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足下垂防治專用枕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療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防治足下垂的專用枕。
背景技術:
昏迷、下肢癱瘓、肌力二級以下、截癱、腓總神經(jīng)損傷、牽引、下肢石膏固定及由于神經(jīng)根(腓總神經(jīng)、腳神經(jīng)、坐骨神經(jīng)腰骶神經(jīng)根、大腦神經(jīng))長期嚴重受壓,神經(jīng)根表面壓力持續(xù)2min超過50mmHg即可引起神經(jīng)功能障礙,超過IOOmmHg即可導致腳周圍神經(jīng)損傷、脊髓運動神經(jīng)損傷、肌營養(yǎng)不良和關節(jié)屈曲畸形等,進而會增加僵硬度和使關節(jié)周圍的肌肉結構發(fā)生活化而產(chǎn)生生物力學變化,以上患者是發(fā)生足下垂的高危人群。神經(jīng)外科(I⑶)因昏迷、下肢癱瘓、肌力二級以下的患者較多,因此是發(fā)生足下垂的高風險科室。足下垂一旦發(fā)生,會嚴重影響患者的自我形象及生存質(zhì)量,且治療、恢復時間長,治療經(jīng)費較貴,嚴重者,治療效果欠佳。目前,一般使用足踝托或丁字鞋來預防足下垂的發(fā)生,然而這兩種器具在使用時都存在諸多的缺點。首先,患者使用足踝托預防足下垂時,1、由于足踝托的材質(zhì)較硬且不透氣,患者足底部及小腿后部被包裹,會導致不舒適、容易出汗等問題;2、不方便護士對被包裹部位皮膚的觀察,易發(fā)生壓瘡;3、當要觀察皮膚情況或為患者洗足時需將足踝托脫掉,大大增加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時還會降低護士對患者皮膚觀察的執(zhí)行力,進而增加壓瘡的風險。其次,患者使用丁字鞋預防足下垂時,1、足底部被包裹后不透氣,容易出汗,使患者不舒適,且不方便護士對被包裹部位皮膚的觀察,易發(fā)生壓瘡;2、丁字鞋的鞋跟太深時包裹踝關節(jié)更易發(fā)生壓瘡,而鞋跟不深時又容易滑脫;3、觀察皮膚情況及為患者洗足時需脫掉丁字鞋,增加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時還會降低護士對皮膚觀察的執(zhí)行力,進而增加壓瘡的風險。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易于制作、成本低、使用舒適、不易發(fā)生壓瘡、便于觀察皮膚情況、可大大提高護理效率的足下垂防治專用枕。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足下垂防治專用枕,包括枕本體,所述枕本體的一側(cè)面上設有兩條用于對患者足掌部定位的容置槽,所述兩條容置槽平行設于所述側(cè)面的兩側(cè)。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兩條容置槽相鄰邊緣之間的間距為IOOmm 140mm。 所述容置槽為弧形凹槽。所述枕本體整體呈長方體狀。[0013]所述枕本體為由高密度聚氨酯海綿制成的軟枕。所述軟枕的外表面包裹有棉布套。所述棉布套上連接有用于固定枕本體的綁帶。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本實用新型的足下垂防治專用枕,在枕本體的側(cè)面上設有兩條容置槽,使患者足掌部置于容置槽中并與容置槽的底部相抵即可形成定位,從而防止足下垂的發(fā)生,并且具有使用舒適度高、透氣性更好、不容易出汗、不易發(fā)生壓瘡、便于護理人員進行觀察、可大大提高護理效率等優(yōu)點;兩條容置槽可使患者的雙足均保持在正確的位置,防止腳踢床板,減少患者碰到硬物而受傷,同時將患者的雙足分別放置于兩條容置槽內(nèi)可將患者的雙腿適當分開,可減少兩腿之間的摩擦,避免雙腿交叉放置長期壓迫而造成損傷,尤其是針對需要實施尿管引流的患者,患者雙腿分開后,能使腿避開引流袋與尿管接口處,避免壓傷;該足下垂防治專用枕的結構簡單、易于制作、成本低。棉布套上連接有綁帶,可通過綁帶將枕本體綁束固定在病床上。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中A— A剖視結構示意圖。圖例說明:1、枕本體;2、容置槽;3、綁帶;4、棉布套。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1至圖3示出了本實用新型足下垂防治專用枕的一種實施例,包括枕本體1,枕本體I整體呈長方體狀,其可放置于床上,在枕本體I的一側(cè)面上設有兩條用于對患者足掌部定位的容置槽2,兩條容置槽2平行設于枕本體I側(cè)面的左右兩側(cè)。