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帶有噴嘴清潔裝置的液晶分配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液晶分配設備,具體涉及結合能清除噴嘴上積聚的液晶殘余的清潔裝置的液晶分配設備。
LCD利用液晶材料的折射各向異性的特性在屏幕上顯示信息。參照
圖1,LCD1一般包括下襯底5(即驅動裝置陣列襯底),它通過密封膠9連接到上襯底3(即濾色器襯底)。液晶材料層7將下襯底5和上襯底3分隔開。在下襯底5上形成多個象素(未示出)并在每個象素上形成薄膜晶體管(TFT)之類的驅動裝置。在上襯底3上形成允許LCD顯示顏色的濾色器層。另外,在下襯底5和上襯底3上還分別形成象素電極和公共電極。在下襯底5和上襯底3上都形成取向層,使液晶材料層7內的分子均勻對齊。液晶材料層內的分子通過驅動裝置可選擇地定向。因此,由于控制液晶材料內的分子的定向,就可選擇地控制透過LCD部分發(fā)射的光量來傳遞信息。
LCD裝置的制造過程粗略分成驅動裝置陣列制造過程,在下襯底5上形成驅動裝置;濾色器制造過程,在上襯底3上形成濾色器;以及單元制造過程?,F(xiàn)在參照圖2描述這些制造過程。
參照圖2,在驅動裝置陣列襯底制造過程(S101)中,在下襯底5上形成的多條選通線和數(shù)據(jù)線的交叉點上形成多個象素區(qū)域,和在每個象素區(qū)域中安排的薄膜晶體管連接到選通線和對應的一條數(shù)據(jù)線。另外,象素電極連接到每個薄膜晶體管,以便驅動液晶材料層。因此,根據(jù)施加給薄膜晶體管的信號可以驅動液晶材料層。
在濾色器制造過程(S104)中,在上襯底3上形成產生顏色的紅(R)、綠(G)和蘭(B)濾色器層和公共電極。
在下襯底5上和上襯底3上分別形成取向層。在襯底上形成取向層以后,摩擦該取向層以誘使液晶材料層內的分子在下襯底5和上襯底3之間產生預定的預傾角和定位方向(S102和S105)。接著,在下襯底5上散布間隔層,以維持上襯底與下襯底之間的均勻單元間隙(S103)。在上襯底3的外部敷涂密封膠(S106)和壓上下襯底5并且附著在上襯底3(S107)。
下襯底5和上襯底3由面積尺寸大于任何單個板的面積的玻璃襯底構成。因此,在附著的玻璃襯底內可以排列設有驅動裝置和濾色器層的多個對應的板區(qū)域。因此,在制造單塊液晶顯示板過程中,附著的玻璃襯底切成單塊板(S108)。然后,通過液晶注入孔將液晶材料注射到在每個單塊液晶顯示板的兩塊襯底之間形成的單元間隙中(S109)。在注入液晶材料之后,密封液晶注入孔(S109),并檢查每個單塊液晶顯示板(S110)。
為了通過液晶注入孔注射液晶材料,在液晶顯示板的外部和內部之間形成壓力差。圖3表示用于向液晶顯示板的單元間隙注射液晶材料的裝置。
參照圖3,安排在真空腔10中的容器12內設有液晶材料14,真空腔與能夠在該真空腔內產生并維持真空的真空泵(未示出)相連。在真空腔10內安裝液晶顯示板移動裝置(未示出)并從容器12的上部朝液晶材料14的表面向下移動分離的液晶顯示板。在通常所說的液晶注入法中,安排每塊液晶顯示板的液晶注入孔16與液晶材料接觸。接著,將氮氣(N2)泵入真空腔,以便從初始真空壓力增大其中的壓力。隨著真空腔10中的壓力增大,由于液晶顯示板內部與包含泵入的氮氣的真空腔內部之間的壓力差,與液晶注入孔16接觸的液晶材料14被擠到(即注人)液晶顯示板的單元間隙中。在單元間隙完全充滿液晶材料14后,用密封膠密封注入孔16。
但是,至少由于以下原因依照上述過程注射液晶材料是不利的。
第一,液晶材料14完全注射到液晶顯示板1中需要的時間可能過長。例如,驅動裝置陣列與濾色器襯底之間的單元間隙非常窄(例如在幾微米的數(shù)量級),因此,在任何時間僅有非常少量的液晶材料可被注入到液晶顯示板中。因此,利用上述注入過程將液晶材料注入到普通的15英寸液晶顯示板中可能花費大約8小時。因此,利用液晶注入過程制造LCD所需的時間過度地延長了。
第二,上述液晶注入過程所需的液晶材料量非常大。由于僅有少量的液晶可從容器12中清除,大量的液晶可能暴露于大氣或氮氣中。因此,大量的液晶材料與氮氣或大氣中的其它氣體反應,并可能受到它們污染。結果,由于在注入過程后必需丟棄未注入液晶顯示板的液晶材料,因此制造LCD的成本增加了。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提供一種結合噴嘴清潔裝置的液晶分配設備,該清潔裝置能清除噴嘴表面積聚的液晶殘余。在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中,噴嘴清潔裝置可包括真空裝置。
