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中藥制備領(lǐng)域,具體為一種治療面癱的速效水蜜丸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面癱,面肌痙攣由風邪外襲、痰濁內(nèi)阻、氣虛血瘀、脈絡(luò)空虛、氣血運行不暢、脈絡(luò)失養(yǎng)造成,是以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征的一種常見病,本癥發(fā)病急,恢復(fù)困難,給廣大患者帶來無限的痛苦和煎熬。臨床上尚缺乏相應(yīng)療效顯著的治療藥物和方法。
目前治療面癱大多采用的方法有:①西藥治療:目前西醫(yī)尚無針對本病的顯效治療藥物,例如:用糖皮質(zhì)激素消腫、消炎、抑制免疫反應(yīng)或者使用血管擴張劑和維生素等,但是實踐證明,這些西藥療法只是治標不治本,療效不理想且病情易復(fù)發(fā)。②理療:例如用紅外線、按摩、肌肉運動鍛煉等。③針灸。針灸是中國的國粹,對面癱亦有較好的療效,但是用針灸治療時比較痛苦,且稍有不慎極易造成面部經(jīng)絡(luò)受損,從而造成病癥遷延不愈,使病人痛苦終生。雖然目前也有相應(yīng)的治療面癱的中藥,但是組方復(fù)雜、治療費用高。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為了解決目前面癱治療方法不能根除、治療過程較為痛苦且費用較高等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治療面癱的速效水蜜丸及其制備方法,該速效水蜜丸能夠有效的治療各種病因引起的面癱、面神經(jīng)麻痹及口歪眼斜,且服用方便,無痛苦,對面癱的各種表現(xiàn)癥狀見效迅速,適用于各個年齡段的患者。
一種治療面癱的速效水蜜丸,按照重量比,所述水蜜丸的制備原料由經(jīng)過炮制的15-20份當歸、20-25份桂枝、20-25份川芎、25-30份鉤藤、20-25份蜈蚣、15-20份全蝎、10-15份附子、10-15份干姜、20-25份僵蠶、10-15份甘草、15-20份澤瀉、10-20份荊芥和10-20份茯苓組成。
一種治療面癱的速效水蜜丸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按照上述比例取當歸、桂枝、川芎、附子、甘草、澤瀉、鉤藤、荊芥和茯苓混合研磨成粉,過150目篩,未過篩的重復(fù)研磨,至過150目篩的細粉量達到40%,收集通過150目篩的細粉ⅰ,備用;將未過150目篩的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內(nèi),加入粗粉總重量10倍量的水煎煮2小時,過濾得藥液ⅰ,然后向提取罐內(nèi)再次加入剩余藥渣總重量5倍量的水煎煮1小時,過濾得藥液ⅱ,合并藥液ⅰ和藥液ⅱ過濾,得濾液ⅰ備用;
步驟二、將僵蠶與麥麩按照重量比10:1的比例放入鍋中180℃炒制5分鐘,直至僵蠶表面呈金黃色,麥麩呈焦黑色時取出,趁熱篩去麥麩皮,留僵蠶攤開放涼;按照上述比例將蜈蚣、全蝎、僵蠶放入熱回流裝置,加入蜈蚣、全蝎和僵蠶總重量10倍量的90%的乙醇提取,熱回流提取45分鐘,得提取液ⅰ,向熱回流裝置中再次加入剩余藥渣總重量10倍量的90%乙醇,熱回流提取45分鐘,得提取液ⅱ,將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混合,過濾后得濾液ⅱ,備用,因為僵蠶等藥物中的有效成分是醇溶性的,故采用此提取方法;
