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醫(y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風濕疼痛、皮下瘀血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制劑與應用。
背景技術:
風濕病是一種與a組β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關的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病變主要累及全身結締組織,呈急性或慢性結締組織炎癥,膠原纖維發(fā)生纖維素樣變性。本病是一種常見病,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且常反復發(fā)作,急性期過后,可造成輕重不等的心瓣膜器質性病變。
皮下瘀血最常見的是淤血,是因在外力作用下,皮下毛細血管破裂出血所致。所以我們在完整的皮膚上可以看到皮膚一片淤青,此時外滲致皮下的血液已屬異物,又因皮下神經豐富,所以疼痛感明顯。
目前對風濕的治療主要是通過非甾體抗炎藥、糖皮質激素、生物制劑藥物治療,這些藥物雖然有療效,但副作用也大,因此,開發(fā)一種能解決上述難題的藥物是非常必要的。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風濕疼痛、皮下瘀血的藥物組合物;第二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治療風濕疼痛、皮下瘀血的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第三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治療風濕疼痛、皮下瘀血的藥物組合物的制劑;第四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治療風濕疼痛、皮下瘀血的藥物組合物的應用。
本發(fā)明的第一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所述的治療風濕疼痛、皮下瘀血的藥物組合物包括原料重量份的滇白珠1~20萬份和麝香1~5份,經前處理、提取和后處理步驟制備得到。
本發(fā)明的第二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包括前處理、提取和后處理步驟,具體包括:
a、前處理:將滇白珠清洗、切段、破碎過篩備用;
b、提?。簩⑶疤幚砗蟮牡岚字橥ㄟ^超臨界萃取得到滇白珠油a;
c、后處理:將滇白珠油a和配方配比的麝香粉攪拌混勻并靜置24~72h得到目標物治療風濕疼痛、皮下瘀血的藥物組合物。
本發(fā)明的第三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所述的治療風濕疼痛、皮下瘀血的藥物組合物中加入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制備的片劑、散劑、膠囊劑、顆粒劑、丸劑和貼劑。
本發(fā)明的第四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所述的治療風濕疼痛、皮下瘀血的藥物組合物在制備治療風濕病、皮下瘀血藥物中的應用。
本發(fā)明方中滇白珠,杜鵑花目杜鵑花科植物,又名透骨草、洗澡葉。枝、葉含芳香油,全株入藥,具有祛風除濕,解毒止痛功效。用于風濕關節(jié)痛;外用治瘡瘍腫毒。麝香,為鹿科動物林麝、馬麝或原麝雄體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又名當門子、臍香、香臍子、寸香、元寸。具有開竅醒神,活血通經,消腫止痛功效。用于熱病神昏,中風痰厥,氣郁暴厥,中惡昏迷,經閉,癓瘕,難產死胎,心腹暴痛,癰腫瘰疬,咽喉腫痛,跌撲傷痛,痹痛麻木。本發(fā)明將滇白珠經超臨界萃取得到滇白珠油,與麝香粉組合,對治療風濕疼痛、皮下瘀血的療效確切、顯著提升了治療效果,為風濕的徹底治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對本發(fā)明加以限制,基于本發(fā)明教導所作的任何變換或替換,均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本發(fā)明所述的治療風濕疼痛、皮下瘀血的藥物組合物包括原料重量份的滇白珠1~20萬份和麝香1~5份,經前處理、提取和后處理步驟制備得到。1~20萬份,即1~20(萬份)或1萬~20萬(份)。
所述的治療風濕疼痛、皮下瘀血的藥物組合物包括原料重量份的滇白珠5~15萬份和麝香2~3份,經前處理、提取和后處理步驟制備得到。
所述的治療風濕疼痛、皮下瘀血的藥物組合物包括原料重量份的滇白珠10萬份和麝香4份,經前處理、提取和后處理步驟制備得到。
本發(fā)明所述的治療風濕疼痛、皮下瘀血的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處理、提取和后處理步驟,具體包括:
a、前處理:將滇白珠清洗、切段、破碎過篩備用;
b、提取:將前處理后的滇白珠通過超臨界萃取得到滇白珠油a;
c、后處理:將滇白珠油a和配方配比的麝香粉攪拌混勻并靜置24~72h得到目標物治療風濕疼痛、皮下瘀血的藥物組合物。