本發(fā)明的另一優(yōu)點提供一種結合噴嘴清潔裝置的液晶分配設備,它能分配精確量的液晶材料。
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闡明本發(fā)明的其它特征和優(yōu)點,并從該描述中將使這些特征和優(yōu)點部分地變得顯明了,或者可通過本發(fā)明的實踐學習。通過書面描述及其權利要求以及附圖中具體指出的結構可以實現(xiàn)并獲得本發(fā)明的這些和其它優(yōu)點。
正如此處所體現(xiàn)和概括描述的,為了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這些優(yōu)點,噴嘴清潔裝置例如可以包括安排在能夠將液晶材料分配到襯底上的液晶分配設備周圍的主體;抽吸管,在液晶分配設備分配了預定次數(shù)的液晶后,用來清除液晶分配設備的噴嘴表面上積聚的液晶殘余;以及連接在抽吸管的真空泵,用于產生能清除在噴嘴表面上積聚的液晶殘余的抽吸力。該襯底可包括至少一個板區(qū)域。
在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中,液晶分配設備例如可包括液晶分配裝置,通過噴嘴將液晶材料分配到襯底上;以及安排在噴嘴周圍的噴嘴清潔裝置,用于清除噴嘴表面上積聚的液晶殘余。
在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中,液晶分配設備例如可包括能夠分配液晶材料的液晶容器;氣體輸入;容納液晶容器的殼體;安排在液晶容器下部的針板,其中該針板包括通過它分配液晶容器內的液晶的出料孔,能夠插入液晶容器并在其中可移動的閥針,其中該閥針包括在上面安排彈簧的第一端以及通過朝向或遠離針板移動選擇地打開/關閉出料孔的第二端;安裝在閥針上部的螺線管和磁棒,在施加電能時產生磁力,從而從該針板移開該閥針;以及與液晶容器的下部結合的噴嘴,將其中容納的液晶材料分配在襯底上。
應懂得,前面的大概描述和下面的詳細描述都是示范性和說明性的,并且試圖提供對要求保護的發(fā)明的進一步解釋。
在附圖中圖1表示現(xiàn)有技術的液晶顯示器(LCD)裝置的橫截面圖;圖2表示現(xiàn)有技術的LCD制造方法的流程圖;圖3表示現(xiàn)有技術的LCD裝置中液晶材料的注射;圖4表示利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的液晶分配法制造LCD;圖5表示利用液晶分配法制造LCD裝置的方法的流程圖;圖6表示利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的液晶分配法制造LCD;圖7A和7B表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的液晶分配設備;圖8表示在從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個方面的液晶分配設備分配液晶材料時噴嘴表面的過量液晶材料;圖9表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結合了噴嘴清潔裝置的液晶分配設備;圖10表示具有液晶材料收集腔的噴嘴清潔裝置;圖11表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結合了噴嘴清潔裝置的液晶分配設備。
為了解決前述液晶材料注射方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液晶分配方法。該液晶分配方法通過將液晶材料直接分配到襯底上并且通過向襯底施壓使分配的液晶材料在整個襯底表面上均勻分布形成液晶層。前述液晶分配方法能夠在短時間內將液晶材料安排在襯底上,從而能快速地形成大型LCD板中的液晶層。由于在襯底上分配預定量的液晶材料,液晶材料消耗最小并可降低制造LCD的成本。
圖4表示利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的液晶分配方法制造LCD。
參照圖4,在上面形成可驅動裝置的下襯底105與在上面可形成濾色器的上襯底103粘接在一起之前可以分配該液晶材料。因此,例如液晶材料107以液滴形式分配到下襯底105。可以選擇的是,液晶材料107可分配到上襯底103。不管那一個襯底支持液晶材料107,在粘接過程期間,應當安排支持液晶材料107的襯底在另一襯底下方,其中液晶材料安排在兩塊襯底之間。