步驟三、將濾液ⅰ和濾液ⅱ混合,熱濃縮至糊狀,放入烘箱內(nèi)在80℃的條件下烘干、冷卻,研磨成細粉ⅱ,將細粉ⅱ與細粉ⅰ混合,調(diào)入蜂蜜,制成水蜜丸,即為治療面癱的速效水蜜丸。
所述的水蜜丸用姜湯沖服。
所述的姜湯的制備方法為:取3-5片老姜和500ml飲用水放入潔凈的鍋中,用文火熬煮,待鍋內(nèi)液體沸騰蒸發(fā)至300ml時關(guān)火,棄去姜片,剩余液體即為姜湯。
所述的老姜炮制時除去雜質(zhì),略泡,洗凈,潤透,切厚片或塊,干燥。藥用為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臨床上常用于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肢冷脈微,寒飲喘咳等癥。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治療面癱的速效水蜜丸及其制備方法,對于各種原因引起的面癱癥狀見效迅速,其中澤瀉具有利水滲濕,泄熱的作用,僵蠶具有息風止痙,祛風止痛,化痰散結(jié)的作用,蜈蚣具有息風鎮(zhèn)痙,通絡(luò)止痛,攻毒散結(jié)的作用,全蝎具有止痙、祛風、通絡(luò)、解毒的作用,川芎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作用,當歸具有補血、活血、通經(jīng)的作用,桂枝具有發(fā)汗解肌、溫通經(jīng)脈的作用,服用二至三天即可緩解面僵,依照病情服用一周后即可恢復(fù),鞏固服用兩周后即可痊愈,效果顯著而迅速,適用于各個年齡段的患者,且將中藥方劑制成水蜜丸,方便服用,減輕了病人服藥的痛苦,同時便于批量化生產(chǎn)推廣。
具體實施方式
結(jié)合以下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實施本發(fā)明的過程、條件、試劑、實驗方法等,除以下專門提及的內(nèi)容之外,均為本領(lǐng)域的普遍知識和公知常識,本發(fā)明沒有特別限制內(nèi)容。
一種治療面癱的速效水蜜丸,按照重量比,所述水蜜丸的制備原料由經(jīng)過炮制的15-20份當歸、20-25份桂枝、20-25份川芎、25-30份鉤藤、20-25份蜈蚣、15-20份全蝎、10-15份附子、10-15份干姜、20-25份僵蠶、10-15份甘草、15-20份澤瀉、10-20份荊芥和10-20份茯苓組成。
一種治療面癱的速效水蜜丸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按照上述比例取當歸、桂枝、川芎、附子、甘草、澤瀉、鉤藤、荊芥和茯苓混合研磨成粉,過150目篩,未過篩的重復(fù)研磨,至過150目篩的細粉量達到40%,收集通過150目篩的細粉ⅰ,備用;將未過150目篩的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內(nèi),加入粗粉總重量10倍量的水煎煮2小時,過濾得藥液ⅰ,然后向提取罐內(nèi)再次加入剩余藥渣總重量5倍量的水煎煮1小時,過濾得藥液ⅱ,合并藥液ⅰ和藥液ⅱ過濾,得濾液ⅰ備用;
