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內服治療糖尿病的中藥湯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內服治療糖尿病的中藥湯劑。屬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是一種常見病,它是以持續(xù)高血糖為其基本生化特征的一種綜合病癥。各種原因造成胰島素供應不足或胰島素在靶細胞不能發(fā)揮正常生理作用,使體內糖、蛋白質及脂肪代謝發(fā)生紊亂,就發(fā)生了糖尿病。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發(fā)病率逐年增加。發(fā)達國家糖尿病的患病率己高達5%—10%,我國的患病率已達3%。糖尿病的病因十分復雜,但歸根到底則是由于胰島素絕對或相對缺乏,或胰島素抵抗。因此,在B細胞產生胰島素、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運送胰島素以及靶細胞接受胰島素并發(fā)揮生理作用這三個步驟中任何一個發(fā)生問題,均可引起糖尿病。許多病人以為吃藥就能治病,卻不知用藥不當反能致病。糖尿病患者用藥不到位或用藥不當,不僅不能阻止糖尿病的進展,反而可以對身體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西醫(yī)常用的磺脲類、雙胍類、苷酶抑制劑等等,這些藥物只能單純的降低血糖,不能有效的修復受損的胰島組織以及恢復已經受到傷害的器官組織的功能,更為嚴重的是機體在代謝這些降糖藥物的過程中還將造成肝腎功能的損害,如此惡性循環(huán),最終導致機體多功能的喪失,甚至危及生命。
發(fā)明內容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西醫(yī)治療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內服治療糖尿病的中藥湯齊IJ,全部選用天然中草藥,從根本上治療糖尿病。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該種內服治療糖尿病的中藥湯劑,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按下述重量為北沙參1020克,玄參1020克,太子參15~30克,生石膏1030克,翻白草1020克,知母1015克,粳米1020克,白術812克,山藥1015克,蒲公英1020克,蓮子1015克,麥冬612克,烏梅612克,五味子26克和甘草26克。配制及服用方法先將各原料藥的雜質去除,納諸藥于砂鍋中加水500毫升,煎煮半小時,一日一劑,分兩次服用。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該種內服治療糖尿病的中藥湯劑,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按下述重量為北沙參15克,玄參15克,太子參20克,生石膏20克,翻白草15克,知母12克,粳米15克,白術10克,山藥12克,蒲公英20克,蓮子12克,麥冬10克,烏梅10克,五味子5克和甘草4克。配制及服用方法先將各原料藥的雜質去除,納諸藥于砂鍋中加水500毫升,煎煮半小吋,一H—劑,分兩次服用。藥理作用北沙參性微寒,味甘、微苦。養(yǎng)陰清肺,益胃生津。用于肺熱燥咳、勞嗽痰血、熱病津傷口渴。玄參苦、甘、咸、寒。歸肺,胃,腎經。功能滋陰,降火,除煩,解毒。主治軟堅散結、治療痰火熱結所致的腫節(jié)、包塊,乃治療癭瘤之上品。太子參益氣健脾氣,生津潤肺。用于脾虛體倦、病后虛弱、氣陰不足、自汗口渴、肺噪干咳。生石膏治熱病壯熱不退,心煩神昏,譫語發(fā)狂,口渴咽干,肺熱喘急,中暑自汗,胃火頭痛、牙痛,熱毒壅盛,發(fā)斑發(fā)疹,口舌生瘡。翻白草清熱,解毒,止血,消腫。治痢疾,瘧疾,肺癰,咳血,吐血,下血,崩漏,癰腫,瘡癬,瘰疬結核。知母清熱瀉火、滋陰潤燥、利水消腫、滋陰降火,潤燥滑腸。治煩熱消渴,骨蒸勞熱,肺熱咳嗽,大便燥結,小便不利。粳米具有補中養(yǎng)胃、益精強志、聰耳明目、和五臟、通四脈、止煩、止渴、止瀉等功效。白術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山藥滋養(yǎng)強壯,助消化,斂虛汗,止瀉,治消渴及夜尿、尿頻、婦女帶下等。蒲公英甘,微苦,寒。清熱解毒,消腫散結。蓮子補脾止瀉,益腎澀精,養(yǎng)心安神。用于脾虛久瀉,遺精帶下,心悸失眠。麥冬養(yǎng)陰生津,潤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虛癆咳嗽,津傷口渴,心煩失眠,內熱消渴,腸燥便秘,咽白喉。烏梅斂肺,澀腸,生津,安蛔。用于肺虛久咳,久痢滑腸,虛熱消渴,蛔厥嘔吐腹痛,膽道蛔蟲癥。五味子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用于久嗽虛喘,夢遺滑精,遺尿尿頻,久瀉不止,自汗,盜汗,津傷口渴,短氣脈虛,內熱消渴,心悸失眠。甘草補脾益氣,滋咳潤肺,緩急解毒,調和百藥。