沿上襯底103的邊緣可配置密封膠109,以便在將上襯底103和下襯底105壓在一起時使它們粘在一起。由于上襯底103和下襯底105分別施壓,液晶材料107分散開,于是在上襯底103和下襯底105之間可形成厚度均勻的液晶層。接著,粘接的襯底分開成單個LCD板。因此,液晶分配方法可在最終組裝液晶顯示板101之前將液晶材料107分配到下襯底105。
顯而易見的是,圖1-3中所示的液晶注射方法與圖4所示的液晶分配方法不同。例如,在注射液晶材料過程中,玻璃襯底必須分成單塊板以便注射液晶,而在分配液晶材料過程中,液晶材料從已經處理并分開的玻璃襯底分散到各塊板。
圖5表示利用液晶分配方法制造LCD裝置的方法的流程圖。
參照圖5,在與圖2所示的驅動裝置陣列襯底制造過程和濾色器制造過程類似的相應TFT陣列制造和濾色器制造過程(S201和S204)中,分別在下襯底和上襯底形成驅動裝置(例如TFT)和濾色器層??梢蕴峁┫乱r底和上襯底作為包括多個單塊板區(qū)域的玻璃襯底。在LCD的制造中通過結合液晶分配法,可有效地將面積高達1000×1200mm2或更大(該面積比利用液晶注入法制造的玻璃襯底大得多)的玻璃襯底處理成單塊板。
在下襯底和上襯底上形成取向層。接著,可摩擦取向層(S202和S205),并且液晶材料可分配到下襯底內的液晶顯示板區(qū)域(S203)。另外,上襯底內相應的液晶顯示板區(qū)域的外部敷涂密封膠(S206)。
接著,上襯底和下襯底可以彼此相對布置和施壓,并且通過密封膠附著在一起。在壓緊兩塊襯底時,分配的液晶材料均勻地分散到該板的整個表面(S207)。通過前述液晶分配方法,可同時在附著的上襯底和下襯底中形成多塊液晶顯示板。然后,可切割附著的玻璃襯底(S208)以便分開多個單塊LCD板。然后檢查單塊LCD板(S209)。
根據(jù)前述的液晶分配方法制造LCD比例如在圖2所示的液晶注入法的優(yōu)點在于,可在上襯底和下襯底之間迅速形成液晶材料層。圖2所示的液晶注入法需要在注入完成后用密封材料密封該注入孔。但是,在借助液晶分配法制造LCD中,不存在需要密封的注入孔。在借助液晶注入法制造LCD中,在注射期間板接觸容器內的液晶材料。結果,LCD板的外表面受到污染并且要求清潔過程。但是,在借助液晶分配法制造LCD中,液晶材料可直接分配到襯底上。結果,襯底的外表面不受液晶材料污染并且不需要額外的清潔過程。因此,結合了液晶分配法制造LCD的方法比結合了液晶注入法制造LCD的方法更簡單、更有效并且產量更高。
在借助液晶分配法制造LCD中,液晶材料層必須形成到預定的厚度,該厚度正比于LCD板中的單元間隙的尺寸。因此,必須精確地控制液晶滴的位置和它們包含的液晶材料的量。因此,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原理提供一種精確地安排液晶滴的分配液晶材料的設備,每滴液晶含有精確數(shù)量的液晶材料。
圖6表示利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的液晶分配法制造LCD。
參照圖6,利用液晶分配設備120可將液晶材料107分配到下襯底105(包括多塊板區(qū)域)上。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原理,盡管在圖6中未示出,該液晶分配設備120可安排在襯底105的上方,并且容納要分配的液晶材料。
一般而言,液晶材料107以液滴的形式分配到襯底上。在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中,襯底105可沿X和Y方向以預定速度移動,而液晶分配設備120保持在固定位置并分配預定次數(shù)的液晶材料。結果,液晶材料的液滴可安排到襯底105上,并沿X和Y方向彼此以開預定間隔隔開。在本發(fā)明的第二方面中,襯底105可保持在固定位置,而液晶分配設備120在X和Y方向移動,將液晶材料分配到襯底上。與前一方面的效果類似,液晶材料的液滴可安排在襯底105上并沿X和Y方向彼此以預定間隔隔開。但是,按照第二方面,液晶材料可能因為液晶分配設備120的移動而不均勻地分配在襯底105上。因此,在襯底105安排的液滴所含的液晶材料的位置和數(shù)量可能偏離預定的位置和數(shù)量。因此,與第二方面相比,根據(jù)第一方面分配液晶材料通常是優(yōu)選的。