步驟二、將僵蠶與麥麩按照重量比10:1的比例放入鍋中180℃炒制5分鐘,直至僵蠶表面呈金黃色,麥麩呈焦黑色時取出,趁熱篩去麥麩皮,留僵蠶攤開放涼;按照上述比例將蜈蚣、全蝎、僵蠶放入熱回流裝置,加入蜈蚣、全蝎和僵蠶總重量10倍量的90%的乙醇提取,熱回流提取45分鐘,得提取液ⅰ,向熱回流裝置中再次加入剩余藥渣總重量10倍量的90%乙醇,熱回流提取45分鐘,得提取液ⅱ,將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混合,過濾后得濾液ⅱ,備用,因為僵蠶等藥物中的有效成分是醇溶性的,故采用此提取方法;
步驟三、將濾液ⅰ和濾液ⅱ混合,熱濃縮至糊狀,放入烘箱內(nèi)在80℃的條件下烘干、冷卻,研磨成細粉ⅱ,將細粉ⅱ與細粉ⅰ混合,調(diào)入蜂蜜,制成水蜜丸,即為治療面癱的速效水蜜丸。
所述的水蜜丸用姜湯沖服。
所述的姜湯的制備方法為:取3-5片老姜和500ml飲用水放入潔凈的鍋中,用文火熬煮,待鍋內(nèi)液體沸騰蒸發(fā)至300ml時關(guān)火,棄去姜片,剩余液體即為姜湯。
所述的老姜炮制時除去雜質(zhì),略泡,洗凈,潤透,切厚片或塊,干燥。藥用為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臨床上常用于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肢冷脈微,寒飲喘咳等癥。
所述的僵蠶,咸、辛、平。歸肝、肺、胃經(jīng)。功能主治息風止痙,祛風止痛,化痰散結(jié)。用于肝風夾痰,驚癇抽搐,小兒急驚,被傷風,中風口堝,風熱頭痛,目赤咽痛,風疹瘙癢,發(fā)頤痄腮。
所述的全蝎,辛、平、有毒。歸肝經(jīng)。功能主治息風鎮(zhèn)痙,攻毒散結(jié),通絡(luò)止痛。用于小兒驚風,抽搐痙攣,中風口歪,半身不遂,破傷風,風濕頑痹,偏正頭痛,瘡瘍,瘰疬。
所述的澤瀉,甘、淡,寒。歸腎、膀胱經(jīng)。功能主治利水滲濕,泄熱,化濁降脂。用于小便不利,水腫脹滿,泄瀉尿少,痰飲眩暈,熱淋澀痛,高脂血癥。
所述的蜈蚣,辛,溫;有毒。歸肝經(jīng)。功能主治息風鎮(zhèn)痙,通絡(luò)止痛,攻毒散結(jié)。用于肝風內(nèi)動,痙攣抽搐,小兒驚風,中風口堝,半身不遂,破傷風,風濕頑痹,偏正頭痛,瘡瘍,瘰疬,蛇蟲咬傷,孕婦禁用。
所述的川芎,辛,溫。歸肝、膽、心包經(jīng)。功能主治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用于胸痹心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閉痛經(jīng),癥瘕腹痛,頭痛,風濕痹痛,是行氣化瘀的良藥。
所述的當歸,甘、辛,溫。歸肝、心、脾經(jīng)。功能主治補血活血,調(diào)經(jīng)止痛,潤腸通便。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閉痛經(jīng),虛寒腹痛,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腸燥便秘。酒當歸活血通經(jīng),用于經(jīng)閉痛經(jīng),風濕痹痛,跌撲損傷。
實施例1
一種治療面癱的速效水蜜丸,按照重量比,所述水蜜丸的制備原料由經(jīng)過炮制的15份當歸、20份桂枝、20份川芎、25份鉤藤、20份蜈蚣、15份全蝎、10份附子、10份干姜、20份僵蠶、10份甘草、15份澤瀉、10份荊芥和10份茯苓組成。
