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次性膀胱穿刺工作套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微創(chuàng)手術器材,具體涉及一種一次性膀胱穿剌工作套管。
背景技術:
目前對前列腺增生疾病國內外均采用下列三種方法 1)開放性手術切除是泌尿科醫(yī)生最早掌握的一種治療前列腺增生的方法。但其創(chuàng)傷大,出血多,病人痛苦大,恢復慢,所以開放性手術切除方法逐漸被微創(chuàng)技術電切所代替。 2)經尿道利用電切環(huán)切除經尿道電切鏡是目前應用最廣的治療前列腺增生的微創(chuàng)方法。該鏡是在窺視下利用環(huán)狀電切刀, 一條一條切除組織,也稱逆行切除,并有電凝作用。視野的觀察靠大量灌注5%甘露醇或5%葡萄糖來實現。此方法已引用了近七十年,有時前列腺不能完整切除,殘留前列腺可能造成長期感染;手術中大量用水,液體灌注時不能控制膀胱內壓力,頻繁使膀胱高壓,將導致水中毒等并發(fā)癥,往往需要作膀胱穿剌造瘺。
3)腹腔鏡下前列腺切除是目前新開展的一項微創(chuàng)技術。但其需在腹壁作至少三個通道,創(chuàng)傷較大。手術技術要求高,需作膀胱頸與后尿道吻合等。 目前也有醫(yī)學報道,在膀胱注滿水后,在恥骨上作三個穿剌孔,行膀胱內膀胱憩室切除、輸尿管_膀胱再吻合。但不能通過一個穿剌孔完成手術操作。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手術創(chuàng)傷小、操作方便的一次性膀胱穿剌工作套管。只需通過穿剌一個孔道,就可完成膀胱內前列腺摘除手術,手術完成后此工作套管原位當膀胱造瘺管。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次性膀胱穿剌工作套管,包括手柄、梭形穿剌器、三個彈性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梭形穿剌器呈扁長形梭狀中空結構,由四單片可拆式拼接組成;所述三個彈性管道依次緊密相連,中間彈性管道在梭形穿剌器的中空腔內,所述梭形穿剌器殼體一分為兩,分別相向置入兩側彈性管道內;所述三個彈性管道下端由氣囊環(huán)繞包裹,所述氣囊與單向注氣閥門連接,管路相通。 所述三個彈性管道的上端與內置有抗逆流瓣的工作通道插入式連接,所述工作通道另一端貫穿連接手柄,外露端部連接抗逆流封帽。 所述連接手柄材質為硬性塑料,側面置有與二氧化碳氣源相連接的進氣閥門。
為方便術中梭形穿剌器拆開退出彈性管道,所述梭形穿剌器的一端與手柄相連。
—次性膀胱穿剌工作套管可用于膀胱穿剌術,或用作腹腔鏡穿剌術工作套管。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依據人體下腹部腹直肌呈縱向走行特點,把穿剌器設計呈扁長形梭狀中空結構,三個彈性管道對腹壁損傷??;膀胱穿剌后可拆卸拔出梭形穿剌器,留三個彈性管道用作手術通道,器械在彈性通道內操作比在硬性管道內操作活動范圍大,可在不增加切口孔徑同時放入多個器械;術后三個彈性管道接三通引流管,留作膀胱造瘺管使用。 一次性設計材料價格低,無菌操作防止交叉?zhèn)魅?;因可用二氧化碳作為灌注介質手術時提供更清晰患處圖像,所以一次性膀胱穿剌工作套管不僅用作膀胱穿剌工作套管,還可作為腹腔鏡用穿剌工作套管。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所述膀胱穿剌工作套管結構示意 圖2是梭形穿剌器分開顯露中間彈性管道結構示意 圖3是圖2的A向(側位)示意 圖4是圖3的B向(俯視)示意 圖5是連接手柄局部結構示意 圖6是三通引流管結構示意圖。 圖中,l.手柄;2.梭形穿剌器;3.彈性管道;4.環(huán)形氣囊;5.進氣閥門;6.單向注氣閥門;7.抗抗逆封帽;8.工作通道;9.三通引流管;10.抗逆流瓣;11.連接手柄。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實施例以一次性膀胱穿剌工作套管為例進行說明。 