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頸淋巴結核的中草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治療頸淋巴結核的中草藥,由以下比例的藥物組成:青小布10-20份;半楓荷10-20份;石蚯蚓根40-60份;四塊瓦20-30份;龍船花20-30份;半枝蓮20-30份;加水1000份,燒開后,文火熬煮20-30分鐘,過濾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將3次熬取的上清液裝瓶混合均勻后高溫滅菌,備用。本發(fā)明的配伍思想:本方劑以青小布為君;以半楓荷、石蚯蚓根為臣;以龍船花為佐;以半枝蓮為使。本發(fā)明治療頸淋巴結核的中草藥具有制作、使用方便,安全,無副作用,祛痰涼血,治療頸淋巴結核具有顯著效果,有標本兼治之功效。
【專利說明】治療頸淋巴結核的中草藥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來源于植物的混制品,更具體涉及一種治療頸淋巴結核的中草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0002]頸淋巴結核在祖國醫(yī)學中稱瘰疬的范疇,其形狀如串珠,故稱“瘰疬”。特點多發(fā)于兒童,好發(fā)于頸部及耳后。一般起病緩慢,初起時結核如豆,皮色不變,不覺疼痛,后逐漸增大,若不立即醫(yī)治會化膿,有敗絮狀物質。多數患者此愈彼潰,嚴重者形成漏管,但預后良好。本病多因肺氣不足、肝氣郁結導致虛火內動而起,或因痰濕風熱、凝滯不散,結瘍成核。傳統(tǒng)治療常以內外兼治,或用抗癆藥物對癥治療,該治療方案雖有效果,有待在實踐中進一步檢驗。為此,在弘揚祖國中醫(yī)文化、傳承中醫(yī)中藥、挖掘開發(fā)民間有效驗方,為治療頸淋巴結核提供經過實踐檢驗效果好的治療頸淋巴結核的中草藥組合物。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提供一種治療頸淋巴結核的中草藥組合物。
[0004]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一種治療頸淋巴結核的中草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比例的藥物組成:
青小布15-25份;半楓荷15-25份;石蚯蚓根45-55份;龍船花25-35份;半枝蓮25-35份;加水1200份,燒開后,文火熬煮20-30分鐘,過濾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將3次熬取的的上清液裝瓶混合均勻后高溫滅菌,備用。
[0005]優(yōu)選的,所述·的治療頸淋巴結核的中草藥的最佳配方是由以下比例的藥物組成: 青小布25份;半楓荷25份;石蚯蚓根52份;龍船花35份;半枝蓮35份;加水1200份,
燒開后,文火熬煮20-30分鐘,過濾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將3次熬取的的上清液裝瓶混合均勻后高溫滅菌,備用。
[0006]本發(fā)明的配伍思想:本方劑以青小布為君;以半楓荷、石蚯蚓根為臣;以龍船花為佐;以半枝蓮為使。
[0007]配方中各原料的作用
青小布:蘿體質蘑科蘿蘑蛇咬傷屬植物蘿蘑婆婆,性味歸經以塊根、全japonica草和果殼奶漿藤入別名藥。用于體質補氣性味與歸經:歸用法經:根別名:甘,溫別名。果殼蛇咬傷:辛,治瘡癤腫毒溫。全蘿蘑科蘿蘑屬草別名。甘、蘿蘑科蘿蘑屬微辛,溫。功能治瘡癤腫毒主治蛇咬傷:強壯,微辛行氣活蛇咬傷血,消腫解毒塊根。
[0008]龍船花:為茜草科植物龍船花的花。性味與歸經:甘辛,涼。功能與主治:清肝,活血,止痛。治高血壓,月經不調,筋骨折傷,瘡瘍。
[0009]石蚯蚓根:本品為蕨類骨碎補科陰石蕨屬陰石蕨。性味與歸經:甘、淡、平。有活血散瘀、清熱利濕的功用。主治風濕痹痛、腰肌勞損、白帶、吐血、便血、尿路感染、肺膿瘍;外用治跌打損傷、癰瘡腫毒等。[0010]半楓荷:為梧桐科植物翻白葉樹的根。性味與歸經:甘淡,微溫。功能與主治:祛風除濕,活血消腫。治風濕痹痛,腰肌勞損,手足酸麻無力,跌打損傷。
[0011]半枝蓮:為半枝蓮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味與歸經:辛、苦,寒。功能與主治:用于疔瘡腫毒,毒蛇咬傷,咽喉腫痛,跌撲傷痛,黃疸。
[0012]本發(fā)明的制作方法:加水煎煮,過濾回收,取汁,裝瓶后高溫滅菌,待用水劑。
[0013]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本發(fā)明的治療頸淋巴結核的中草藥組合物,能有效治療因肺氣不足、肝氣郁結引起的頸淋巴結核。在臨床中經過多年實踐證明,該中草藥組合物安全、無副作用。治療效果顯著,服用方便,治療成本低,具有標本兼治之功效。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
[0015]一種治療頸淋巴結核的中草藥由以下比例的藥物組成:
青小布25份;半楓荷25份;石蚯蚓根52份;龍船花35份;半枝蓮35份;加水1200份,燒開后,文火熬煮20-30分鐘,過濾下收取上清液;如前加水熬煮3次,將3次熬取的的上清液裝瓶混合均勻后高溫滅 菌,備用。服用時將藥液取200-300毫升放入容器中微熱后服用,
每日三次。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頸淋巴結核的中草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比例的藥物組成:青小布25份;半楓荷25份;石蚯蚓根52份;龍船花35份;半枝蓮35份;加水1200份,燒開后,文火熬煮20-30分鐘,過濾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將3次熬取的的上清液裝瓶混合均勻后高溫滅菌,備用。
2.根據權利要求書I所述的治療頸淋巴結核的中草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比例的藥物組成:青小布25份;半楓荷25份;石蚯蚓根52份;龍船花35份;半枝蓮35份;加水1200份,燒開后,文火熬煮20-30分鐘,過濾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將3次熬取的的上清液裝瓶混合均勻后高溫滅菌,備用。`
【文檔編號】A61K36/74GK103784547SQ201210561541
【公開日】2014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2月21日
【發(fā)明者】不公告發(fā)明人 申請人:唐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