圖7A和7B表示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個方面的液晶分配設備。圖7A表示當不分配液晶材料時的該液晶分配設備。圖7B表示當分配液晶材料時的該液晶分配設備。
參照圖7A和7B,例如,該液晶分配設備可包括圓柱形的液晶容器124。在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中,液晶容器124可由具有高模塑性、高塑性的材料制成,它與液晶材料(例如聚乙烯等)基本上不反應。但是諸如聚乙烯之類的材料的強度低,因此通過施加的應力可能容易變形。當液晶容器124變形時,液晶材料不能精確地分配在襯底上。因此,容器124可插到殼體122中。在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中,殼體122可由高強度的材料(例如不銹鋼等)制成。盡管未示出,連接到外部供氣單元的供氣管可安排在液晶容器124的上部。由外部供氣單元通過供氣管進行輸送可提供氮氣(N2)之類的氣體,并將它們安排在不被液晶材料107所占的液晶容器124的部分中。因此,該氣體可壓在液晶材料107上。
盡管未示出,從液晶容器124的下部可伸出一個突起,并在殼體122內形成容納該突起的開口。因此,液晶容器124的突起可插入殼體122的開口中,并連接到第一結合部件141。在突起上可安排第一螺母,而在第一結合部件141的第一側面可形成第一螺栓。因此,通過第一螺母和第一螺栓可將突起和第一結合部件141結合在一起。
在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中,可在第一結合部件141的第二側面形成第二螺母,被在第二結合部件142的第一側面形成第二螺栓。因此,通過第二螺母和第二螺栓可將第一和第二結合部件141和142彼此結合在一起。在第一結合部件141的第二螺母內可設有針板143。因此,當?shù)诙Y合部件142的第二螺栓插入第一結合部件141的第二螺母中并與它結合時,針板143可安排在第一和和第二結合部件141和142之間。液晶材料107可通過在針板143中形成的出料孔(未示出)從液晶分配設備120中排出。
在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中,噴嘴145可形成在第二結合部件142上并通過第二螺母和第二螺栓結合在第一結合部件141。噴嘴145可包括與第二螺母結合的支持部件147和出料孔146,通過該出料孔該液晶容器124內的液晶材料107可分配在襯底上。在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中,出料孔146可從支持部件147上凸起。在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中,出料管(未示出)可與出料孔146相連,并從針板143內形成的出料孔延伸。噴嘴145內形成的出料孔146可具有小的直徑,以便能在分配液晶材料中精確控制。
閥針136可插入液晶容器124中,這樣閥針136的第一端與針板143接觸。在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中,閥針136的第一端具有尺寸基本上與出料孔的尺寸相似的圓錐形。當閥針136與針板接觸時,閥針阻塞出料孔。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原理,閥針136的第二端可形成在液晶分配設備120的上部殼體126附近,在此裝備彈簧128和磁棒132。磁棒132可由鐵磁體或軟磁材料制成。在磁棒132上方該間隙控制單元134可連接到閥針136。例如,在至少一部分磁棒132的周圍可安排圓柱形的螺線管130。螺線管130可與電源單元(未示出)相連,并從該電源單元接收電源。當螺線管130接收電能時,它可對磁棒132施加磁力。
在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中,閥針136和磁棒132可彼此間隔開預定距離X。在電源加到螺線管130時,在磁棒132上施加了磁力,從而使閥針136接觸磁棒132。當電源不加到螺線管130時,彈簧128的彈力推動閥針136到它的原始位置。通過閥針136朝著和離開針板143移動,可以打開或關閉在針板143中形成的出料孔。隨著根據(jù)向螺線管130施加的電源的出現(xiàn),閥針136的第一端和針板143彼此反復接觸,閥針136的第一端和針板143可能受損。因此,閥針136的第一端和針板143可由基本上抗變形的材料(例如硬金屬)制成。
