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牙齦炎的藥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牙科防治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治療牙齦炎的藥劑。
背景技術:
牙齦炎是指牙齒組織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而發(fā)生的急、慢性炎癥。醫(yī)學上將圍繞并覆蓋在牙齒周圍及槽突表面的口腔粘膜稱之牙齦。由于幾乎每人在一生的某個時期均會發(fā)生程度和范圍不等的慢性牙齦炎,完全有理由說牙齦炎是人類最常見的疾病。臨床上一直在研究有效地治療牙齦炎的方法。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牙齦炎的藥劑。 為了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治療牙齦炎的藥劑,它是由下列原料藥按重量份計制成白花蛇舌草10-20份、香加皮20-30份、淡竹葉10-30份、錦燈籠20-50份、竹黃5-15份、大風子5-15份、石菖蒲5-10份、白鮮皮10-20份、白術10-20份、代代花1_10份、王不留行5-15份、鵝不食草10-20份、遠志10-20份、麥冬10-20份和金銀花5_15份。優(yōu)選地,它是由下列原料藥按重量份計制成白花蛇舌草15份、香加皮25份、淡竹葉20份、錦燈籠30份、竹黃10份、大風子10份、石菖蒲7份、白鮮皮15份、白術15份、代代花5份、王不留行10份、鵝不食草15份、遠志15份、麥冬15份和金銀花10份。優(yōu)選地,所述藥劑為片劑、分散片、速溶片、散劑或湯劑。本發(fā)明所述的治療牙齦炎的藥劑中使用天然藥物,因此其具有見效快、療效好、無毒副作用的優(yōu)點。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通過具體實施方式
的描述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但這并非是對本發(fā)明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基本思想,可以做出各種修改或改進,但是只要不脫離本發(fā)明的基本思想,均在本發(fā)明的范圍之內。實施例I本發(fā)明湯劑的制備取白花蛇舌草150克、香加皮250克、淡竹葉200克、錦燈籠300克、竹黃100克、大風子100克、石菖蒲70克、白鮮皮150克、白術150克、代代花50克、王不留行100克、鵝不食草150克、遠志150克、麥冬150克和金銀花100克,加入3000毫升水,在I個標準大氣壓、回流的條件加熱5小時。冷卻至室溫,過濾,濾液即為本發(fā)明的湯劑。實驗例選取患者40 (男20,女20)例,年齡26_38歲。臨床表現(xiàn)為患牙牙齦深紅色或暗紅色,松軟光亮,眼溝出血指數(shù)(SBI) 3 5,齦緣肥厚,齦乳頭呈球狀增生,甚至覆蓋部分牙面,齦溝探診深度(PD) > 3mm,但未能探及釉牙骨質界;病程較長的患者牙齦顏色變淺,探診出血減少,齦乳頭和齦緣呈實質性肥大,質地較硬而有彈性。牙石(+ ++),嚴重者齦袋可有淡黃色滲出液或膿液溢出。使用實施例I制備的湯劑來進行治療。每天口服2次,每次50毫升,連續(xù)治療7天為一個療程。療效標準1治愈疼痛消失,牙齦無出血,腫脹消退,外觀恢復正常;2顯效疼痛緩解,牙齦腫脹消退,外觀基本恢復正常;3有效疼痛減輕,牙齦腫脹減輕,外觀有所改善;4無效癥狀、體征無明顯變化。經(jīng)過治療,發(fā)現(xiàn)40例患者中疼痛消失,牙齦無出血,腫脹消退,牙齒外觀恢復正常。因此,所有患者均符合治愈的標準。在治療過程中對患者進行觀察,所有患者并未發(fā)現(xiàn)明顯的不良反應。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牙齦炎的藥劑,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原料藥按重量份計制成白花蛇舌草10-20份、香加皮20-30份、淡竹葉10-30份、錦燈籠20-50份、竹黃5_15份、大風子5-15份、石菖蒲5-10份、白鮮皮10-20份、白術10-20份、代代花1_10份、王不留行5_15份、鵝不食草10-20份、遠志10-20份、麥冬10-20份和金銀花5_15份。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治療牙齦炎的藥劑,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原料藥按重量份計制成白花蛇舌草15份、香加皮25份、淡竹葉20份、錦燈籠30份、竹黃10份、大風子10份、石菖蒲7份、白鮮皮15份、白術15份、代代花5份、王不留行10份、鵝不食草15份、遠志15份、麥冬15份和金銀花10份。
3.根據(jù)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治療牙齦炎的藥劑,其特征在于,所述藥劑為片劑、分散片、速溶片、散劑或湯劑。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牙齦炎的藥劑,它是由下列原料藥按重量份計制成白花蛇舌草10-20份、香加皮20-30份、淡竹葉10-30份、錦燈籠20-50份、竹黃5-15份、大風子5-15份、石菖蒲5-10份、白鮮皮10-20份、白術10-20份、代代花1-10份、王不留行5-15份、鵝不食草10-20份、遠志10-20份、麥冬10-20份和金銀花5-15份。本發(fā)明所述的治療牙齦炎的藥劑中使用天然藥物,因此其具有見效快、療效好、無毒副作用的優(yōu)點。
文檔編號A61K36/899GK102908548SQ20121044823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1月12日
發(fā)明者曹紅娟 申請人:曹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