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治療肝炎、膽囊炎、膽石癥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與用于治療肝炎、膽囊炎、膽石癥的藥物及制備方法有關(guān)。
背景技術(shù):
膽囊炎、膽結(jié)石病是發(fā)病率較高的疾病。目前,膽囊炎、膽石癥的治療,一般病情較輕者,服用消炎藥和鎮(zhèn)痛藥,這只能起到緩解作用?;饔玫乃幬锷僖?。病情較重者,在有條件時,可做手術(shù)治療,但手術(shù)費用高,病人往往不愿接受。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種疏肝理氣,清熱解毒,消炎鎮(zhèn)痛,利膽、溶石,治療效果好的用于治療肝炎、膽囊炎、膽石癥的藥物。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是為了提供這種藥物的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治療肝炎、膽囊炎、膽石癥的藥物,基本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蒂 達272~425,洪 連216~340,波棱瓜子230~330,角茴香115~175,榜 嗄223~326,山苦荬215~356,金腰草215~345。
上述的藥物中還有195~292重量份小檗皮,208~322重量份的木香,17.5~29.5重量份熊膽粉。
上述的藥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蒂 達272~425, 洪 連216~340,波棱瓜子230~330,角茴香115~175, 榜 嗄223~326,山苦荬215~345,金腰草216~345, 小檗皮195~292,木 香208~322,熊膽粉17.5~29.5,淀 粉100~150,糊 精20~50。
上述的藥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蒂 達340,洪 連272,波棱瓜子272,角茴香136,榜 嗄272,山苦荬272,金腰草272,小檗皮238,木 香272,
熊膽粉23,淀 粉120,糊 精50。
本發(fā)明藥物的制備方法是將原料粉碎,按比例配料,加入至少用量為原料重量2倍的水,浸泡至少1小時,再煎煮至少二次,每次煎煮至30~60分鐘,過濾,合并濾液,濾液濃縮至在60℃下相對密度為1.0~1.4,加乙醇至含醇量按體積百分比為50~75%,在2~20℃溫度下靜置過濾,將濾液濃縮,經(jīng)噴霧干燥,即制成浸膏粉藥物。
上述的方法中粉碎的原料粒徑小于1.2cm,原料浸泡時間為1小時,每次煎煮50分鐘,濾液濃縮后含醇量為60%。
上述的方法中原料煎煮液在真空度-0.082~-0.078Mpa、蒸汽壓0.078Mpa加熱溫度50℃條件下采用離心減壓薄膜濃縮。
上述的方法中醇沉液在真空度-0.082~-0.078Mpa、蒸汽壓0.04Mpa、加熱溫度45℃條件下采用離心減壓薄膜濃縮。
上述的方法中浸膏粉藥物中再加入熊膽粉、淀粉、糊精、混勻,制粒,裝入膠囊,即制得膠囊劑型藥物。
本發(fā)明藥物中,蒂達味苦,性寒;功能清肝利膽,退黃,主治黃疸型肝炎病毒性肝炎;洪連味苦,性寒,功能清熱解毒、行經(jīng)調(diào)經(jīng),用于五臟有熱,血分熱毒,急慢性肝炎,《晶珠本草》稱“洪連味苦,性涼,可瀉出體內(nèi)疾病,退赤巴高熱癥,清血熱”;波棱瓜子味苦,性寒;功能平肝,瀉肝、膽熱,解毒,用于黃疸型肝炎,膽囊炎,消化不良,《晶珠本草》載,“波棱瓜子性涼、銳,清腑熱,膽熱,治赤巴入臟腑”;角茴香苦,性寒,有小毒,功能清熱,解毒,消炎,鎮(zhèn)痛。用于目赤,肝炎,膽囊炎,食物中毒等癥;榜嘎味苦,性微寒,功能清膽熱,解瘟毒,用于肝炎,膽囊炎等癥,《四部醫(yī)典》載榜嗄,功效是治瘟病,清熱解毒,清膽熱;山苦荬(苦荬菜),性味苦、涼,清熱利膽,用于黃疸型肝炎、膽囊炎以及脈?。荒鞠阄缎?、苦、性溫;功能清熱,利膽,舒肝,用于肝膽病引起的發(fā)燒、頭痛、急性黃疸型肝炎,肝硬化,膽囊炎,膽結(jié)石;金腰草、寒、苦、清熱利膽,緩瀉下,用于膽熱癥、發(fā)燒、頭痛、膽囊炎;小檗皮味苦,性寒,功能清熱、利膽,治消化不良,腹瀉,眼病等;熊膽清熱解毒,祛腐生肌,明目,治膽囊炎,黃疸等癥,熊膽苦寒,用于肝熱熾盛,熱極生風所致的游泳驚風、癲癇抽搐等證用于肝熱目赤腫痛、羞明等。蒂達為主藥,用量最大,配合洪連,波棱瓜子,角茴香等藥材,具有疏肝理氣,清熱解毒,利膽溶石之功效,治療熱源性赤巴,濕源性赤巴及肝炎、膽囊炎、膽石癥效果佳。
