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眼疲勞的中藥滴眼液及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治療眼疲勞的中藥滴眼液及制備方法,屬中藥領(lǐng)域;本發(fā)明中藥滴眼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為:胡桃枝、鳳尾茶、檳榔、紅門蘭、荷葉、合萌根、花椒、過壇龍、決明子、魔芋、金沙草、苦瓜、馬蹄、龍膽草、荔枝和蔓荊子;本發(fā)明中藥滴眼液所選藥材配伍相宜,符合中醫(yī)藥學(xué)和現(xiàn)代醫(yī)藥學(xué)理論,并具有祛瘀止痛、益氣養(yǎng)血、清熱明目、消腫散結(jié)之功效,對治療眼疲勞引起的眼干、眼澀、眼酸脹、視物模糊以及視力下降等癥狀具有顯著的療效,療程短,見效快,使眼疲勞患者擺脫煩惱,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無任何毒副作用,用藥期間可正常工作和生活,總有效率高達(dá)97.1%。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眼疲勞的中藥滴眼液及制備方法 所屬【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中藥領(lǐng)域,尤其涉及一種治療眼疲勞的中藥滴眼液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0002] 眼疲勞是一種眼科常見病,它所引起的眼干、眼澀、眼酸脹,視物模糊甚至視力下 降直接影響著人的工作與生活。眼疲勞主要是由于人們平時全神貫注看電腦屏幕時,眼睛 眨眼次數(shù)減少,造成眼淚分泌相應(yīng)減少,同時閃爍熒屏強(qiáng)烈刺激眼睛而引起的,它會導(dǎo)致人 的頸、肩等相應(yīng)部位出現(xiàn)疼痛,還會引發(fā)和加重各種眼病。
[0003] 引起眼疲勞的原因主要包括眼睛屈光異常、眼睛過度密合、患有眼部疾病、眼發(fā)育 異常、體質(zhì)及生活因素以及年齡環(huán)境因素等。
[0004] 此外,在視力下降的同時,一般伴有視物易疲勞,眼酸痛脹不適等癥狀,即伴隨眼 疲勞,隨著患者的人數(shù)不斷增加,人們普遍反應(yīng)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眼疲勞藥治療效果不是 很理想,存在見效慢,副作用大,價格過高等諸多問題。
[0005] 中藥在治療眼疲勞方面有著其獨到的治療效果,成為治療眼疲勞方面的重要手 段,為此研制一種新的藥物對緩解及治療眼疲勞具有重要意義。
【發(fā)明內(nèi)容】
[0006]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治療眼疲勞的中藥滴眼液及制備方法;本發(fā)明中藥滴眼液所選 藥材配伍相宜,符合中醫(yī)藥學(xué)和現(xiàn)代醫(yī)藥學(xué)理論,并具有祛瘀止痛、益氣養(yǎng)血、清熱明目、消 腫散結(jié)之功效,對治療眼疲勞引起的眼干、眼澀、眼酸脹、視物模糊以及視力下降等癥狀具 有顯著的療效,療程短,見效快,使眼疲勞患者擺脫煩惱,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無任何毒副 作用,用藥期間可正常工作和生活,總有效率高達(dá)97. 1%。
[0007]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方案實施如下:
[0008] -種治療眼疲勞的中藥滴眼液,制成所述中藥滴眼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 份數(shù)為:
[0009] 胡桃枝55?79份鳳尾茶53?77份檳榔52?76份紅門蘭49?73份
