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羊傳染性膿皰的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治療羊傳染性膿皰的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組成:青黛5-20份,黃柏2-8份,大黃2-8份,五倍子1-8份,冰片1-4份,菜籽油10-25份。本發(fā)明具有清熱解毒,抗菌消炎,斂汗止血,通竅止痛,療效鞏固的特點,對治療羊傳染性膿皰效果顯著,治愈率高,且使用安全方便,無毒副作用。這種組合物制成的膏劑能有效避免過去用藥單一,特別是對一些正在形成尚未破潰的丘疹也能同時兼固,并能較長時間保證藥量和維持藥效,對提高療效減少死亡致關重要。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羊傳染性膿皰的組合物【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農用醫(y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羊傳染性膿皰的組合物。
【背景技術】
[0002]羊傳染性膿皰又稱羊口瘡或羊胡子瘡。是由病毒引起羊的一種接觸性傳染病,以口唇、舌、鼻、乳房等部位形成丘疹、水皰、膿皰和結成疣狀結痂為特征。病初口唇腫大外翻,繼而口唇、腹下、四肢、外陰、尾下等多處出現麻子大的紅點和丘疫,經I—2天形成水皰子和膿皰。多數病羊在口唇、外陰、尾下等被毛稀少部可見桑葚狀突起,有的患羊上、下唇均腫大呈蘑菇狀,有的整個顏面龜裂、潰爛。少數患有嚴重眼炎,個別病例口腔發(fā)出腐臭味,舌體黃染、流黃涎,舌體腫大潰爛,采食困難。病程I周左右。羔羊多因饑餓虛脫衰竭或繼發(fā)感染肺炎等病而死亡。該病在我國每年都有發(fā)生,雖然死亡率低,但發(fā)病面寬,常呈散發(fā)性季節(jié)流行,是嚴重影響羔羊健康生長和養(yǎng)羊業(yè)發(fā)展的傳染病之一?,F有技術中治療羊傳染性膿皰方法很多如:(1)0.5%高錳酸鉀溶液清洗創(chuàng)面或用3% -5%碘酒涂擦患部,對出現全身癥狀的病羊用青霉素配合地塞米松肌肉注射。(2)鮮韭菜100g搗爛,菜油適量調敷患部;
[3]五倍子60g、馬齒莧30g共研細末撒布創(chuàng)面;(4)青黛30g、大黃25g、冰片5g共研細末撒布創(chuàng)面等。上屬方法對一些病情輕的羊有一定療效,但對部分病情較重的羊往往療效不夠理想,效果緩慢貽誤病情甚至加重病情而導致死亡。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旨在提供一種治療羊傳染性膿皰的組合物,以解決眾多治療技術中治療羊傳染性膿皰療效不夠理想,效果緩慢貽誤病情甚至加重病情而導致死亡的問題。尤其對病情較重的羊治療效果更佳。
[0004]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的:
[0005]一種治療羊傳染性膿皰的組合物,它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組成:青黛5-20份,黃柏2-8份,大黃2-8份,五倍子1-8份,冰片1-4份,菜籽油10-25份。
[0006]進一步的,所述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組成:青黛5-15份,黃柏5-7份,大黃5-7份,五倍子3-5份,冰片1-2份,菜籽油18-20份。
[0007]更進一步的,所述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組成:青黛10份,黃柏6份,大黃6份,五倍子4份,冰片1.5份,菜籽油19份。
[0008]所述治療羊傳染性膿皰的組合物的制備工藝為:
[0009]將各中藥原料分別粉碎后,按配方量放入干凈的容器內混合拌勻,然后將配方量生菜油倒入攪拌使之成膏狀,添加或 不添加輔料,用常規(guī)方法制成需要的制劑劑型。
[0010]本發(fā)明制得的膏體可采用常規(guī)公知的相應制劑方法,加入常規(guī)輔料,如基質羊脂、蜂蠟、石蠟、烴類及膠類,制成軟膏劑、硬膏劑等,優(yōu)選軟膏劑。
[0011]所訴治療羊傳染性膿皰的組合物的軟膏劑制備工藝為:
[0012]將各中藥原料分別粉碎、研細后放入干凈的容器內混合拌勻,然后將菜籽油倒入攪拌使之成膏狀,添加輔料凡士林,研磨均勻制成軟膏劑。
[0013]本發(fā)明組方由發(fā)明人通過長期研究和篩選,并根據用藥經驗優(yōu)化而得。各成分特性及功效如下:
[0014]青黛:雙子葉植物藥爵床科植物馬藍、雙子葉植物藥豆科植物木藍、雙子葉植物藥十字花科植物菘藍、草大青或寥科植物寥藍葉中的干燥色素。性味咸寒。清熱解毒,涼血消斑,清肝瀉火,定驚。主治:溫病熱盛,斑疹,吐血、咯血,咽痛口瘡,小」L驚癇,瘡腫,丹毒,蛇蟲咬傷。青黛(木藍)醇浸液(0.5克/毫升)在體外對炭疽桿菌、肺炎桿菌、志賀氏痢疾桿菌、霍亂弧菌、金黃色和白色葡萄球菌皆有抑制作用。
[0015]黃柏:蕓香科落葉喬木植物黃檗(關黃柏).和黃皮樹(川黃柏)除去栓皮的樹皮。本品含小檗堿、黃柏堿等多種生物堿。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退熱除蒸。主治濕熱帶下,熱淋腳氣,瀉痢黃疸,瘡瘍腫痛,濕疹濕瘡,陰虛發(fā)熱,盜汗遺精。黃柏抗菌譜和抗菌效力與黃連相似,對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結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等多種致病細菌均有抑制作用;對某些皮膚真菌,對鉤端螺旋體、乙肝表面抗原也有抑制作用;對血小板有保護作用;外用可促使皮下滲血的吸收;另外,還有利膽、利尿、降壓、解熱等作用。
[0016]大黃:多種寥科大黃屬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稱,具有瀉熱通便、清熱除濕功效,大黃有抗感染作用,對多種革蘭氏陽性和陰性細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最敏感的為葡萄球菌和鏈球菌,其次為白喉桿菌、傷寒和副傷寒桿菌、肺炎雙球菌、痢疾桿菌等;對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由于鞣質所致,故瀉后又有便秘現象;有利膽和健胃作用;此外,還有止血、保肝、降壓、降低血清膽固醇等作用。大黃推陳致新,具有通腑降濁,增進食欲,調理氣血,暢達氣機等作用,可以加快體內代謝廢物和毒素的及時排泄,減少自體中毒機會,同時又保證了血液循環(huán)、消化吸收、水液代謝等系統(tǒng)的正常生理功能。 [0017]五倍子:又名百蟲倉、百藥煎、掊子,為同翅目蚜蟲科的角倍蚜或倍蛋蚜雌蟲寄生于漆樹科植物“鹽膚木”及其同屬其他植物的嫩葉或葉柄,刺傷而生成一種囊狀聚生物蟲癭,經烘倍干燥后所得,具有斂肺降火,澀腸止瀉,斂汗止血,收濕斂瘡的功效,還具有抗菌解毒作用,對于細菌能有效起到解毒,抗菌。
[0018]冰片:龍腦香料植物龍腦香樹的樹脂中析出的天然結晶性化合物,人工合成的機制冰片,以及艾納香蒸餾結晶的加工品。主要含龍腦59.78%~58.93%、異龍腦38.98%~37.52%、樟腦2.70%~2.09%.從龍腦香的樹脂和揮發(fā)油中取得的結晶,是幾乎純粹的右旋龍腦.龍腦香的樹脂和揮發(fā)油中含有多種萜類成分.除龍腦外,尚含有潷草烯、β_欖香烯、石竹烯等倍半萜類成分和齊墩果酸、麥珠子酸、積雪草酸、龍腦香醇酮、龍腦香二醇酮、古柯二醇等三萜類成分.通諸竅,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腫止痛。治中風口噤,熱病神昏,驚癇痰迷,氣閉耳聾,喉痹,口瘡,中耳炎,癰腫,痔瘡,目亦翳膜,蟯蟲病。
[0019]菜籽油:俗稱菜油,又叫香菜油,是以十字花科植物蕓苔(即油菜)的種子榨制所得的透明或半透明狀的液體。菜籽油色澤金黃或棕黃,有一定的刺激氣味,民間叫作“青氣味”。菜籽油味甘、辛、性溫,可潤燥殺蟲、散火丹、消腫毒,臨床用于蛔蟲性及食物性腸梗阻,效果較好。
[0020]上述各成分,青黛清熱解毒、涼血消斑,黃柏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大黃通腑降濁、清熱除濕,五倍子斂汗止血、收濕斂瘡,冰片通竅散火、消腫止痛,再搭配菜籽油殺蟲、消腫毒,各藥在發(fā)揮單一作用的同時共奏抗菌消炎、解毒消腫、止血止痛之功效。[0021]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組合物具有抗菌消炎,斂汗止血,通竅止痛,療效鞏固的特點,對治療羊傳染性膿皰效果顯著,治愈率高,且使用安全方便,無毒副作用。這種組合物制成的膏劑能有效避免過去用藥單一,特別是對一些正在形成尚未破潰的丘疹也能同時兼固,并能較長時間保證藥量和維持藥效,對病情較重的羊治療效果好,大大降低了死亡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2]圖1是本發(fā)明的簡單制作工藝流程圖
