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高血壓的中藥口服液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高血壓的藥劑,是一種主要治療各種高血壓以中草藥為原料的中成藥。
背景技術(shù):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病,臨床表現(xiàn)為容易發(fā)怒,有事在身感到緊張,有時卻感到百無聊賴,對一切不達觀、感到人生無樂趣,日間想睡,夜間失眠,有神經(jīng)衰弱現(xiàn)象,頭暈頭疼,眩暈狀態(tài)輕微,如登高俯視會有輕微眩暈的感覺,常有耳鳴的現(xiàn)象,頭頂或眼皮上時感疼痛,走路時兩腳不穩(wěn),如騰云駕霧般,頭重腳輕,頭部感覺有重壓,行動呼吸急促,腹部有膨脹感,胸口有如枕壓,面孔微紅,手腳冰涼。西醫(yī)不認為高血壓是一種疾病,認為高血壓是由腎炎、腎萎縮、血管硬化、主動脈缺陷、紅血球增多、甲狀腺機能亢進、腎上腺瘤腫、腦下垂體瘤等疾病所引起的的血壓變動升高。中醫(yī)認為高血壓是屬于瘀血癥、瘀血阻于胸中或上集于頭,瘀血停滯小散,系肝腎不足,肝陽偏亢,火熱肝風(fēng)上擾清空所致。當(dāng)前,治療高血壓常用西藥,這些西藥不僅價格昂貴,而且毒副作用也較高,運用中草藥治療或輔助冶療高血壓是一直研究的工作,但目前的藥物不能根治,且療效也不能令人滿意。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高血壓的中藥口服液,可以治療并根治高血壓,并對其它高血壓引起的相關(guān)疾病也有很好的療效。
本發(fā)明的解決方案是依據(jù)中醫(yī)對高血壓治療的法則,即扶正培本,補腎通絡(luò),活血化瘀,解毒止痛,軟堅散結(jié)和利濕逐水法,本發(fā)明是根據(jù)上述法則組成的,藥理作用如下1、治屬瘀血性高血壓、瘀血阻于胸中、或上及于頭,則胸痛、頭痛、瘀血停滯不散,故痛如針刺而有定處。心居中而主血、血瘀于胸、心失所養(yǎng),故心悸失眠。血瘀,日久化熱,則內(nèi)熱煩悶,急噪易怒,入暮潮熱。瘀血阻于胃脘,胃氣不降,故血瘀、血粘、血稠、血壓高、不降。舌質(zhì)暗有瘀斑,瘀點及唇目暗黑,脈或澀、或弦(微循環(huán)障礙之癥)皆為瘀血之象,治宜祛胸中瘀血為主,酌配調(diào)暢胸膈氣機之藥。本發(fā)明用桃仁、紅花、川芎、赤芍藥等活血化瘀為君。當(dāng)歸養(yǎng)血活血,祛瘀生新,生地養(yǎng)血潤燥,與當(dāng)歸相伍養(yǎng)血活血、逐血痹為臣,此六藥,即是活血祛瘀的主方。桔梗、柴胡引藥上行利于疏肝為佐,枳殼寬胸行氣,使氣行血行,川牛膝,通血脈,引瘀血下行,為使藥,甘草通百脈,調(diào)和諸藥(有利于組織、器官血流灌注,促進循環(huán)障礙恢復(fù))。
2、治頑固性高血壓、頭痛、眩暈、失眠,系肝腎不足,肝陽偏亢,火熱肝風(fēng)上擾清空所致。治宜平肝熄主,配以清熱瀉火,補益肝腎之法。方中天麻為主,入肝經(jīng),平肝熄風(fēng),鉤藤清肝火,平肝陽,二藥相伍,平肝熄風(fēng),共用為君,臣以石決明、決明子平陽潛陽、明目、將血壓、將血脂、潤腸通使。佐以梔子清瀉三焦火邪,黃芩和川芎善清上焦火熱,杜仲、桑寄生補益肝腎,益母草活血利水。助川牛膝引血下行,夜交藤、茯神、安神定志為使,諸藥相合,共奏平肝風(fēng),清熱活血,補益肝腎,鉤藤和決明子,入肝經(jīng)、清火、降壓。杜仲、桑寄生和決明子補益肝腎、明目,川牛膝和決明子化血中之實積。梔子、黃芩、川芎、決明子和石決明降大腦血壓、眼壓,治療大腦早期水腫。
3、兩方相組合后能有效增加動脈、靜脈血流量,降低心肌缺血及梗塞的損傷程度,減少血管阻力,抑制冠脈粥樣硬化的形成,改善腦組織微循環(huán),調(diào)整循環(huán)障礙,并能降低血糖、血脂、血粘、血壓高。本方主要擴張血管,抗血小板凝集,抗血栓形成,對血小板粘附系有抑制作用,對缺血性心腦血冠心病、心絞痛等具有顯著療效,對閉塞性腦血管病、高血壓導(dǎo)致上肢癱瘓、下肢癱瘓功能恢復(fù)均有較好療效。
本發(fā)明是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桃仁12~20份桔梗5~8份 石決明25~30份紅花9~15份 柴胡3~5份 梔子9~15份當(dāng)歸9~16份 枳殼6~10份茯神9~15份生地黃9~15份 甘草3~5份 黃芩9~15份川芎5~8份 天麻9~15份杜仲9~15份赤芍藥6~9份鉤藤20~30份 益母草9~15份川牛膝6~15份 決明子25~30份 桑寄生9~15份夜交藤9~15份。