[0010] 荷葉47?71份合萌根46?70份花椒46?70份過壇龍44?68份
[0011] 決明子43?67份魔芋43?67份金沙草40?64份苦瓜38?62份
[0012] 馬蹄38?62份龍膽草37?61份荔枝33?57份蔓荊子28?52份。
[0013] 制成所述中藥滴眼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shù)為:
[0014] 胡桃枝59?75份鳳尾茶57?73份檳榔56?72份紅門蘭53?69份
[0015] 荷葉51?67份合萌根50?66份花椒50?66份過壇龍48?64份
[0016] 決明子47?63份魔芋47?63份金沙草44?60份苦瓜42?58份
[0017] 馬蹄42?58份龍膽草41?57份荔枝37?53份蔓荊子32?48份。
[0018] 制成所述中藥滴眼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shù)為:
[0019] 胡桃枝63?71份鳳尾茶61?69份模柳60?68份紅門蘭57?65份
[0020] 荷葉55?63份合萌根54?62份花椒54?62份過壇龍52?60份
[0021] 決明子51?59份魔芋51?59份金沙草48?56份苦瓜46?54份
[0022] 馬蹄46?54份龍膽草45?53份蒸枝41?49份蔓荊子36?44份。
[0023] 制成所述中藥滴眼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shù)為:
[0024] 胡桃枝67份鳳尾茶65份檳榔64份紅門蘭61份
[0025] 荷葉59份合萌根58份花椒58份過壇龍56份
[0026] 決明子55份魔芋55份金沙草52份苦瓜50份
[0027] 馬蹄50份龍膽草49份荔枝45份蔓荊子40份。
[0028] -種治療眼疲勞的中藥滴眼液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0029] (1)將胡桃枝、紅門蘭、荷葉、決明子、魔芋、金沙草和馬蹄洗凈,放入容器內(nèi),加入 8?10倍量的蒸餾水,浸泡5?6小時后,煮沸3?4小時,提?。辉俅渭尤??8倍量蒸 餾水,煮沸2?3小時,提?。蛔詈?,加入4?6倍量蒸餾水,加熱煮沸1?2小時,提取;合 并三次提取液,過濾,得濾液,濃縮成60°C下相對密度為1. 10?1. 13的稠膏,備用;
[0030] (2)將鳳尾茶和花椒放入容器內(nèi),進(jìn)行粉碎處理,研末,過180目細(xì)粉,備用;
[0031] (3)將檳榔、過壇龍、苦瓜和荔枝洗凈,切碎,放入容器內(nèi),絞汁,濾雜質(zhì),留汁液備 用;
[0032] (4)將合萌根、龍膽草和蔓荊子洗凈,浸入5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 時,加熱提取3小時,回收乙醇,濾過,得濾液,濃縮為65°C下相對密度為1. 12?1. 16的稠 膏,備用;
[0033] (5)將上述步驟⑴?⑷所制得的稠膏、細(xì)粉以及汁液混合,制成藥水,即得本發(fā) 明所述的治療眼疲勞的中藥滴眼液。
[0034] 本發(fā)明所用中藥的藥性如下:
[0035] 胡桃枝:味苦、澀,性平。殺蟲止癢,解毒散結(jié)。主疥瘡,瘰疬,腫塊?!侗孀C施治》 載:"對腫瘤能改善癥狀,增進(jìn)食欲,鎮(zhèn)痛補(bǔ)血。外洗治全身發(fā)癢。"
[0036] 鳳尾茶:味辛,性平。發(fā)散外邪,理氣和胃。主感冒,咽喉紅腫,目赤腫痛,口腔炎, 牙痛,肝炎,消化不良?!对颇现胁菟帯份d:"發(fā)散解表,理氣和胃。治外感風(fēng)寒,頭身痛,咽喉 痛,消化不良。"
