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清熱化痰止咳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尤其涉及一種清熱化痰止咳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中藥制劑中的微丸或微丸膠囊作為一種藥物劑型,根據(jù)我國藥品管理的相關(guān)法規(guī),改變劑型作為新藥研究管理。本品現(xiàn)有劑型為散劑,已列入國家藥品部頒標準。
現(xiàn)有清熱化痰止咳的中藥制劑牛黃蛇膽川貝散的工藝技術(shù)特點是取川貝母粉碎成細粉,過篩,與牛黃、蛇膽汁混勻,干燥,粉碎,過篩,即得現(xiàn)有的牛黃蛇膽川貝散存在穩(wěn)定性差,生物利用率低,不易攜帶、服用不方便、服用量大等缺點。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清熱化痰止咳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克服現(xiàn)有技術(shù)的上述弊端,提高產(chǎn)品的質(zhì)量和療效,更好地滿足醫(yī)療的需要。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shù)方案實現(xiàn)的。
一種清熱化痰止咳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它是主要成分為牛黃、蛇膽汁、川貝母的微丸或微丸膠囊。
其制備方法是(1)藥物組成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如下
牛黃1~5%、蛇膽汁10~20%、川貝母80~90%;藥物組成成分最佳重量百分比為牛黃3%、蛇膽汁14%、川貝母83%;(2)取川貝母粉碎成細粉,過篩;與牛黃、蛇膽汁混勻,干燥,粉碎,過篩,得混合藥粉;微丸或微丸膠囊的制備方法是取(2)所得的混合藥粉,混勻,干燥,研細,加入適量輔料后,混合均勻,制粒,包衣或不包衣,制成直徑小于2.5mm的微丸,即得牛黃蛇膽川貝微丸;或?qū)⒅频玫奈⑼柩b入膠囊,即得微丸膠囊;微丸或微丸膠囊的輔料為下列一種或多種組合或其它適宜的輔料,按任意比例混用乙基纖維素(EC)、聚丙烯聚硅氧烷、蠟類、聚乙二醇(PEG)、硬脂酸、蟲膠、丙烯酸樹脂、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甲基纖維素、羥丙基纖維素、丙酸纖維素、丙烯酸樹脂水分散體、乙基纖維素偽膠乳、鄰苯二甲酸醋酸纖維素(CAP)膠乳、聚苯二甲酸醋酸乙烯脂(PVAP)水分散體、丙二醇、甘油、甘油三醋酸酯、乙酰單甘油酸酯、鄰苯二甲酸酯、聚山梨酯80、十二烷基硫酸鈉、乳糖、果糖、蔗糖。
具體實施方案本發(fā)明結(jié)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如下一種清熱化痰止咳的中藥制劑,它是主要成分為牛黃、蛇膽汁、川貝母的微丸或微丸膠囊。
本發(fā)明的中藥制劑能清熱,化痰,止咳。用于外感咳嗽中的熱痰咳嗽,燥痰咳嗽。
一種清熱化痰止咳的中藥制劑制備方法是
(1)藥物組成成分及其重量用量如下牛黃16g,蛇膽汁81g,川貝母484g;(2)取川貝母粉碎成細粉,與牛黃、蛇膽汁混勻,干燥,粉碎,過篩,得混合藥粉;(3)一種清熱化痰止咳微丸或微丸膠囊是牛黃蛇膽川貝微丸或微丸膠囊,其制備方法是取(2)所得的混合藥粉,與240g糊精混合均勻,5%PVP醇液為粘合劑,首先制備60目的顆粒作母核,再以5%PVP醇液為粘合劑,加混合藥粉放大制成40目的微丸,或裝入膠囊,即得微丸膠囊。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攜帶、服用方便,生物利用度高,可控性和穩(wěn)定性好,有利于提高療效。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清熱化痰止咳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它是主要成分為牛黃、蛇膽汁、川貝母的牛黃蛇膽川貝微丸或微丸膠囊。
2.一種清熱化痰止咳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它是牛黃蛇膽川貝微丸或微丸膠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1)藥物組成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如下牛黃1~5%、蛇膽汁10~20%、川貝母80~90%;(2)取川貝母粉碎成細粉,與牛黃、蛇膽汁混勻,干燥,粉碎,過篩,得混合藥粉;(3)取(2)所得的混合藥粉,加入適量輔料,制得微丸或微丸膠囊;微丸或微丸膠囊的制備方法是取(2)所得的混合藥粉,混勻,干燥,研細,加入適量輔料后,混合均勻,制粒,包衣或不包衣,制成直徑小于2.5mm的微丸,即得牛黃蛇膽川貝微丸;或?qū)⒅频玫奈⑼柩b入膠囊,即得微丸膠囊;微丸或微丸膠囊的輔料為下列一種或多種組合或其它適宜的輔料,按任意比例混用乙基纖維素(EC)、聚丙烯聚硅氧烷、蠟類、聚乙二醇(PEG)、硬脂酸、蟲膠、丙烯酸樹脂、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甲基纖維素、羥丙基纖維素、丙酸纖維素、丙烯酸樹脂水分散體、乙基纖維素偽膠乳、鄰苯二甲酸醋酸纖維素(CAP)膠乳、聚苯二甲酸醋酸乙烯脂(PVAP)水分散體、丙二醇、甘油、甘油三醋酸酯、乙酰單甘油酸酯、鄰苯二甲酸酯、聚山梨酯80、十二烷基硫酸鈉、乳糖、果糖、蔗糖。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清熱化痰止咳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主要組成成分的最佳重量百分比為牛黃3%、蛇膽汁14%、川貝母83%。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清熱化痰止咳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它是主要成分為牛黃、蛇膽汁、川貝母的牛黃蛇膽穿貝微丸或微丸膠囊。其制備方法是取川貝母粉碎成細粉,與牛黃、蛇膽汁混勻,干燥,粉碎,過篩,加入適當輔料,制得微丸或微丸膠囊。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攜帶、服用方便,生物利用度高,可控性和穩(wěn)定性好,有利于提高療效。
文檔編號A61K9/16GK1733162SQ20051003194
公開日2006年2月15日 申請日期2005年7月29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5年7月29日
發(fā)明者王衡新 申請人:王衡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