參照圖7B,當電源加到螺線管130時,閥針136離開針板移動并且出料孔打開。據(jù)此,提供給液晶容器124的氮氣壓向液晶材料107,并使它通過噴嘴145分配。分配的液晶材料107的量取決于出料孔打開的時間和液晶容器內氮氣的壓力。出料孔打開的時間取決于閥針136與磁棒132之間的距離X、通過螺線管施加在磁棒132上的磁力以及彈簧128的固有彈力。施加在磁棒132上的磁力正比于螺線管130的匝數(shù)或施加在螺線管130上的電源的大小。閥針136與磁棒132之間的距離X可由間隙控制單元134控制。
在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中,噴嘴145可由能與液晶材料形成低接觸角的材料(例如不銹鋼類的金屬)制成。正如此處所使用的,術語“接觸角”等同于在熱動態(tài)平衡狀態(tài)下存在的固體(例如不銹鋼噴嘴)與液體(例如液晶材料)的表面之間形成的角。因此,固體和液體之間的接觸角代表兩種材料之間的親和程度。不銹鋼相對于液晶材料有高的親和性,因此容易被液晶材料濕潤。分配的液晶材料具有比通過它排放的噴嘴較低的表面能。因為液晶材料具有比噴嘴的表面低的表面能,因此形成低接觸角并且液晶材料在噴嘴145的表面上分散。因此,分散的液晶不會在噴嘴145的出料孔的終端形成表示高接觸角的液滴形狀。
參照圖8,由于重復地分配液晶材料107,液晶殘余107a積聚在噴嘴145的表面。液晶材料的分配量可根據(jù)由閥針136打開噴嘴板143的出料孔的時間和液晶容器內的氮氣的壓力控制。當分配的液晶材料107在噴嘴145的表面上分散時,以精確的量在精確位置分配液晶材料變得不可能。另外,當一部分分配的液晶材料在噴嘴145的表面上分散時,分配到襯底上的液晶材料的量少于實際從出料孔146排出的量。雖然可以粗略地控制通過出料孔146排出的液晶材料量,但是精確計算分散到噴嘴145表面上的液晶材料量是非常困難的。另外,在噴嘴145表面上積聚的液晶殘余107a可被后來分配的液晶材料帶走,這導致過量的液晶材料分配在襯底上。
為了減少積聚的液晶殘余量,通過諸如浸漬、噴涂之類的技術可以氟樹脂薄膜涂敷噴嘴145的表面。氟樹脂薄膜相對液晶材料具有低的親和性。因此,氟樹脂薄膜具有比液晶材料更低的表面能,因此可與分配的液晶材料形成高的接觸角。因此,當為噴嘴145以氟樹脂薄膜涂敷時,通過出料孔146排出減少的液晶材料量107分散到襯底上,并且更精確的液晶材料數(shù)量可以分配到襯底上。但是,即使噴嘴145涂敷了氟樹脂薄膜,在噴嘴表面上還會積聚少量的液晶殘余并且需要周期性地清除它們。
因此,在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中,可提供一種噴嘴清潔裝置用于清除噴嘴145的表面上積聚的液晶殘余。在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中,噴嘴清潔裝置可結合能夠去除液晶殘余的真空裝置。
圖9表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結合了噴嘴清潔裝置的液晶分配設備。
參照圖9,噴嘴清潔裝置150例如可包括主體151,在主體151上安排的抽吸管153,以及與抽吸管153相連的真空泵。由于液晶殘余107a一般積聚在出料孔146邊緣周圍的噴嘴145的表面上,抽吸管153可與出料孔146對齊。
使用噴嘴清潔裝置150可周期地清潔噴嘴145。例如,在分配了預定次數(shù)的液晶材料107后,借助電動機(未示出)可操作地安排噴嘴清潔裝置150接近噴嘴145,并與噴嘴145的出料孔146對齊。在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中,支持部件152可安排在主體151上。支持部件152可穩(wěn)定在噴嘴145上的主體151,并在出料孔146與抽吸管153對齊時,保持出料孔146和抽吸管153之間的間隔。當出料孔146與抽吸管153對齊時,可啟動真空泵154,并由抽吸管153傳遞真空力。接著,噴嘴145周圍的液晶殘余107a、包括在出料孔146周圍的液晶殘余被吸入抽吸管153。因此,可從噴嘴145的表面去除液晶材料107a。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原理,可提供微型計算機,根據(jù)操作者設定的噴嘴預定清潔時間操作安裝在噴嘴清潔裝置上的電動機(未示出)。微型計算機還能驅動真空泵清除噴嘴表面的液晶殘余。例如,微型計算機可安排在液晶分配設備的內部或外部。依據(jù)本發(fā)明的原理,清潔該噴嘴的頻率可根據(jù)噴嘴上積聚的液晶殘余的速率確定。因此,可根據(jù)每次分配液晶材料時在噴嘴145上積聚的液晶殘余量清潔該噴嘴。當測量在噴嘴上積聚的液晶殘余量時,在可以計算積聚閾值最大量的液晶殘余之前可以分配液晶材料的次數(shù)。在分配計算次數(shù)的液晶材料之后,微型計算機可移動電動機(未示出)到噴嘴145并啟動真空泵154。通過前述過程可以清除噴嘴145的表面上積聚的液晶殘余。
