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排毒化脂膠囊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排毒化脂膠囊。
技術(shù)背景
目前清理血管或疏通血管能治療心腦血管病如心功能衰竭、心內(nèi)血塊、腦血塊、腦腔梗、腦血栓,并且有降血壓、降血脂、修復(fù)血管等功能的藥大多為西藥,只能緩解上述病的的癥狀,難于痊愈,而且停藥后反彈率比較高,同時傳統(tǒng)的藥副作用大,長期服用對人體的肝、腎功能造成很大損壞,且治療時間長,藥效單一。當(dāng)前,沒有利用純中藥進行清理血管清理血脂清理血塊,同時治療心腦血管病和降血脂的藥物,難于滿足市場需求。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排毒化脂膠囊,利用中藥中提取含有排毒化脂的有效成份,能清理血管,清理血脂,清理血塊,能治療心臟病、心功能衰竭、心內(nèi)血塊、腦血塊、腦腔梗、腦血栓,偏癱,且效果良好,并具有修復(fù)血管的功能,提高腎臟功能,增強抵抗力和免疫力有積極作用,且無毒副作用,成本低。
本發(fā)明含有二次配伍的原料藥;第一次配伍取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瀉葉2 8 份、白術(shù)12 18份、漢防己12 18份、首烏17 23份、澤瀉17 23份、花生殼22 28 份、萊菔子27 33份、山楂27 33份、黃芪27 33份、淫羊藿27 33份;
先將上述各藥粉碎至顆粒狀,置入容器中,加占上述各藥總體積3 4倍的水,水溫100°C,煮40分鐘,濾過,取出清液,藥料再加入占上述各藥體積總量2 3倍的水煮40 分鐘后取出清液,再重復(fù)一次,將3次煎液合并,冷凍沉淀20小時后,取上清液濃縮成含水量45-50%的中草藥浸膏,加入乙醇使浸膏含醇量達70%,靜置M小時,濾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 30 1. 32的浸膏,用機器干燥,將干燥物粉碎成細粉,制成提煉濃縮粉;第二次配伍,再取山楂和花生殼磨成120 200目細粉,制成生提取的山楂和花生殼粉,按每1斤第一次配伍的提煉濃縮粉中加入山楂粉0. 12斤,花生殼粉0. 08斤,在第一次配伍提煉濃縮粉中加入山楂粉和花生殼粉,將混合原料藥充分混合均勻后,裝入市售的1 號膠囊中,每粒膠囊的重量為40mg。其中所述的第一次配伍取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瀉葉5 份、白術(shù)5份、漢防己15份、首烏20份、澤瀉20份、花生殼25份、萊菔子30份、山楂30份、 黃芪30份、淫羊藿30份。
通??诜?,一次2 3粒,一日3次。
本發(fā)明中的解決方案是依據(jù)中醫(yī)法則,即滋陰補腎,活血化瘀,散瘀止痛,消食積, 殺菌消炎,清濕熱,瀉毒火。本發(fā)明是根據(jù)上述法則組成的,既能活血化瘀,散瘀止痛,清濕熱,清血管,清血脂,清血塊瀉毒火,攻毒、散結(jié),又能散瘀止痛,補血通絡(luò)。本發(fā)明的的瀉葉, 性味苦、寒,具有瀉熱導(dǎo)滯起輔助代謝作用。白術(shù),性味甘、苦、溫,具有補脾、燥濕,有顯著的利尿除濕功效,同時能起到輔助代謝作用。漢防己,性味苦、寒,具有行水,瀉下焦?jié)駸岬淖饔?,能治水腫臌脹,癬疥瘡腫。首烏,性味苦、甘、澀、溫,具有補肝腎、斂精氣、壯筋骨、通便、解毒的作用,能治腸燥便秘,瘰疬。澤瀉,性味甘、微寒,有滲濕、利尿除濕的作用,能治膀胱濕熱,小便不利,水腫脹滿。花生殼選自成熟的花生殼,涼曬干后為成品,屬粗纖維,具有消食積,散淤血,降血脂,除油,除濕的作用。萊菔子,性味辛甘、平,有下氣定喘,消食化痰排氣的作用,能治咳嗽痰喘,食積氣滯,胸悶。山楂,性味酸甘、微溫,具有消食積,散淤血,降血脂,降血壓的作用,抑制作用。黃芪,性味苦、寒,具有清濕熱,補元氣增加抵抗力和免疫力的作用。淫羊藿,性味辛、溫,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助陽益精,增加抵抗力和免疫力的作用。
