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壓迫式腹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壓迫式腹帶,包括腹帶本體和與腹帶本體可脫卸連接的袋;腹帶本體設有多個透氣孔,腹帶本體的一端設有第一固定部件,腹帶本體的另一端設有第二固定部件。本實用新型可調節(jié)壓迫位置,易于清洗,使用方便。
【專利說明】一種壓迫式腹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醫(yī)療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壓迫式腹帶。
【背景技術】
[0002]隨著醫(yī)學的發(fā)展,對于疝氣的主要治療方法為手術。而由于腹股溝疝手術的創(chuàng)面較大且血管豐富,容易出血,故術后通常使用沙袋進行傷口壓迫止血。目前腹股溝疝傳統(tǒng)的壓迫方法是簡單地將細黃沙裝入袋子中將其縫合制成沙袋,直接壓迫在傷口上。由于沙袋內裝的是細黃沙,有滲漏的危險,而且不易固定,由于沙袋的外層由布制成,血液容易滲透布料污染細黃沙,由于沙袋被血液浸潰后無法清洗,易導致沙袋受到污染。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xiàn)有產品存在的細黃沙易泄漏、易受污染、不易清潔等缺點,提出了一種新的壓迫式腹帶,采用腹帶和設置在其上的可脫卸的袋以及設在袋中的容納物進行傷口壓迫止血。本實用新型易于清洗,且根據患者情況隨時更換可脫卸的袋及容納物。
[0004]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壓迫式腹帶,包括腹帶本體和與所述腹帶本體可脫卸連接的袋;所述腹帶本體設有多個透氣孔,所述腹帶本體的一端設有第一固定部件,所述腹帶本體的另一端設有第二固定部件。
[0005]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壓迫式腹帶,其中,所述腹帶本體包括中間部,所述中間部的兩端分別設置第一彈性部與第二彈性部;所述第一彈性部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固定部件連接,所述第二彈性部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固定部件連接。
[0006]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壓迫式腹帶,其中,所述第一彈性部與所述第二彈性部上設置有多個所述透氣孔。
[0007]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壓迫式腹帶,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件與所述第二固定部件配合。
[0008]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壓迫式腹帶,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件為粘扣帶的細鉤,所述第二固定部件為與所述第一固定部件配合的毛圈。
[0009]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壓迫式腹帶,其中,所述腹帶本體上設有第一連接部件,所述袋上設有第二連接部件,所述袋通過所述第一連接部件與所述第二連接部件配合與所述腹帶本體連接。
[0010]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壓迫式腹帶,其中,所述第一連接部件為紐扣孔,所述第二連接部件為與所述第一連接部件配合的紐扣。
[0011 ] 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壓迫式腹帶,其中,所述袋中具有容納物。
[0012]本實用新型中的袋是可脫卸地安裝在腹帶本體上,其易于拆裝及清洗。通過調節(jié)連接部件的位置,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的點對點壓迫位置的調節(jié),從而提高了本實用新型的實用性。袋可以由棉布料制成,其中的容納物可采用塑料袋密封包裝,裝入袋中,從而避免袋及袋中的容納物受到污染,極大優(yōu)化了清潔程度?!緦@綀D】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壓迫式腹帶的示意圖;
[0014]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腹帶本體的示意圖;
[0015]圖3是一實施例中壓迫式腹帶的示意圖;其中,圖3a表示設有第一連接部件的腹帶本體,圖3b表示設有第二連接部件的袋,圖3c為第二連接部件與第一連接部件配合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結合以下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實施本實用新型的過程、條件、實驗方法等,除以下專門提及的內容之外,均為本領域的普遍知識和公知常識,本實用新型沒有特別限制內容。
[0017]圖1-3中,1-腹帶本體,10-中間部,11-第一彈性部,12-第二彈性部,13-透氣孔,21-第一固定部件,22-第二固定部件,31-第一連接部件,32-第二連接部件,4-袋。
[0018]如圖1所示的本實用新型壓迫式腹帶,包括一條腹帶本體1、與腹帶本體I可脫卸連接的兩個袋4。腹帶本體I上設置有多個透氣孔13,使得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保持良好的透氣性。腹帶本體I的一端設置有第一固定部件21,另一端設置有第二固定部件22。
