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采血針及應用該采血針的動脈血氣采集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 醫(yī)療器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采血針及應用該采血針的動脈血氣采集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血氣分析是臨床上診斷呼吸衰竭和酸堿平衡紊亂的重要依據(jù),對指導臨床治療具有重要意義。血氣分析是針對動脈血進行的醫(yī)學分析,采集血氣標本是進行血氣分析的重要前提。目前,臨床上通常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進行血氣采集,其具體的采集方法如下(1)用無菌生理鹽水將1支2ml肝素鈉注射液稀釋6倍,稀釋后的濃度大約為 1000UI/L ;(2)用一次性5ml注射器吸取0. 5ml稀釋后的肝素鈉注射液濕潤注射器內壁后排盡;(3)用處理后的注射器采集2ml動脈血,并用橡皮塞封堵針頭隔絕空氣;(4)反復揉搓注射器,以混勻肝素鈉注射液進行抗凝。在上述現(xiàn)有技術中,實用新型人發(fā)現(xiàn)至少存在如下問題第一,通過一次性注射器進行采血容易產生氣泡,一次穿刺成功率低,容易誤抽靜脈血;第二,通過一次性注射器進行采血容易導致職業(yè)暴露,不便于血氣標本的運送;第三,一次性注射器的質量可能不滿足血氣標本的采集要求;第四,通過一次性注射器進行采血,抗凝劑的用量不容易控制,容易導致抗凝劑過量或血氣標本稀釋。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采血針及應用該采血針的動脈血氣采集系統(tǒng),以便于提高血氣標本采集質量,防止由于產生氣泡、標本稀釋、誤抽靜脈血、接觸空氣等原因而影響血氣檢測的準確性;同時還能避免反復多次血管穿刺、縮短血氣標本的采集時間、防止和減少職業(yè)暴露,以及能夠同時完成多種血液檢驗標本的采集(例如,相應的血液檢驗標本可以包括血常規(guī)檢驗標本,血凝常規(guī)檢驗標本,生化檢驗標本,免疫檢驗標本等)。一種采血針,用于采集動脈血氣標本并將該血氣標本導出到血氣標本保藏裝置, 包括取血針頭1、觀察導管2、排氣裝置3和血氣標本導出裝置4 ;取血針頭1通過觀察導管2分別與排氣裝置3和血氣標本導出裝置4連接。優(yōu)選地,還包括三通接頭5 ;所述三通接頭5的一端通過觀察導管2與取血針頭1 連接,其余兩端分別與排氣裝置3和血氣標本導出裝置4連接。優(yōu)選地,相應的排氣裝置3包括卡閥31 ;所述卡閥31在采血針內殘留空氣排除后,卡緊于排氣裝置3的入口處。優(yōu)選地,相應的排氣裝置3還包括卡位軟管32和緩沖螺旋管33 ;所述卡位軟管32的一端與觀察導管2連接,其另一端與緩沖螺旋管33連接;采血針內殘留空氣通過卡位軟管32排除到緩沖螺旋管33內;所述卡閥31在采血針內殘留空氣排除后,卡緊于卡位軟管 32上。優(yōu)選地,相應的血氣標本導出裝置4包括導血針41 ;所述采血針通過導血針41刺入血氣標本保藏裝置,并通過該導血針41將血氣標本導出到血氣標本保藏裝置。 優(yōu)選地,相應的導血針41上設有保護套42。優(yōu)選地,相應的取血針頭1為5-6. 5號靜脈輸液針頭,其整體長度為30mm,針頭前端的斜截面長度為1. 5mm。優(yōu)選地,相應的觀察導管2為軟硅膠管,其長度為16-20cm,內徑為0. 7-1. 2mm。一種動脈血氣采集系統(tǒng),包括血氣標本保藏裝置以及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采血針;所述的采血針包括血氣標本導出裝置4 ;采血針通過血氣標本導出裝置4與血氣標本保藏裝置緊密連接。優(yōu)選地,相應的血氣標本保藏裝置包括帶有活塞61的低阻力注射器6和密封套7 ; 注射器6上設有注射口 62,密封套7與注射口 62密封連接;所述采血針的血氣標本導出裝置4與密封套7緊密連接,并通過注射口 62將血氣標本導出到注射器6內。由上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采血針及應用該采血針的動脈血氣采集系統(tǒng)將取血針頭1插入血管進行取血,通過觀察導管2內的回血顏色和回血量來可判斷回血是否為動脈血;若回血為動脈血,則回血顏色為鮮紅、回血量比較多;若回血為靜脈血,則回血顏色為暗紅、回血量比較少;當找出動脈血后,采血針內殘留空氣在血氣壓力下排除到排氣裝置3 ;此時將排氣裝置3卡緊,從而使動脈血氣通過血氣標本導出裝置4導出到血氣標本保藏裝置以完成采血;不僅提高了血氣標本采集質量,減少了由于血氣標本采集而導致的誤差;同時還避免了反復多次血管穿刺、縮短了血氣標本的采集時間、防止和減少了職業(yè)暴露,并且能夠同時完成多種檢驗標本的采集。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采血針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動脈血氣采集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绢I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0030]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采血針,用于采集動脈血氣標本并將該血氣標本導出到血氣標本保藏裝置,其具體結構包括取血針頭1、觀察導管2、排氣裝置3和血氣標本導出裝置4 ;取血針頭1通過觀察導管2分別與排氣裝置3和血氣標本導出裝置4 連接。