[0023]圖2是本發(fā)明的軟膏劑制作工藝流程圖
[0024]圖3是本發(fā)明的硬膏劑制作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描述,但要求保護的范圍并不局限于所述。
[0026]實施例1:
[0027]組方:青黛25g,黃柏25g,大黃25g,五倍子15g,冰片5g,菜籽油90g。
[0028]制備工藝:如圖1所示將各中藥原料分別粉碎后放入干凈的容器內混合拌勻,然后將生菜油倒入攪拌使之 成膏狀。
[0029]用法用量:先用0.1% —0.2%高錳酸鉀溶液清洗患部,然后用組合物藥膏涂敷患處,對個別藥膏脫落的病羊,要重新清洗創(chuàng)面后再涂敷藥膏。
[0030]實施例2:
[0031]組方:青黛50g,黃柏30g,大黃30g,五倍子20g,冰片6g,菜籽油95g。
[0032]制備工藝:如圖1所示將各中藥原料分別粉碎后放入干凈的容器內混合拌勻,然后將生菜油倒入攪拌使之成膏狀。
[0033]用法用量:先用0.1% —0.2%高錳酸鉀溶液清洗患部,然后用組合物藥膏涂敷患處,對個別藥膏脫落的病羊,要重新清洗創(chuàng)面后再涂敷藥膏。
[0034]實施例3:
[0035]組方:青黛75g,黃柏35g,大黃35g,五倍子25g,冰片IOg,菜籽油100g。
[0036]制備工藝:如圖1所示將各中藥原料分別粉碎后放入干凈的容器內混合拌勻,然后將生菜油倒入攪拌使之成膏狀。
[0037]用法用量:先用0.1% —0.2%高錳酸鉀溶液清洗患部,然后用組合物藥膏涂敷患處,對個別藥膏脫落的病羊,要重新清洗創(chuàng)面后再涂敷藥膏。
[0038]實施例4:
[0039]組方:青黛25g,黃柏25g,大黃25g,五倍子15g,冰片5g,菜籽油90g。
[0040]制備工藝:如圖2所示將各中藥原料分別粉碎、研細后放入干凈的容器內混合拌勻,然后將生菜油倒入攪拌使之成膏狀,添加輔料凡士林15g,研磨均勻制成軟膏劑200g。
[0041]用法用量:先用0.1% —0.2%高錳酸鉀溶液清洗患部,然后用組合物軟膏劑涂敷患處,對個別藥膏脫落的病羊,要重新清洗創(chuàng)面后再涂敷藥膏。
[0042]實施例5:[0043]組方:青黛50g,黃柏30g,大黃30g,五倍子20g,冰片6g,菜籽油95g。
[0044]制備工藝:如圖2所示將各中藥原料分別粉碎、研細后放入干凈的容器內混合拌勻,然后將生菜油倒入攪拌使之成膏狀,添加輔料凡士林20g,研磨均勻制成軟膏劑251g。
[0045]用法用量:先用0.1% —0.2%高錳酸鉀溶液清洗患部,然后用組合物軟膏劑涂敷患處,對個別藥膏脫落的病羊,要重新清洗創(chuàng)面后再涂敷藥膏。
[0046]實施例6:
[0047]組方:青黛75g,黃柏35g,大黃35g,五倍子25g,冰片IOg,菜籽油100g。
[0048]制備工藝:如圖2所示將各中藥原料分別粉碎、研細后放入干凈的容器內混合拌勻,然后將生菜油倒入攪拌使之成膏狀,添加輔料凡士林25g,研磨均勻制成軟膏劑305g。
[0049]用法用量:先用0.1% —0.2%高錳酸鉀溶液清洗患部,然后用組合物軟膏劑涂敷患處,對個別 藥膏脫落的病羊,要重新清洗創(chuàng)面后再涂敷藥膏。
[0050]實施例7:
[0051]組方:青黛25g,黃柏25g,大黃25g,五倍子15g,冰片5g,菜籽油100g。
[0052]制備工藝:如圖3所示將各中藥原料分別粉碎后放入干凈的容器內混合拌勻,然后將菜籽油倒入加熱(溫度控制在200-220°C ),撈出藥渣,即得藥油,加入紅丹30g攪拌得到未去火毒的膏藥,放入冷水中浸泡72小時得到已去火毒的膏藥,將已去火毒的膏藥攤涂于紙或布等裱背材料上得到硬膏劑125g。
[0053]用法用量:先用0.1% —0.2%高錳酸鉀溶液清洗患部,然后用組合物硬膏劑直接貼在患處,對個別藥膏脫落的病羊,要重新清洗創(chuàng)面后再貼用。
[0054]實施例8:
[0055]組方:青黛50g,黃柏30g,大黃30g,五倍子20g,冰片6g,菜籽油110g。