[0037] 檳榔:味苦、辛,性溫;歸胃、大腸經(jīng)。殺蟲消積,降氣行水,截瘧。用于絳蟲、蛔蟲、 姜片蟲病,蟲積腹痛,積滯瀉痢,里急后重,水腫腳氣,瘧疾?,F(xiàn)代醫(yī)學(xué)研究證實,檳榔水浸液 在試管內(nèi)對堇色毛癬菌等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煎劑和水浸劑對流感病毒甲型 某些株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0038] 紅門蘭:味甘,性平;歸心、腎、胃經(jīng)。強(qiáng)心補(bǔ)腎,生津止渴,健脾胃。主治煩躁口渴, 不思飲食,月經(jīng)不調(diào),虛勞貧血,頭暈,眼花。《內(nèi)蒙古中草藥》載:"強(qiáng)心,補(bǔ)腎,生津,止渴, 健脾胃,治煩躁口渴,不思飲食,陰液不足,月經(jīng)不調(diào)。"
[0039] 荷葉:味苦,性平;歸肝、脾、胃經(jīng)。清熱解暑,升發(fā)清陽,涼血止血。用于暑熱煩渴, 暑濕泄瀉,脾虛泄瀉,血熱吐衄,便血崩漏,降血壓,降血脂?,F(xiàn)代研究表明,荷葉有降血脂作 用。
[0040] 合萌根:味甘、苦,性寒;歸肺、胃、膀胱經(jīng)。清熱利濕,消積解毒。主血淋,泄瀉,痢 疾,疳積,目昏,牙痛,瘡癤。《江西草藥》載:"清熱利濕,消腫止血。"
[0041] 花椒:味辛、性熱;歸脾、胃經(jīng)。芳香健胃,溫中散寒,除濕止痛,殺蟲解毒,止癢解 腥。用于脾胃虛寒,食欲減退,或脘腹冷痛,嘔吐,腹瀉,蛔蟲引起的腹痛。《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載: "主風(fēng)邪氣,溫中,除寒痹,堅齒發(fā),明目。主邪氣咳逆,溫中,逐骨節(jié)皮膚死肌,寒濕痹痛,下 氣。"
[0042] 過壇龍:味苦、辛,性涼;歸肝、膀胱、大腸經(jīng)。清熱利濕,消瘀散腫。治急性傳染性 肝炎,痢疾,腹瀉,砂淋,吐血,便血,瘰疬,跌打損傷,燙傷,外傷出血,疔瘡?!稁X南采藥錄》 載:"治痰火結(jié)核,功勝夏枯草。理濕熱便血,治夾色,均水煎服。搗爛外敷治百足咬傷,理跌 打損傷腫痛。"
[0043] 決明子:味甘、苦、咸,性微寒;歸肝、大腸經(jīng)。清熱明目,潤腸通便。用于目赤澀痛, 羞明多淚,頭痛眩暈,目暗不明,大便秘結(jié)。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載:"清肝明目,利 水通便。治肝炎,肝硬化腹水,高血壓,小兒疳積,夜盲,風(fēng)熱眼痛,習(xí)慣性便秘。"現(xiàn)代醫(yī)學(xué)研 究證實,決明子的水浸液具有降壓作用。
[0044] 魔芋:味辛、苦,性寒,有毒。消腫散結(jié),解毒止痛。用于腫瘤,頸淋巴結(jié)結(jié)核;外用 治癰市腫毒,毒蛇咬傷。
[0045] 金沙草:味甘、微苦,性寒。清熱利濕,舒筋活絡(luò),止血。主治尿路感染,尿路結(jié)石, 腎炎水腫,肝炎,痢疾,目赤腫痛,風(fēng)濕痹痛,筋骨麻木,跌打骨折,外傷出血。
[0046] 苦瓜:味苦,性寒;入心、脾、胃三經(jīng)。清暑滌熱,明目解毒。治熱病煩渴引飲,中暑, 痢疾,赤眼疼痛,癰腫丹毒,惡瘡?!度荼静荨份d:"主治煩熱消渴引飲,風(fēng)熱赤眼,中暑下 痢。"
[0047] 馬蹄:味甘,性寒,無毒。開胃消食,清熱生津,涼血解毒,溫中益氣。主治消渴, 祛體內(nèi)痹熱,呃逆?,F(xiàn)代醫(yī)學(xué)研究證實,馬蹄中含的磷是根莖類蔬菜中較高的,能促進(jìn)人體 生長發(fā)育和維持生理功能的需要,對牙齒骨骼的發(fā)育有很大好處,同時可促進(jìn)體內(nèi)的糖、月旨 肪、蛋白質(zhì)三大物質(zhì)的代謝,調(diào)節(jié)酸堿平衡甘、寒,能清肺熱,又富含黏液質(zhì),有生津潤肺、化 痰利腸、通淋利尿、消癰解毒、涼血化濕、消食除脹主治熱病消渴、黃疸、目赤、咽喉腫痛、小 便赤熱短少、外感風(fēng)熱、痞積等病癥。
