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由含有碳酸氣發(fā)生材料的片材與涂布液構成的皮膚貼附用碳酸氣發(fā)生套裝。
背景技術:
已知通過使碳酸氣作用于皮膚從而皮膚下的血管擴張,據(jù)此使皮膚下的血流增大。其次由于通過這樣的血流增大,血液循環(huán)被促進,故而除感覺到溫暖感以外,還能夠使新陳代謝更為活躍從而可發(fā)揮美容等的效果。
因此,已知有如下方法:使化妝料中含有大量的甘油等多元醇并將其涂布到皮膚上,利用該多元醇與生物體中的水混和時產生的溶解熱來加溫皮膚,但由于所得到的溶解熱較小,故而難以充分地加溫皮膚。
另外,還已知使用含有還原性氧化鐵的化妝料等并利用與水的反應熱來加溫皮膚的方法,但會產生其溫度管理困難或對皮膚的刺激過強等障礙。
因此,如專利文獻1的記載,已知有如下面膜化妝料:其由含有特定的疏水化改性烷基纖維素及選自碳酸鹽及重碳酸鹽中的至少1種的鹽的a劑與含有水溶性酸的b劑構成,在馬上要使用前將該a劑與b劑混合而用來涂布于面部。該面膜化妝料通過混合a劑與b劑來進行反應從而產生碳酸氣。
此時,由于預先在具有粘度的基材中產生碳酸氣,故而不會立即飛散到大氣中而在基材中較久地保持。
現(xiàn)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5181075號公報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根據(jù)上述現(xiàn)有技術文獻的記載等的方法,產生充分的碳酸氣存在困難,另外,即使在假設能夠產生充分的碳酸氣時,為了防止使用前產生碳酸氣,也需要通過預先分開2劑而在馬上使用前將其混合,從而通過反應產生碳酸氣來給皮膚表面供給碳酸氣。
因此,尤其是在混合2劑而產生碳酸氣時,由于需要在使用前預先混合2劑的操作,且需要在使用后用水清洗殘留在皮膚上的混合的2劑,故而使用性絕對不優(yōu)異,且由于混合后在皮膚表面涂布的期間就開始產生碳酸氣,故而需要迅速地涂布。其次,進行涂布時根據(jù)皮膚上的部位而涂布量會產生偏差,從而所供給的碳酸氣的量參差不齊。
因此,為了消除上述障礙,需要產生充分的碳酸氣,給皮膚表面確實地供給碳酸氣且使用性優(yōu)異的產品。
本發(fā)明在于解決上述課題,具體而言采用以下方法。
1.一種皮膚貼附用碳酸氣發(fā)生套裝,其特征在于,由如下包裝體構成:將含有選自碳酸鹽及碳酸氫鹽中的1種以上或含有1種以上的酸的片材包裝而成的包裝體;該片材含有選自碳酸鹽及碳酸氫鹽中的1種以上時,收納含有1種以上的酸的涂布液的包裝體,或該片材含有1種以上的酸時,收納含有選自碳酸鹽及碳酸氫鹽中的1種以上的涂布液的包裝體。
2.根據(jù)1所述的皮膚貼附用碳酸氣發(fā)生套裝,其特征在于,片材為凝膠化片材或含浸溶液的無紡布片材。
3.根據(jù)1或2所述的皮膚貼附用碳酸氣發(fā)生套裝,其特征在于,將片材包裝而成的包裝體與收納涂布液而成的包裝體分別收納于單獨的包裝體。
本發(fā)明的皮膚貼附用碳酸氣發(fā)生套裝在套裝中分別含有碳酸鹽或碳酸氫鹽與酸,由于在能夠給皮膚表面供給充分量的碳酸氣的同時,不需要在馬上使用前將2個制劑混合,進而也不需要在使用后清洗作為對象的皮膚來除去產生碳酸氣后殘留的制劑,故而能夠更加方便地使用從而能夠提高使用性。
另外,由于能夠給成為對象的皮膚表面均勻地供給碳酸氣,故而在處理時不會參差不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套裝的示意圖。
符號說明
