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長度可調的醫(yī)用拉鉤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長度可調的醫(yī)用拉鉤。
背景技術:
目前在臨床,外科手術中經常用到醫(yī)用拉鉤,用來將手術部位牽拉開,暴露手術視 野,同時在保證手術效果的基礎上,如何有效減少切口長度、充分暴露手術野、縮短手術時 間,成為關鍵,一般受手術創(chuàng)口大小、拉鉤把手長度、病人體型及肌肉彈性回縮的影響,容易 造成術野顯示不清,這樣容易造成手術操作的失誤,甚至拉傷神經,剪破皮膚,影響手術質 量,為病人帶來痛苦,易造成病人傷口的感染幾率,現有技術中仍未很好的解決類似問題, 造成手術視野深部比較暗,且不易調節(jié)拉鉤的把手。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任務是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調節(jié)方便的 長度可調的醫(yī)用拉鉤。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實現的,該長度可調的醫(yī)用拉鉤,其結構包 括鉤體、握環(huán),鉤體固定于鉤體前臂的一端,鉤體前臂的另一端內嵌鉤體后臂,鉤體前臂內 部中空且在內壁上設置有棘條,在鉤體后臂內嵌部分的端部設置有與鉤體前臂相配合的棘 爪。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所產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長度可調的醫(yī)用拉鉤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特點,在拉鉤上設 置有鉤體前臂和通過棘齒結構連接的鉤體后臂,這樣就使鉤體能夠長度可調,從而解決了 因不同病人體型及肌肉彈性的不同而對拉鉤長度的不同要求,構思巧妙,有效的減少切口 長度,充分暴露手術術野,縮短手術時間,提高手術質量,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中的標記分別表示1、鉤體,2、鉤體前臂,3、棘條,4、棘爪,5、鉤體后臂,6、握環(huán)。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長度可調的醫(yī)用拉鉤作以下詳細說明。如附圖1所示,該長度可調節(jié)的醫(yī)用拉鉤,其結構是由鉤體1、握環(huán)6等組成,其中 鉤體1設置于鉤體前臂2的一端,鉤體前臂2的另一端內嵌有鉤體后臂5,鉤體前臂2內部 中空且在內壁上均勻設置有棘條3,在鉤體后臂5內嵌部分的端部設置有與鉤體前臂2相配 合的棘爪4,鉤體1的另一端部則設置有握環(huán)6。
權利要求長度可調的醫(yī)用拉鉤,包括鉤體、握環(huán),其特征在于鉤體固定于鉤體前臂的一端,鉤體前臂的另一端內嵌鉤體后臂,鉤體前臂內部中空且在內壁上設置有棘條,在鉤體后臂內嵌部分的端部設置有與鉤體前臂相配合的棘爪。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長度可調的醫(yī)用拉鉤,屬于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其結構包括鉤體、握環(huán),鉤體固定于鉤體前臂的一端,鉤體前臂的另一端內嵌鉤體后臂,鉤體前臂內部中空且在內壁上設置有棘條,在鉤體后臂內嵌部分的端部設置有與鉤體前臂相配合的棘爪。該新型長度可調的醫(yī)用拉鉤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等特點,該拉鉤的長度易于調節(jié),充分暴露手術術野,保證手術順利進行。
文檔編號A61B17/02GK201558132SQ20092028110
公開日2010年8月25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12月10日
發(fā)明者張學靖 申請人:張學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