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活血通絡的中藥酒及其制備方法,屬于藥酒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酒,素有“百藥之長"之稱,將強身健體的中藥與酒"溶"于一體的藥酒,不僅配制方便、藥性穩(wěn)定、安全有效,而且因為酒精是一種良好的半極性有機溶劑,中藥的各種有效成分都易溶于其中,藥借酒力、酒助藥勢而充分發(fā)揮其效力,提高療效。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腦血管疾病成為困擾中老年人的一大頑疾,風濕、血液流通不暢、高血脂等在中老年中屬于多發(fā)病,所以迫切需要中藥酒能夠具有溫經通絡,祛風除濕,舒筋活血,化瘀止疼,扶正祛邪的功效。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以上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活血通絡的中藥酒及其制備方法,能夠溫經通絡,祛風除濕,舒筋活血,化瘀止疼,扶正祛邪的功效,制備方法操作簡單,能夠最大程度的發(fā)揮藥效。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活血通絡的中藥酒及其制備方法,其中草藥由重量分數(shù)的以下組分組成:包括透骨草50-70份,伸筋草60-70份,南玉加皮50-70份,海桐皮50-70份,乳香10-30份,沒藥10-30份,桂枝15-25份,獨活10-30份,白蛇花條和威靈仙50-70份,藏紅花50-70份,川續(xù)斷22-42份,川牛膝22-42份,草烏22-42份,川烏22-42份,徐長卿20-40份,生南星50-70份,青風藤50-70份,雞血藤20-40份,當歸尾50-70份,田三七50-70份,羌活20-40份,防風20-40份,地龍15-25份,地鱉蟲15-25份,蒼術20-40份,生姜50-70份,全蟲尾5-15份,川芎5-15份,蛇百子5-15份,醉馬草5-15份;
將上述中藥草加入酒中炮制得到產品。
所述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破碎碾磨,將上述中草藥按照比例稱重混合后碾磨破碎,破碎至中草藥全部能過50-150目標準篩。
(2)加入50-70度的白酒,密封浸泡21-30天,浸泡過程每天攪拌一次,攪拌時間5-20分鐘,攪拌轉速10-50r/min,所述中草藥與白酒的質量比為1:4-5。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在藥酒中加入了透骨草、伸筋草、南玉加皮、海桐皮、乳香、沒藥、桂枝、獨活、白蛇花條和威靈仙、藏紅花、川續(xù)斷、川牛膝、草烏、川烏、徐長卿、生南星、青風藤、雞血藤、當歸尾、田三七、羌活、防風、地龍、地鱉蟲、蒼術、生姜、全蟲尾、川芎、蛇百子、醉馬草,這些中草藥具有能夠溫經通絡,祛風除濕,舒筋活血,化瘀止疼,扶正祛邪的功效。
2、將這些中草藥進行碾磨后,加入白酒浸泡,同時間隔一段時間攪拌,可以大大增加中草藥與藥酒的接觸面積,使得藥物最大程度的進入藥酒中,制備方法操作簡單,能夠最大程度的發(fā)揮藥效。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本發(fā)明的一種活血通絡的中藥酒及其制備方法,其中草藥由重量分數(shù)的以下組分組成:包括透骨草60份,伸筋草66份,南玉加皮70份,海桐皮65份,乳香23份,沒藥23份,桂枝18份,獨活20份,白蛇花條和威靈仙60份,藏紅花65份,川續(xù)斷30份,川牛膝30份,草烏30份,川烏30份,徐長卿35份,生南星60份,青風藤60份,雞血藤35份,當歸尾60份,田三七60份,羌活30份,防風30份,地龍20份,地鱉蟲20份,蒼術30份,生姜60份,全蟲尾10份,川芎10份,蛇百子10份,醉馬草10份;
將上述中藥草加入酒中炮制得到產品。
所述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破碎碾磨,將上述中草藥按照比例稱重混合后碾磨破碎,破碎至中草 藥全部能過100目標準篩。
(2)加入55度的白酒,密封浸泡25天,浸泡過程每天攪拌一次,攪拌時間15分鐘,攪拌轉速40r/min,所述中草藥與白酒的質量比為1:4.2。
實施例2
本發(fā)明的一種活血通絡的中藥酒及其制備方法,其中草藥由重量分數(shù)的以下組分組成:包括透骨草60份,伸筋草66份,南玉加皮70份,海桐皮65份,乳香23份,沒藥23份,桂枝18份,獨活20份,白蛇花條和威靈仙60份,藏紅花65份,川續(xù)斷35份,川牛膝30份,草烏30份,川烏30份,徐長卿35份,生南星60份,青風藤66份,雞血藤35份,當歸尾60份,田三七60份,羌活30份,防風32份,地龍20份,地鱉蟲20份,蒼術30份,生姜60份,全蟲尾10份,川芎12份,蛇百子12份,醉馬草12份;
將上述中藥草加入酒中炮制得到產品。
所述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破碎碾磨,將上述中草藥按照比例稱重混合后碾磨破碎,破碎至中草藥全部能過125目標準篩。
(2)加入55度的白酒,密封浸泡25天,浸泡過程每天攪拌一次,攪拌時間15分鐘,攪拌轉速30r/min,所述中草藥與白酒的質量比為1:4.5。
實施例3
本發(fā)明的一種活血通絡的中藥酒及其制備方法,其中草藥由重量分數(shù)的以下組分組成:包括透骨草65份,伸筋草66份,南玉加皮65份,海桐皮65份,乳香23份,沒藥23份,桂枝18份,獨活20份,白蛇花條和威靈仙65份,藏紅花65份,川續(xù)斷30份,川牛膝30份,草烏30份,川烏30份,徐長卿35份,生南星60份,青風藤66份,雞血藤35份,當歸尾60份,田三七60份,羌活30份,防風32份,地龍22份,地鱉蟲20份,蒼術30份,生姜60份,全蟲尾10份,川芎15份,蛇百子12份,醉馬草15份;
將上述中藥草加入酒中炮制得到產品。
所述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破碎碾磨,將上述中草藥按照比例稱重混合后碾磨破碎,破碎至中草藥全部能過150目標準篩。
(2)加入60度的白酒,密封浸泡25天,浸泡過程每天攪拌一次,攪拌時間15分鐘,攪拌轉速30r/min,所述中草藥與白酒的質量比為1:4.8。
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