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的中藥,包括川芎、荊芥、防風、細辛、香附子、薄荷、羌活、白芷,菊花、赤芍、元胡和龍膽草,其中各組分的重量份數比為:川芎12-18份,荊芥8-12份,防風8-12份,細辛2-4份,香附子8-12份,薄荷8-12份,羌活8-12份,白芷8-12份,菊花12-18份,赤芍12-18份,元胡7-13份,龍膽草10-15份。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配方中的川芎為主藥,結合其他藥物配伍,尤其對腦部的動脈粥樣硬化的防治有很好的效果。
【專利說明】一種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的中藥
[0001]
【技術領域】
[0002]本發(fā)明屬于醫(yī)藥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治療動脈粥樣硬化的中藥。
【背景技術】
[0003]當今社會由于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以及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流行,心腦血管病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并有年輕化的趨勢,已成為患病率、致殘率及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嚴重的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及生命。因此控制心腦血管病的蔓延已成為當務之急。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誘因是動脈粥樣硬化,一旦發(fā)生了動脈粥樣硬化,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容易發(fā)生心腦血管疾病,而動脈粥樣硬化是由多種因素導致的病理變化,動脈硬化是其主要病因,其主要表現為血管病變引起器官缺血導致疾病發(fā)生,血管病變主要原因是:由于血液中的雜質長時間沉積并附著于血管壁,導致血管硬化管徑狹窄,臨床出現的疾病為: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腦卒中、腦出血、腦萎縮、老年性癡呆、腎功能不全等癥狀,目前尚無治療的特效藥。
【發(fā)明內容】
[0004]本發(fā)明針對現有的治療心腦血管病的中藥制劑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的中藥。
[0005]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的中藥,包括川芎、荊芥、防風、細辛、香附子、薄荷、羌活、白芷,菊花、赤芍、元胡和龍膽草,其中各組分的重量份數比為:川芎12-18份,荊芥8-12份,防風8-12份,細辛2-4份,香附子8-12份,薄荷8-12份,蕪;活8-12份,白芷8-12份,菊花12-18份,赤芍12-18份,元胡7_13份,龍膽草10-15份。
[0006]優(yōu)選地,上述原料的重量份數比為:川彎15份,荊芥10份,防風10份,細辛3份,香附子10份,薄荷10份,羌活10份,白芷10份,菊花15份,赤芍15份,元胡10份,龍膽草12份。
[0007]上述的中藥是湯劑、散劑劑、膠囊劑、顆粒、口服液、合劑或糖漿劑。
[0008]本發(fā)明中的中藥在治療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藥中的應用。
[0009]本發(fā)明具有的優(yōu)點和積極效果是:本方劑中川芎具有很好的活血止痛功效,且研究表明芎能活血化瘀,增加冠脈流量,降低心肌氧耗,改善心肌代謝。川芎水提液及其生物堿能擴張冠狀和血管,增加冠脈血流量,改善心肌缺氧狀況,川芎嗪主要分布于血流豐富的大循環(huán)和組織。對血管平滑肌具有解痙作用;對由腎上腺或氯化鉀引起的血管痙攣有緩解作用;能明顯降低麻醉犬冠脈阻力和肺動脈高壓,結合其他藥物配伍,尤其對腦部的動脈粥樣硬化的防治有很好的效果。
[0010]
【具體實施方式】[0011]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但不限定本發(fā)明。
[0012]實施例1
一種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的中藥,包括川芎、荊芥、防風、細辛、香附子、薄荷、羌活、白芷,菊花、赤芍、元胡和龍膽草,其中各組分的重量份數比為:川芎15份,荊芥10份,防風10份,細辛3份,香附子10份,薄荷10份,羌活10份,白芷10份,菊花15份,赤芍15份,元胡10份,龍膽草12份。
[0013]實施例2
一種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的中藥,包括川芎、荊芥、防風、細辛、香附子、薄荷、羌活、白芷,菊花、赤芍、元胡和龍膽草,其中各組分的重量份數比為:川芎16份,荊芥9份,防風10份,細辛3份,香附子12份,薄荷8份,蕪;活10份,白]E 10份,菊花12份,赤茍12份,兀胡8份,龍膽草10份。
[0014]以上對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 于限定本發(fā)明的實施范圍。凡依本發(fā)明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發(fā)明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包括川芎、荊芥、防風、細辛、香附子、薄荷、羌活、白芷,菊花、赤芍、元胡和龍膽草,其中各組分的重量份數比為:川彎12-18份,荊芥8-12份,防風8-12份,細辛2-4份,香附子8_12份,薄荷8_12份,蕪;活8_12份,白]E8-12份,菊花12-18份,赤芍12-18份,元胡7_13份,龍膽草10-15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的中藥,其特征在于:上述原料的重量份數比為:川彎15份,荊芥10份,防風10份,細辛3份,香附子10份,薄荷10份,羌活10份,白芷10份,菊花15份,赤茍15份,兀胡10份,龍膽草12份。
3.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的劑型是湯劑、散劑劑、膠囊劑、顆粒、口服液、合劑或糖漿劑。
4.本發(fā)明中的中藥在治療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藥中的應用。
【文檔編號】A61P9/10GK103977204SQ201410242585
【公開日】2014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4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6月4日
【發(fā)明者】宋德成, 邸克萊, 劉彩田, 王磊 申請人:天津太平洋制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