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降低血壓的中成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藥物,具體是指用于降低血壓的中成藥。
技術(shù)背景現(xiàn)有技術(shù)中,降低人體血壓的藥物多為西藥,而用于降低血壓的中成藥卻 不多見。 發(fā)明內(nèi)容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shù)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種用于降 低血壓的中成藥,它可有效降低血壓,且無明顯不良反應(yīng)。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方案是,制成所述用于降低血壓的中成藥有效成份的原料及 重量份為鉤藤 10份一15份, 石決明17份一23份,鬼針草12份一18份, 杭菊花12份一18份,地龍 7份一13份, 珍珠母9份一15份,車前仁7份一13份, 枸杞 9份一15份。本發(fā)明所述中成藥的一種制備方法是,將所述鉤藤、地龍合并后粉碎,過 篩,得藥粉,備用;其余六味(即石決明、鬼針草、杭菊花、珍珠母、車前仁、 枸杞)加水煎煮兩次,其中珍珠母、車前仁包煎;然后過濾去除藥渣,合并濾 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1.4時加入所述藥粉,攪勻;過篩制粒,干燥,整 粒,即得顆粒狀原藥。通過常規(guī)制劑工藝可將所述顆粒狀原藥制成片劑或膠囊 劑、顆粒劑、微囊劑、溶液劑、注射劑、丸劑、散劑、湯劑等劑型的中成藥。本發(fā)明藥物中,鉤藤、杭菊花平肝熄風(fēng)、清肝熱;石決明、珍珠母重鎮(zhèn)潛 陽、涼肝除熱;地龍祛風(fēng)通絡(luò);枸杞滋陰補(bǔ)腎;鬼針草清熱解毒、散淤消腫; 車前仁清利濕熱;諸藥配伍使用,共奏平肝熄風(fēng),清熱活血,益腎寧心之效。采用后述實施例的原料組成和制備方法制得膠囊劑,用于臨床療效試驗 每次10克,每日2 — 3次,療程為8周。通過對150例臨床診斷為原發(fā)性高血 壓患者的療效觀察,顯效61例,有效77例,總有效率為92%,且在臨床觀察 中無明顯不良反應(yīng)。由以上可知,本發(fā)明為一種用于降低血壓的中成藥,它可有效降低血壓, 且無明顯不良反應(yīng),藥物成本低。
具體實施方式
取鉤藤12g、石決明20g、鬼針草15g、杭菊15g、地龍10g、珍珠母12g、 車前仁10g、枸杞12g;制法將所述鉤藤、地龍合并后粉碎,過100目篩,得 藥粉,備用;其余六味(即石決明、鬼針草、杭菊花、珍珠母、車前仁、枸杞) 加水煎煮兩次(其中珍珠母、車前仁各為包煎),第一次加各藥材總重量10倍 量水,煎煮1.5小時;第二次各藥材總重量8倍量水,煎煮1小時,過濾,合 并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時加入上述細(xì)粉,攪勻,過14目篩制粒,在 6(TC條件下干燥,整粒,分裝,即得。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用于降低血壓的中成藥,其特征是制成有效成份的原料及重量份為鉤藤10份-15份,石決明 17份-23份,鬼針草 12份-18份,杭菊花 12份-18份,地龍7份-13份, 珍珠母 9份-15份,車前仁 7份-13份, 枸杞 9份-15份。
2、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l所述用于降低血壓的中成藥,其特征是,所述中成藥 為片劑或膠囊劑、顆粒劑、微囊劑、溶液劑、注射劑、丸劑、散劑、湯劑。
3、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l所述用于降低血壓的中成藥,其特征是,將所述鉤藤、 地龍合并后粉碎,過100目篩,得藥粉。
4、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用于降低血壓的中成藥,其特征是,所述煎煮兩 次為,第一次加各藥材總重量10倍量水,煎煮1.5小時;第二次各藥材總重量 8倍量水,煎煮1小時。
5、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用于降低血壓的中成藥,其特征是,所述過篩制 粒為過14目篩制粒,所述干燥在6(TC下進(jìn)行。
全文摘要
一種用于降低血壓的中成藥,制成該中成藥有效成份的原料及重量份為鉤藤10份-15份、石決明17份-23份、鬼針草12份-18份、杭菊花12份-18份、地龍7份-13份、珍珠母9份-15份、車前仁7份-13份,枸杞9份-15份。其制備可以是,將所述鉤藤、地龍合并后粉碎,過篩,得藥粉,備用;其余六味加水煎煮兩次,其中珍珠母、車前仁包煎;然后過濾去除藥渣,合并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1.4時加入所述藥粉,攪勻;過篩制粒,干燥,整粒,即得顆粒狀原藥??蓪⑺鲈幹瞥善瑒┗蚰z囊劑、顆粒劑、微囊劑、溶液劑、注射劑、丸劑、散劑、湯劑。它可有效降低血壓,且無明顯不良反應(yīng),藥物成本低。
文檔編號A61P9/12GK101401875SQ20081014365
公開日2009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19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8年11月19日
發(fā)明者劉昭前, 昊 吳, 寧陽根, 尹繼業(yè), 肖長江 申請人:寧陽根;劉昭前;肖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