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咳嗽的中藥湯劑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咳嗽的中藥湯劑。該治療咳嗽的中藥湯劑,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藥制成:甘草6-12份、連翹8-15份、麥冬10-15份、續(xù)斷10份、澤瀉8-15份、魚腥草15-20份、細辛7份、蓮子心8份、香附7份、厚樸8份、點地梅9份、半夏9份。本發(fā)明以多味中藥為原料,科學配伍,各原料藥之間協(xié)同作用,具有化痰止咳的功效,療程短,見效快、治療率高,值得推廣。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咳嗽的中藥湯劑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咳嗽的中藥湯劑。
【背景技術】
[0002]咳嗽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性呼吸反射動作。通過咳嗽反射能有效清除呼吸道內的分泌物或進入氣道的異物,但這并不意味著咳嗽不是疾病,不需要治療。長時間劇烈咳嗽可導致呼吸道出血,如長期頻繁劇烈咳嗽會影響工作,休息,甚至引起喉痛,音啞和呼吸肌痛,因此應該及時治療。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治療咳嗽的中藥湯劑,該中藥療效好,療程短。
[0004]本發(fā)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一種治療咳嗽的中藥湯劑,其特殊之處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藥制成:
甘草6-12份、連翹8-15份、麥冬10-15份、續(xù)斷10份、澤瀉8-15份、魚腥草15-20份、細辛7份、蓮子心8份、香附7份、厚樸8份、點地梅9份、半夏9份。
[0005]服用方法:每日一劑,早、晚各服一次,5天一個療程。
[0006]下面為本發(fā)明中各藥材的功能及作用:
甘草:味甘,氣平,性緩。主治心氣虛,心悸怔忡,脈結代,以及脾胃氣虛,癰疽瘡瘍、咽喉腫痛,氣喘咳嗽,胃痛、腹痛及腓腸肌攣急疼痛等。
[0007]連翹: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主治風熱感冒,濕病,熱淋尿閉,癰疽,腫毒,瘰疬,癭瘤,喉痹。
[0008]麥冬:性味歸經(jīng):甘,微苦,微寒。歸心、肺、胃經(jīng)。功能與主治:養(yǎng)陰生津,潤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陰虛癆嗽,喉痹咽痛,津傷口渴,內熱消渴,心煩失眠,腸燥便秘。
[0009]續(xù)斷:又名和尚頭,為川續(xù)斷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續(xù)斷的根,因能“續(xù)折接骨”而得名。秋季采挖,除去根頭及須根,用微火烘至半干,堆置“發(fā)汗”至內部變綠色時,再烘干?!兜崮媳静荨?“補肝,強筋骨,定經(jīng)絡,止經(jīng)中(筋骨)酸痛,安胎,治婦人白帶,生新血,破瘀血,落死胎,止咳嗽咳血,治赤白便濁?!?br>
澤瀉:味甘、淡,性寒,歸腎、膀胱經(jīng)。小便不利,水腫脹滿,泄瀉尿少,痰飲眩暈,熱淋澀痛,聞脂血癥。
[0010]魚腥草:清熱解毒,排膿消癰,利尿通淋。主治肺癰吐膿,肺熱咳喘,喉蛾,癰腫瘡毒,痔瘡,熱痢,熱淋,水腫,帶下,疥癬。
[0011]細辛:祛風,散寒,行水,開竅。治風冷頭痛,鼻淵,齒痛,痰飲咳逆,風濕痹痛。細辛既能外散風寒,又能內祛陰寒,同時止痛、鎮(zhèn)咳功效較佳。
[0012]蓮子心:又名蓮心,為睡蓮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蓮的成熟種子中的青嫩胚芽。中醫(yī)認為,蓮子心味苦、性寒,可入心經(jīng)、脾經(jīng)和肺經(jīng),具有清心除煩、澀精止血、生津止渴之功效。該藥適用于治療心煩口渴、吐血、遺精、目赤腫痛、小便短赤灼熱等病癥。據(jù)史料記載,乾隆皇帝每到避暑山莊時總要用荷葉露珠炮制蓮子心茶飲用,以養(yǎng)心益智、調整元氣、清心火與解毒。
