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注水墊窺陰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y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用于婦科檢查和治療的一種注水墊窺陰器。
背景技術:
在婦科檢查和治療中,窺陰器是最常用的器械之一,由上葉、下葉和手柄等組成。目前臨床上使用的普通窺陰器為同一種規(guī)格,無大小之分,在面臨相當多的病人,如肥胖、產(chǎn)后、引產(chǎn)后、陰道壁松弛的病人,在手術過程中很難暴露陰道,且容易滑脫,致使反復安裝窺陰器,挫傷陰道壁和延長手術時間,增加病人的不適與痛苦。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利用控制水囊的大小而實
現(xiàn)適合所有已婚女性的注水墊窺陰器,減少病人的不適及縮短手術操作時間。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該種注水墊窺陰器,包括上葉、
下葉和調(diào)節(jié)手柄,上葉和下葉在與手柄的連接端通過固定軸連接在一起,其特征是,所述的
上葉前端固定密封一潛在水囊,所述的潛在水囊一端與上葉的前端平齊,另一端連接一個
與其相通的注水軟管;所述注水軟管陷于上葉表面正中的溝槽內(nèi),引出后固定于上葉外端
中間部位;固定軸的一端設有緊固螺絲。 所述的潛在水囊長度為上葉長度的三分之二。 所述的注水軟管引出端連接20ml注射器頭端。 所述的潛在水囊最大容量為20ml。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窺陰器的上葉設有一潛在水囊,注水后形成一水墊,大小可以根據(jù)注水量來控制,它有利于充分暴露陰道,避免了普通窺陰器應用時因陰道壁松弛造成的視野受限,縮短了經(jīng)陰檢查及手術操作時間,避免反復操作,減輕了病人的痛苦。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中1上葉,2下葉,3潛在水囊,4注水軟管,5固定軸。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 —種注水墊窺陰器,包括上葉1、下葉2和調(diào)節(jié)手柄,上葉1和下葉2在與手柄的連接端通過固定軸5連接在一起。所述的上葉1前端固定密封一潛在水囊3,所述的潛在水囊3長度為上葉1長度的三分之二,最大容量為20ml,一端與上葉1的前端平齊,另一端連接一個與其相通的注水軟管4。所述注水軟管4陷于上葉1表面正中的溝槽內(nèi),引出后固定于上葉1外端中間部位,引出端連接20ml注射器頭端。固定軸5的一端設有緊固螺絲。[0013] 與注水軟管4相連的注射器內(nèi)應裝有生理鹽水,固定軸5應用金屬材料,其余均為塑料橡膠材料。 對于正常情況下陰道壁沒有松弛的病人,潛在水囊3內(nèi)無需注水,注水軟管4也無需連接注射器,將窺陰器以閉合狀態(tài)旋轉(zhuǎn)置入陰道,打開窺陰器上下葉,旋緊固定軸5 —端的緊固螺絲,將本實用新型當做普通窺陰器使用即可。 對于肥胖、產(chǎn)后、引產(chǎn)后、陰道壁松弛的病人,很難暴露陰道且容易滑脫,使用時首先像上述方法一樣第一次旋緊緊固螺絲,然后利用注射器向潛在水囊3內(nèi)注水,潛在水囊3注水后形成一水墊,大小可以根據(jù)注水量來控制,充分暴露陰道后,再次旋緊緊固螺絲即達到充分暴露的目的,克服普通窺陰器的缺點,減少病人的不適,避免反復操作及縮短手術時間。 本實用新型尤其適用于產(chǎn)后、引產(chǎn)后、體形肥胖婦女。
權利要求一種注水墊窺陰器,包括上葉、下葉和調(diào)節(jié)手柄,上葉和下葉在與手柄的連接端通過固定軸連接在一起,其特征是,所述的上葉前端固定密封一潛在水囊,所述的潛在水囊一端與上葉的前端平齊,另一端連接一個與其相通的注水軟管;所述注水軟管陷于上葉表面正中的溝槽內(nèi),引出后固定于上葉外端中間部位;固定軸的一端設有緊固螺絲。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注水墊窺陰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潛在水囊長度為上葉長度的三分之二。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注水墊窺陰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注水軟管引出端連接20ml注射器頭端。
4.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注水墊窺陰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潛在水囊最大容量為20ml 。
專利摘要一種注水墊窺陰器,屬于醫(yī)療器械,主要解決現(xiàn)有窺陰器使用時對于陰道壁松弛的病人很難暴露陰道且容易滑脫的問題。它包括上葉、下葉和調(diào)節(jié)手柄,上葉和下葉在與手柄的連接端通過固定軸連接在一起,其特征是,上葉前端固定密封一潛在水囊,潛在水囊連接一個與其相通的注水軟管;固定軸的一端設有緊固螺絲。注水后窺陰器的上葉形成一水墊,大小可以根據(jù)注水量來控制,充分暴露陰道后,再次旋緊緊固螺絲即達到充分暴露的目的,克服普通窺陰器的缺點,減少病人的不適,避免反復操作及縮短手術時間。本實用新型尤其適用于產(chǎn)后、引產(chǎn)后、體形肥胖婦女。
文檔編號A61B1/303GK201441357SQ20092003129
公開日2010年4月28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8月10日
發(fā)明者趙彥梅 申請人:趙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