[0056]制備工藝:如圖3所示將各中藥原料分別粉碎后放入干凈的容器內混合拌勻,然后將菜籽油倒入加熱(溫度控制在200-220°C ),撈出藥渣,即得藥油,加入紅丹33g攪拌得到未去火毒的膏藥,放入冷水中浸泡72小時得到已去火毒的膏藥,將已去火毒的膏藥攤涂于紙或布等裱背材料上得到硬膏劑138g。
[0057]用法用量:先用0.1% —0.2%高錳酸鉀溶液清洗患部,然后用組合物硬膏劑直接貼在患處,對個別藥膏脫落的病羊,要重新清洗創(chuàng)面后再貼用。
[0058]實施例9:
[0059]組方:青黛75g,黃柏35g,大黃35g,五倍子25g,冰片IOg,菜籽油120g。
[0060]制備工藝:如圖3所示將各中藥原料分別粉碎后放入干凈的容器內混合拌勻,然后將菜籽油倒入加熱(溫度控制在200-220°C ),撈出藥渣,即得藥油,加入紅丹36g攪拌得到未去火毒的膏藥,放入冷水中浸泡72小時得到已去火毒的膏藥,將已去火毒的膏藥攤涂于紙或布等裱背材料上得到硬膏劑151g。
[0061]用法用量:先用0.1% —0.2%高錳酸鉀溶液清洗患部,然后用組合物硬膏劑直接貼在患處,對個別藥膏脫落的病羊,要重新清洗創(chuàng)面后再貼用。
[0062]實驗例
[0063]自1995年以來,采用本發(fā)明實施例1-9的組方和使用方法,以及現有方法,分別對不同病癥程度的羊進行治療,方案及結果見下表:
[0064]表1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羊傳染性膿皰的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組成:青黛5-20份,黃柏2-8份,大黃2-8份,五倍子1-8份,冰片1-4份,菜籽油10-25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羊傳染性膿皰的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組成:青黛5-15份,黃柏5-7份,大黃5-7份,五倍子3-5份,冰片1_2份,菜籽油18-20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羊傳染性膿皰的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組成:青黛10份,黃柏6份,大黃6份,五倍子4份,冰片1.5份,菜籽油19份。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組合物在制備治療重癥羊傳染性膿皰的藥物中的應用。
5.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治療羊傳染性膿皰的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備工藝為:將各中藥原料分別粉碎后,按配方量放入干凈的容器內混合拌勻,然后將配方量菜籽油倒入攪拌使之成膏狀,添加或不添加輔料,用常規(guī)方法制成需要的制劑劑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治療羊傳染性膿皰的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劑為軟膏劑、硬膏劑。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治療羊傳染性膿皰的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軟膏劑的制備工藝為:將各中藥原料分別粉碎、研細后放入干凈的容器內混合拌勻,然后將菜籽油倒入攪拌使之成膏狀,添加輔 料凡士林,研磨均勻制成軟膏劑。
【文檔編號】A61K35/64GK104000916SQ201410191803
【公開日】2014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8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5月8日
【發(fā)明者】趙波羅 申請人:思南縣雙紅種養(yǎng)專業(yè)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