[0013]香附:性味:辛微苦甘,平。歸經(jīng):入肝、三焦經(jīng)。功能主治:理氣解郁;調經(jīng)止痛;安胎。主脅肋脹痛;乳房脹育;疝氣疼痛;月經(jīng)不調;脘腹痞滿疼痛;噯氣吞酸,嘔惡;經(jīng)行腹痛;崩漏帶下;胎動不安。用于肝郁氣滯,胸、脅、脘腹脹痛,消化不良,胸脘痞悶,寒疝腹痛,乳房脹痛,月經(jīng)不調,經(jīng)閉痛經(jīng)。
[0014]厚樸:味苦、辛,性溫,歸脾、胃、肺、大腸經(jīng)。燥濕消痰,下氣除滿,用于濕滯傷中,脘痞吐瀉,食積氣滯,腹脹便秘,痰飲喘咳。
[0015]點地梅:性味:苦;辛;性微寒。歸經(jīng):肺經(jīng);肝經(jīng);脾經(jīng)。功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治:咽喉腫痛;口瘡;牙痛;頭痛;赤眼;風濕痹痛;哮喘;淋濁;療瘡腫毒;燙火傷;蛇咬傷;跌打損傷。
[0016]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用于痰多咳喘,痰飲眩悸,風痰眩暈,痰厥頭痛,嘔吐反胃,胸脘痞悶,梅核氣;生用外治癰腫痰核。
[0017]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本發(fā)明以多味中藥為原料,科學配伍,各原料藥之間協(xié)同作用,具有化痰止咳的功效,療程短,見效快、治療率高,值得推廣。
【具體實施方式】
[0018]實施例1:
中藥組分:甘草6 8、連翹8 8、麥冬10 8、續(xù)斷10 8、澤瀉徹、魚腥草158,細辛7 8、蓮子心8 8、香附7 8、厚樸8 8、點地梅9 8、半夏9 8。
[0019]制備工藝:將處方量藥材加其重8倍量的水煎煮3次,合并煎液,服用。每日一劑,早、晚各服一次,5天一個療程。
[0020]實施例2:
中藥組分:甘草12 8、連翹15 8、麥冬158、續(xù)斷10 澤瀉158、魚腥草208,細辛7蓮子心8 8、香附7 8、厚樸8 8、點地梅9 8、半夏9 8。
[0021]制備工藝:將處方量藥材加其重8倍量的水煎煮3次,合并煎液,服用。每日一劑,早、晚各服一次,5天一個療程。
[0022]實施例3:
中藥組分:甘草10 連翹12 8、麥冬128、續(xù)斷10 澤瀉1匕、魚腥草1?,細辛7蓮子心8 8、香附7 8、厚樸8 8、點地梅9 8、半夏9 8。
[0023]制備工藝:將處方量藥材加其重8倍量的水煎煮3次,合并煎液,服用。每日一劑,早、晚各服一次,5天一個療程。
[0024]實施例4:臨床觀察
(1)一般資料
本發(fā)明人于2011年至今對400例患者進行臨床觀察治療,治愈372人,治愈率高達93%,有效11人,總有效率高達95.8%。
[0025](2)治療方法:每日一劑,早、晚各服一次,5天一個療程。
[0026](3)療效評定標準治愈:癥狀體征完全消失; 有效:癥狀體征較減輕;
無效:癥狀體征與治療前無改善。
[0027](4)典型病例:
張某某,女,現(xiàn)年27歲,濟南人,劇烈咳嗽,喉嚨有痰,咳嗽震動帶動腹痛,頭痛,喑啞,2013年開始服用本發(fā)明中藥,1個療程后喑啞消失,咳嗽明顯減弱,腹痛頭痛消失,繼續(xù)服用2個療程后痊愈停止服用,至今未復發(fā)。
[0028]劉某某,男,現(xiàn)年47歲,青島人,感冒引起傷風咳嗽,感冒好后咳嗽未見停止,喉嚨疼痛,2013年開始服用本發(fā)明中藥,1個療程后疼痛消失,繼續(xù)服用1個療程后痊愈停止服用,至今未復發(fā)。
[0029]李某,男,現(xiàn)年66歲,菏澤人,咳嗽一周,咳時面紅,痛引兩脅,2012年開始服用本發(fā)明中藥,1個療程后疼痛減輕,咳嗽減弱,3個療程后消失,繼續(xù)服用本發(fā)明中藥3個療程后痊愈停止服用,至今未復發(fā)。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咳嗽的中藥湯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藥制成: 甘草6-12份、連翹8-15份、麥冬10-15份、續(xù)斷10份、澤瀉8_15份、魚腥草15-20份、細辛7份、蓮子心8份、香附7份、厚樸8份、點地梅9份、半夏9份。
【文檔編號】A61K36/8968GK104491387SQ201410783430
【公開日】2015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12月18日
【發(fā)明者】徐振 申請人: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