本發(fā)明利用純中藥中提取含有排毒化脂的有效成份,能清理血管,清理血脂,清理血塊,能治療心臟病、心功能衰竭、心內(nèi)血塊、腦血塊、腦腔梗、腦血栓,偏癱,且效果良好,并具有修復(fù)血管的功能,提高腎臟功能,增強抵抗力和免疫力有積極作用,且無毒副作用,成本低。
本發(fā)明藥物臨床使用結(jié)果表明,有如下優(yōu)點
1、本發(fā)明對清理血管治療心臟病、(心功能衰竭、心內(nèi)血塊、腦血塊、腦腔梗、腦血栓,偏癱、清理血管修復(fù)血管、同時能起到降輕度高血壓、高粘血、高血脂等病人有顯著的療效,且療程短,反彈率低,服用方便,價格便宜,無副作用。本發(fā)明的一個療程成本僅是傳統(tǒng)藥療程成本的10%,可大大節(jié)省患者的費用支出。經(jīng)動物急性毒性試驗表明被試驗的動物末見任何毒性反應(yīng),其主要臟器也無明顯的改變,小鼠對本發(fā)明藥物的最大耐受量為40g 生藥/kg,是臨床人用量的150倍,藥物安全可靠。
2、對人體有排毒,清肝利濕,增強人體抵抗力和免疫力的作用,對偏癱、陽痿、修復(fù)血管、提高腎臟功能,增強抵抗力和免疫力有積極作用。
為表明本發(fā)明的治療效果,經(jīng)XXXXX中醫(yī)研究院依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發(fā)布《中醫(yī)藥證診斷療效標(biāo)準(zhǔn)》1995. 1。(1)治愈顯效無治療前癥狀,且延長一年以上不發(fā)作者。(2) 有效癥狀較前明顯減輕,癥狀基本恢復(fù)正常。( 無效癥狀如前。臨床觀察服藥后各種指標(biāo)與服藥前指標(biāo)及診斷數(shù)據(jù)對比。臨床者的診斷標(biāo)準(zhǔn)是經(jīng)醫(yī)院確診患有心腦血管病、冠心病,心內(nèi)血塊,腦內(nèi)血塊,腦腔梗,腦血栓及由高血壓、高粘血、高血脂弓I起的心臟病。輕度高血壓,高粘血、高血脂等癥。病例選擇145例患有輕度高血壓,高粘血、高血脂等癥,其中男110例,女35例。80例患有心腦血管病、冠心病、心內(nèi)血塊、腦內(nèi)血塊、腦腔梗、腦血栓, 其中包括由高血壓、高粘血、高血脂引起的心臟病,其中男50例,女30例。病程1 3年不等,1年以上患者占60%。臨床者用量口服(實施例2所制),一次2 3粒,一日3次。
結(jié)果如下;通過本院臨床觀察225例取得滿意效果。治療輕度高血壓,高粘血、高血脂高血脂等癥145例,治愈顯效96例,有效43例,無效6例,有效率達95%以上。治療心腦血管病、冠心病、心內(nèi)血塊、腦內(nèi)血塊、腦腔梗、腦血栓(包括由高血壓、高粘血、高血脂引起的心臟病)等癥80例,治愈顯效39例,有效31例,無效10例,有效率達87%以上。其中對治療輕度高血壓,高粘血、高血脂高血脂等癥145例中治愈顯效組停藥3個療程后,再測量停藥后各種指標(biāo),各種指標(biāo)異常者為2%。治療心腦血管病、冠心病、心內(nèi)血塊、腦內(nèi)血塊、腦腔梗、腦血栓(包括由高血壓、高粘血、高血脂引起的心臟病)等癥80例中,治愈顯效組停藥3個療程后,再測量停藥后各種指標(biāo),各種指標(biāo)異常者為3%。