一種治療面癱的速效水蜜丸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按照上述比例取當歸、桂枝、川芎、附子、甘草、澤瀉、鉤藤、荊芥和茯苓混合研磨成粉,過150目篩,未過篩的重復(fù)研磨,至過150目篩的細粉量達到40%,收集通過150目篩的細粉ⅰ,備用;將未過150目篩的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內(nèi),加入粗粉總重量10倍量的水煎煮2小時,過濾得藥液ⅰ,然后向提取罐內(nèi)再次加入剩余藥渣總重量5倍量的水煎煮1小時,過濾得藥液ⅱ,合并藥液ⅰ和藥液ⅱ過濾,得濾液ⅰ備用,因為僵蠶等藥物中的有效成分是醇溶性的,故采用此提取方法;
步驟二、將僵蠶與麥麩按照重量比10:1的比例放入鍋中180℃炒制5分鐘,直至僵蠶表面呈金黃色,麥麩呈焦黑色時取出,趁熱篩去麥麩皮,留僵蠶攤開放涼;按照上述比例將蜈蚣、全蝎、僵蠶放入熱回流裝置,加入蜈蚣、全蝎和僵蠶總重量10倍量的90%的乙醇提取,熱回流提取45分鐘,得提取液ⅰ,向熱回流裝置中再次加入剩余藥渣總重量10倍量的90%乙醇,熱回流提取45分鐘,得提取液ⅱ,將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混合,過濾后得濾液ⅱ,備用;
步驟三、將濾液ⅰ和濾液ⅱ混合,熱濃縮至糊狀,放入烘箱內(nèi)在80℃的條件下烘干、冷卻,研磨成細粉ⅱ,將細粉ⅱ與細粉ⅰ混合,調(diào)入蜂蜜,制成水蜜丸,即為治療面癱的速效水蜜丸。
實施例2
一種治療面癱的速效水蜜丸,按照重量比,所述水蜜丸的制備原料由經(jīng)過炮制的16份當歸、21份桂枝、21份川芎、26份鉤藤、21份蜈蚣、16份全蝎、12份附子、12份干姜、21份僵蠶、12份甘草、16份澤瀉、13份荊芥和13份茯苓組成。
一種治療面癱的速效水蜜丸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按照上述比例取當歸、桂枝、川芎、附子、甘草、澤瀉、鉤藤、荊芥和茯苓混合研磨成粉,過150目篩,未過篩的重復(fù)研磨,至過150目篩的細粉量達到40%,收集通過150目篩的細粉ⅰ,備用;將未過150目篩的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內(nèi),加入粗粉總重量10倍量的水煎煮2小時,過濾得藥液ⅰ,然后向提取罐內(nèi)再次加入剩余藥渣總重量5倍量的水煎煮1小時,過濾得藥液ⅱ,合并藥液ⅰ和藥液ⅱ過濾,得濾液ⅰ備用;
步驟二、將僵蠶與麥麩按照重量比10:1的比例放入鍋中180℃炒制5分鐘,直至僵蠶表面呈金黃色,麥麩呈焦黑色時取出,趁熱篩去麥麩皮,留僵蠶攤開放涼;按照上述比例將蜈蚣、全蝎、僵蠶放入熱回流裝置,加入蜈蚣、全蝎和僵蠶總重量10倍量的90%的乙醇提取,熱回流提取45分鐘,得提取液ⅰ,向熱回流裝置中再次加入剩余藥渣總重量10倍量的90%乙醇,熱回流提取45分鐘,得提取液ⅱ,將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混合,過濾后得濾液ⅱ,備用,因為僵蠶等藥物中的有效成分是醇溶性的,故采用此提取方法;
步驟三、將濾液ⅰ和濾液ⅱ混合,熱濃縮至糊狀,放入烘箱內(nèi)在80℃的條件下烘干、冷卻,研磨成細粉ⅱ,將細粉ⅱ與細粉ⅰ混合,調(diào)入蜂蜜,制成水蜜丸,即為治療面癱的速效水蜜丸。
實施例3
一種治療面癱的速效水蜜丸,按照重量比,所述水蜜丸的制備原料由經(jīng)過炮制的17份當歸、23份桂枝、23份川芎、27份鉤藤、23份蜈蚣、17份全蝎、13份附子、13份干姜、23份僵蠶、13份甘草、17份澤瀉、15份荊芥和15份茯苓組成。