在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中,在不分配液晶時(例如在閥針136接觸到針板143并阻塞出料孔時)可清潔該噴嘴。但是,如果在閥針136不接觸針板143時清潔該噴嘴,則提供液晶容器124內的液晶材料107給噴嘴清潔裝置150。
圖10表示具有液晶材料收集腔的噴嘴清潔裝置。
參照圖10,噴嘴清潔裝置150可包括接受腔155,在啟動真空泵154時收集吸到抽吸管153中的液晶殘余107a。液晶材料107a通過重力作用接收到接收腔155中。因此,可以避免液晶殘余107a到達真空泵154。在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中,接收腔155可與噴嘴清潔裝置150相分離,以便有助于排出由接收腔155收集的液晶殘余。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原理,在從針板143的出料口延伸到噴嘴145的出料孔146的出料管159內的液晶材料構成分配到襯底上的一部分液晶材料。即使在針板143內的出料孔被閥針136阻塞時,液晶材料107也充滿出料管159。如圖9所示的,當抽吸管153與出料孔146對齊時,出料管159內的所有液晶材料107都由真空裝置抽吸,接著被排出。使用圖9所示的噴嘴清潔裝置,在清潔期間可清除過量的昂貴的液晶材料。
在圖11所示的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中,抽吸管153可形成在支持部件152上,而不是形成在噴嘴清潔裝置150的主體151上。如圖11所示,抽吸管153可安排在出料孔的側面。因此,出料管159不直接受到由抽吸管153傳遞的吸力作用。因此,噴嘴表面上積聚的液晶材料可吸到抽吸管153中,同時不清除出料管159內的液晶材料,由此在噴嘴清潔過程期間液晶材料的消耗是最少的。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原理,噴嘴清潔裝置包括一個噴嘴清潔器件,具有安排在液晶分配設備的噴嘴145下部的真空裝置。噴嘴清潔裝置可有利于清除在噴嘴表面上積聚的液晶殘余。在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中,液晶分配設備例如可包括針板,第一結合部件,以及作為單一部件形成的第二結合部件。液晶分配設備可包括在噴嘴中形成的出料孔和用于保護出料孔146的保護裝置(例如在出料孔周圍形成的保護壁)。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原理,噴嘴清潔裝置能夠清除在噴嘴表面上積聚的液晶殘余,并且可結合真空裝置。使用本發(fā)明的噴嘴清潔裝置,可避免分配不精確數(shù)量的液晶材料。因此,可避免LCD形成厚度不均勻的液晶材料層。
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顯而易見的是,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可對本發(fā)明進行各種改進和變化。因此,假如本發(fā)明的改進和變化是在所附權利要求的范圍及其等效范圍內,就試圖認為本發(fā)明涵蓋了這些改進和變化。
權利要求
