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醫(yī)療器械,具體涉及一種醫(yī)用推車,更具體地涉及醫(yī)用推車的腳輪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
目前,醫(yī)用推車的腳輪安裝結構為平板腳輪或螺桿腳輪,通常情況下金屬車體的醫(yī)用推車使用螺桿腳輪,而注塑車體的醫(yī)用推車用平板腳輪。螺桿腳輪的安裝結構為:在推車腳架的立柱管內焊接一只金屬螺母,腳輪的螺桿主軸通過螺桿旋接固定在立柱管內的螺母中,這種結構屬于懸臂梁受力結構,手推車在推行過程中當遇到障礙物時,腳輪的承受力都由金屬螺母與螺桿結合件承擔,它能承受的極限扭矩小,很容易導致螺母焊接點受力撕裂而損壞,產生超前報廢。
平板腳輪的安裝結構是:在注塑底盤底面的四角處分別預注塑4個金屬螺母嵌件,每個平板腳輪的連接板上設有四個安裝孔,用4只螺釘將平板腳輪的連接平板固定在注塑底盤底面四角處的金屬螺母嵌件中,當手推車在推行過程中當遇到障礙物時,腳輪的承受力分別分解到四個螺釘與預埋的金屬螺母嵌件結合件承擔,由于塑料底板的厚度有限,單個螺釘所能承受的極限扭矩小,很容易導致螺母嵌件與塑料底板接合處駁離撕裂而損壞,產生超前報廢。同時平板腳輪的裝配技術要求高,螺釘缺裝、旋不緊的虛裝都會更加其它螺釘?shù)氖芰Υ笮。野惭b難度大,勞動強度大,裝配質量受人為因素影響。因此,平板腳輪逐步被淘汰。
現(xiàn)有腳輪結構均為固定結構,無法實現(xiàn)現(xiàn)場快速套裝,由于整車的體積大,加上手推車都是整車運輸,因此運輸成本高。
綜上所述,現(xiàn)有腳輪的安裝結構存在不少缺陷,導致腳輪承載強度差,使用壽命短,裝配煩瑣且質量難以保證,勞動強度大,如何改進現(xiàn)有產品的缺點成為了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大扭矩醫(yī)用推車腳輪套裝結構,它既增大腳輪的承載強度,又能現(xiàn)場徒手便捷套裝,腳輪在受到較大阻力時,不會出現(xiàn)腳輪松動、脫落和結合處斷裂現(xiàn)象,使用壽命長。
本發(fā)明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大扭矩醫(yī)用推車腳輪套裝結構,其特征是:它包括腳輪、腳輪連接軸、車架底板、車架拉管、緊固螺釘、軸向銷軸和周向限位套,腳輪連接軸固定連接在腳輪的頂端,所述腳輪連接軸包括周向限位軸段和扭矩增強軸段,周向限位軸段上設有周向限位結構,扭矩增強軸段設置在周向限位軸段的上方,在車架底板四角的上端面上設有上定位套座,在車架底板四角的下端面上設有下定位套座,上定位套座和下定位套座同軸設置,上定位套座的外徑與車架拉管的管體內孔相對應,周向限位套套裝在下定位套座的內孔中或固定在下定位套座的內孔中,周向限位套的內孔截面形狀與腳輪連接軸的周向限位軸段的截面形狀相對應,在車架拉管的管體內孔中設有連接螺母,車架拉管通過下端的管體內孔插裝在車架底板上的上定位套座上,并由緊固螺釘將車架拉管與車架底板在軸向固定連接,腳輪通過腳輪連接軸定向套裝在周向限位套的內孔中,扭矩增強軸段插裝在上定位套座的內孔中,腳輪連接軸、周向限位套和下定位套座之間均由軸向銷軸進行軸向限位。
進一步,在連接螺母的下端設有螺母調節(jié)孔,用于調節(jié)連接螺母在車架拉管內孔中的位置。
進一步,周向限位軸段上的周向限位結構為:周向限位軸段的截面形狀為由圓弧段與直線段的組合。
更進一步,所述圓弧段與直線段的數(shù)量為大于等于2。
更進一步,所述圓弧段與直線段的數(shù)量等于2。
進一步,周向限位軸段上的周向限位結構為:周向限位軸段的截面形狀為圓的內截多邊形。
更進一步,所述周向限位軸段的截面形狀為圓的內截四邊形。
進一步,在車架底板的下定位套座的內孔中固定有轉換減震套,周向限位套套裝在轉換減震套的內孔中。
更進一步,周向限位套的下端面與轉換減震套的下端軸肩之間設有咬合結構。
更進一步,周向限位套的下端面與轉換減震套的下端軸肩之間通過矩形凹凸結合塊實現(xiàn)軸向咬合。