[0019]如圖2所示,腹帶本體I由三部分組成,包括中間部10、第一彈性部11與第二彈性部12。中間部10設置在中央,第一彈性部11設置在中間部10的一側,第二彈性部12設置在中間部10的另一側。具體地,中間部10為棉布,第一彈性部11與第二彈性部12為兩塊彈力繃帶。由于由棉布制成的中間部10本身具有良好的透氣效果,故第一彈性部11與第二彈性部12上均設有多個透氣孔13,使腹帶本體I整體具有良好的透氣效果。
[0020]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固定部件21與第二固定部件為相互配合的起固定作用的部件。第一固定部件21與第一彈性部11的最外端固定連接,第二固定部22與第二彈性部12的最外端固定連接,將腹帶本體I繞用戶的腰部彎曲成環(huán)狀時,通過將第一固定部件21與第二固定部件22相互配合,并通過第一彈性部11與第二彈性部12的彈性收縮,從而將腹帶本體牢固地貼服在腰部上。具體地,第一固定部件21可以是粘扣帶的細鉤,第二固定部件22可以是與之相應的毛圈。
[0021 ] 如圖3a與圖3b所示,腹帶本體I上設有第一連接部件31,袋4上設有第二連接部件32。如圖3c所示,通過第一連接部件31與第二連接部件32配合,袋4與腹帶本體I固定連接。具體例之一是,第一連接部件31可以是在腹帶本體I上開設的紐扣孔,第二連接部件32是與第一連接部件31相配合的紐扣,通過紐扣與紐扣孔的配合,從而實現(xiàn)袋4與腹帶本體I的連接。另一具體例是,以腹帶本體I上的透氣孔13作為第一連接部件31紐扣孔,以設置在袋4上的紐扣作為第二連接部件32,將紐扣撳入透氣孔13中,實現(xiàn)袋4與腹帶本體I的連接。
[0022]具體實例中,袋4為兩個14*18厘米的棉布袋,該棉布袋舒適柔軟,不易對接觸的皮膚造成刺激。實際使用中,也可以只用一個袋4。袋4是可脫卸的,使用后可拆下進行清洗和消毒,保證了袋的清潔衛(wèi)生。如圖3a與圖3b所示,袋4設有三粒紐扣,其中兩粒紐扣并列地設置在袋4的一條側邊上,第三粒紐扣設置在相對的另一側邊上,腹帶本體I相應地設有三個紐扣孔,將紐扣嵌入對應的紐扣孔中。袋4設置在腹帶本體I的面向用戶身體的一側,在具有彈性的腹帶本體I的作用下,袋4及裝在袋中的容納物共同作用在腹部形成點對點壓迫。通過紐扣扣住后固定了壓迫止血位置,不易隨著身體的活動而翻動,通過腹帶本體有效地進行雙固定,確保準確的固定位置,有利于患者的術后康復。袋4內設有容納物,容納物可以是塑封包裝好的糖袋或鹽袋,例如,白砂糖袋或食鹽袋等,取材及使用均極為方便,且易清洗,在使用中沾染的血跡可以很容易地被洗去,從而符合臨床醫(yī)學標準及衛(wèi)生要求。此外,在使用中也可根據實際情況,將容納物送入冰箱中預制冷,或在容納物中摻入冰塊,起到等同于冰袋的效果。
[0023]本實用新型的保護內容不局限于以上實施例。在不背離實用新型構思的精神和范圍下,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想到的變化和優(yōu)點都被包括在本實用新型中,并且以所附的權利要求書為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壓迫式腹帶,其特征在于,包括腹帶本體(I)和與所述腹帶本體(I)可脫卸連接的袋(4);所述腹帶本體(I)具有多個透氣孔(13),所述腹帶本體(I)的一端設有第一固定部件(21),所述腹帶本體(I)的另一端設有第二固定部件(22)。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迫式腹帶,其特征在于,所述腹帶本體(I)包括中間部(10),所述中間部(10)的兩端分別設置第一彈性部(11)與第二彈性部(12);所述第一彈性部(11)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固定部件(21)連接,所述第二彈性部(12)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固定部件(22)連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壓迫式腹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透氣孔(13)設置在所述第一彈性部(11)和所述第二彈性部(12)上。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迫式腹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件(21)與所述第二固定部件(22)配合固定連接。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壓迫式腹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件(21)為粘扣帶的細鉤,所述第二固定部件(22)為與所述第一固定部件(21)配合的毛圈。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迫式腹帶,其特征在于,所述腹帶本體(I)上設有第一連接部件(31),所述袋(4)上設有第二連接部件(32),所述袋(4)通過所述第一連接部件(31)與所述第二連接部件(32)配合與所述腹帶本體(I)可脫卸連接。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壓迫式腹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部件(31)為紐扣孔;所述第二連接部件(32)為與所述第一連接部件(31)配合的紐扣。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迫式腹帶,其特征在于,所述袋(4)中設有容納物。
【文檔編號】A61B17/132GK203388911SQ201320457252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7月30日
【發(fā)明者】倪燕婷, 張玲, 姚一多, 葉鈺芳 申請人:倪燕婷, 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