a:將片材包裝而成的包裝體;b:收納涂布液的包裝體。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的皮膚貼附用碳酸氣發(fā)生套裝組合片材及涂布液而成,以下按順序說明片材與涂布液。
[片材]
片材中含有選自碳酸鹽及碳酸氫鹽中的1種以上或含有1種以上的酸。在片材中不同時含有碳酸鹽或碳酸氫鹽與酸。假如含有它們時,在使用前的時刻就會產生碳酸氣從而沒有實用性。
(碳酸鹽)
只要與酸反應而產生二氧化碳則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碳酸銨、碳酸鉀、碳酸氫三鉀、碳酸鈉、碳酸氫三鈉、碳酸鋰、碳酸氫三鋰、碳酸銫、碳酸氫三銫、碳酸鎂、碳酸鈣、碳酸鋇,可使用它們中的1種以上。
(碳酸氫鹽)
與上述碳酸鹽同樣,只要與酸反應而產生二氧化碳則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碳酸氫銨、碳酸氫鉀、碳酸氫鈉、碳酸氫鋰、碳酸氫銫、碳酸氫鎂、碳酸氫鈣、堿式碳酸鎂,可使用它們中的1種以上。
采用含有選自碳酸鹽及碳酸氫鹽中的1種以上的片材時,只要片材中含有0.1~10重量%的選自上述碳酸鹽及碳酸氫鹽中的1種以上即可。含量小于0.1重量%時,無法產生充分量的碳酸氣,超過10重量%時,很有可能會損害片材的保形性、穩(wěn)定性。
其次,可通過涂布液所含有的酸進行分解而產生碳酸氣的程度的量為片材整體所含有的碳酸鹽及碳酸氫鹽的量。
(酸)
作為酸成分,可為有機酸及/或無機酸中的任一種。
作為有機酸,例如可列舉草酸、丙二酸、琥珀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富馬酸、馬來酸、鄰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對苯二甲酸等的二羧酸;谷氨酸、天門冬氨酸等的酸性氨基酸;乙醇酸、蘋果酸、酒石酸、衣酒石酸、檸檬酸、異檸檬酸、乳酸、羥基丙烯酸、α-羥基丁酸、甘油酸、羥基丙二酸、水楊酸、沒食子酸、托品酸、抗壞血酸、葡萄糖酸等的含氧酸。
作為無機酸,例如可列舉磷酸、磷酸二氫鉀、磷酸二氫鈉、亞硫酸鈉、亞硫酸鉀、焦亞硫酸鈉、焦亞硫酸鉀、酸性六偏磷酸鈉、酸性六偏磷酸鉀、酸性焦磷酸鈉、酸性焦磷酸鉀、氨基磺酸,可使用它們中的1種以上。
其中,優(yōu)選乙醇酸、蘋果酸、酒石酸、檸檬酸、異檸檬酸、水楊酸、磷酸二氫鈉、酸性六偏磷酸鈉、酸性焦磷酸鈉、氨基磺酸。
采用含有1種以上的酸的片材時,作為上述酸的量,相對于片材整體,酸為0.1~20重量%,優(yōu)選0.5~10重量%的量。
可分解涂布液所含有的碳酸鹽或碳酸氫鹽而產生碳酸氣的程度的量為片材整體所含有的酸的量。
[涂布液]
作為本發(fā)明中的涂布液,為含有選自碳酸鹽及碳酸氫鹽中的1種以上或含有1種以上的酸且可涂布在片材上的水性涂布液。
上述片材中含有選自碳酸鹽及碳酸氫鹽中的1種以上時,使涂布液含有1種以上的酸,上述片材中含有1種以上的酸時,使涂布液含有選自碳酸鹽及碳酸氫鹽中的1種以上。
作為這樣的涂布液,可為液狀、凝膠狀等的形態(tài),可用手、手指或任意的涂布工具涂布擴展于片材上即可。其中,優(yōu)選使用由下述的多糖類、纖維素衍生物等構成且成為凝膠狀的涂布液。
(多糖類)
作為多糖類,例如可列舉中性多糖類(例如,纖維素、直鏈淀粉、支鏈淀粉、葡聚糖、普魯蘭多糖、菊糖、半乳聚糖、甘露聚糖、木聚糖、阿拉伯聚糖、葡甘露聚糖、半乳甘露聚糖、瓊脂糖、凝膠多糖、木葡聚糖等)、陰離子性多糖類(果膠酸、海藻酸、卡拉膠、褐藻糖膠、透明質酸、硫酸軟骨素、肝素、結冷膠、天然結冷膠、黃原膠等)、陽離子性多糖類(甲殼素、殼聚糖等)、復合多糖類(琥珀酰聚糖等)。