其中,該采血針還可以包括三通接頭5 ;相應的三通接頭5可以包括T型接頭或Y 型接頭;所述三通接頭5的一端通過觀察導管2與取血針頭1連接,其余兩端分別與排氣裝置3和血氣標本導出裝置4連接。具體地,上述各組成部件的具體規(guī)格和用途如下(1)取血針頭1 用于插入血管進行取血;相應的取血針頭1可以為5-6. 5號靜脈輸液針頭,其整體長度可以為30mm,針頭前端的斜截面長度可以為1. 5mm,從而保證取血針頭1的銳利程度和針頭長度,以使斜面在垂直刺入血管時不至于刺穿血管,并且能夠滿足血管位置較深的股動脈采血的需求。(2)觀察導管2 用于觀察回血顏色和回血量;相應的觀察導管2可以為透明軟硅膠管,其長度可以為16-20cm,內徑可以為0. 7-1. 2mm ;通過對觀察導管2內的回血顏色和回血量觀察可以判斷回血是否為動脈血;若回血為動脈血,則回血顏色為鮮紅、回血量比較多;若回血為靜脈血,則回血顏色為暗紅、回血量比較少。(3)排氣裝置3 用于排除采血針內殘留空氣;相應的排氣裝置3可以包括卡閥 31、卡位軟管32和緩沖螺旋管33 ;相應的卡位軟管32可以為2cm的硅膠軟管,相應的緩沖螺旋管33可以為內徑3mm、長度2. 5cm的乳膠螺旋管;所述卡位軟管32的一端與觀察導管 2連接,其另一端與緩沖螺旋管33連接;采血針內的殘留空氣可以在血氣壓力作用下通過卡位軟管32排除到緩沖螺旋管33內,當采血針內的殘留空氣全部排除到緩沖螺旋管33并且已經判定出取血為動脈血后,所述卡閥31卡緊在卡位軟管32上,從而防止殘留空氣沿卡位軟管32倒流進血氣標本導出裝置4。(4)血氣標本導出裝置4 用于將血氣標本導出到血氣標本保藏裝置;相應的血氣標本導出裝置4可以為導血針41,采血針可以通過導血針41刺入血氣標本保藏裝置,并通過該導血針41將血氣標本導出到血氣標本保藏裝置;在實際應用中,導血針41的長度最好為16mm,以保證導血針41能夠刺入血氣標本保藏裝置,并且在導血針41上最好設有保護套 42,以避免導血針41刺傷身體。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采血針的工作原理如下在醫(yī)學上,動脈血是指在體循環(huán)的動脈中流動的血液以及在肺循環(huán)中從肺流到左心房的肺靜脈中的血液,動脈血含氧較多、含二氧化碳較少、呈鮮紅色;而靜脈血是指在體循環(huán)的靜脈中流動的血液以及在肺循環(huán)中從右心室流到肺的肺動脈中的血液,靜脈血中含較多的代謝廢物、呈暗紅色;在體循環(huán)中,動脈內的血氣壓力要比靜脈內的血氣壓力高很多;血氣分析所需的血氣標本是從體循環(huán)的動脈中采集的動脈血。當采血針的取血針頭1插入血管后,血液會在血管內血氣壓力作用下回血到采血針的觀察導管2 ;由于動脈內的血氣壓力要比靜脈內的血氣壓力高很多,所以若回血為動脈血,則回血量比較多,若回血為靜脈血,則回血量比較少;同時,由于動脈血呈鮮紅色、靜脈血呈暗紅色,所以通過對觀察導管2內的回血顏色和回血量進行觀察可以判斷出采血針的取血是否為動脈血。由于動脈內的血氣壓力比較大,血液會在血氣壓力作用下不斷流入采血針;采血針內 的殘留空氣會逐漸通過卡位軟管32排除到緩沖螺旋管33內;當識別出動脈血并且采血針內的殘留空氣全部排除到緩沖螺旋管33后,用卡閥31卡緊在卡位軟管 32上,從而防止殘留空氣沿卡位軟管32倒流進血氣標本導出裝置4。此時,將血氣標本導出裝置4緊密連接在血氣標本保藏裝置上,動脈血會在血氣壓力作用流入血氣標本保藏裝置。需要說明的是,采血針的取血針頭1 一次成功取血后,可以先不拔出取血針頭1, 僅將采血針的血氣標本導出裝置4與其他的血氣標本保藏裝置(例如,相應的血氣標本保藏裝置可以包括各種負壓采血管)進行連接取血,從而實現(xiàn)一次穿刺同時采集多種血液檢驗標本(例如,相應的血液檢驗標本可以包括血常規(guī)檢驗標本,血凝常規(guī)檢驗標本,生化檢驗標本,免疫檢驗標本等);對于多項目血液檢驗標本采集而言,該采血針不僅可以使患者免除多次穿刺的痛苦,而且大幅提高了取血速度,降低了職業(yè)暴露的風險。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動脈血氣采集系統(tǒng),其具體結構包括血氣標本保藏裝置和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采血針;相應的采血針包括血氣標本導出裝置4 ;采血針可以通過血氣標本導出裝置4與血氣標本保藏裝置緊密連接,并將血氣標本導出到該血氣標本保藏
直ο其中,相應的血氣標本保藏裝置可以包括帶有活塞61的低阻力注射器6和密封套 7 ;注射器6上設有注射口 62,所述密封套7與注射口 62密封連接;所述采血針的血氣標本導出裝置4與密封套7緊密連接,并通過注射口 62將血氣標本導出到注射器6內。具體地,相應的低阻力注射器6可以為4ml低阻力一次性注射器6,注射口 62內徑為3mm,注射口 62長度為6mm,活塞61上的圓柱突起的直徑為2. 6mm,長度為5. 6mm,該注射器6內含有30-40微升肝素鈉注射液;相應的密封套7可以為橡膠軟塞,其厚度可以為 2mm,并且該橡膠軟塞上可以外套一個設有塑料硬帽71,當實驗室人員檢測標本時,輕輕旋轉即可取下整個密封套7 ;該設有密封套7的注射器6密封性良好、無空氣殘留,其活塞61 會在6KPa壓力下自動外移;由于平均動脈壓為13. 3KPa,所以當采血針與血氣標本保藏裝置緊密連接時,動脈血可以自動流入注射器6??