本發(fā)明的配方優(yōu)選包括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桃仁14~18份桔梗6~7份 石決明21~25份紅花10~14份柴胡3~4份 梔子10~14份當(dāng)歸10~14份枳殼7~9份 茯神10~14份生地黃10~14份 甘草3~4份 黃芩10~14份川芎6~7份 天麻10~14份 杜仲10~14份赤芍藥7~8份鉤藤23~27份 益母草10~14份川牛膝7~14份 決明子26~27份 桑寄生10~14份夜交藤10~14份。
本發(fā)明的配方最佳包括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桃仁16份桔梗6.5份石決明22.5份紅花12份柴胡4份 梔子12份當(dāng)歸12份枳殼8份 茯神12份生地黃12份 甘草4份 黃芩12份川芎6份 天麻12份 杜仲12份赤芍藥8份 鉤藤25份 益母草12份川牛膝12份 決明子22.5份 桑寄生12份夜交藤12份。
本發(fā)明可制成口服液,杜仲選焦杜仲,制法如《新編中藥炮制法》故不在累述。先取上述22味中藥粉碎,過80目篩,制成藥粉,將藥粉置入容器中,按每100克藥粉加入109-150克的蒸餾水,加熱至溫度80-90℃,保溫10-15個小時,制成藥漿,用520型液壓壓濾機,壓榨過濾出藥汁,再加入占藥汁總重量0.5%的蜂蜜,攪拌均勻,用KY8-200Az型自動煎藥包裝機,消毒包裝成50ml-200ml袋裝,還可用PVC/YE復(fù)合膜包裝成10ml×10支/盒。口服,一次50ml,一日三次,十五天一療程。
本發(fā)明藥物臨床使用結(jié)果表明,有如下優(yōu)點1、本發(fā)明選用的中草藥各組份符合藥政法規(guī)定,利用各味中藥的綜合作用治療高血壓,無化學(xué)甜味劑,對人體無毒無害。經(jīng)動物急性毒性試驗表明被試驗的動物末見任何毒性反應(yīng),其主要臟器也無明顯的改變,小鼠對本發(fā)明藥物的最大耐受量為40g生藥/kg,是臨床人用量的150倍,藥物安全可靠。
2、本發(fā)明無須煎煮,無苦澀感,藥中富含蛋白質(zhì)、揮發(fā)油、淀粉、葡萄糖、粘液質(zhì)、有機酸、脂肪油、白芷素、維生素及近十幾種氨基酸,還含有鉀、鋅、鈣、鐵等多種微量元素,利于人體吸收,增強體質(zhì),且服用方便。
3、本發(fā)明可有效地治療并根治高血壓,并對其它高血壓引起的相關(guān)疾病也有很好的療效功能的作用,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和時間,有較高的治愈康復(fù)效果。
為表明本發(fā)明藥物對高血壓的治療效果,經(jīng)臨床試驗結(jié)果如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在未服藥的情況下,測量條件符合血壓診斷標準,成年人(年滿18歲)收縮壓≥140mmHg或舒張壓≥90mmHg為高血壓。
血壓水平的分類如下理想血壓收縮壓<120,舒張壓<80;正常血壓收縮壓<130,舒張壓<85;正常高值收縮壓130-139,舒張壓85-89;1級高血壓收縮壓140-159,舒張壓90-99;2級高血壓收縮壓160-179,舒張壓100-109;3級高血壓收縮壓≥180,舒張壓≥110;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收縮壓≥140,舒張壓<90
亞組臨界收縮期高血壓收縮壓140-149,舒張壓<90。
高血壓危險定義分層1、極高危組高血壓3級或高血壓1-2級伴靶器官損害(如糖尿病、心、腦、腎、血管病)及相關(guān)臨床疾病。
2、高危組高血壓1-2級,伴至少3個靶器官損害,危險因素。
3、中危組高血壓1級,伴1-2個靶器官損害,危險因素,或高血壓2級不伴有不超過2個靶器官損害,危險因素。
4、低危組高血壓1級,不拌有上述危險因素。
對上述標準的高血壓患者(男女各半),服用本發(fā)明口服液治療效果如下口服,一次50ml,一日三次,十五天一療程,經(jīng)1-2個療程。組分療效正常高值542人達到正常血壓17人,達到理想血壓525人;1級高血壓873人達到正常高值15人,達到正常血壓157人,達到理想血壓699人;2級高血壓298人達到1級高血壓7人,達到正常高值34人,達到正常血壓78人,達到理想血壓178人;3級高血壓193人達到2級高血壓5人,達到1級高血壓17人,達到正常高值28人,達到正常血壓81人,達到理想血壓62人。