主要藥效學(xué)試驗表明,①有非常顯著的利膽作用;用麻醉大鼠膽管插管法試驗給大鼠灌胃,高、中低劑量,均能非常顯著增加麻醉大鼠的膽汁分泌量,并能顯著增加膽紅素的分泌。②溶石作用;體外溶石試驗和新西蘭大耳白兔體內(nèi)植入人膽石試驗,結(jié)果表明本品具有明顯的溶石作用。③有顯著的抗炎作用;小鼠耳腫脹法試驗結(jié)果表明,本品可顯著減輕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腫脹程度;角叉菜膠引起的大鼠足趾腫脹法試驗結(jié)果表明,本品可顯著抵制角叉萊膠引起的大鼠足趾腫脹。瓊脂皮下注射大鼠慢性肉芽腫試驗結(jié)果表明,本品能抑制肉芽增生。④解熱作用;用免異性蛋白致熱法試驗結(jié)果表明,本品可降低由異性蛋白所致的家兔體溫升高。⑤抗菌作用;體外抑菌試驗結(jié)果證實,本品對試二十株G+G-菌有抑菌作用,體內(nèi)抗菌試驗證實本品對金葡菌、大腸桿菌感染的小鼠有明顯保護作用。⑥具有顯著的鎮(zhèn)痛作用;經(jīng)熱板法試驗和醋酸致小鼠扭體法試驗,結(jié)果表明,本品可提高小鼠的痛閾值(熱板法),延長扭體出現(xiàn)的時間及減少平均扭體次數(shù)(扭體法),⑦有明顯的解痙作用試驗表明,本藥物有顯著的松馳腸平滑肌的作用。⑧具有免疫增強作用;能增強小鼠網(wǎng)狀內(nèi)皮系統(tǒng)對碳粒的吞噬功能,能抑制小鼠遲發(fā)型超敏反應(yīng)。實驗結(jié)果表明,本品有較強的消炎,利膽、溶石、抗菌、解熱、鎮(zhèn)痛及增強免疫、抗過敏的作用,與臨床作用一致。
本發(fā)明藥物可制成顆粒劑,片劑、沖劑、膠囊劑或其它劑型。本發(fā)明藥物也可采用常規(guī)方法熬制。
本發(fā)明藥物進行了毒理學(xué)研究及臨床研究毒理學(xué)研究(一)急性毒性試驗給小鼠灌胃本品,兩次試驗結(jié)果,用Bliss法計算,分別測得本品的LD50=295742±2.5054g/kg和26.5g±2.3979g/kg,平均LD50為28.0375g/kg。提示,該藥雖有一定的毒性,但毒性較小,人所使用的劑量是安全的。
(二)長期毒性試驗大鼠連續(xù)九十天灌胃給藥,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檢測與對照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心、肝、脾、肺、腎、胸腺、腎上腺、卵巢、子宮、睪丸、腦、胃、十二指腸的病理組織切片檢查,未見異常。提示,本品基本安全無毒,可用于臨床。
臨床研究經(jīng)三所醫(yī)院臨床驗證,結(jié)果表明,本品能增加膽汁分泌,有抗菌消炎、止痛的作用,對急慢性膽囊炎有顯著療效,對膽囊炎及膽結(jié)石引發(fā)的疼痛有明顯的緩解作用,對膽固醇膽結(jié)石有明顯的治療作用。
劉某,58歲,干部。因右上腹疼痛3年入院,入院查體;肝、脾不大,右上腹壓痛明顯,莫非氏癥陽性。腹部B超見膽囊處有0.2cm×0.4cm結(jié)石陰影,診斷,膽囊結(jié)石。服用本發(fā)明藥物1周后,自覺癥狀明顯好轉(zhuǎn),1月后癥狀消失。查體無異常發(fā)現(xiàn),B超示膽囊結(jié)石已排出,臨床治愈效果好。
患者卓瑪,女性,48歲,干部。因右上腹反復(fù)疼痛3年,加重2天入院。查體肝脾不大,右上腹壓痛明顯,莫非氏癥陽性。腹部B超示膽囊炎。診斷慢性膽囊炎。藏醫(yī)辯證分型屬濕源性赤巴,服用本發(fā)明藥物2天后,自覺癥狀明顯好轉(zhuǎn),2周后癥狀消失,查體無異常發(fā)現(xiàn),B超顯示膽囊炎治愈。
本發(fā)明藥物疏肝理氣,清熱解毒,消炎鎮(zhèn)痛,利膽、熔石,治療肝炎、膽囊炎、膽石癥效果佳,安全。本發(fā)明藥物的制備方法簡單。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本發(fā)明實施例1治療肝炎、膽囊炎、膽結(jié)石的膠囊劑藥物由下列原料制成蒂 達340g,洪 連272g,波棱瓜子272g,角茴香136g,榜 嗄272g,山苦荬272g,金腰草272g,小檗皮238g,木香272g,熊膽粉23g ,淀 粉120g,糊 精50g。