使用時,患者雙足的足掌部分別置于對應的容置槽2中并與容置槽2的底部相抵即可形成定位,從而防止足下垂的發(fā)生;對于因動脈瘤、腦出血等進行了顱腦手術的患者,術后會處于昏迷狀態(tài),伴有無意識躁動,治療時間長,雙足都會引起足下垂,采用本實用新型對雙足固定,可防止患者在無意識躁動中亂踢,以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在需要時,還可再采用繩帶將患者的雙足綁束固定在病床上。本實用新型具有使用舒適度高、透氣性更好、不容易出汗、不易發(fā)生壓瘡、便于護理人員進行觀察、可大大提高護理效率等優(yōu)點,護理人員需要觀察足部皮膚情況時,不會增加工作量,容易落實到位;設置兩條容置槽2可使患者的雙足均保持在正確的位置,防止腳踢床板,減少患者碰到硬物而受傷,同時兩條容置槽2將患者的雙腿適當分開,可減少兩腿之間的摩擦,避免雙腿交叉放置長期壓迫而造成損傷,尤其是針對需要實施尿管引流的患者,患者雙腿分開后,能使腿避開引流袋與尿管接口處,避免壓傷;該足下垂防治專用枕的結構簡單、易于制作、成本低。本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兩條容置槽2相鄰邊緣之間的間距D為IOOmm 140mm,優(yōu)選為110mm。各容置槽2為弧形凹槽,弧形凹槽開口處的寬度L約為120mm,深度H約為60_,其尺寸大小還可根據(jù)病人的胖瘦適當調(diào)整。在其他實施例中,容置槽2也可以為適宜放置足掌部的其他形狀。本實施例中,枕本體I包括軟枕,軟枕的外表面包裹有棉布套4,棉布套4采用含棉量為100%的棉布制成,該棉布套4可拆卸下來進行清洗。軟枕由高密度聚氨酯海綿制成,其使用舒適度高、不會發(fā)生壓瘡,該軟枕也可以采用其他軟質(zhì)材料制成。本實施例中,足下垂防治專用枕的左右兩端均設有用于固定枕本體I的綁帶3,通過綁帶3可將枕本體I綁束固定在病床上,防止其掉落,該綁帶3可縫接在棉布套4上。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提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足下垂防治專用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枕本體(1),所述枕本體(I)的一側(cè)面上設有兩條用于對患者足掌部定位的容置槽(2),所述兩條容置槽(2)平行設于所述側(cè)面的兩側(cè)。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足下垂防治專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兩條容置槽(2)相鄰邊緣之間的間距(D)為100_ 140mm。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足下垂防治專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2)為弧形凹槽。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足下垂防治專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本體(I)整體呈長方體狀。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足下垂防治專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本體(O為由高密度聚氨酯海綿制成的軟枕。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足下垂防治專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軟枕的外表面包裹有棉布套(4)。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足下垂防治專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棉布套(4)上連接有用于固定枕本體(I)的綁帶(3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足下垂防治專用枕,包括枕本體,枕本體的一側(cè)面上設有兩條用于對患者足掌部定位的容置槽,兩條容置槽平行設于側(cè)面的兩側(cè)。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易于制作、成本低、使用舒適、不易發(fā)生壓瘡、便于觀察皮膚情況、可大大提高護理效率等優(yōu)點。
文檔編號A61G7/075GK202961020SQ20122061920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1月21日
發(fā)明者曹浪平, 肖芳 申請人:曹浪平, 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