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用于脊柱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柱式脊柱床的柱結構。
背景技術:
近年來,大量研究已證明脊柱牽引或脊柱減壓過程中病人肌肉的放松程度對脊椎類疾病治療效果有顯著影響,且由于腰椎是有曲線的,治療時有無支撐會影響脊柱曲度進而影響病變脊柱定位或易造成傷害。在一些治療過程中醫(yī)生會在患者腰部墊有枕頭,但高度、大小不可調,每個患者腰椎曲線有差別,就不能因人而異。
傳統治療脊椎類疾病用的脊柱牽伸床,一般為剛性結構,主要是通過拉力對脊柱進行牽引,例如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專利號為200820025712.9的一種脊柱牽引床,其包括床體、頭部牽引架和腳部固定架,所述床體的兩端設有活動床板,所述頭部牽引架設置在活動床板上,所述腳部固定架設置在活動床板上,所述床體的一側設有牽引架;該脊柱牽引床雖然矯正力分布合理,對脊柱起很好的矯正作用,雙方向的牽引拉伸,能夠避免對脊柱某段位置造成的疲勞,但是采用這種剛性結構對人體的脊柱進行校正牽引的方法,無法對人體脊柱的每塊骨骼進行拉伸,對脊柱類疾病的治療效果并不明顯;同時,在治療過程中,人體與剛性結構接觸無任何舒適的感覺,甚至會感到疼痛。針對該問題,目前,市場上出現了專利號為ZL200720102239.5 的腰部頂壓牽引床,其具有床板和位于其底部的床架以及牽引機構,并在床板中部位于腰部位置安置了氣墊,可充氣調節(jié)至不同高度,墊起背部,使腰背部肌肉放松;但是,其雖然可以解決人體與氣墊軟接觸的技術問題,但是在重復使用中這種氣墊可能會隨充、放氣發(fā)生位移或變形,并易使氣墊收縮時折疊,引起充氣不均勻或充氣完成后易發(fā)生氣體流動,引起患者不適,而且由于氣體的流動性大,當某處重力較大時,會將氣體擠壓到別處,例如,由于氣墊遍布整個床體中段,人體腰部主要著力于氣墊中間,更多氣體會流失向兩側,不能集中作用于人體腰部,此外,由于人體脊柱具有曲度,該種氣墊對人體不同部位的撐托力無法控制與調節(jié)。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不易變形,能夠對人體不同部位的撐托力進行調節(jié)的一種柱式脊柱床的柱結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柱式脊柱床的柱結構,所述柱式脊柱床包括床體和具有若干個網孔的網格狀氣墊,若干個所述柱結構設于床體與氣墊之間,用于帶動氣墊升降以調節(jié)氣墊曲度及對人體不同部位的撐托力;所述柱結構包括伸縮缸、底座和可伸縮的定位撐桿,所述伸縮缸為具有密閉內腔的波紋管形狀,伸縮缸由可伸縮材料制成,伸縮缸上端與氣墊上相應網孔固定連接,伸縮缸下端與設于床體上的底座固定連接,所述底座內設有與伸縮缸內腔連通的供源通道和用于控制伸縮缸內腔壓力大小的調壓閥,供源通道通過管網與動力介質源連通,所述定位撐桿兩端分別與伸縮缸上端和底座固定連接;所述調壓閥控制動力介質源驅動伸縮缸沿豎直方向伸縮,帶動氣墊升降及定位撐桿伸縮。
所述伸縮缸上端設有用于感應承載壓力的壓力傳感器,壓力傳感器與調壓閥通訊連接。該設計能夠實時感應承載壓力,以便調壓閥能夠及時自動根據實際情況調節(jié)伸縮缸伸縮及氣墊升降,從而確保對人體不同部位進行有效撐托與牽伸。
所述伸縮缸上端呈T形,伸縮缸上端面為弧形面。該設計可提高使用時人體舒適度。
所述底座四個側面均設有一信號傳感器,所述信號傳感器分別與調壓閥和外設控制中心通訊連接。
所述底座為方形。
所述動力介質源為氣源或者液壓源。
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上技術方案,將若干個所述柱結構設于床體與氣墊之間,使其能夠分別在動力介質源的驅動下沿豎直方向獨立伸縮,從而帶動與若干個柱結構連接的氣墊相應部位升降以調節(jié)氣墊曲度以及調節(jié)氣墊對人體不同部位的撐托力,即能夠根據人體不同部位需求調節(jié)與其接觸的氣墊相應部位的拱起曲度,從而對人體脊柱進行有效牽伸與支撐;柱結構的設計,使其通過調壓閥控制諸如氣源對伸縮缸內腔的供氣量或者液壓源對伸縮缸內腔的供液量,以調節(jié)與控制伸縮缸內腔壓力大小,使得伸縮缸在該壓力大小作用下向上伸長或向下收縮,從而帶動與該伸縮缸上端連接的氣墊相應部位上升或下降,調節(jié)氣墊曲度以適應人體不同部位的需求,具有氣墊曲度可個性化調節(jié)的功能,并且可以調節(jié)氣墊對人體不同部位的撐托力,使得人體不同部位得到有效撐托,防止產生脊柱定位影響與傷害,可以對脊柱的每塊椎骨進行拉伸,達到校正脊柱的目的;定位撐桿的設計,可以有效增強伸縮缸的支撐能力和支撐穩(wěn)定性,防止伸縮缸受壓導致發(fā)生傾倒與變形,有效防護了伸縮缸,使其使用壽命大大延長。本實用新型的柱結構應用于柱式脊柱床上,在對人體脊柱進行牽伸治療過程中,不僅可以提高升降的穩(wěn)定性、防變形性以及使用舒適性,使得與其連接的氣墊各部位的曲度能夠根據人體不同部位進行個性化調節(jié),從而使得人體不同部位得到有效撐托,防止產生脊柱定位影響與傷害,可以對脊柱的每塊椎骨進行拉伸,達到校正脊柱的目的。