一種治療面癱的速效水蜜丸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按照上述比例取當歸、桂枝、川芎、附子、甘草、澤瀉、鉤藤、荊芥和茯苓混合研磨成粉,過150目篩,未過篩的重復(fù)研磨,至過150目篩的細粉量達到40%,收集通過150目篩的細粉ⅰ,備用;將未過150目篩的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內(nèi),加入粗粉總重量10倍量的水煎煮2小時,過濾得藥液ⅰ,然后向提取罐內(nèi)再次加入剩余藥渣總重量5倍量的水煎煮1小時,過濾得藥液ⅱ,合并藥液ⅰ和藥液ⅱ過濾,得濾液ⅰ備用;
步驟二、將僵蠶與麥麩按照重量比10:1的比例放入鍋中180℃炒制5分鐘,直至僵蠶表面呈金黃色,麥麩呈焦黑色時取出,趁熱篩去麥麩皮,留僵蠶攤開放涼;按照上述比例將蜈蚣、全蝎、僵蠶放入熱回流裝置,加入蜈蚣、全蝎和僵蠶總重量10倍量的90%的乙醇提取,熱回流提取45分鐘,得提取液ⅰ,向熱回流裝置中再次加入剩余藥渣總重量10倍量的90%乙醇,熱回流提取45分鐘,得提取液ⅱ,將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混合,過濾后得濾液ⅱ,備用,因為僵蠶等藥物中的有效成分是醇溶性的,故采用此提取方法;
步驟三、將濾液ⅰ和濾液ⅱ混合,熱濃縮至糊狀,放入烘箱內(nèi)在80℃的條件下烘干、冷卻,研磨成細粉ⅱ,將細粉ⅱ與細粉ⅰ混合,調(diào)入蜂蜜,制成水蜜丸,即為治療面癱的速效水蜜丸。
實施例4
一種治療面癱的速效水蜜丸,按照重量比,所述水蜜丸的制備原料由經(jīng)過炮制的19份當歸、24份桂枝、24份川芎、28份鉤藤、24份蜈蚣、19份全蝎、14份附子、14份干姜、24份僵蠶、14份甘草、19份澤瀉、18份荊芥和18份茯苓組成。
一種治療面癱的速效水蜜丸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按照上述比例取當歸、桂枝、川芎、附子、甘草、澤瀉、鉤藤、荊芥和茯苓混合研磨成粉,過150目篩,未過篩的重復(fù)研磨,至過150目篩的細粉量達到40%,收集通過150目篩的細粉ⅰ,備用;將未過150目篩的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內(nèi),加入粗粉總重量10倍量的水煎煮2小時,過濾得藥液ⅰ,然后向提取罐內(nèi)再次加入剩余藥渣總重量5倍量的水煎煮1小時,過濾得藥液ⅱ,合并藥液ⅰ和藥液ⅱ過濾,得濾液ⅰ備用;
步驟二、將僵蠶與麥麩按照重量比10:1的比例放入鍋中180℃炒制5分鐘,直至僵蠶表面呈金黃色,麥麩呈焦黑色時取出,趁熱篩去麥麩皮,留僵蠶攤開放涼;按照上述比例將蜈蚣、全蝎、僵蠶放入熱回流裝置,加入蜈蚣、全蝎和僵蠶總重量10倍量的90%的乙醇提取,熱回流提取45分鐘,得提取液ⅰ,向熱回流裝置中再次加入剩余藥渣總重量10倍量的90%乙醇,熱回流提取45分鐘,得提取液ⅱ,將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混合,過濾后得濾液ⅱ,備用,因為僵蠶等藥物中的有效成分是醇溶性的,故采用此提取方法;
步驟三、將濾液ⅰ和濾液ⅱ混合,熱濃縮至糊狀,放入烘箱內(nèi)在80℃的條件下烘干、冷卻,研磨成細粉ⅱ,將細粉ⅱ與細粉ⅰ混合,調(diào)入蜂蜜,制成水蜜丸,即為治療面癱的速效水蜜丸。
實施例5
一種治療面癱的速效水蜜丸,按照重量比,所述水蜜丸的制備原料由經(jīng)過炮制的20份當歸、25份桂枝、25份川芎、30份鉤藤、25份蜈蚣、20份全蝎、15份附子、15份干姜、25份僵蠶、15份甘草、20份澤瀉、20份荊芥和20份茯苓組成。
