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脫毛儀前端輸出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激光脫毛儀前端輸出裝置,包括:殼體,其前端形成一激光出射部;第一水冷散熱機構,其前端形成一用于固定發(fā)熱部件的固定部;激光二極管;用于保護激光二極管的保護殼;卡設于固定腔、并延伸至激光出射部的光透明介質(zhì);設于殼體上部的半導體制冷片;設于半導體制冷片熱效應面上的第二水冷散熱機構;分別配置于第一水冷散熱機構和第二水冷散熱機構的第一氣動接頭和第二氣動接頭。本實用新型的激光脫毛儀前端輸出裝置具有制冷機構對與皮膚接觸的殼體進行冷卻,對皮膚表面溫度進行控制,增加使用的安全性,同時還可以對脫毛儀中的發(fā)熱元件進行冷卻;結構緊湊,有利于增加整個脫毛儀的結構小型化和便攜性。
【專利說明】激光脫毛儀前端輸出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激光治療【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激光脫毛儀前端輸出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毛發(fā)是依靠其根部的毛乳頭和毛孔中的皮脂腺供給的毛發(fā)生長因子角蛋白進行生長的。激光脫毛是用激光照射皮膚表面,在其毛乳頭和皮脂腺上引起蛋白質(zhì)變性,停止供給角蛋白來抑制毛發(fā)發(fā)育的。當活體組織的溫度超過42 V就會產(chǎn)生蛋白質(zhì)變性,細胞壞死,若壞死細胞數(shù)量增加則活體組織不能復原。為了更加安全有效的進行激光脫毛,需對皮膚表面溫度進行控制,同時,激光脫毛儀相對于傳統(tǒng)的脫毛方法,具有脫毛效果好,對人體皮膚損傷小,修復快,可實現(xiàn)永久脫毛的效果,因此,激光美容逐漸從美容機構走入家庭,對激光美容治療產(chǎn)品的便攜性有了要求。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現(xiàn)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種激光脫毛儀前端輸出裝置,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激光脫毛儀使用不安全及結構不合理的技術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包括一種激光脫毛儀前端輸出裝置,包括:
[0005]具有一容納空間的殼體,所述殼體前端形成一激光出射部;
[0006]設于所述容納空間內(nèi)的第一水冷散熱機構,所述第一水冷散熱機構前端形成一用于固定發(fā)熱部件的固定部;
[0007]卡設于所述固定部的激光二極管;
[0008]用于保護激光二極管的保護殼,所述保護殼包括分別設于所述固定部上、下兩端的上殼和下殼,所述上殼和下殼凸出于固定部的部分形成一固定腔;
[0009]卡設于所述固定腔、并延伸至所述激光出射部的光透明介質(zhì);
[0010]設于所述殼體上部的半導體制冷片,具有熱效應面和冷效應面,所述冷效應面與殼體接觸;
[0011]設于所述半導體制冷片熱效應面上的第二水冷散熱機構;
[0012]分別配置于所述第一水冷散熱機構和所述第二水冷散熱機構的第一氣動接頭和弟~■氣動接頭。
[0013]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水冷散熱機構為一水冷散熱塊,所述水冷散熱塊內(nèi)部設有至少一個水通道,所述水通道與所述第一氣動接頭連通。
[0014]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水冷散熱機構為具有一中空空間的不銹鋼水冷片,所述中空空間與所述第二氣動接頭連通。
[0015]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氣動接頭和所述第二氣動接頭均為SMC快插接頭。
[0016]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實用新型的激光脫毛儀前端輸出裝置具有兩個水冷散熱機構和一個半導體制冷片組成的制冷機構對與皮膚接觸的殼體(激光出射部)進行冷卻,對皮膚表面溫度進行控制,增加使用的安全性,同時還可以對脫毛儀中的發(fā)熱元件(如:激光二極管)進行冷卻;本實用新型的激光脫毛儀前端輸出裝置結構緊湊,有利于增加整個脫毛儀的結構小型化和便攜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輸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輸出裝置的結構分解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0]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激光脫毛儀前端輸出裝置,包括:
[0021]具有一容納空間的殼體,所述殼體前端形成一激光出射部;
[0022]設于所述容納空間內(nèi)的第一水冷散熱機構,所述第一水冷散熱機構前端形成一用于固定發(fā)熱部件的固定部;
[0023]卡設于所述固定部的激光二極管;
[0024]用于保護激光二極管的保護殼,所述保護殼包括分別設于所述固定部上、下兩端的上殼和下殼,所述上殼和下殼凸出于固定部的部分形成一固定腔;
