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松質骨及骨髓取出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療器械,尤其是用于骨外科的醫(yī)療器械。
背景技術:
臨床上常常對骨折進行切開復位和堅強固定治療。在治療過程中經常會發(fā)生骨不連接并發(fā)癥。骨不連接的發(fā)生機率一般在5-17%。目前對骨不連接的防治方法通常是植骨并重新固定或引入骨髓組織。植骨可有效填充骨缺損;弓I入松質骨及骨髓組織,可促進新骨形成。但首次手術一般不能合并施用植骨的方法來預防骨不連接。這主要是因為自骨庫取骨增加新的創(chuàng)傷,為防治一個10%左右的不確定性的并發(fā)癥而動用自體骨庫,增加新的創(chuàng)傷,病人在心理上常常不能接受。再則一期植骨需要開辟新術野,由此延長了手術時間,增加了手術風險。如何能在不增加新創(chuàng)傷、新術野,又不動用骨庫的前題下促進新骨形成,成為臨床亟待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松質骨及骨髓取出器,使用該器械可在骨折一期微創(chuàng)手術操作過程中既不增加新創(chuàng)傷、新術野,又不動用骨庫的前題下促進新骨形成,由此可實現(xiàn)一次手術,同時完成植骨和內固定兩項技術操作,最大程度防止骨不連接的發(fā)生, 提高手術成功率,促進骨折一期愈合。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松質骨及骨髓取出器,包括有橫桿,其設計要點在于橫桿的一端設有手柄,另一端設有匙頭。本實用新型在治療骨折時可以配合髓腔鉆應用。如當四肢骨折發(fā)生進行手術內固定治療時,選用安裝帶鎖髓內釘系統(tǒng)固定骨折。當使用髓腔鉆擴髓后,將本實用新型的匙頭伸入骨髓腔達干骺端,轉動手柄,同時推動手柄約2cm,然后退出,將干骺端行松質骨及紅骨髓汲取、收集、備用。如此反復,直至收集的骨髓及骨組織充足后,復位骨折,安裝髓內鎖釘或鋼板等固定器材,再將匙頭取出的松質骨、紅骨髓等組織填充、涂布于骨折區(qū)域,實現(xiàn)植骨和骨髓移植手術。本實用新型在骨科手術操作中,可協(xié)助骨科醫(yī)生在進行骨折復位固定術的過程中完成松質骨及骨髓的移植,由此實現(xiàn)了在骨折一期微創(chuàng)手術操作過程中既不增加新創(chuàng)傷、 新術野,又不動用骨庫的前題下促進新骨形成。實現(xiàn)了一次手術,同時完成植骨和內固定兩項技術操作。最大限度地預防骨不連接、骨延遲愈合的發(fā)生。提高了手術療效,減少了病人痛苦和經濟負擔。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如圖1所示,包括有手柄4、橫桿3、匙頭2,材質采用不銹鋼材料。橫桿 3的一端設有手柄4,另一端設有匙頭2。匙頭2的長度可設定為15-20mm,直徑可設置8、9、 IOmm多種型號。所述的匙頭2的端頭設有鋸齒狀牙口 1,以更便于汲取骨組織;匙頭2為桶形,其桶底上設有溢液孔5,以便匙頭2內多余的血液、組織液等液體能夠從該溢液孔5中溢出。
權利要求1.一種松質骨及骨髓取出器,包括有橫桿(3),其特征在于橫桿(3)的一端設有手柄 (4),另一端設有匙頭(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松質骨及骨髓取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匙頭(2)的端頭設有鋸齒狀牙口(1)。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松質骨及骨髓取出器,其特征在于包所述的匙頭(2)為桶形, 其桶底上設有溢液孔(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松質骨及骨髓取出器,包括有橫桿,其設計要點在于橫桿的一端設有手柄,另一端設有匙頭。本實用新型在骨科手術操作中,可協(xié)助骨科醫(yī)生在進行骨折復位固定術的過程中完成松質骨及骨髓的移植,最大限度地預防骨不連接、骨延遲愈合的發(fā)生,提高了手術療效,減少了病人痛苦和經濟負擔。
文檔編號A61B17/22GK201930029SQ201020648618
公開日2011年8月17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2月9日
發(fā)明者劉勇 申請人:劉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