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降血糖保健食品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降血糖保健食品,它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所制成:人參20份、黃芪20-30份、葛根15-25份、蒼術(shù)25-45份、五味子5-15份、枸杞子10-20份、玉米須10-20份、小扁豆30-50份、苦瓜20-30份、薏苡仁5-10份、維生素0.06-0.1份。本發(fā)明還提供了所述降血糖保健食品的制備方法及其應(yīng)用。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本發(fā)明所得的降血糖保健食品,無毒副作用,既有營養(yǎng)價值,又能夠有效降血糖,且能明顯減少降血糖藥物所產(chǎn)生的副反應(yīng)。
【專利說明】一種降血糖保健食品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降血糖保健食品及其制備方法,屬于保健食品領(lǐng)域。
【背景技術(shù)】
[0002] 保健食品是指聲稱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zhì)為目的的食品, 即適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diào)節(jié)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并且對人體不產(chǎn)生任何 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保健食品與普通食品、藥品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保健食品 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作為食品的一個種類,保健食品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既可 以是普通食品的形態(tài),也可以使用片劑、膠囊等特殊劑型。
[0003] 高血糖是指空腹(8小時內(nèi)無糖及任何含糖食物攝入)血糖高于正常范圍,引起高 血糖的主要原因包括不良生活習(xí)慣和環(huán)境、其他疾病引起、遺傳等因素。高血糖是當今社會 發(fā)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成為困擾人們的最常見疾病,需要終身治療,且要控制日常生活習(xí) 慣和飲食,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在中醫(yī)學(xué)上,高血糖是人體陰陽、氣血、臟腑功能失 調(diào)的反映,需要辨證論治,使人體內(nèi)環(huán)境恢復(fù)正常的生理狀況,從而有利于血糖代謝漸趨正 堂 巾。
[0004] 高血糖患者需要持續(xù)服用藥物,而且日常飲食也需要控制,給患者的生活帶來不 便。其次,服用藥品常常會伴隨一系列的副反應(yīng),給患者日常生活帶來痛苦。
【發(fā)明內(nèi)容】
[0005] 發(fā)明目的: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shù)中存在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降血糖保健食品及 其制備方法。
[0006] 技術(shù)方案: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降血糖保健食品,它主要由如下重 量份的原料所制成:
[0007] 人參20份、黃芪20-30份、葛根15-25份、蒼術(shù)25-45份、五味子5-15份、枸杞 子10-20份、玉米須10-20份、小扁? 30_50份、苦瓜20_30份、意該仁5_10份、維生素 0· 06-0. 1 份。
[0008] 作為優(yōu)選,所述降血糖保健食品主要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所制成:
[0009] 人參20份、黃芪22-28份、葛根18-22份、蒼術(shù)30-40份、五味子8-12份、枸杞 子12-18份、玉米須12-18份、小扁豆35-45份、苦瓜22-28份、薏苡仁6-8份、維生素 0· 07-0. 09 份。
[0010] 作為另一種優(yōu)選,所述維生素為維生素 C、維生素 Β1、維生素 Β2、維生素 Β12或維生 素 Ε。
[0011]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所述降血糖保健食品的制備工藝,它主要是由以下步驟所組成:
[0012] (1)按比例稱取人參、黃芪、葛根、蒼術(shù)和五味子,加入6-10倍體積的60-80%乙醇 回流提取1-3次,每次1-3小時,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得醇提液和殘渣;
[0013] (2)上述殘渣與枸杞子、玉米須合并,加入8-12倍體積的水回流提取1-3次,每次 1-3小時,合并提取液,得水提液,與上述醇提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10-1. 16的總浸 膏;
[0014] ⑶苦瓜榨汁,小扁豆和薏苡仁研磨成粉,所得汁液和粉加入到上述總浸膏中,最 后加入維生素,混勻,干燥,制粒,得總顆粒,即得。
[0015] 作為優(yōu)選,所述總顆粒按照常規(guī)制劑方法制成片劑、膠囊劑、丸劑、顆粒劑或散劑。
[0016] 本發(fā)明最后提供了所述保健食品在制備降血糖保健食品中的應(yīng)用。