本發(fā)明藥物治療糖尿病效果顯著,能夠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治療效果如下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其中典型病例如下病例一曹女士,35歲,去年的6月前因口干、口渴、多飲、多尿經醫(yī)院檢査空腹血糖10.3mmol/L,餐后血糖15.9mmol/L,尿糖+++,診斷為II型糖尿病。同時伴有饑餓感,進食多,總感到吃不飽,體重反而明顯減輕,由162斤減至130斤,服用本發(fā)明藥物治療一個月后,上述癥狀全部消失?;灴崭寡?.3mol/L,餐后兩小時血糖7.1mmol/L,尿糖陰性。后又開了兩個月的藥鞏固治療。服完后復査血糖、尿糖均正常,無任何癥狀及不適。隨訪一年一切正常。病例二郭先生,44歲,患糖尿病十多年。開始四肢乏力,饑渴消瘦,視力模糊,在本市確診為II型糖尿病。開始服用磺胺類藥物,血糖居高不下,后并發(fā)冠心病和高血壓、陽萎、下肢感染行走困難,不得以每天注射胰島素,但病情仍沒有得到控制。正當他感到絕望時,經該市病友介紹,服用本發(fā)明藥物一個半月后,胰島素全部停用,血、尿糖完全正常,并發(fā)癥也減輕了,經鞏固治療60天已完全康復,現己停藥二年,隨訪至今尚未復發(fā)。病例三佟先生,52歲,患遺傳性糖尿病,經過幾年反反復復用藥,始終停藥反彈,而且時常感到心慌氣短,心腦也出現了一些并發(fā)癥。而且服用某種藥時間稍長就沒作用了,產生抗藥性,正當他心煩意亂時,經友人介紹購買了本發(fā)明藥物,堅持服用四個月服完后奇跡般的完全康復了,一切并發(fā)癥也全部消失了。具體實施例方式例一該種內服治療糖尿病的中藥湯劑,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按下述重量為北沙參10克,玄參10克,太子參15克,生石膏10克,翻白草10克,知母10克,粳米10克,白術8克,山藥10克,蒲公英10克,蓮子10克,麥冬6克,烏梅6克,五味子2克和甘草2克。配制及服用方法先將各原料藥的雜質去除,納諸藥于砂鍋中加水500毫升,煎煮半小時,一日一劑,分兩次服用。例二該種內服治療糖尿病的中藥湯劑,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按下述重量為北沙參20克,玄參20克,太子參30克,生石膏30克,翻白草20克,知母15克,粳米20克,白術12克,山藥15克,蒲公英20克,蓮子15克,麥冬12克,烏梅12克,五味子6克和甘草6克。配制及服用方法同例一。例三該種內服治療糖尿病的中藥湯劑,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按下述重量為北沙參18克,玄參12克,太子參25克,生石膏21克,翻白草14克,知母13克,粳米18克,白術9克,山藥11克,蒲公英19克,蓮子12克,麥冬10克,烏梅8克,五味子3克和甘草4克。配制及服用方法同例一。例四該種內服治療糖尿病的中藥湯劑,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按下述重量為北沙參15克,玄參15克,太子參20克,生石膏20克,翻白草15克,知母12克,粳米15克,白術10克,山藥12克,蒲公英20克,蓮子12克,麥冬10克,烏梅10克,五味子5克和甘草4克。配制及服用方法同例一。權利要求1、一種內服治療糖尿病的中藥湯劑,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按下述重量為北沙參10~20克,玄參10~20克,太子參15~30克,生石膏10~30克,翻白草10~20克,知母10~15克,粳米10~20克,白術8~12克,山藥10~15克,蒲公英10~20克,蓮子10~15克,麥冬6~12克,烏梅6~12克,五味子2~6克和甘草2~6克。2、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內服治療糖尿病的中藥湯劑,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按下述重量為北沙參15克,玄參15克,太子參20克,生石膏20克,翻白草15克,知母12克,粳米15克,白術10克,山藥12克,蒲公英20克,蓮子12克,麥冬10克,烏梅10克,五味子5克和甘草4克。全文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內服治療糖尿病的中藥湯劑,屬中藥領域。該種內服治療糖尿病的中藥湯劑,由北沙參10~20克,玄參10~20克,太子參15~30克,生石膏10~30克,翻白草10~20克,知母10~15克,粳米10~20克,白術8~12克,山藥10~15克,蒲公英10~20克,蓮子10~15克,麥冬6~12克,烏梅6~12克,五味子2~6克和甘草2~6克配制而成。先將各原料藥的雜質去除,納諸藥于砂鍋中加水500毫升,煎煮半小時,一日一劑,分兩次服用。本發(fā)明藥物治療糖尿病效果顯著,能夠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文檔編號A61K33/06GK101112545SQ200710017008公開日2008年1月30日申請日期2007年8月17日優(yōu)先權日2007年8月17日發(fā)明者畢慶雙申請人:畢慶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