附圖說明
現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闡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柱式脊柱床的柱結構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柱結構在柱式脊柱床上的使用狀態(tài)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或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柱式脊柱床的柱結構,所述柱式脊柱床包括床體1和具有若干個網孔21的網格狀氣墊2,若干個所述柱結構3設于床體1與氣墊2之間,用于帶動氣墊2升降以調節(jié)氣墊2曲度及對人體不同部位的撐托力;所述柱結構3包括伸縮缸31、底座32和可伸縮的定位撐桿35,所述伸縮缸31為具有密閉內腔的波紋管形狀,伸縮缸31由可伸縮材料制成,伸縮缸31上端與氣墊2上相應網孔21固定連接,伸縮缸31下端與設于床體1上的底座32固定連接,所述底座32內設有與伸縮缸31內腔連通的供源通道33和用于控制伸縮缸31內腔壓力大小的調壓閥34,供源通道33通過管網與動力介質源連通,所述定位撐桿35兩端分別與伸縮缸31上端和底座32固定連接;所述調壓閥34控制動力介質源驅動伸縮缸31沿豎直方向伸縮,帶動氣墊2升降及定位撐桿35伸縮。
所述伸縮缸31上端設有用于感應承載壓力的壓力傳感器(圖中未示出),壓力傳感器與調壓閥34通訊連接。該設計能夠實時感應承載壓力,以便調壓閥34能夠及時自動根據實際情況調節(jié)伸縮缸31伸縮及氣墊2升降,從而確保對人體不同部位進行有效撐托與牽伸。
所述伸縮缸31上端呈T形,伸縮缸31上端面為弧形面。該設計可提高使用時人體舒適度。
所述底座32四個側面均設有一信號傳感器37,所述信號傳感器37分別與調壓閥34和外設控制中心通訊連接。
所述底座32為方形。
所述動力介質源為氣源或者液壓源。
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上技術方案,將若干個所述柱結構3設于床體1與氣墊2之間,使其能夠分別在動力介質源的驅動下沿豎直方向獨立伸縮,從而帶動與若干個柱結構3連接的氣墊2相應部位升降以調節(jié)氣墊2曲度以及調節(jié)氣墊2對人體不同部位的撐托力,即能夠根據人體不同部位需求調節(jié)與其接觸的氣墊2相應部位的拱起曲度,從而對人體脊柱進行有效牽伸與支撐;柱結構3的設計,使其通過調壓閥34控制諸如氣源對伸縮缸31內腔的供氣量或者液壓源對伸縮缸31內腔的供液量,以調節(jié)與控制伸縮缸31內腔壓力大小,使得伸縮缸31在該壓力大小作用下向上伸長或向下收縮,從而帶動與該伸縮缸31上端連接的氣墊2相應部位上升或下降,調節(jié)氣墊2曲度以適應人體不同部位的需求,具有氣墊2曲度可個性化調節(jié)的功能,并且可以調節(jié)氣墊2對人體不同部位的撐托力,使得人體不同部位得到有效撐托,防止產生脊柱定位影響與傷害,可以對脊柱的每塊椎骨進行拉伸,達到校正脊柱的目的;定位撐桿35的設計,可以有效增強伸縮缸31的支撐能力和支撐穩(wěn)定性,防止伸縮缸31受壓導致發(fā)生傾倒與變形,有效防護了伸縮缸31,使其使用壽命大大延長。本實用新型的柱結構3應用于柱式脊柱床上,在對人體脊柱進行牽伸治療過程中,不僅可以提高升降的穩(wěn)定性、防變形性以及使用舒適性,使得與其連接的氣墊2各部位的曲度能夠根據人體不同部位進行個性化調節(jié),從而使得人體不同部位得到有效撐托,防止產生脊柱定位影響與傷害,可以對脊柱的每塊椎骨進行拉伸,達到校正脊柱的目的。
以上描述不應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有任何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