[0017] 本發(fā)明所述保健食品是由中藥提取物、營養(yǎng)食品和維生素所制成。人參、黃芪、葛 根、蒼術(shù)、五味子、枸杞子和玉米須的提取物中的人參皂苷、人參多糖、黃芪甲苷等成分,以 及其中的類胰島素成分,能夠有效降低血糖;小扁豆、苦瓜和薏苡仁均為天然食品,其中既 包含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yǎng)物質(zhì),又含有有效降低血糖的成分,和上述中藥提取物合用,即可 以彌補營養(yǎng)的缺陷,又可以增強其降血糖作用,相輔相成,且兩者共用,也能夠減少降血糖 藥物所帶來的副作用。
[0018] 有益效果: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shù),本發(fā)明所得的降血糖保健食品,無毒副作用,既有營 養(yǎng)價值,又能夠有效降血糖,且能明顯減少降血糖藥物所產(chǎn)生的副反應(yīng)。
【具體實施方式】
[0019] 下面結(jié)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更進一步的說明。
[0020] 實施例1
[0021] 處方:
[0022] 人參20g、黃苗20g、葛根15g、蒼術(shù)25g、五味子5g、枸杞子10g、玉米須10g、小扁豆 3〇g、苦瓜20g、薏該仁5g、維生素 CO. 06g。
[0023] 制備方法:
[0024] (1)按比例稱取人參、黃芪、葛根、蒼術(shù)和五味子,加入6倍體積的60%乙醇回流提 取1次,每次3小時,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得醇提液和殘渣;
[0025] (2)上述殘渣與枸杞子、玉米須合并,加入8倍體積的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 時,合并提取液,得水提液,與上述醇提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10的總浸膏;
[0026] (3)苦瓜榨汁,小扁豆和薏苡仁研磨成粉,所得汁液和粉加入到上述總浸膏中,最 后加入維生素 C,混勻,干燥,制粒,得總顆粒,即得。
[0027] 作為優(yōu)選,所述總顆粒按照常規(guī)制劑方法制成片劑。
[0028] 實施例2
[0029] 處方:
[0030] 人參20g、黃苗30g、葛根25g、蒼術(shù)45g、五味子15g、枸杞子20g、玉米須20g、小扁 豆50g、苦瓜30g、薏該仁10g、維生素 BIO. lg。
[0031] 制備方法:
[0032] (1)按比例稱取人參、黃芪、葛根、蒼術(shù)和五味子,加入10倍體積的80%乙醇回流 提取3次,每次1小時,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得醇提液和殘渣;
[0033] (2)上述殘渣與枸杞子、玉米須合并,加入12倍體積的水回流提取1次,每次3小 時,合并提取液,得水提液,與上述醇提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16的總浸膏;
[0034] (3)苦瓜榨汁,小扁豆和薏苡仁研磨成粉,所得汁液和粉加入到上述總浸膏中,最 后加入維生素 B1,混勻,干燥,制粒,得總顆粒,即得。
[0035] 作為優(yōu)選,所述總顆粒按照常規(guī)制劑方法制成膠囊劑。
[0036] 實施例3
[0037] 處方:
[0038] 人參20g、黃苗25g、葛根20g、蒼術(shù)35g、五味子10g、枸杞子15g、玉米須15g、小扁 豆40g、苦瓜25g、薏該仁7g、維生素 B20. 08g。
[0039] 制備方法:
[0040] (1)按比例稱取人參、黃芪、葛根、蒼術(shù)和五味子,加入8倍體積的70%乙醇回流提 取2次,每次2小時,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得醇提液和殘渣;
[0041] (2)上述殘渣與枸杞子、玉米須合并,加入10倍體積的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 時,合并提取液,得水提液,與上述醇提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13的總浸膏;
[0042] (3)苦瓜榨汁,小扁豆和薏苡仁研磨成粉,所得汁液和粉加入到上述總浸膏中,最 后加入維生素 B2,混勻,干燥,制粒,得總顆粒,即得。
[0043] 作為優(yōu)選,所述總顆粒按照常規(guī)制劑方法制成丸劑。
[0044] 實施例4
[0045] 處方:
[0046] 人參20g、黃苗22g、葛根18g、蒼術(shù)30g、五味子8g、枸杞子12g、玉米須12g、小扁豆 35g、苦瓜22g、薏該仁6g、維生素 B120. 07g。
[0047] 制備方法:
[0048] (1)按比例稱取人參、黃芪、葛根、蒼術(shù)和五味子,加入7倍體積的65%乙醇回流提 取1次,每次2小時,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得醇提液和殘渣;
[0049] (2)上述殘渣與枸杞子、玉米須合并,加入9倍體積的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 時,合并提取液,得水提液,與上述醇提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12的總浸膏;
[0050] (3)苦瓜榨汁,小扁豆和薏苡仁研磨成粉,所得汁液和粉加入到上述總浸膏中,最 后加入維生素 B12,混勻,干燥,制粒,得總顆粒,即得。
[0051] 作為優(yōu)選,所述總顆粒按照常規(guī)制劑方法制成顆粒劑。
[0052] 實施例5
[0053] 處方:
[0054] 人參20g、黃苗28g、葛根22g、蒼術(shù)40g、五味子12g、枸杞子18g、玉米須18g、小扁 豆45g、苦瓜28g、薏該仁8g、維生素 E 0. 09g。
[0055] 制備方法:
[0056] (1)按比例稱取人參、黃芪、葛根、蒼術(shù)和五味子,加入9倍體積的75%乙醇回流提 取2次,每次3小時,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得醇提液和殘渣;