梢?,本實用新型系統(tǒng)實施例的實現(xiàn)不僅提高了血氣標本采集質量,減少了由于血氣標本采集而導致的誤差;同時還避免了反復多次血管穿刺、縮短了血氣標本的采集時間、防止和減少了職業(yè)暴露,并且能夠同時完成多種檢驗標本的采集。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的保護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采血針,用于采集動脈血氣標本并將該血氣標本導出到血氣標本保藏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取血針頭(1)、觀察導管O)、排氣裝置C3)和血氣標本導出裝置;取血針頭(1)通過觀察導管( 分別與排氣裝置C3)和血氣標本導出裝置(4)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的采血針,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三通接頭(5);所述三通接頭(5)的一端通過觀察導管( 與取血針頭(1)連接,其余兩端分別與排氣裝置C3)和血氣標本導出裝置⑷連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采血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氣裝置C3)包括卡閥(31);所述卡閥(31)在采血針內殘留空氣排除后,卡緊于排氣裝置(3)的入口處。
4.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采血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氣裝置C3)還包括卡位軟管(32)和緩沖螺旋管(3 ;所述卡位軟管(3 的一端與觀察導管( 連接,其另一端與緩沖螺旋管(3 連接;采血針內殘留空氣通過卡位軟管(3 排除到緩沖螺旋管(3 內;所述卡閥(31)在采血針內殘留空氣排除后,卡緊于卡位軟管(32)上。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的采血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血氣標本導出裝置(4)包括導血針;所述采血針通過導血針Gl)刺入血氣標本保藏裝置,并通過該導血針Gl)將血氣標本導出到血氣標本保藏裝置。
6.根據(jù)權利要求5的采血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血針上設有保護套02)。
7.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采血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血針頭(1)為5-6.5號靜脈輸液針頭,其整體長度為30mm,針頭前端的斜截面長度為1. 5mm。
8.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采血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觀察導管( 為軟硅膠管,其長度為16-20cm,內徑為0. 7-1. 2mm。
9.一種動脈血氣采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血氣標本保藏裝置以及上述權利要求1 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采血針;所述的采血針包括血氣標本導出裝置;采血針通過血氣標本導出裝置(4)與血氣標本保藏裝置緊密連接。
10.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動脈血氣采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血氣標本保藏裝置包括帶有活塞(61)的低阻力注射器(6)和密封套(7);注射器(6)上設有注射口(62),密封套(7)與注射口(62)密封連接;所述采血針的血氣標本導出裝置(4)與密封套(7)緊密連接,并通過注射口(6 將血氣標本導出到注射器(6)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采血針及應用該采血針的動脈血氣采集系統(tǒng),用于采集動脈血氣標本并將該血氣標本導出到血氣標本保藏裝置,包括取血針頭(1)、觀察導管(2)、排氣裝置(3)和血氣標本導出裝置(4);取血針頭(1)通過觀察導管(2)分別與排氣裝置(3)和血氣標本導出裝置(4)連接。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實現(xiàn)可以提高血氣標本采集質量,防止由于產生氣泡、標本稀釋、誤抽靜脈血、接觸空氣等原因而影響血氣檢測的準確性;同時,還能避免反復多次血管穿刺、縮短血氣標本采集的時間、防止和減少職業(yè)暴露,以及能夠同時完成多種檢驗標本的采集。
文檔編號A61B5/153GK201939348SQ201020687930
公開日2011年8月24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2月29日
發(fā)明者朱建洲 申請人:朱建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