其中典型病例(1)高X,男,53歲。2007年2月間因常頭暈到醫(yī)院就醫(yī),體態(tài)胖, 空腹查總膽固醇(T-CH0/mmoI/L)8.63 ;甘油三脂(TG/mmoI/L)4. 08 ;高密度質(zhì)蛋白膽固醇(HDL-C/mmoI/L)2. 65 ;低密度質(zhì)蛋白膽固醇(LDL-C/mmoI/L)4. 75 ;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LT/U/L)50 ;糖化血紅蛋白(HbAI/% )7.7。頸部血管彩超顯示左側(cè)頸總動脈分叉處多發(fā)強回音及低回聲斑塊,較大約0. 7x0. 27cm,右側(cè)頸總動脈分叉處可見大小約0. 8x0. 17cm 混合回聲斑塊,管腔明顯狹窄,雙側(cè)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服用《排毒化脂膠囊》,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30天一療程,連服3個療程,飲食控制,無頭暈癥狀。3個療程后查空腹查總膽固醇(T-CH0/mmoI/L)3. 73 ;甘油三脂(TG/mmoI/L)0. 88 ;高密度質(zhì)蛋白膽固醇(HDL-C/mmoI/L) 1. 58 ;低密度質(zhì)蛋白膽固醇(LDL-C/mmoI/L) 1. 65 ;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 (ALT/U/L) 36 ;糖化血紅蛋白(HbAI/% )5. 6。頸部血管彩超顯示左側(cè)頸總動脈分叉處低回聲斑塊,較大約0. 1x0. 07cm,右側(cè)頸總動脈分叉處可見大小約0. 1x0. 05cm混合回聲斑塊, 管腔未見明顯狹窄,雙側(cè)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縮小。停藥3月后,血常規(guī)檢測結(jié)果均在正常范圍內(nèi)。
(2)郭XX,女,63歲,2007年確診冠心病、三支病變、冠狀動脈鈣化,冠狀動脈明顯狹窄血流不暢,查血壓高壓150,低壓96。乏累,沉昏。由于身體狀況,不適合搭橋及支架手術(shù),服用《排毒化脂膠囊》,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30天一療程,連服4個療程。4個療程后查血壓高壓120,低壓80。彩超查冠狀動脈未見明顯狹窄血流暢,已無乏累,沉昏現(xiàn)象。 停藥至今未有不良癥狀。
(3)于XX,男,44歲,工人,2007年確診腦血栓、行走不便,兩側(cè)手腳不協(xié)調(diào),需人扶助行走,生活不能自理。服用《排毒化脂膠囊》,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30天一療程,連服5個療程。5個療程后能自立獨自行走,無需人扶助行走,生活能自理,左側(cè)腳與其余肢體協(xié)調(diào)稍差,其余正常。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第一次配伍,按下述配比稱取原料灣葉3g、白術(shù)18g、漢防己12g、首烏 17g、澤瀉23g、花生殼^g、萊菔子33g、山楂27g、黃芪33g、淫羊藿27g。
先將上述各藥粉碎至顆粒狀,置入容器中,加占上述各藥總體積3 4倍的水,水溫100°C,煮40分鐘,濾過,取出清液,藥料再加入占上述各藥體積總量2 3倍的水煮40 分鐘后取出清液,再重復(fù)一次,將3次煎液合并,冷凍沉淀20小時后,取上清液濃縮成含水量45-50%的中草藥浸膏,加入乙醇使浸膏含醇量達70%,靜置M小時,濾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 30 1. 32的浸膏,用機器干燥,將干燥物粉碎成細粉,制成提煉濃縮粉;
第二次配伍,再取山楂和花生殼磨成120 200目細粉,制成生提取的山楂和花生殼粉,按每ι斤第一次配伍的提煉濃縮粉中加入山楂粉0. 12斤,花生殼粉0. 08斤,在第一次配伍提煉濃縮粉中加入山楂粉和花生殼粉,將混合原料藥充分混合均勻后,裝入市售的1 號膠囊中,每粒膠囊的重量為40mg。