[0057] (2)上述殘渣與枸杞子、玉米須合并,加入11倍體積的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 時,合并提取液,得水提液,與上述醇提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14的總浸膏;
[0058] (3)苦瓜榨汁,小扁豆和薏苡仁研磨成粉,所得汁液和粉加入到上述總浸膏中,最 后加入維生素 E,混勻,干燥,制粒,得總顆粒,即得。
[0059] 作為優(yōu)選,所述總顆粒按照常規(guī)制劑方法制成散劑。
[0060] 實驗例1本發(fā)明保健食品降血糖實驗
[0061] 1資料與方法
[0062] 1. 1實驗材料
[0063] 1. 1. 1試劑鏈脈霉素(STZ),購白美國Sigma公司;本發(fā)明實施例1、實施例2、實施 例3、實施例4和實施例5所得保健品。
[0064] 1. 1. 2實驗動物SD大鼠105只,由上海西普爾-凱實驗動物有限公司提供,雌雄兼 用,體重150g?250g。
[0065] 1. 2實驗方法
[0066] 1. 2. 1造模方法
[0067] 大鼠禁食、不禁水12-16h,用0· lmol/L、PH4. 2的檸檬酸鈉緩沖液(冷藏)配制 成的STZ溶液(新鮮配制),腹腔1次性注射,于造模7天后檢測血糖,隨機血糖值大于 11. lmmol/L為模型成功。
[0068] 1. 2. 2分組與給藥
[0069] 取大鼠105只,隨機分為7組,每組15只,分別為正常組、模型組、實施例1組、實 施例2組、實施例3組、實施例4組、實施例5組,正常組是對正常大鼠灌服蒸餾水42mL/kg, 模型組是在造模大鼠基礎(chǔ)上灌服蒸餾水42mL/kg、后5組分別給予本發(fā)明實施例1、實施例 2、實施例3、實施例4和實施例5保健品。上述5組均是在造模大鼠基礎(chǔ)上給予本發(fā)明所得 保健食品。所有動物每天給藥1次,連續(xù)給藥3周,末次給藥后,禁食12h,采用強血糖監(jiān)測 儀和試紙條,經(jīng)尾靜脈取血測空腹血糖值。
[0070] 1. 3數(shù)據(jù)處理
[0071] 采用SPSS16. 0統(tǒng)計軟件處理。試驗各指標測定結(jié)果以Mean 士 SD表示。組間均 數(shù)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及配對t檢驗,P〈0. 05為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0072] 2實驗結(jié)果,見表1
[0073] 表1本發(fā)明實施例所得保健食品降血糖效果
[0074]
【權(quán)利要求】
1. 一種降血糖保健食品,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所制成: 人參20份、黃芪20-30份、葛根15-25份、蒼術(shù)25-45份、五味子5-15份、 枸杞子10-20份、玉米須10-20份、小扁豆30-50份、苦瓜20-30份、 意該仁5-10份、維生素 0. 06-0. 1份。
2.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降血糖保健食品,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 料所制成: 人參20份、黃芪22-28份、葛根18-22份、蒼術(shù)30-40份、五味子8-12份、 枸杞子12-18份、玉米須12-18份、小扁豆35-45份、苦瓜22-28份、 薏苡仁6-8份、維生素0. 07-0. 09份。
3.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降血糖保健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維生素為維生素 C、維生 素 B1、維生素 B2、維生素 B12或維生素 E。
4. 權(quán)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降血糖保健食品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以 下步驟所組成: (1) 按比例稱取人參、黃芪、葛根、蒼術(shù)和五味子,加入6-10倍體積的60-80%乙醇回流 提取1-3次,每次1-3小時,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得醇提液和殘渣; (2) 上述殘渣與枸杞子、玉米須合并,加入8-12倍體積的水回流提取1-3次,每次1-3 小時,合并提取液,得水提液,與上述醇提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10-1. 16的總浸膏; (3) 苦瓜榨汁,小扁豆和薏苡仁研磨成粉,所得汁液和粉加入到上述總浸膏中,最后加 入維生素,混勻,干燥,制粒,得總顆粒,即得。
5.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降血糖保健食品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總顆粒按照 常規(guī)制劑方法制成片劑、膠囊劑、丸劑、顆粒劑或散劑。
6. 權(quán)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保健食品在制備降血糖保健食品中的應(yīng)用。
【文檔編號】A61K31/375GK104137992SQ201410367154
【公開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9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4年7月29日
【發(fā)明者】卞佳林 申請人:卞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