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折疊式便攜輪椅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折疊式便攜輪椅
所屬技術(shù)領(lǐng)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了一種下肢殘障人士輔助行動的輪椅。該輪椅以其可以折疊,且體積小巧,可以使下肢殘障人士出行,或者搭載各種交通工具更為便捷。
背景技術(shù):
:目前生活中普遍流行的折疊輪椅,雖然通過折疊可以縮小體積,但是在搭載各種交通工具時,收起和放置依然受到車輛空間的限制。特別是依靠手臂劃動附輪作為驅(qū)動方式,不能對車輪施加連續(xù)不間斷的動力,因此不便于長距離行走;殘障人士的活動空間受到了極大的限制。由于手臂劃動的輪子直徑較大,也是縮小輪椅體積的最大障礙。電動輪椅,雖然減輕了殘障人的體力活動強度,可以滿足長距離行走的需要;但搭載其他交通工具時,則體積和重量同樣遇到困難。輪椅對搭載車輛時的上下移動,也不是用人力能夠完成的。目前的做法,是在車輛上配置機械手,像吊車一樣吊起和放下。同樣缺乏便捷靈活的特征。特別是具備駕駛汽車能力的下肢殘障人士,已經(jīng)擁有自己遠行的條件,但使用傳統(tǒng)輪椅時,還是在上下車,更換設(shè)備(輪椅)時凸顯困難。這時如果有一部,小巧輕便的,能輕體力長距離行走的輪椅,且方便殘疾人自己可以移動,(從車上放下來,拿上去)的輪椅,無疑會給下肢殘障人士的生活帶來質(zhì)量的改變。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互相連接的可變幾何結(jié)構(gòu),通過順時針展開,逆時針閉合的方式,將輪椅的座位等構(gòu)件展開或者折疊。以其達到輪椅在攜帶時,占用空間最小化的目的。并且可以在該結(jié)構(gòu)的框架之上,加裝手動搖桿,電動驅(qū)動裝置,方便下肢殘障人士長距離行走。同時也使座位下面的空間,更容易置放較深的排泄物容器。
:圖1,是本實用新型完成折疊時的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展開時的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折疊過程中的初始狀態(tài)局部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折疊過程中收攏的局部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折疊過程中收攏的局部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折疊過程中完成折疊的局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shù)方案得以實現(xiàn);1,該輪椅的結(jié)構(gòu)主體如圖3所示,靠背(I)與座位(4)和前支架(6)及支撐桿(3)依靠支點(131),支點(124) ,支點(125),支點(127)連接組成可變幾何結(jié)構(gòu);并且與后支架(10)主支架(5)依靠支點(129),支點(127),支點(124)相連接。在主支架(5)上有一個定位孔(126),在支撐桿(3)上有一個定位孔(132);在輪椅使用時,將座位(4)以支點(131)為軸,順時針轉(zhuǎn)動,使支撐桿(3)上的定位孔(132)與主支架(5)上的定位孔(126)重合至同一條軸線上時,將定位孔(132)與定位孔(126)用定位裝置鎖死,輪椅即進入使用時的穩(wěn)定狀態(tài),此時輪椅車的行駛狀態(tài)完成,可以使用電動驅(qū)動或者手動搖桿,達到行走的目的。2,當(dāng)完成行走,需要放置時,解除定位孔(132)與定位孔(126)之間的定位裝置鎖死,移動座位(4)以支點(131)為軸逆時針轉(zhuǎn)動,向靠背(I)方向收攏;前支架(6)與主支架(5)及支撐桿(3)以靠背⑴另一端的支點(127)為軸,隨座位⑷一起向靠背⑴方向收攏,此時主支架(5)也在座位(4)的拉動下以支點(124)為軸,并在后支架(10)兩端支點(129)和支點(128)的支撐下,同時向靠背⑴方向并攏。此時扶手上支撐⑶及扶手下支撐(9)也在座位(4)轉(zhuǎn)動時,由展開的狀態(tài)轉(zhuǎn)為收攏狀態(tài),同時拉動扶手(2)與靠背
(I)平行,這時車體結(jié)構(gòu)即達到了整體折疊的目地;如圖1所示,實現(xiàn)輪椅最小化的目的。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yīng)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下肢殘障人士使用的便攜式折疊輪椅,其特征在于:靠背(I)與座位(4)和前支架(6)及支撐桿(3)依靠支點(131),支點(124),支點(125),支點(127)連接組成可變幾何結(jié)構(gòu);并且與后支架(10)主支架(5)依靠支點(129),支點(127),支點(124)相連接。在主支架(5)上有一個定位孔(126),在支撐桿(3)上有一個定位孔(132)。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折疊輪椅,其特征在于:將座位(4)以支點(131)為中心軸,順時針轉(zhuǎn)動展開,支撐桿(3)上的定位孔(132)與主支架(5)上的定位孔(126)運動至同一條軸線上重合時,可以用定位裝置鎖死。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折疊輪椅,其特征在于:解除定位孔(132)與定位孔(126)之間的鎖死,移動座位⑷以支點(131)為軸逆時針轉(zhuǎn)動,向靠背⑴方向收攏,前之架(6)與主支架(5)及支撐桿(3)以靠背⑴另一端的支點(127)為軸,隨座位⑷向靠背(I)方向收攏,此時 主支架(5)也在座位(4)的拉動下,以支點(124)為軸并在后支架(10)兩端支點(129)和支點(128)的支撐下,同時向靠背⑴方向并攏。此時扶手上支撐(8)及扶手下支撐(9)也在座位(4)轉(zhuǎn)動時,由展開轉(zhuǎn)向合攏狀態(tài),同時拉動扶手(2)與靠背⑴平行。
專利摘要一種下肢殘障人士使用的折疊式便攜輪椅。結(jié)構(gòu)是以靠背(1)與座位(4)和前支架(6)及支撐桿(3)依靠支點(131),支點(124),支點(125),支點(127)連接組成可變幾何結(jié)構(gòu);并且與后支架(10)主支架(5)依靠支點(129),支點(127),支點(124)相連接。在主支架(5)上有一個定位孔(126),在支撐桿(3)上有一個定位孔(132)。通過互相連接的可變幾何結(jié)構(gòu),將輪椅的座位及靠背等構(gòu)件展開或者折疊。以其達到輪椅在攜帶時,占用空間最小化的目的。并且可以在該結(jié)構(gòu)的框架之上,加裝手動,電動驅(qū)動裝置,方便下肢殘障人士長距離行走??梢允瓜轮珰堈先耸砍鲂?,或者搭載各種交通工具更為便捷。
文檔編號A61G5/08GK203122805SQ20132007297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16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3年2月16日
發(fā)明者周興強 申請人:周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