1.一種液晶分配設備,包括液晶分配裝置,能容納液晶材料和通過噴嘴將容納的液晶材料分配到襯底上;以及安排在該噴嘴周圍的噴嘴清潔裝置,用于清除在噴嘴表面上積聚的液晶殘余。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該液晶分配裝置包括液晶容器,用于容納要分配的液晶材料;氣體輸入;容納液晶容器的殼體;安排在液晶容器下部的針板,該針板包括通過它能夠分配液晶材料的出料孔;安排在液晶容器內的閥針,該閥針能夠朝著和離開出料孔移動,該閥針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二端能夠選擇地接觸出料孔;安排在第一端的彈簧;可操作地安排螺線管和磁棒靠近閥針的第一端,當加上電源時產生磁力,和移動閥針離開該出料孔;以及結合在液晶容器下部的噴嘴,通過它該液晶材料可分配在襯底上。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該噴嘴清潔裝置包括主體;真空泵;以及連接該真空泵與該主體的抽吸管,當啟動真空泵時該抽吸管能夠清除在噴嘴表面上積聚的液晶殘余。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該噴嘴清潔裝置還包括與抽吸管相連的接收腔,用于收集吸入抽吸管的液晶殘余。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該抽吸管安排在主體內并且在清潔該噴嘴時位于該噴嘴下方。
6.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該噴嘴清潔裝置還包括安排在主體上的支持部件,在清潔該噴嘴時穩(wěn)定該主體在該噴嘴上。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該抽吸管形成在支持部件上并且在清潔該噴嘴時安排在該噴嘴的側面。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該噴嘴清潔裝置包括電動機,在清潔該噴嘴時它能夠向該噴嘴移動。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在液晶分配了預定次數(shù)之后,該電動機朝該噴嘴移動。
10.一種噴嘴清潔裝置,包括主體,安排在能夠分配液晶材料到襯底上的液晶分配設備周圍;安排在主體內的抽吸管,在液晶材料分配了預定次數(shù)之后,抽吸在該液晶分配設備內結合的噴嘴表面上積聚的液晶殘余;以及連接到抽吸管的真空泵,用于產生能夠清除液晶殘余的抽吸力。
11.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清潔該噴嘴時,該抽吸管位于該噴嘴下部。
12.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清潔該噴嘴時,該抽吸管安排在該噴嘴的側面。
13.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連接到該抽吸管的接收腔,用于收集吸入該抽吸管的液晶殘余。
14.一種清潔噴嘴的方法,包括將主體安排在能夠分配液晶材料的液晶分配設備的噴嘴周圍,該主體包括通過它可吸入液晶材料的抽吸管;以及啟動連接到該抽吸管的真空泵,其中該真空泵能夠產生該抽吸管內的吸力。
15.根據(jù)權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在該抽吸管上的預定位置提供接收腔,該預定位置安排在該真空泵與該主體之間,用于接受吸入該抽吸管的液晶材料。
16.根據(jù)權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排出在該接收腔內收集的液晶材料。
17.根據(jù)權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在從液晶分配設備分配了預定次數(shù)的液晶材料之后啟動該真空泵。
全文摘要
液晶分配設備包括液晶分配裝置和噴嘴清潔裝置。液晶分配裝置包括容納液晶材料的液晶容器和通過它可在襯底上分配液晶材料的噴嘴。噴嘴清潔裝置設置在噴嘴周圍,它清除噴嘴表面上積聚的液晶殘余,在液晶分配裝置分配了預定次數(shù)的液晶材料之后,噴嘴清潔裝置移動到噴嘴下部以便抽吸并清除液晶殘余。
文檔編號B08B5/00GK1439923SQ0310541
公開日2003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03年2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02年2月20日
發(fā)明者權赫珍, 孫海晙 申請人:Lg.菲利浦Lcd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