[0048] 龍膽草:味苦,性寒;歸肝、膽經(jīng)。清熱燥濕,瀉肝定驚。主治濕熱黃疸,小便淋痛, 陰腫陰癢,濕熱帶下,肝膽實火之頭脹頭痛,目赤腫痛,耳聾耳腫,脅痛口苦,熱病驚風(fēng)抽搐。 《綱目》載:"療咽喉痛,風(fēng)熱盜汗。相火寄在肝膽,有瀉無補(bǔ),故龍膽之益肝膽之氣,正以其 能瀉肝膽之邪熱也。但大苦大寒,過服恐傷胃中生發(fā)之氣,反助火邪,亦久服黃連反從火化 之義。"現(xiàn)代醫(yī)學(xué)研究證實,龍膽草對根瘤細(xì)菌,大腸桿菌、枯草桿菌、根癌病土壤桿菌等有 作用。龍膽草水浸劑在試管內(nèi)對石膏樣毛癬菌星形奴卡氏菌等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 作用。
[0049] 荔枝:味甘、酸,性溫;歸脾、肝經(jīng)。養(yǎng)血健脾,行氣消腫。主病后體虛,津傷口渴, 脾虛泄瀉,呃逆,食少,瘰疬,疔腫,外傷出血。《泉州本草》載:"壯陽益氣,補(bǔ)中清肺,生津止 渴,利咽喉,治產(chǎn)后水腫,脾虛下血,咽喉腫痛,嘔逆等證。"
[0050] 蔓荊子:味辛、苦,性微寒;歸肺、膀胱、肝經(jīng)。疏散風(fēng)熱,清利頭目,除濕處關(guān)節(jié)。主 治外感頭痛,偏正頭風(fēng),昏暈?zāi)堪?,赤眼多淚,目睛內(nèi)痛,齒齦腫痛,濕痹拘攣。
[0051] 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52] 1、本發(fā)明中藥滴眼液具有祛瘀止痛、益氣養(yǎng)血、清熱明目、消腫散結(jié)之功效,對治 療眼疲勞引起的眼干、眼澀、眼酸脹、視物模糊以及視力下降等癥狀具有顯著的療效。
[0053] 2、本發(fā)明中藥滴眼液所選藥材配伍相宜,符合中醫(yī)藥學(xué)和現(xiàn)代醫(yī)藥學(xué)理論,療程 短,見效快,使眼疲勞患者擺脫煩惱,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無任何毒副作用,用藥期間可正 常工作和生活,總有效率高達(dá)97. 1 %。
【具體實施方式】
[0054] 下面結(jié)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進(jìn)一步闡述。
[0055] 實施例1
[0056] 本發(fā)明中藥滴眼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為:
[0057] 胡桃枝75g鳳尾茶73g檳榔72g紅門蘭69g
[0058] 荷葉67g合萌根66g花椒66g過壇龍64g
[0059] 決明子63g魔芋63g金沙草60g苦瓜58g
[0060] 馬蹄58g龍膽草57g蒸枝53g蔓荊子48g。
[0061] 本發(fā)明中藥滴眼液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0062] (1)將胡桃枝、紅門蘭、荷葉、決明子、魔芋、金沙草和馬蹄洗凈,放入容器內(nèi),加入 8?10倍量的蒸餾水,浸泡5?6小時后,煮沸3?4小時,提?。辉俅渭尤??8倍量蒸 餾水,煮沸2?3小時,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餾水,加熱煮沸1?2小時,提取;合 并三次提取液,過濾,得濾液,濃縮成60°C下相對密度為1. 10?1. 13的稠膏,備用;
[0063] (2)將鳳尾茶和花椒放入容器內(nèi),進(jìn)行粉碎處理,研末,過180目細(xì)粉,備用;
[0064] (3)將檳榔、過壇龍、苦瓜和荔枝洗凈,切碎,放入容器內(nèi),絞汁,濾雜質(zhì),留汁液備 用;
[0065] (4)將合萌根、龍膽草和蔓荊子洗凈,浸入5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 時,加熱提取3小時,回收乙醇,濾過,得濾液,濃縮為65°C下相對密度為1. 12?1. 16的稠 膏,備用;
[0066] (5)將上述步驟⑴?⑷所制得的稠膏、細(xì)粉以及汁液混合,制成藥水,即得本發(fā) 明所述的治療眼疲勞的中藥滴眼液。
[0067] 用法用量:外用滴眼,每日滴2次,早晚各1次,每次2滴,5天為1個療程,1?3 個療程即可恢復(fù)正常,病情嚴(yán)重者遵醫(yī)囑酌增用量。