(纖維素衍生物等)
在此可使用的纖維素衍生物通常為在纖維素的羥基的一部分或全部上加入了化學修飾的化合物,優(yōu)選使用在化妝品或醫(yī)藥品領域所使用的水溶性的纖維素衍生物。
作為這樣的纖維素衍生物,例如可列舉甲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羥丙基纖維素、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羥丙基羥乙基纖維素、羥乙基甲基纖維素、乙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等的水溶性纖維素醚、陽離子化纖維素。
作為纖維素衍生物以外的材料,可列舉(丙烯酰二甲基?;撬徜@/vp)共聚物、聚羧乙烯、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酸乙烯酯、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聚丙烯酰胺、膠原蛋白、羧甲基葡聚糖、陽離子化葡聚糖、明膠、瓊脂、糖、果膠、白蛋白、多肽等。
作為淀粉,除天然淀粉以外,可列舉實施了醚化(例如羥丙基化、羥乙基化、羥甲基化、羥丙基甲基化等的羥烷基化等)、酯化(例如乙?;?、陽離子化、有機酯化的淀粉,或它們的交聯(lián)、氧化、酶轉化、酸水解物等的加工淀粉。
(片材的形狀)
片材的形狀例如可為長方形、正方形、圓形、橢圓形、勾玉形、多邊形等任意形狀,尤其是使用于面部時可為全臉形狀,在眼睛下方或鼻子等局部使用時可為對應于該部位的形狀。
(片材的制造方法)
本發(fā)明中的片材只要將可含有選自碳酸鹽及碳酸氫鹽中的1種以上或可含有1種以上的酸的片狀物作為基材片材即可。
這樣的基材片材只要為如下基材片材則沒有特別限定:為由紙、有機化合物或無機化合物構成的紡織布、無紡布、發(fā)泡片材及其他可彎曲的片材,或聚乙烯醇、明膠等經(jīng)凝膠化而成的片材,且不具有與碳酸鹽及碳酸氫鹽或與酸的反應性。
在片材基材中,也可使用聚氨酯發(fā)泡體、nbr發(fā)泡體等吸液性或保液性優(yōu)異的海綿片材,但就經(jīng)濟性而言,優(yōu)選棉、棉花、木漿這樣的以天然類纖維、人造絲等為主材的纖維片材。另外,作為其制造方法,可使用編織機或樹脂成形機、各種無紡布形成法等的公知的方法。
其次,可如下得到該片材:通過剪切等使該片材成為規(guī)定的形狀,并將其一邊插入例如袋狀包裝體內一邊含浸以選自碳酸鹽及碳酸氫鹽中的1種以上或1種以上的酸為基礎的藥劑。
(涂布液的制造方法)
將含有選自碳酸鹽及碳酸氫鹽中的1種以上的溶液或1種以上的酸的溶液作為基料所得到的混合液根據(jù)需要與凝膠化劑混合,從而制成液狀、凝膠狀的涂布液。
其中,得到涂布液時,其制造工序包括加熱工序且含有碳酸鹽或碳酸氫鹽的溶液時,應注意不使上述鹽因加熱而分解,或為了防止由加熱引起的上述鹽的分解,優(yōu)選使涂布液中含有酸溶液而不含上述鹽。
(其他成分)
在不損害本發(fā)明效果的程度且不損害片材、涂布液的基材的范圍內,作為其他成分,在片材及/或涂布液中還可含浸·配合通常在化妝品、醫(yī)藥品、醫(yī)藥部外品中所使用的成分。
作為這樣的成分,可列舉d-甘露醇、透明質酸等的保濕劑、美白劑、血液循環(huán)促進劑、對羥基苯甲酸、苯氧乙醇、葡萄糖酸氯己定等的防腐劑;香料;色素;滑石、硅膠、氧化鋅、氧化鈦等的粉體等。