由于對現(xiàn)有的螺桿腳輪與注塑底板之間的安裝結構進行改進,將腳輪連接軸設計成周向限位軸段和扭矩增強軸段,在注塑的車架底板的上下兩端面分別增設了上定位套座和下定位套座,且上定位套座和下定位套座同軸設置,在下定位套座的內孔中固定裝有周向限位套,周向限位軸段套裝在周向限位套的內孔中后,二者之間成能周向限位,即腳輪連接軸沿周向不能轉動,腳輪通過腳輪連接軸直接插裝在車架底板后,腳輪連接軸的周向限位軸段與周向限位套的內孔周向咬合配合,而扭矩增強軸段則與上定位套座的內孔配合,這樣就增加了腳輪連接軸的支撐長度,提高了腳輪連接軸的抗壓和抗彎強度,其中,周向限位軸段既能承受防撞扭矩,又能進行周向限位,防止腳輪在推行過程中腳輪連接軸相對車架底板的轉動,扭矩增強軸段是進一步延長腳輪連接軸的軸向支撐長度,大幅度提高腳輪連接軸的抗扭矩能力。用拆裝結構的軸向銷軸對腳輪連接軸與周向限位套、下定位套座之間進行軸向限位,軸向銷軸的作用是防止腳輪脫落,它不需要承受周向剪切力,這樣醫(yī)用手推車腳輪在推行中即使受阻物撞擊,腳輪連接軸不會撞彎,抗彎性能大幅度提高,同時,拆裝方便,能輕便實現(xiàn)現(xiàn)徒手拆裝,簡化了生產醫(yī)用手推車的裝配難度,更便于整車的散件包裝、運輸和現(xiàn)場裝配,大幅度降低運輸成本。
若在下定位套座的內孔中鑲嵌轉換減震套,周向限位套套裝在轉換減震套的內孔,且二者在下端的結合面之間設有咬合結構,這樣,周向限位套與轉換減震套既能實現(xiàn)套裝,又能實現(xiàn)周向限位。
本發(fā)明既簡化了醫(yī)用手推車腳輪的裝配,便于拆裝,又大幅度提高了腳輪連接軸的抗彎強度,延長腳輪的使用壽命,便于醫(yī)用手推車實現(xiàn)解體散件包裝運輸,降低裝配和運輸成本,能理想地克服現(xiàn)有螺桿腳輪存在的不足。
附圖說明:
圖1為應用本發(fā)明醫(yī)用手推車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中i局部放大圖,即本發(fā)明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圖4為腳輪與腳輪連接軸組裝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5~圖9為圖4中a-a剖視的5種結構示意圖;
圖10為車架底板與轉換減震套的注塑件結構示意圖;
圖11為車架立柱與車架拉管結合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腳輪;2-腳輪連接軸;3-車架底板;4-車架拉管;5-緊固螺釘;6-軸向銷軸;7-周向限位套;8-轉換減震套;9-車架立柱;21-周向限位軸段;22-扭矩增強軸段;23-銷孔;31-上定位套座;32-下定位套座;41-管體內孔;42-連接螺母;43-螺母調節(jié)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一種大扭矩醫(yī)用推車腳輪套裝結構,如圖1至圖11所示,它包括腳輪1、腳輪連接軸2、車架底板3、車架拉管4、固定螺釘5、軸向銷軸6、周向限位套7和車架立柱9,所述腳輪連接軸2包括周向限位軸段21和扭矩增強軸段22,周向限位軸段21的截面形狀如圖5所示,即圖柱上切成一平面,在平面上設有銷孔23,扭矩增強軸段22設置在周向限位軸段21的上方,腳輪連接軸2通過周向限位軸段21固定連接在腳輪1的頂端;在車架底板3四角的上端面上設有上定位套座31,在車架底板3四角的下端面上設有下定位套座32,上定位套座31和下定位套座32同軸設置,上定位套座31的外徑與車架拉管4的下端管體內孔41相對應,周向限位套7通過鑲嵌注塑方式固定在下定位套座32的內孔中,周向限位套7的內孔截面形狀與腳輪連接軸2的周向限位軸段21的截面形狀相對應,在車架拉管4的下端管體內孔41中設有連接螺母42,在連接螺母42的上設有螺母調節(jié)孔43,車架拉管4通過管體內孔41插裝在車架底板3上的上定位套座31上,并由緊固螺釘5將車架拉管4的下端與車架底板3軸向固定連接,腳輪1通過腳輪連接軸2定向套裝在周向限位套7的內孔中,扭矩增強軸段22插裝在上定位套座31的內孔中,腳輪連接軸2與周向限位套7之間由軸向銷軸6軸向限位,車架拉管4套裝在車架立柱9內,車架立柱9位于車架底板3與頂板之間。
實施例2:與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于:在車架底板3的下定位套座32的內孔中鑲嵌有轉換減震套8,周向限位套7套裝在轉換減震套8的內孔中,周向限位套7的下端面與轉換減震套8的下端軸肩之間通過矩形凹凸結合塊實現(xiàn)軸向咬合。
在上述二個實施例中,周向限位軸段21的截面形狀可以改變,可選用圖6至圖9中的任一種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