通??诜淮? 3粒,一日3次。
實施例2 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第一次配伍按下述配比稱取原料瀉葉5g、白術(shù) 15g、漢防己15g、首烏20g、澤瀉20g、花生殼25g、萊菔子30g、山楂30g、黃芪30g、淫羊藿 30g。其余與實施例1,故不再累述。
總之,本發(fā)明有利用純中藥中提取含有排毒化脂的有效成份,能清理血管,清理血脂,清理血塊,能治療心臟病、心功能衰竭、心內(nèi)血塊、腦血塊、腦腔梗、腦血栓,偏癱,且效果顯著,并具有修復(fù)血管的功能,提高腎臟功能,增強抵抗力和免疫力有積極作用,且無毒副作用,成本低的優(yōu)點。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排毒化脂膠囊,其特征在于它含有二次配伍的原料藥;第一次配伍取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瀉葉2 8份、白術(shù)12 18份、漢防己12 18 份、首烏17 23份、澤瀉17 23份、花生殼22 28份、萊菔子27 33份、山楂27 33 份、黃芪27 33份、淫羊藿27 33份;先將上述各藥粉碎至顆粒狀,置入容器中,加占上述各藥總體積3 4倍的水,水溫 100°C,煮40分鐘,濾過,取出清液,藥料再加入占上述各藥體積總量2 3倍的水煮40分鐘后取出清液,再重復(fù)一次,將3次煎液合并,冷凍沉淀20小時后,取上清液濃縮成含水量 45-50%的中草藥浸膏,加入乙醇使浸膏含醇量達70%,靜置M小時,濾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 30 1. 32的浸膏,用機器干燥,將干燥物粉碎成細粉,制成提煉濃縮粉;第二次配伍,再取山楂和花生殼磨成120 200目細粉,制成生提取的山楂和花生殼粉,按每1斤第一次配伍的提煉濃縮粉中加入山楂粉0. 12斤,花生殼粉0. 08斤,在第一次配伍提煉濃縮粉中加入山楂粉和花生殼粉,將混合原料藥充分混合均勻后,裝入市售的1 號膠囊中,每粒膠囊的重量為40mg。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排毒化脂膠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其中第一次配伍取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灣葉5份、白術(shù)5份、漢防己15份、首烏20份、澤瀉20份、花生殼25份、 萊菔子30份、山楂30份、黃芪30份、淫羊藿30份。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排毒化脂膠囊,它以瀉葉、白術(shù)、漢防己、首烏、澤瀉、花生殼、萊菔子、山楂、黃芪、淫羊藿為原料,本發(fā)明有利用純中藥中提取含有排毒化脂的有效成份,能清理血管,清理血脂,清理血塊,能治療心臟病、心功能衰竭、心內(nèi)血塊、腦血塊、腦腔梗、腦血栓,偏癱,且效果顯著,并具有修復(fù)血管的功能,提高腎臟功能,增強抵抗力和免疫力有積極作用,且無毒副作用,成本低的優(yōu)點。
文檔編號A61P7/02GK102512548SQ201110431300
公開日2012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1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1年3月4日
發(fā)明者鄒天瓊 申請人:鄒天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