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輔助復健輪椅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輪椅技術領域,特別是指病患在作復健時,可從站立狀態(tài)立即坐下的一種輔助復健輪椅。
背景技術:
之前有申請專利,其系于輪椅上設置有二相對的人體腋窩支撐架,以供支撐病患的腋窩,并于該二人體腋窩支撐架之間連接一袋椅,用以包套病患臀部,使該袋椅以半懸吊方式幫助無法站立之病患進行初步學習站立之復健療程。
上面所述的專利經由實際產品問世供行動障礙的病患使用后,發(fā)現(xiàn)有下列不足之處一、當病患利用袋椅練習站立的復健療程后,往往因體力不足或過于勞累,必需立刻坐于輪椅以獲得休息,然而此刻的病患臀部因為被袋椅所包套,不能馬上坐在輪椅上,需等待袋椅脫離病患臀部后,病患才可坐在輪椅上,上述操作袋椅與病患臀部分離的等待時間,會使病患站立過久而疲憊不堪。
二、該二人體腋窩支撐架因為受到病患身體重量的拉引,會向內移動而壓擠病患上半身,使病患產生疼痛不適。
三、沒有固定頭部的設施,無法對頭部、頸部暫時癱瘓而歪斜的病患進行復健。
實用新型內容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通過改進現(xiàn)有的技術,提供一種輔助復健輪椅。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輔助復健輪椅,包括一輪椅;其特征在于有兩個人體腋窩支撐架,設置于該輪椅;以及一輔助座具,以可分離的方式設置于該輪椅,該輔助座具連接有一用以支撐病患臀部的臀袋。
其中,上面所述的輔助座具以可調整高度的方式活動設置于該輪椅。
其中,上面所述的輪椅具有兩個第二管件;該輔助座具設有兩個連接件,所述的連接件分別具有多個透孔,這兩個連接件分別套入所述的第二管件,再由兩個第二插銷分別穿過所述的第二管件以插入某一透孔。
其中,上面所述的二人體腋窩支撐架分別結合一扣合器,該臀袋具有兩個扣件,這兩個扣件可分別與所述的兩個扣合器扣合。
其中,上面所述的兩個人體腋窩支撐架共同連接一固定裝置,用以固定所述的人體腋窩支撐架。
其中,上面所述的兩個人體腋窩支撐架共同連接一頭靠裝置。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有兩個人體腋窩支撐架,設置于該輪椅;以及一輔助座具,以可分離的方式設置于該輪椅,該輔助座具連接有一用以支撐病患臀部的臀袋,使得病患在站立時可由該臀袋加以支持,不站立時,可立即坐于該輔助座具上,增益暫時癱瘓的病患行使復健工作。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圖1為本發(fā)明輪椅的立體圖。
圖2為本發(fā)明輪椅結合兩個人體腋窩支撐架、一輔助座具、一固定裝置及一頭靠裝置的立體圖。
圖3為本發(fā)明輪椅連接人體腋窩支撐架及輔助座具的部分立體分解圖。
圖4為本發(fā)明兩個人體腋窩支撐架共同連接一固定裝置及一頭靠裝置的立體圖。
圖5為本發(fā)明輔助座具的立體圖。
圖6為本發(fā)明固定裝置的部分組合剖面圖。
圖7為本發(fā)明頭靠裝置的部分組合平面圖。
圖8為本發(fā)明頭靠裝置的組合平面圖。
圖9為本發(fā)明的使用狀態(tài)立體圖。
圖10為本發(fā)明輪椅結合兩個人體腋窩支撐架及一固定裝置的立體圖。
圖11為本發(fā)明輪椅結合兩個人體腋窩支撐架、一固定裝置及一頭靠裝置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圖2、圖3所示,本發(fā)明之輪椅1包括設置有兩個人體腋窩支撐架2、一座墊11、兩個第一管件12及兩個第二管件13,所述的人體腋窩支撐架2分別結合一扣合器21及設置一連接部22,該連接部22套入該第一管件12再由一第一插銷N1予以插入固定,而將兩個人體腋窩支撐架2以可拆卸方式結合于該輪椅1上。
上面所述的兩個人體腋窩支撐架2更包括設置有一輔助座具3、一固定裝置4及一頭靠裝置5,如圖4及圖5所示。