本發(fā)明實施例1藥物的制備方法是1,將各原料清洗干凈;將除熊膽粉、淀粉、糊精外其余蒂達等九味原料粉碎,使其粒徑小于1.2cm,按比例配料;2,除熊膽粉、輔料淀粉、糊精外,將其它原料混合,加入2倍用量為原料重量的水浸泡1小時,再加8倍量水煎煮50分鐘,靜置過濾,濾出藥液,再加入6倍量水煎煮50分鐘,濾出藥液,棄去藥渣,合并兩次藥液;3,藥液經(jīng)減壓濃縮至藥液相對密度為1.02(60℃)時,加入濃度為95%乙醇至藥液中含醇量為60%,在15℃以下密閉,放置12小時,過濾,棄去沉淀;4,將去掉沉淀的藥液離心減壓蒸餾回收乙醇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6~1.22(60℃)間,經(jīng)噴霧干燥(進液速度0.40ml/min,離心轉(zhuǎn)速40Hz/min,進風溫度為130℃),制成浸膏粉;5,將磨成極細的熊膽粉與浸膏粉混勻,按比例加入淀粉和糊精,混勻后噴灑適量95%(體積比)乙醇至藥粉能全部潤濕,制成軟材,于50℃以下烘干至含水量低于5.0%,再過孔徑為0.35~0.45mm篩制粒,加入顆粒重量1%的硬脂酸鎂,混勻,經(jīng)檢驗后,按0.45g/粒的裝量填充于零號藥用膠囊即得,共制得1000粒本發(fā)明實施例1藥物。
上述的原料煎煮液在真空度-0.082~-0.078Mpa、蒸汽壓0.078Mpa加熱溫度50℃條件下采用離心減壓薄膜濃縮。
上述的原料煎煮液醇沉液在真空度-0.082~-0.078Mpa、蒸汽壓0.04Mpa、加熱溫度45℃條件下采用離心減壓薄膜濃縮。
實施例2本發(fā)明實施例2治療肝炎、膽囊炎、膽結(jié)石的膠囊劑藥物由下列原料制成蒂 達272g,洪 連216g,波棱瓜子230g,角茴香115g,榜 嗄223g,山苦荬215g,金腰草216g,小檗皮195g,木 香208g,熊膽粉17.5g,淀粉100g,糊 精20g。
本發(fā)明實施例2藥物的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同。
實施例3本發(fā)明實施例3治療肝炎、膽囊炎,膽結(jié)石的膠囊劑藥物由下列原料制成蒂 達425g, 洪 連340g,波棱瓜子356g,角茴香175g, 榜 嗄326g,山苦荬350g,金腰草345g, 小檗皮292g,木 香322g,熊膽粉29.5g,淀 粉150g,糊 精50g。
本發(fā)明實施例3藥物的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同。
實施例4本發(fā)明實施例4治療肝炎、膽囊炎,膽結(jié)石的藥物由下列原料制成
蒂 達310g,洪 連250g,波棱瓜子250g,角茴香125g,榜 嗄250g,山苦荬255g,金腰草250g,小檗皮235g,木 香240g,本發(fā)明實施例4藥物的制備方法中按實施例1中的方法提取浸膏粉后可按常規(guī)方法制取片劑或丸劑或沖劑。
實施例5本發(fā)明實施例5治療膽囊炎,膽結(jié)石的藥物由下列原料制成蒂 達310g,洪 連310g,波棱瓜子300g,角茴香155g,榜 嗄300g,山苦荬315g,金腰草310g,小檗皮270g。
本發(fā)明實施例5藥物的制備方法按常規(guī)方法熬制。
上述各實施例是對本發(fā)明的上述內(nèi)容作進一步的說明,但不應(yīng)將此理解為本發(fā)明上述主題的范圍僅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基于上述內(nèi)容所實現(xiàn)的技術(shù)均屬于本發(fā)明的范圍。
權(quán)利要求
1.治療肝炎、膽囊炎、膽石癥的藥物,基本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蒂達272~425,洪連216~340,波棱瓜子230~330,角茴香115~175,榜嗄223~326,山苦荬215~356,金腰草215~345。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肝炎、膽囊炎、膽石癥的藥物,其特征在于還有195~292重量份小檗皮,208~322重量份的木香,17.5~29.5重量份熊膽粉。
