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氯化血紅素及其制備方法和補血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屬于生化提取技術(shù)領(lǐng)域,特別涉及一種氯化血紅素及其制備方法和補血藥 物組合物。
背景技術(shù):
鐵缺乏癥和缺鐵性貧血是最常見的營養(yǎng)素缺乏癥,至今仍是世界各國普遍而重要 的健康問題,尤其是發(fā)展中國家,其高危人群為婦女、嬰幼兒和兒童;目前,全世界約11.2 億人患缺鐵性貧血,有21. 5億人鐵缺乏。復旦大學各附屬醫(yī)院統(tǒng)計的上海市鐵缺乏和缺鐵性貧血狀況如下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氯化血紅素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將抗凝新鮮豬血和含0.5 2% (Wt)NaCl的冰醋酸混合,在100 130°C消化1 8小時;(2)將步驟(1)消化后所得流體物和醋酸溶液混合均勻,調(diào)節(jié)pH值至3.5 4.5,加入 蛋白酶進行酶解;(3)將步驟(2)酶解后的反應液過濾,分離出固體即得氯化血紅素。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的含0.5 2%(wt) NaCl的冰醋酸是含(wt)NaCl的冰醋酸;抗凝新鮮豬血和含0. 5 2% (wt)NaCl的冰 醋酸的體積比是1 5;消化條件是115°C,4小時。
3.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O)中所述的蛋白酶是537蛋白酶。
4.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的消化后所得流體物和 醋酸溶液的體積比是1 6 ;醋酸溶液的濃度是10 30 (wt) % ;蛋白酶的添加量是占反應 溶液的0. 5 (wt) %,酶解60°C,48小時;酶解在攪拌狀態(tài)下進行,轉(zhuǎn)速60轉(zhuǎn)/分。
5.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分離出固體進行烘干。
6.一種如權(quán)利要求1 5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制備而得的氯化血紅素。
7.—種補血藥物組合物,包括活性成分和載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成分至少包括 如上所述的氯化血紅素。
8.如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補血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載體是藥學上可用的填 充劑、稀釋劑、潤滑劑和/或矯味劑。
9.如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補血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補血藥物組合物是片劑, 其包括以下質(zhì)量百分比的各組分3 8%氯化血紅素,2 5%葡萄糖酸鋅,2 5%維生素 C,30 70%乳糖,0.5 3. 8%微晶纖維素,20 50%蔗糖,0. 1 硬脂酸鎂和0. 1 0. 5%包衣粉。
10.如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補血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補血藥物組合物的組成 如下4. 5%氯化血紅素,3. 75%葡萄糖酸鋅,3. 75%維生素C,50%乳糖,2%微晶纖維素, 35. 3%蔗糖,0. 5%硬脂酸鎂和0. 2%包衣粉,百分比是質(zhì)量百分比。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氯化血紅素及其制備方法和補血藥物組合物。該氯化血紅素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抗凝新鮮豬血和含0.5~2%(wt)NaCl的冰醋酸混合,在100~130℃消化1~8小時;(2)將步驟(1)消化后所得流體物和醋酸溶液混合均勻,調(diào)節(jié)pH值至3.5~4.5,加入蛋白酶進行酶解;(3)將步驟(2)酶解后的反應液過濾,分離出固體即得氯化血紅素。本發(fā)明采用生物提取技術(shù)制備氯化血紅素,該生物提取技術(shù)可大規(guī)模、無污染的得到高純度的氯化血紅素。氯化血紅素是治療鐵缺乏癥和缺鐵性貧血最有效的原料。將為新一代高效補血產(chǎn)品的開發(fā)帶進一個高安全、高吸收的“高純度生物鐵時代”新的時代。
文檔編號A61K31/555GK102051392SQ20091019789
公開日2011年5月11日 申請日期2009年10月29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9年10月29日
發(fā)明者于茂泉, 吳海峰, 官代學, 羅建華, 陳建 申請人:上海鴻儒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