該輔助座具3,具有兩個連接件31,這兩個連接件31分別設有多個透孔32,兩個連接件31分別套入該輪椅1的兩個第二管件13,并由兩個第二插銷N2分別穿過這兩個第二管件13再插入連接件31的某一透孔32,而使該輔助座具3以可分離及可調整高度的方式結合于該輪椅1,該輔助座具3并位于該座墊11的上方,該輔助座具3另連接有一用以往上支撐病患臀部的臀袋33,該臀袋33具有兩個扣件34,以分別與這兩個扣合器21扣合如圖2所示,或分離。
該固定裝置4,包括兩支桿41、42、一連接于該支桿41的套管43及一螺栓C1,這兩支桿41、42的一端分別插入連接在兩人體腋窩支撐架2,如圖2所示;該支桿42另端套入該套管43,并以該螺栓C1穿經該套管43再迫緊該支桿42,如圖6所示,而使該固定裝置4可伸縮調整長度并固定這兩個人體腋窩支撐架2,且該固定裝置4是以可分離方式結合于人體腋窩支撐架2。
該頭靠裝置5,包括兩個分別插入連接于所述的兩個人體腋窩支撐架2的托桿51、一連接于兩個托桿51上的頭靠52、一結合于該頭靠52的束合帶53及一螺帽E,如圖7及圖8所示,該頭靠52結合有兩框體521,這兩框體521內部分別設置一塊體54,兩個塊體54分別具有穿出該框體521外的一螺桿541,所述的兩個托桿51分別穿過所述的兩個塊體54后再以螺帽E螺合該螺桿541,進而迫緊固定托桿51,該束合帶53具有一黏扣部531,而可利用該黏扣部531黏扣于束合帶53,將該束合帶53圍成所需大小的環(huán)圈狀。由于該頭靠裝置5系利用兩托桿51插入所述的兩個人體腋窩支撐架2,因此該頭靠裝置5是以可拆卸方式結合于兩人體腋窩支撐架2。
雖然前述的描述及圖式已揭示本發(fā)明之較佳實施例,舉凡各種增添、修改和取代而可能使用于本發(fā)明較佳實施例,仍應屬落入本發(fā)明之申請專利范圍所界定的范圍內。因此,本文所揭示的實施例所有觀點,均為用以說明本發(fā)明,而非用以限制本發(fā)明,故凡依本發(fā)明之形狀、構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變化,均應涵蓋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輔助復健輪椅,包括一輪椅;其特征在于有兩個人體腋窩支撐架,設置于該輪椅;以及一輔助座具,以可分離的方式設置于該輪椅,該輔助座具連接有一用以支撐病患臀部的臀袋。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輔助復健輪椅,其特征在于其中,該輔助座具以可調整高度的方式活動設置于該輪椅。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輔助復健輪椅,其特征在于其中,該輪椅具有兩個第二管件;該輔助座具設有兩個連接件,所述的連接件分別具有多個透孔,這兩個連接件分別套入所述的第二管件,再由兩個第二插銷分別穿過所述的第二管件以插入某一透孔。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輔助復健輪椅,其特征在于其中,該二人體腋窩支撐架分別結合一扣合器,該臀袋具有兩個扣件,這兩個扣件可分別與所述的兩個扣合器扣合。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輔助復健輪椅,其特征在于其中,兩個人體腋窩支撐架共同連接一固定裝置,用以固定所述的人體腋窩支撐架。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輔助復健輪椅,其特征在于其中,兩個人體腋窩支撐架共同連接一頭靠裝置。
全文摘要
一種輔助復健輪椅,包括一設置于該輪椅上的輔助座具,該輔助座具連接一用以往上支撐病患臀部的臀袋,因此,病患在站立時可由該臀袋加以支持,不站立時,可立即坐于該輔助座具上,增益暫時癱瘓的病患行使復健工作。
文檔編號A61G5/14GK101077322SQ200610035558
公開日2007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06年5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5月23日
發(fā)明者郭義芳 申請人:郭義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