a步驟中所述的切段是將滇白珠切成1~3cm小段。
a步驟中所述的破碎過篩是破碎過40目篩。
b步驟中所述的超臨界萃取的條件為壓力15~25mpa、溫度30~50℃、co2流量為20~30l/h,萃取時間為100~150min。
c步驟中靜置期間的溫度控制25~45℃。
本發(fā)明所述的治療風濕疼痛、皮下瘀血的藥物組合物的制劑為所述的治療風濕疼痛、皮下瘀血的藥物組合物中加入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制備的片劑、散劑、膠囊劑、顆粒劑、丸劑和貼劑。
本發(fā)明所述的治療風濕疼痛、皮下瘀血的藥物組合物的應用為所述的治療風濕疼痛、皮下瘀血的藥物組合物在制備治療風濕病、皮下瘀血藥物中的應用。
臨床應用風濕疼痛86例(風濕性患者47例,肩周炎患者25例,反應性關節(jié)炎患者14例),用藥油按摩治療一周,顯效63例,有效23例;治療兩周后顯效73例,有效13例。
用于外傷性皮下瘀血103例,用藥油按摩治療2次,顯效91例,有效12例,治療3次,顯效103例。
下面以具體實施案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取原料滇白珠葉莖1kg,超臨界萃?。l件為:壓力25mpa、溫度50℃、co2流量為30l/h,萃取時間為150min)得到滇白珠油2ml,然后加入0.5g的麝香粉,攪拌混勻后在溫度45℃下靜置反應24h得到目標組合物。
實施例2
取原料滇白珠葉莖20kg,超臨界萃?。l件為:壓力15mpa、溫度30℃、co2流量為30l/h,萃取時間為150min)得到滇白珠油40ml,然后加入0.5g的麝香粉,攪拌混勻后在溫度25℃下靜置反應72h得到目標組合物。
實施例3
取原料滇白珠葉莖10kg,超臨界萃?。l件為:壓力20mpa、溫度40℃、co2流量為25l/h,萃取時間為120min)得到滇白珠油20ml,然后加入0.3g的麝香粉,攪拌混勻后在溫度35℃下靜置反應30h得到目標組合物。
實施例4
取原料滇白珠葉莖15kg,超臨界萃取(條件為:壓力20mpa、溫度40℃、co2流量為25l/h,萃取時間為110min)得到滇白珠油30ml,然后加入0.4g的麝香粉,攪拌混勻后在溫度28℃下靜置反應60h得到目標組合物。
實施例5
取原料滇白珠葉莖10kg,超臨界萃取(條件為:壓力20mpa、溫度40℃、co2流量為25l/h,萃取時間為120min)得到滇白珠油20ml,然后加入0.4g的麝香粉,攪拌混勻后在溫度40℃下靜置反應48h得到目標組合物。
實施例6
取原料滇白珠葉莖12kg,超臨界萃取(條件為:壓力25mpa、溫度35℃、co2流量為25l/h,萃取時間為120min)得到滇白珠油25ml,然后加入0.2g的麝香粉,攪拌混勻后在溫度35℃下靜置反應40h得到目標組合物。
實施例7
以實施例2制備得到的治療風濕疼痛、皮下瘀血的藥物組合物中加入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制備成片劑。
實施例8
以實施例1制備得到的治療風濕疼痛、皮下瘀血的藥物組合物中加入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制備成膠囊劑。
實施例9
以實施例4制備得到的治療風濕疼痛、皮下瘀血的藥物組合物中加入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制備成顆粒劑。
實施例10
以實施例6制備得到的治療風濕疼痛、皮下瘀血的藥物組合物中加入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制備成丸劑。
實施例11
以實施例5制備得到的治療風濕疼痛、皮下瘀血的藥物組合物中加入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制備成貼劑。
實施例12
下面以實施例3制備得到的治療風濕疼痛、皮下瘀血的藥物組合物進行試驗:
試驗動物:wistar大鼠(楚雄醫(yī)志藥物研究所提供)
試劑:弗氏完全佐劑(楚雄醫(yī)志藥物研究所提供)
試驗過程
大鼠隨機分兩組,每組4只。對照組按每每天每100g體重給生理鹽水1ml灌胃給藥,實驗組按每每天每100g體重給滇白珠水油乳狀液1ml灌胃給藥。
大鼠灌藥1天后,于右后足趾皮下注射弗氏完全佐劑0.05ml,誘導關節(jié)炎。此后15天均灌生理鹽水及滇白珠水油乳狀液觀察并每兩天測量大鼠右后足厚度(觀察指標:采用分別測量大鼠右后趾前、中、后三點平均值作為測量厚度)。
試驗結果
對照組致炎后,腫脹在第3天后出現(xiàn)高峰,之后下降,在第7天出現(xiàn)回升,持續(xù)腫脹15天。治療組抗炎作用明顯,每天均有緩解,15天后比第一天有明顯好轉。
觀察測量數據表
實施例13
分別以實施例1、實施例2、實施例4、實施例5、實施例6進行試驗,試驗方法同實施例12,結果均表明,本發(fā)明制備得到治療風濕疼痛、皮下瘀血的藥物組合物對風濕、皮下瘀血有較好的療效。
本發(fā)明所述的治療風濕疼痛、皮下瘀血的藥物組合物臨床應用風濕疼痛86例(風濕性患者47例,肩周炎患者25例,反應性關節(jié)炎患者14例),用藥油按摩治療一周,顯效63例,有效23例;治療兩周后顯效73例,有效13例。
用于外傷性皮下瘀血103例,用藥油按摩治療2次,顯效91例,有效12例,治療3次,顯效10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