[0025]卡設于所述固定腔、并延伸至所述激光出射部的光透明介質(zhì);
[0026]設于所述殼體上部的半導體制冷片,具有熱效應面和冷效應面,所述冷效應面與殼體接觸;
[0027]設于所述半導體制冷片熱效應面上的第二水冷散熱機構;
[0028]分別配置于所述第一水冷散熱機構和所述第二水冷散熱機構的第一氣動接頭和弟~■氣動接頭。
[0029]具體地,上述的激光脫毛儀前端輸出裝置具有兩個水冷散熱機構和一個半導體制冷片組成的制冷機構對與皮膚接觸的殼體(激光出射部)進行冷卻,對皮膚表面溫度進行控制,增加使用的安全性;上述的激光脫毛儀前端輸出裝置結構緊湊,有利于增加整個脫毛儀的結構小型化和便攜性。
[0030]實施例1:
[0031]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提供了一種激光脫毛儀前端輸出裝置,如圖1和圖2所示,該輸出裝置包括:殼體1、第一水冷散熱機構2、半導體制冷片(TEC)3、第二水冷散熱機構4、激光二極管7、保護殼8、光透明介質(zhì)9、第一氣動接頭5和第二氣動接頭6。
[0032]其中,殼體I具有一容納空間,并且殼體I的前端形成一激光出射部11,第一水冷散熱機構2設于該容納空間內(nèi),第一水冷散熱機構2前端形成一固定部21,用于固定激光二極管7,第一氣動接頭5配置于第一水冷散熱機構2,在本實施例中,殼體I米用銅質(zhì)材料制成,第一水冷散熱機構2為一水冷散熱塊,該水冷散熱塊內(nèi)部設有至少一個水通道,該水通道與第一氣動接頭5連通。
[0033]其中,激光二極管7卡設于固定部21,保護殼8用于保護激光二極管7,保護殼8包括分別設于固定部21上、下兩端的上殼81和下殼82,進一步地,上殼81和下殼82凸出于固定部21的部分形成一固定腔83;光透明介質(zhì)9卡設于固定腔83、并延伸至激光出射部11,起光波導的作用。
[0034]其中,第二氣動接頭6配置于第二水冷散熱機構4,第二水冷散熱機構4為具有一中空空間的不銹鋼水冷片,該中空空間與第二氣動接頭6連通。
[0035]其中,半導體制冷片3設于殼體I上部,半導體制冷片3具有熱效應面和冷效應面,冷效應面與殼體I接觸,第二水冷散熱機構4設于半導體制冷片3的熱效應面上。
[0036]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氣動接頭5和第二氣動接頭6均為SMC快插接頭。
[0037]本實施例的輸出裝置在安裝時:先把半導體制冷片(TEC)放到殼體上端,冷效應面朝下熱效應面朝上;再把第二水冷散熱機構(不銹鋼水冷片)壓在TEC的熱效應面上,讓水流從第二氣動接頭(SMC快插接頭)進入給TEC的熱效應面散熱;激光二極管是由對著裝鎖螺絲的模式安裝在第一水冷散熱機構(水冷散熱塊)上下位置,散熱從中間位置開始,水由第一氣動接頭(SMC快插接頭)進入給激光二極管散熱;激光二極管的保護殼是為了保護激光二極管,具有防潮防水的作用。
[0038]以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定。任何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所做出的各種其他相應的改變與變形,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
1.一種激光脫毛儀前端輸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一容納空間的殼體,所述殼體前端形成一激光出射部; 設于所述容納空間內(nèi)的第一水冷散熱機構,所述第一水冷散熱機構前端形成一用于固定發(fā)熱部件的固定部; 卡設于所述固定部的激光二極管; 用于保護激光二極管的保護殼,所述保護殼包括分別設于所述固定部上、下兩端的上殼和下殼,所述上殼和下殼凸出于固定部的部分形成一固定腔; 卡設于所述固定腔、并延伸至所述激光出射部的光透明介質(zhì); 設于所述殼體上部的半導體制冷片,具有熱效應面和冷效應面,所述冷效應面與殼體接觸; 設于所述半導體制冷片熱效應面上的第二水冷散熱機構; 分別配置于所述第一水冷散熱機構和所述第二水冷散熱機構的第一氣動接頭和第二氣動接頭。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脫毛儀前端輸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冷散熱機構為一水冷散熱塊,所述水冷散熱塊內(nèi)部設有至少一個水通道,所述水通道與所述第一氣動接頭連通。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脫毛儀前端輸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冷散熱機構為具有一中空空間的不銹鋼水冷片,所述中空空間與所述第二氣動接頭連通。
4.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激光脫毛儀前端輸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氣動接頭和所述第二氣動接頭均為SMC快插接頭。
【文檔編號】A61B18/20GK203970545SQ201420346824
【公開日】2014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6月27日
【發(fā)明者】楊林, 李曦, 秦凡 申請人:武漢洛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