一種治療面癱的速效水蜜丸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按照上述比例取當歸、桂枝、川芎、附子、甘草、澤瀉、鉤藤、荊芥和茯苓混合研磨成粉,過150目篩,未過篩的重復(fù)研磨,至過150目篩的細粉量達到40%,收集通過150目篩的細粉ⅰ,備用;將未過150目篩的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內(nèi),加入粗粉總重量10倍量的水煎煮2小時,過濾得藥液ⅰ,然后向提取罐內(nèi)再次加入剩余藥渣總重量5倍量的水煎煮1小時,過濾得藥液ⅱ,合并藥液ⅰ和藥液ⅱ過濾,得濾液ⅰ備用;
步驟二、將僵蠶與麥麩按照重量比10:1的比例放入鍋中180℃炒制5分鐘,直至僵蠶表面呈金黃色,麥麩呈焦黑色時取出,趁熱篩去麥麩皮,留僵蠶攤開放涼;按照上述比例將蜈蚣、全蝎、僵蠶放入熱回流裝置,加入蜈蚣、全蝎和僵蠶總重量10倍量的90%的乙醇提取,熱回流提取45分鐘,得提取液ⅰ,向熱回流裝置中再次加入剩余藥渣總重量10倍量的90%乙醇,熱回流提取45分鐘,得提取液ⅱ,將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混合,過濾后得濾液ⅱ,備用,因為僵蠶等藥物中的有效成分是醇溶性的,故采用此提取方法;
步驟三、將濾液ⅰ和濾液ⅱ混合,熱濃縮至糊狀,放入烘箱內(nèi)在80℃的條件下烘干、冷卻,研磨成細粉ⅱ,將細粉ⅱ與細粉ⅰ混合,調(diào)入蜂蜜,制成水蜜丸,即為治療面癱的速效水蜜丸。
服藥禁忌:
在服用本發(fā)明所述速效水蜜丸期間,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煙、酒,妊娠期及哺乳期的婦女禁用,高血壓、心臟病人慎用,有腦梗病史的患者慎用。
臨床病例:
劉某某,女,56歲,55歲時中風導(dǎo)致面癱,癥狀為面僵,口歪眼斜,流淚,滯食,漏水,不能鼓腮。服用本發(fā)明2-3天,每天3次,每次15-20g,癥狀明顯緩解,滯食,漏水癥狀明顯減輕,又繼續(xù)堅持服藥一周后痊愈,至今未復(fù)發(fā)。
王某某,女,48歲,46歲時患面神經(jīng)麻痹,癥狀為口歪眼斜,口角下垂,流淚,滯食,漏水,不能鼓腮。服用本發(fā)明3-4天,每天3次,每次15-20g,癥狀明顯緩解,繼續(xù)服用一周后口歪眼斜消失,再服用本發(fā)明一周鞏固療效,痊愈,至今未再復(fù)發(fā)。
周某某,男,23歲,患有面神經(jīng)麻痹,癥狀為口歪眼斜,流淚,滯食,漏水,口角下垂,不能鼓腮。服用本發(fā)明2-3天,每天3次,每次10-15g,面僵明顯緩解,繼續(xù)服用3-5天之后基本恢復(fù),再服用本發(fā)明一周后痊愈,至今未復(fù)發(fā)。
張某某,男,36歲,35歲時中風導(dǎo)致面癱,癥狀為面僵,口歪眼斜,流淚,滯食,漏水,不能鼓腮。服用本發(fā)明1-3天,每天3次,每次15-25g,面僵明顯緩解,繼續(xù)服用3-5天之后基本恢復(fù),再服用本發(fā)明一周后痊愈,至今未復(fù)發(fā)。
龔某某,女,25歲,患有面神經(jīng)麻痹,主要癥狀為口歪眼斜,流淚,滯食,漏水,口角下垂,不能鼓腮。服用本發(fā)明3-5天,每天3次,每次10-15g,面僵明顯緩解,繼續(xù)服用5-7天之后基本恢復(fù),再服用本發(fā)明兩周后痊愈,至今未復(fù)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