低危組542人達到正常組39人,達到理想組503人;中危組873人達到低危組21人,達到正常組274人;高危組298人達到中危組8人,達到低危組19人,達到正常組110人,達到理想組161人;極高危組達到高危組20人,達到中危組50人,達到低危組22人,達到正常組57人,達到理想組43人。本發(fā)明治療效果顯著。同時,對中風(fēng)、冠心病、頭痛、眩暈等高血壓引起的相關(guān)疾病也有很好的療效,并能降低血糖、血脂、血粘,有效率為75%左右。
具體實施例方式
按下述配比稱取原料桃仁16g、桔梗6.5g、石決明22.5g、紅花12g、柴胡4g、梔子12g、當(dāng)歸12g、枳殼8g、茯神12g、生地黃12g、甘草4g、黃芩12g、川芎6g、天麻12g、杜仲12g、赤芍藥8g、鉤藤25g、益母草12g、川牛膝12g、決明子22.5g、桑寄生12g、夜交藤12g。
生產(chǎn)方法如下杜仲選焦杜仲。取上述22味中藥粉碎,過80目篩,制成藥粉,將藥粉置入容器中,按每100克藥粉加入140克的蒸餾水,加熱至溫度80-90℃,保溫10-15個小時,制成藥漿,用520型液壓壓濾機,從藥漿中壓榨過濾出全部藥汁,再加入占藥汁總重量0.5%的蜂蜜,攪拌均勻,用PVC/YE復(fù)合膜包裝成10ml×10支/盒??诜?,一次50ml,一日三次,十五天一療程。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治療高血壓的中藥口服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桃仁12~20份 桔梗5~8份 石決明25~30份紅花9~15份柴胡3~5份 梔子9~15份當(dāng)歸9~16份枳殼6~10份茯神9~15份生地黃9~15份 甘草3~5份 黃芩9~15份川芎5~8份 天麻9~15份杜仲9~15份赤芍藥6~9份 鉤藤20~30份 益母草9~15份川牛膝6~15份 決明子25~30份 桑寄生9~15份夜交藤9~15份。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高血壓的中藥口服液,其特征在于包括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桃仁14~18份 桔梗6~7份 石決明21~25份紅花10~14份 柴胡3~4份 梔子10~14份當(dāng)歸10~14份 枳殼7~9份 茯神10~14份生地黃10~14份 甘草3~4份 黃芩10~14份川芎6~7份 天麻10~14份 杜仲10~14份赤芍藥7~8份 鉤藤23~27份 益母草10~14份川牛膝7~14份 決明子26~27份 桑寄生10~14份夜交藤10~14份。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高血壓的中藥口服液,其特征在于包括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桃仁16份 桔梗6.5份 石決明22.5份紅花12份 柴胡4份梔子12份當(dāng)歸12份 枳殼8份茯神12份生地黃12份 甘草4份黃芩12份川芎6份天麻12份 杜仲12份赤芍藥8份 鉤藤25份 益母草12份川牛膝12份 決明子22.5份 桑寄生12份夜交藤12份。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高血壓的中藥口服液,它以桃仁、桔梗、石決明、紅花、柴胡、梔子、當(dāng)歸、枳殼、茯神、生地黃、甘草、黃芩、川芎、天麻、杜仲、赤芍藥、鉤藤、益母草、川牛膝、決明子、桑寄生、夜交藤為原料制成,本發(fā)明可以治療并根治高血壓,并對其它高血壓引起的相關(guān)疾病也有很好的療效,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和時間,有較高的治愈康復(fù)效果。
文檔編號A61P9/00GK1970048SQ20061016500
公開日2007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06年12月12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6年12月12日
發(fā)明者魏發(fā)榮 申請人:魏發(f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