3.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治療肝炎、膽囊炎、膽石癥的藥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蒂達272~425,洪連216~340,波棱瓜子230~330,角茴香115~175,榜嗄223~326,山苦荬215~345,金腰草216~345,小檗皮195~292,木香208~322,熊膽粉17.5~29.5,淀粉100~150,糊精20~50。
4.如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治療肝炎、膽囊炎、膽石癥的藥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蒂達340,洪連272,波棱瓜子272,角茴香136,榜嗄272,山苦荬272,金腰草272,小檗皮238,木香272,熊膽粉23,淀粉120,糊精50。
5.如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療肝炎、膽囊炎、膽石癥的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是將原料粉碎,按比例配料,加入至少用量為原料重量2倍的水,浸泡至少1小時,再煎煮至少二次,每次煎煮至30~60分鐘,過濾,合并濾液,濾液濃縮至在60℃下相對密度為1.0~1.4,加乙醇至含醇量按體積百分比為50~75%,在2~20℃溫度下靜置過濾,將濾液濃縮,經(jīng)噴霧干燥,即制成浸膏粉藥物。
6.如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治療肝炎、膽囊炎、膽石癥的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粉碎的原料粒徑小于1.2cm,原料浸泡時間為1小時,每次煎煮50分鐘,濾液濃縮后含醇量為60%。
7.如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治療肝炎、膽囊炎、膽石癥的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煎煮液在真空度-0.082~-0.078Mpa、蒸汽壓0.078Mpa加熱溫度50℃條件下采用離心減壓薄膜濃縮。
8.如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治療肝炎、膽囊炎,膽石癥的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醇沉液在真空度-0.082~-0.078Mpa、蒸汽壓0.04Mpa、加熱溫度45℃條件下采用離心減壓薄膜濃縮。
9.如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治療肝炎、膽囊炎、膽石癥的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浸膏粉藥物中再加入熊膽粉、淀粉、糊精、混勻,制粒,裝入膠囊,即制得膠囊劑型藥物。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治療肝炎、膽囊炎、膽石癥的藥物。本藥物疏肝理氣、清熱解毒,消炎鎮(zhèn)痛,利膽,溶石。按重量份基本由蒂達272~425,洪連216~340,波棱瓜子230~330,角茴香115~175,榜嗄223~326,山苦荬215~345,金腰草215~345制成。治療效果佳。本發(fā)明還提供了治療肝炎、膽囊炎、膽石癥的藥物的制備方法。
文檔編號A61P1/16GK1814015SQ200510022080
公開日2006年8月9日 申請日期2005年11月18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5年11月18日
發(fā)明者周裕程 申請人:西藏諾迪康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