如圖1 3所示,一次性膀胱穿剌工作套管,包括手柄1、梭形穿剌器2、三個彈性管道3,其特征在于依據人體下腹部,腹直肌呈縱向走行的特點,為減少肌肉及組織損傷,把穿剌器2設計成呈扁長形梭狀中空結構,由四單片可拆式拼接組成;三個彈性管道3依次緊密相連,中間彈性管道3置于梭形穿剌器2的中空腔內,所述梭形穿剌器2殼體一分為兩,分別相向置入兩側彈性管道3內,使梭形穿剌器2引導三個彈性管道3順利進入膀胱;三個彈性管道3前端設有環(huán)形氣囊4,所述環(huán)形氣囊4與單向注氣閥門6連接,管路相通,注氣后氣囊4充盈鼓起懸吊在膀胱前壁防膀胱壁脫出,并封閉穿剌孔防止漏氣,繼而防止工作套管脫出。膀胱穿剌后可拆卸拔出梭形穿剌器2留三個彈性管道3用作手術通道,術后留作膀胱造瘺管使用。 為方便術中梭形穿剌器2拆開退出彈性管道3,所述梭形穿剌器2的一端與手柄1相連(圖4)。, 所述三個彈性管道3的上端與內置有抗逆流瓣10的工作通道8插入式連接,所述工作通道8另一端貫穿連接手柄ll,外露端部連接抗逆流封帽7。 圖5所示連接手柄11材質為硬性塑料,連接手柄11的側面置有與二氧化碳氣源氣腹機相連接的進氣閥門5。 二氧化碳氣體作為灌注介質通過進氣閥門5往膀胱內注入氣體,經彈性管道3進入膀胱內,即可提供更清晰患處圖像。三個彈性管道3與所述工作通道8插入式對接,裝置連接手柄11后,通過工作通道8和三個彈性管道3可放入觀察鏡及兩個操作器械,即可完成前列腺摘除術。術后三個彈性管道3接三通引流管9(圖6),留置作為膀胱造瘺管。 綜上所述可見,本發(fā)明的應用場合不限于膀胱穿剌工作套管,還可作為腹腔鏡手術、前腹腔鏡手術的工作套管等各種微創(chuàng)手術設備。 以上對具體實施方式
的描述旨在于為了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應當理解,本發(fā)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诒景l(fā)明啟示,任何顯而易見的變換或等同替代也應當被認為是落入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一次性膀胱穿刺工作套管,包括手柄(1)、梭形穿刺器(2)和三個彈性管道(3),其特征在于所述梭形穿刺器(2)呈扁長形梭狀中空結構,由四單片可拆式拼接組成;所述三個彈性管道(3)依次緊密相連,中間彈性管道(3)置于梭形穿刺器的中空腔內,所述梭形穿刺器殼體一分為兩,分別相向置入兩側彈性管道(3)內;所述三個彈性管道(3)下端由環(huán)形氣囊(4)環(huán)繞包裹,所述環(huán)形氣囊(4)與單向注氣閥門(6)連接,管路相通。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一次性膀胱穿剌工作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個彈性管道(3)的上端與內置抗逆流瓣(10)的工作通道(8)插入式連接,所述工作通道(8)另一端貫穿連接手柄(ll),外露端部連接抗逆流封帽(7)。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次性膀胱穿剌工作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手柄(11)側面置有與二氧化碳氣源相連接的進氣閥門(5)。
4. 權利要求1所述一次性膀胱穿剌工作套管,其特征在于用于膀胱穿剌工作套管,或用于腹腔鏡穿剌工作套管。
全文摘要
一次性膀胱穿刺工作套管,其特征在于梭形穿刺器呈扁長形梭狀中空結構,由四單片可拆式拼接組成;三個彈性管道依次緊密相連,中間彈性管道在所述梭形穿刺器的中空腔內,所述梭形穿刺器殼體一分為兩,分別相向置入兩側彈性管道內;三個彈性管道下端由氣囊環(huán)繞包裹,所述氣囊與單向注氣閥門連接管路相通。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穿刺器設計呈扁長形梭狀中空結構,對腹壁損傷??;膀胱穿刺后拆卸拔出梭形穿刺器留下的三個彈性管道用作手術通道,操作活動范圍大,三個彈性管道術后留作膀胱造瘺管使用。一次性設計材料價格低,無菌操作防止交叉?zhèn)魅?;用二氧化碳作為灌注介質,手術圖像清晰,不僅可用作膀胱穿刺工作套管,還可作為腹腔鏡用穿刺工作套管。
文檔編號A61B17/34GK101785689SQ20101013059
公開日2010年7月28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3月23日
發(fā)明者林超, 段孝敏 申請人:上海祥秀醫(yī)藥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