比粉碎后混合均勻,然后用水提取,料液比為1:10,于90°C水浴中恒溫3h,濃縮干燥成粉末A備用;
[0036]2.制備成分B:選擇優(yōu)質(zhì)的靈芝子實體、靈芝菌絲體和靈芝孢子粉,按25%: 30%: 45%的質(zhì)量百 分含量比粉碎后混合均勻于65°C烘箱中烘干,碾碎,利用超臨界CO2萃取技術(shù)萃取,萃取條件是:萃取壓力17MPa,萃取溫度33°C,分離壓力5.4MPa,分離溫度34°C,CO2流量251^14,萃取時間270min,獲得活性成分B備用。
[0037]3.制備面霜:將粉末A以占面霜0.2%和成分B以占面霜0.5%的質(zhì)量百分含量比混合均勻高溫乳化,乳化后高溫加入基料得到靈芝抗衰老面霜,視情況可以馬上降溫,然后分裝。
[0038]實施例4實施例1的靈芝抗衰老面霜的功效檢測:
[0039]1、檢測方法:
[0040]檢測樣本為200人,各自早晚清潔面部皮膚后,取適量面霜(l_2mg)均勻涂抹于面部及頸部皮膚,輕輕按摩至完全吸收,一天使用兩次,共使用12周。
[0041]2、檢測結(jié)果:
[0042]I)使用前后皮膚彈性的改善情況:
[0043]在使用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檢測皮膚彈性參數(shù)值,并取平均值,得圖1,從圖1中可以看出,在產(chǎn)品使用后的前4周,皮膚彈性參數(shù)R2數(shù)值較試驗前有減少的趨勢,皮膚彈性變差,但在產(chǎn)品使用第4周后,皮膚彈性呈逐漸改善的趨勢,至第8周后,皮膚彈性與使用前相比明顯改善(P < 0.05)。采用德國COURAGE+KHAZAKA(CK)公司生產(chǎn)的皮膚彈性測量儀MPA580對受試者靶部位進行皮膚彈性的測定,選擇參數(shù)R2作為比較指標(R2:無負壓時皮膚回彈量與有負壓時的最大拉伸量之比,比值越接近1,皮膚彈性越好)
[0044]2)使用前后皮膚粗糙度的改善情況:
[0045]在使用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檢測皮膚粗糙度參數(shù),并取平均值,得圖2,從圖2中可以看出,在產(chǎn)品使用后的前4周,皮膚粗糙度參數(shù)R3呈明顯上升趨勢(P < 0.05),皮膚變得粗糙,但是在第8周開始,R3呈逐漸減少趨勢,并隨著產(chǎn)品使用時間的增加,在使用產(chǎn)品的第12周,R3比使用產(chǎn)品前有明顯的減少(P < 0.05),皮膚粗糙度明顯改善,皮膚
變得光滑。
[0046]先在眼角靶部位用硅膠制成硅膠膜,然后使用德國COURAGE+KHAZAKA(CK)公司生產(chǎn)的皮膚皺紋測量儀SV600對受試者靶部位硅膠膜進行皮膚粗糙度的分析,選擇其中的參數(shù)R3 (在測量長度范圍內(nèi),把輪廓線平均分為5段,求出每段的最高波峰和最深波谷之間的垂直距離,它們的平均值即為R3,R3越小表明皮膚越好,粗糙度越小)
[0047]測試結(jié)果表明:①本發(fā)明的靈芝抗衰老面霜在改善皮膚干燥度、彈性、光澤度、細小皺紋、光滑度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功效,在使用產(chǎn)品一定時間后,能使面部皮膚整體健康度具有一定程度的改善。②從受試者自評的結(jié)果來看,產(chǎn)品在改善皮膚柔軟度、光滑度、水分與滋潤度以及整體健康度方面均有一定的功效。[0048]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體實施方式】。本發(fā)明擴展到任何在本說明書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過程的步驟或任何新的組合。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靈芝抗衰老面霜,其特征在于,包含占面霜質(zhì)量百分比為0.02%-5%的成分A和0.02% -5%的成分B, 其中,所述成分A的制備過程為:按照重量份配比為10-80 =10-80:10-80的靈芝子實體、靈芝菌絲體和靈芝孢子粉粉碎后混合,于恒溫水浴中進行水提,濃縮干燥得到成分A ; 其中,所述成分B的制備過程為:按照重量份配比為10-80 =10-80:10-80的靈芝子實體、靈芝菌絲體和靈芝孢子粉混合,烘干后碾碎,超臨界CO2萃取獲得成分B。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靈芝抗衰老面霜,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基料。
3.如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靈芝抗衰老面霜,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分A的制備過程中水提的料液比為1:10。
4.如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靈芝抗衰老面霜,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分A的制備過程中恒溫水浴為90°C水浴中恒溫l_3h。
5.如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靈芝抗衰老面霜,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分B的制備過程中超臨界CO2萃取條件為:萃取壓力10-20MPa,萃取溫度30-50°C,分離壓力(4.5-6.5)MPa,分離溫度 25-40°C,CO2 流量 15-301^1^,萃取時間 200-300min。
6.一種靈芝抗衰老面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制備成分A:按照重量份配比為10-80 =10-80:10-80的靈芝子實體、靈芝菌絲體和靈芝孢子粉混合,于恒溫水浴中進行水提,濃縮干燥得到成分A ; (2)制備成分B:按照重量份配比為10-80 =10-80:10-80的靈芝子實體、靈芝菌絲體和靈芝孢子粉混合,烘干后碾碎,超臨界CO2萃取獲得成分B ; (3)制備面霜:將A和B混合均勻高溫乳化,并在高溫下加入基料得到 面霜,其中A和B占面霜的質(zhì)量百分含量分別為0.02% -5%和0.02% -5%。
7.如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靈芝抗衰老面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水提的料液比為1:10。
8.如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靈芝抗衰老面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恒溫水浴為90°C水浴中恒溫l_3h。
9.如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靈芝抗衰老面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的超臨界CO2萃取條件為:萃取壓力10-20MPa,萃取溫度30-50°C,分離壓力(4.5-6.5)MPa,分離溫度 25-40°C,CO2 流量 15-301^#^,萃取時間 200_300min。
【文檔編號】A61Q19/08GK103989619SQ201410219028
【公開日】2014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22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4年5月22日
【發(fā)明者】潘鴻輝, 張智, 謝意珍, 焦春偉, 胡惠萍, 余雄濤, 黃紀國 申請人: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 廣東粵微食用菌技術(shù)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