另外,還可將如下成分用表面活性劑等乳化·可溶化來進行添加:白凡士林、角鯊烷、微晶蠟等的烴油;霍霍巴油、鯨油、卡那巴蠟等的酯油;橄欖油、牛脂等的甘油三酯;鯨蠟醇、油醇、硬脂醇等的高級醇;硬脂酸、油酸等的高級脂肪酸;二甲基聚硅氧烷、十甲基環(huán)五硅氧烷、聚醚改性硅酮等的硅油等的油分或其他的油溶性成分。
作為表面活性劑,可配合脂肪酸單甘油酯、聚氧乙烯氫化蓖麻油等的非離子性表面活性劑。
進而,作為上述醫(yī)藥品、醫(yī)藥部外品等,例如可列舉維生素a油、視黃醇、棕櫚酸視黃酯、肌醇、鹽酸吡哆醇、煙酸芐酯、煙酰胺、dl-α-生育酚煙酸酯、抗壞血酸磷酸鎂、抗壞血酸2-葡糖苷、維生素d2(麥角鈣化醇)、2-l抗壞血酸磷酸二酯鉀鹽、dl-α-生育酚、dl-α-生育酚乙酸酯、泛酸、生物素、鹽酸吡哆醇、coq10等的維生素類;氨甲環(huán)酸、尿囊素、甘草酸鹽、甘菊環(huán)烴、氯化溶菌酶等的消炎劑;熊果苷、曲酸等的美白劑;氧化鋅、單寧酸等的收斂劑;硫;α-硫辛酸;薄荷醇;γ-谷維素、高麗參提取物、甾醇糖苷等的滋補劑;滲透壓調節(jié)劑;抗組胺劑;類固醇激素;殺菌劑;抗真菌劑;血管保護劑;抗氧化劑;脫色素劑;防曬劑;減感劑;免疫調節(jié)劑;抗衰老劑;抗皺紋劑;痤瘡治療劑;皮脂吸收劑;抗生素;除臭劑;柔軟劑等。
收納片材的包裝體與收納涂布液的包裝體成為一體,從而構成本發(fā)明的套裝。上述包裝體可以一起收納于1個容器,或收納片材的包裝體與收納涂布液的包裝體也可分別單獨包裝,使用者可根據(jù)大小、容量、或香味、顏色等的喜好來分別獲得從而作為套裝。或收納片材的包裝體與收納涂布液的包裝體也可成為一體。
在本發(fā)明中,片材與涂布液分別收納于單獨的包裝體內,使用時在皮膚上首次重疊。
片材可以折疊成任意的形狀,另外也可不折疊而單個包裝,也可多個片材收納于1個托盤等內,且每個該托盤例如通過枕式包裝而收納于袋內等從而作為包裝體。
另外,考慮到1片片地使用片材時,還可將收納片材的包裝體與收納涂布液的包裝體一體連接。
(皮膚貼附用碳酸氣發(fā)生套裝的使用方法1)
作為使用本發(fā)明的皮膚貼附用碳酸氣發(fā)生套裝的方法,在此示出貼附于全臉來使用的例子。
首先,用兩手將片材從包裝體取出,像處理通常的全臉面膜片材那樣匹配面部進行貼附。沿著面部的鼻子、眼睛的周圍等的凹凸在整個皮膚表面貼附片材。
其后,從包裝體取出涂布液,使用手、手指或任意的涂布工具在貼附于面部的片材上鋪上涂布液進行涂布。一邊涂布一邊使整個片材確實無間隙地貼附于面部。
通過使上述片材與涂布液接觸,涂布液所含有的1種以上的酸成分(或選自碳酸鹽及碳酸氫鹽中的1種以上)與片材所含有的選自碳酸鹽及碳酸氫鹽中的1種以上(或1種以上的酸成分)相互浸透,其結果碳酸鹽或碳酸氫鹽分解,從而在片材及涂布液層內產生碳酸氣。
產生的碳酸氣作用于皮膚表面,發(fā)揮溫熱效果從而發(fā)揮使血管等擴張等的效果。
暫時在該狀態(tài)下產生碳酸氣而保持5~20分鐘后,將片材從面部剝離而結束。
當然也可不是整個面部,還可應用于面部的一部分或面部以外的部位。
(皮膚貼附用碳酸氣發(fā)生套裝的使用方法2)
與上述使用方法1相反,還可先將涂布液涂布在面部等,并在其上的該涂布域上以重疊的方式覆蓋面膜片材。
通過以這樣的順序進行使用,產生的碳酸氣也不會直接發(fā)散于外部而可滯留在面膜片材內。
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例如為包括如下包裝體而成的套裝:收納面膜片材的袋狀的包裝體;由收納涂布液的瓶與帶筆的蓋構成的包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