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下肢超關節(jié)外固定連體長腿夾板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下肢超關節(jié)外固定連體長腿夾板,其包括束帶、夾板、外套、軟襯墊,外套為空心雙層結構;夾板并排排列在外套內,并各自固定;外套的一面設有束帶,另一面設有軟襯墊;外套兩邊對稱開有弧形缺口。本產(chǎn)品四塊條狀竹板由棉布和尼龍粘帶連為一體,長度從大腿近根部到腳踝近側,可有效限制膝關節(jié)的屈伸展收運動,并替代目前常規(guī)使用的長腿石膏、普通托或下肢長腿支具。
【專利說明】ー種新型下肢超關節(jié)外固定連體長腿夾板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療器戒領域,具體說是ー種新型下肢超關節(jié)外固定連體長腿夾板。
【背景技術】
[0002]現(xiàn)有醫(yī)療技術中,膝關節(jié)及其鄰近部位損傷(關節(jié)部位骨折、肌肉韌帶損傷、髕骨骨折或脫位、關節(jié)側方不穩(wěn)定等)的外固定,以及膝關節(jié)及其鄰近部位外科手術后的局部外固定,目前常規(guī)使用的是下肢長腿石膏托、普通大腿或小腿夾板及長腿支具,具有以下缺陷:
[0003]1、長腿石膏托:制作成本高、操作復雜,對于患者來說固定物比較笨重,行動不便,而且費用較高。
[0004]2、下肢普通夾板:夾板一般為四塊,使用時由綁帶固定,其松緊度不易掌握且操作技術要求高,隨患者體位的變化,綁帶容易松脫,固定性能差,目前尚無超膝關節(jié)的長腿夾板。
[0005]3、下肢長腿支具:采用人工材料,透氣性較差,價格昂貴,限制了大量使用。
【發(fā)明內容】
[0006]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種新型下肢超關節(jié)外固定連體長腿夾板。
[0007]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來實現(xiàn)的:
[0008]ー種新型下肢超關節(jié)外固定連體長腿夾板,包括束帯、夾板、外套、軟襯墊,外套為空心雙層結構;夾板并排排列在外套內,并各自固定;外套的一面設有束帯,另一面設有軟襯墊;外套兩邊對稱開有弧形缺ロ。
[0009]上述弧形缺ロ兩側設有粘貼層。
[0010]上述夾板之間設有2?4個透氣孔。
[0011]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及有益效果:
[0012]1、本產(chǎn)品四塊條狀竹板由棉布和尼龍粘帶連為一體,長度從大腿近根部到腳踝近偵牝可有效限制膝關節(jié)的屈伸展收運動,并替代目前常規(guī)使用的長腿石膏、普通托或下肢長腿支具。
[0013]2、本實用新型的夾板選擇天然竹板其強度、剛度、柔韌性均優(yōu)于傳統(tǒng)木制夾板和石膏托,而且本夾板重量明顯小于石膏托,使用后増加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并可縮短患者臥床時間,與下肢長腿支具相比,具有綠色環(huán)保、價廉物美、使用方便,能大量應用等優(yōu)勢。
[0014]3、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制造簡便、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維護、維修方便,市場和用戶易于接受。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后視圖。
[0017]圖中:1-束帶2-夾板3-外套4-弧形缺口 5-粘貼層6_透氣孔7_軟襯墊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0019]如圖1所示,一種新型下肢超關節(jié)外固定連體長腿夾板,包括束帶1、夾板2、外套
3、軟襯墊,所述外套3為空心雙層結構;夾板2并排排列在外套3內,并各自固定;外套3的一面設有束帶1,另一面設有軟襯墊7 ;外套3兩邊對稱開有弧形缺口 4 ;弧形缺口 4兩側設有粘貼層5 ;夾板2之間設有4個透氣孔6。
[0020]弧形缺口 4兩側設有粘貼層5。
[0021 ] 夾板2之間設有2?4透氣孔6。
實施例
[0022]使用時,托起患肢將夾板2平放在患肢下方,外套3的軟襯墊7面貼緊在患者的皮膚,將外套I包覆在患肢上,外套3的兩邊對稱開有弧形缺口 4閉合,露出患者的膝蓋,用弧形缺口 4兩側的粘貼層5相互粘貼,最后用束帶I扎緊,注意松緊適度,不影響腿部的血液循環(huán)。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下肢超關節(jié)外固定連體長腿夾板,包括束帶(I)、夾板(2)、外套(3)、軟襯墊(7),其特征是:所述外套(3)為空心雙層結構;夾板(2)并排排列在外套(3)內,并各自固定;外套(3)的一面設有束帶(1),另一面設有軟襯墊(7);外套(3)兩邊對稱開有弧形缺口⑷。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下肢超關節(jié)外固定連體長腿夾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缺口(4)兩側設有粘貼層(5)。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下肢超關節(jié)外固定連體長腿夾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夾板(2)之間設有2?4透氣孔(6)。
【文檔編號】A61F5/058GK203388988SQ201320488710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8月12日
【發(fā)明者】馬淑珍, 戴剛 申請人:馬淑珍, 戴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