[0068] 實施例2
[0069] 本發(fā)明中藥滴眼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為:
[0070] 胡桃枝71g鳳尾茶69g檳榔68g紅門蘭65g
[0071] 荷葉63g合萌根62g花椒62g過壇龍60g
[0072] 決明子59g魔芋59g金沙草56g苦瓜54g
[0073] 馬蹄54g龍膽草53g蒸枝49g蔓荊子44g。
[0074] 本實施例的中藥滴眼液制備方法工藝步驟及用法用量與實施例1相同。
[0075] 實施例3
[0076] 本發(fā)明中藥滴眼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為:
[0077] 胡桃枝67g鳳尾茶65g檳榔64g紅門蘭61g
[0078] 荷葉59g合萌根58g花椒58g過壇龍56g
[0079] 決明子55g魔芋55g金沙草52g苦瓜50g
[0080] 馬蹄50g龍膽草49g蒸枝45g蔓荊子40g。
[0081] 本實施例的中藥滴眼液制備方法工藝步驟及用法用量與實施例1相同。
[0082] 實施例4
[0083] 本發(fā)明中藥滴眼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為:
[0084] 胡桃枝63g鳳尾茶61g檳榔60g紅門蘭57g
[0085] 荷葉55g合萌根54g花椒54g過壇龍52g
[0086] 決明子51g魔芋51g金沙草48g苦瓜46g
[0087] 馬蹄46g龍膽草45g蒸枝41g蔓荊子36g。
[0088] 本實施例的中藥滴眼液制備方法工藝步驟及用法用量與實施例1相同。
[0089] 實施例5
[0090] 本發(fā)明中藥滴眼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為:
[0091] 胡桃枝59g鳳尾茶57g檳榔56g紅門蘭53g
[0092] 荷葉51g合萌根50g花椒50g過壇龍48g
[0093] 決明子47g魔芋47g金沙草44g苦瓜42g
[0094] 馬蹄42g龍膽草41g蒸枝37g蔓荊子32g。
[0095] 本實施例的中藥滴眼液制備方法工藝步驟及用法用量與實施例1相同。
[0096] 臨床資料:
[0097] 1、病例選擇:
[0098] 作為治療眼疲勞的中藥滴眼液,選擇確診的眼疲勞患者138例臨床觀察,病人隨 機(jī)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治療組69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35例,年齡12?43歲,平 均年齡27. 5歲,病程平均3年;對照組69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34例,年齡11?44歲, 平均年齡27. 5歲,病程平均2年。
[0099] 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病例的病程、癥狀輕重程度基本一致,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 性。
[0100] 2、藥物選擇:
[0101] 治療組使用本發(fā)明中藥滴眼液,外用滴眼,每日滴2次,早晚各1次,每次2滴,5天 為1個療程,1?3個療程即可恢復(fù)正常,病情嚴(yán)重者遵醫(yī)囑酌增用量。
[0102] 對照組使用復(fù)方門冬維甘滴眼液,滴眼,每次1?2滴,每日4?6次,療程視病情 而定。
[0103] 3、療效判定:
[0104] (1)治愈:眼疲勞癥狀全部消失,視力恢復(fù)正常。
[0105] ⑵顯效:眼疲勞癥狀明顯減輕,視力有所好轉(zhuǎn)。
[0106] (3)有效:眼疲勞癥狀有所減輕,視力明顯好轉(zhuǎn)。
[0107] (4)無效:通過治療后眼疲勞癥狀無減輕或加重。
[0108] 4、結(jié)果:
[0109] 選用本發(fā)明藥物的治療組中,治愈35例,顯效21例,有效11例,無效2例,治愈率 50. 7%,總有效率97. 1%。
[0110] 對照組中治愈19例,顯效15例,有效10例,無效25例,治愈率27. 5 %,總有效率 63. 8%。
[0111] 以上結(jié)果顯示,治療組的治愈率和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0112] 典型病例舉例:
[0113] 1、唐某,女,17歲,廣東潮州人?;颊咭暳ο陆蛋肽暧杏嗲笤\,伴有視物易疲勞,眼 酸痛脹不適,查遠(yuǎn)視力右為〇. 7、左0. 7,近視力右為1. 5、左為1. 5,經(jīng)阿托品散瞳檢影后,呈 正視眼,確診為近視,全身癥見面色恍白,疲憊,舌淡脈弱。治宜滋陰補(bǔ)腎,養(yǎng)肝明目。給予 本發(fā)明中藥滴眼液治療,使用1個療程后,癥狀有所好轉(zhuǎn),視力有所恢復(fù),繼續(xù)使用1個療程 后,癥狀消失,視力恢復(fù)正常。
[0114] 2、馮某,女,25歲,上海盧灣區(qū)人。患者每天工作連續(xù)用電腦8小時,去年眼睛沒 事,可今年開始眼睛越來越疲勞,出現(xiàn)視力下降,患者本來就有中度近視,以前看遠(yuǎn)處模糊, 現(xiàn)在看近處也出現(xiàn)模糊現(xiàn)象了,停止用電腦一個月,感覺恢復(fù)不少,但只要一用電腦,一天 下來,眼睛就有嚴(yán)重了,有時用著半截電腦眼睛會嘩嘩流淚,而且用完電腦后眼睛怕光,有 光照會覺得非常刺眼,患者的工作又離不開電腦,來我院就診,服用本發(fā)明中藥滴眼液治 療,使用1個療程后,癥狀消失,連續(xù)使用電腦也不會出現(xiàn)眼疲勞現(xiàn)象。
[0115] 3、曾某,男,29歲,河南開封人?;颊呤且患襂T企業(yè)的程序員,經(jīng)常對著電腦寫程 序,一坐就是一天,項目催得緊的時候,晚上還經(jīng)常熬夜,最近他總感覺頭痛,本以為是休息 不好,過兩天就沒事了,可持續(xù)一周后仍未緩解,于是患者趕緊到醫(yī)院檢查,經(jīng)檢查為眼疲 勞,患者頭痛主要是用眼過度、眼睛太累造成的,使用本發(fā)明中藥滴眼液治療,使用1個療 程后,癥狀有所患者,繼續(xù)使用1個療程后,癥狀消失,痊愈,隨訪至今未復(fù)發(fā)。
[0116] 4、謝某,男,32歲,陜西銅川人。患者長期從事電腦工作,極易視疲勞,眼酸痛脹,給 予本發(fā)明中藥滴眼液治療,使用1個療程后,癥狀消失,視疲勞減輕,痊愈。
[0117] 5、沈某,女,41歲,江西新余人?;颊咴谌メt(yī)院眼科檢查時,眼睛已經(jīng)有了在電腦前 工作4年的紀(jì)錄,在最近一個星期,眼睛出現(xiàn)了這樣一些癥狀,如看東西久了就模糊、眼睛 干澀、頭昏頭痛,嚴(yán)重時還出現(xiàn)惡心、嘔吐等,經(jīng)檢查這是眼疲勞的癥狀,使用本發(fā)明中藥滴 眼液治療,使用1個療程后,癥狀有所好轉(zhuǎn),繼續(xù)使用2個療程后,眼睛恢復(fù)正常。
[0118] 6、傅某,男,36歲,甘肅張掖人?;颊哳~頭疼痛,從上個月開始到現(xiàn)在,額頭疼痛越 來越厲害,眼疲勞,看東西就心慌,經(jīng)醫(yī)生推薦使用本發(fā)明中藥滴眼液治療,使用1個療程 后,額頭疼痛癥狀消失,眼睛恢復(fù)正常。
【權(quán)利要求】
1. 一種治療眼疲勞的中藥滴眼液,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藥滴眼液有效成分的原料 組成及重量份數(shù)為: 胡桃枝55?79份鳳尾茶53?77份檳榔52?76份紅門蘭49?73份 荷葉47?71份合萌根46?70份花椒46?70份過壇龍44?68份 決明子43?67份魔芋43?67份金沙草40?64份苦瓜38?62份 馬蹄38?62份龍膽草37?61份荔枝33?57份蔓荊子28?52份。
