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臨床用接便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輔助醫(yī)用器具,具體地說是一種臨床用接便器。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排便是機體將新陳代謝的產(chǎn)物排出體外的過程,是維持生命的必要條件,病人因疾病喪失自理能力的時候,需要在床上排便,傳統(tǒng)的大便盆使用時需抬起患者臀部,便盆置于患者臀部下面。這種接大便的方法有很多不利因素。一是對病情危重患者,搬動時可能加重病情,造成病情惡化;二是形體稍胖及腰部活動不利的患者,抬起臀部較困難,操作很不便;三是便盆置于身體下面時患者很不舒服,給患者增加一定程度的痛苦;四是易污染床單。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構造簡單,使用方便的臨床用接便器。本實用新型解決其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臨床用接便器,其特征是它包括一個人體工位的接便器架筒,一個與接便器架筒上口沿配合的壓圈,和一個套在接便器架筒上的一次性塑膜袋,其中,接便器架筒的側邊上固定有一把手。所述的接便器架筒和其上的把手為注塑一體件,所述的壓圈為硅膠圈。使用時,將一次性塑膜袋從接便器架筒內(nèi)向外沿翻出,然后將壓圈壓在接便器架筒的上口沿上,用完將塑膜袋撤掉,接便器架筒和壓圈留著再用。將接便器做成一定高度的架筒,主要考慮起支撐作用,以避免患者的大小便污染到其皮膚。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接便器架筒上口沿符合人體工位,壓圈柔軟,不僅可以使患者能夠輕松排便,避免污染皮膚,而且大大減輕了家屬、護士的工作量及負擔,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醫(yī)療糾紛和隱患。
以下結合附圖
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附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中I.把手,2.接便器架筒,3.塑膜袋,4.壓圈。
具體實施方式
臨床用接便器,它包括一個人體工位的接便器架筒2,一個與接便器架筒上口沿配合的壓圈4,和一個套在接便器架筒上的一次性塑膜袋3,其中,接便器架筒2的側邊上固定有一把手I ;所述的接便器架筒和其上的把手為注塑一體件,所述的壓圈4為硅膠圈。
權利要求1.臨床用接便器,其特征是它包括ー個人體エ位的接便器架筒,一個與接便器架筒上ロ沿配合的壓圈,和一個套在接便器架筒上的一次性塑膜袋,其中,接便器架筒的側邊上固定有一把手。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臨床用接便器,其特征是接便器架筒和其上的把手為注塑一體件,所述的壓圈為硅膠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臨床用接便器,它包括一個人體工位的接便器架筒,一個與接便器架筒上口沿配合的壓圈,和一個套在接便器架筒上的一次性塑膜袋,其中,接便器架筒的側邊上固定有一把手。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接便器架筒上口沿符合人體工位,壓圈柔軟,不僅可以使患者能夠輕松排便,避免污染皮膚,而且大大減輕了家屬、護士的工作量及負擔,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醫(yī)療糾紛和隱患。非常適合臨床大小便失禁病人或長期臥床病人的護理。
文檔編號A61G7/05GK202554325SQ20122018914
公開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4月28日
發(fā)明者張玉娜 申請人:張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