2.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眼疲勞的中藥滴眼液,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藥 滴眼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shù)為: 胡桃枝59?75份鳳尾茶57?73份檳榔56?72份紅門蘭53?69份 荷葉51?67份合萌根50?66份花椒50?66份過壇龍48?64份 決明子47?63份魔芋47?63份金沙草44?60份苦瓜42?58份 馬蹄42?58份龍膽草41?57份荔枝37?53份蔓荊子32?48份。
3.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眼疲勞的中藥滴眼液,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藥 滴眼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shù)為: 胡桃枝63?71份鳳尾茶61?69份模柳60?68份紅門蘭57?65份 荷葉55?63份合萌根54?62份花椒54?62份過壇龍52?60份 決明子51?59份魔芋51?59份金沙草48?56份苦瓜46?54份 馬蹄46?54份龍膽草45?53份蒸枝41?49份蔓荊子36?44份。
4.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眼疲勞的中藥滴眼液,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藥 滴眼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shù)為: 胡桃枝67份鳳尾茶65份檳榔64份紅門蘭61份 荷葉59份合萌根58份花椒58份過壇龍56份 決明子55份魔芋55份金沙草52份苦瓜50份 馬蹄50份龍膽草49份荔枝45份蔓荊子40份。
5. -種如權(quán)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治療眼疲勞的中藥滴眼液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 于: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1) 將胡桃枝、紅門蘭、荷葉、決明子、魔芋、金沙草和馬蹄洗凈,放入容器內(nèi),加入8? 10倍量的蒸餾水,浸泡5?6小時后,煮沸3?4小時,提?。辉俅渭尤??8倍量蒸餾水, 煮沸2?3小時,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餾水,加熱煮沸1?2小時,提??;合并三次 提取液,過濾,得濾液,濃縮成60°C下相對密度為1. 10?1. 13的稠膏,備用; (2) 將鳳尾茶和花椒放入容器內(nèi),進(jìn)行粉碎處理,研末,過180目細(xì)粉,備用; (3) 將檳榔、過壇龍、苦瓜和荔枝洗凈,切碎,放入容器內(nèi),絞汁,濾雜質(zhì),留汁液備用; (4) 將合萌根、龍膽草和蔓荊子洗凈,浸入5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時,力口 熱提取3小時,回收乙醇,濾過,得濾液,濃縮為65°C下相對密度為1. 12?1. 16的稠膏,備 用; (5) 將上述步驟(1)?(4)所制得的稠膏、細(xì)粉以及汁液混合,制成藥水,即得所述的治 療眼疲勞的中藥滴眼液。
【文檔編號】A61P27/02GK104208437SQ201410524587
【公開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4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4年10月4日
【發(fā)明者】李殿光, 李紅光, 徐曉勝 申請人:李殿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