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復方消渴清糖降脂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糖尿病的藥品及其制備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以中藥為原料制成的可治療糖尿病及由此而引發(fā)的綜合性眼病的復方消渴清糖降脂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內分泌代謝性疾病,其是由胰島素分泌絕對或相對不足或伴有外周組織對胰島素不敏感而引起的糖代謝紊亂,包括脂肪和蛋白質代謝紊亂引起的全身性疾病。目前,糖尿病已成為繼冠心病和癌癥之后第三大危害人們健康的慢性疾病,并且患者的數(shù)量逐年上升,其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多飲多尿多食、形體消瘦或尿有甜味,而且極易引發(fā)多種并發(fā)癥,其中由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并發(fā)視網(wǎng)膜病(簡稱眼底出血糖網(wǎng)癥)最為常見,這種病是由于視網(wǎng)膜神經(jīng)有糖干擾,當毛細管內瘀積過多的糖時而造成的眼疾,簡稱糖網(wǎng),最后會導致失明。目前臨床上治療糖尿病多采用西醫(yī)和中醫(yī)兩種方法。眾所周知,這種慢性病需要患者長年服用藥物,由于西藥的副作用較大,因此長期服用西藥后引起肝腎中毒者甚多。另外,雖然市場上治療糖尿病的中藥制劑有百十余種,但這些藥基本都是單純治療糖尿病的藥物,即一品一功,因而到目前為止尚未見到任何一種能夠治療糖尿病及由此而引發(fā)的綜合性眼病的中藥制劑。
發(fā)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治療I、II型糖尿病及由此而引發(fā)的綜合性眼病的復方消渴清糖降脂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的復方消渴清糖降脂制劑是由下列藥物組分制成(用量為重量份)
佩蘭葉 9-15 天花粉 9-12 石 斛 9-20地骨皮 9-15 山 藥 15-20玄 參 9-15天 冬 10 麥 冬 6-9 蔓荊子 9-12菊 花 9-15 地草菓 10 黃 柏 3-12青箱子 9-12 密蒙花 9-12 梔 子 9-15知 母 9-15 蒼 術 9-25 太子參 9-12三七粉 9-15 丹 參 9-20 白花蛇舌草 9-15白茅根 12 茜草根 9-15 葛 根 9-25白僵蠶 4-9 谷精草 9-25 絡石藤 15大 黃 3柏子仁 9烏梅肉 4.5-6八仙草 5-15 芍 藥 9-20 炒麥芽 4-15金銀花 10 石決明 15 牡 蠣 15何首烏 15 當 歸 10-30五味子 9-12熟地黃 5-15 山萸肉 15 肉蓯蓉 9-15生黃芪 9-15 澤 瀉 15 牡丹皮 10甘 草 9-15 冰 片 0.3-0.8 珍 珠 0.8-2.5本發(fā)明提供的復方消渴清糖降脂制劑的制備方法是按照下列步驟順序進行1)首先,將原料中的雜質去除,并分別粉碎后過40-80目篩;2)然后按照上述配比稱量,并混合均勻;3)用濃度為25%而用量為原料3倍的乙醇將混合后的原料浸泡4小時;4)將混合液中浮在表面的輕質雜質及沉在下部的重質雜質去除;5)在保留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倍的水并在98-100℃的溫度下進行煎煮,直至濃縮到85%的濃度;6)然后進行烘干、研磨,并過60-80目篩;
7)最后按照中成藥常規(guī)的制劑技術制成臨床上常用的顆粒劑、片劑、膠囊劑、糖漿劑、口服液、丸劑和膏劑。
本發(fā)明提供的復方消渴清糖降脂制劑為純中藥制劑,因而患者長期服用后不會產(chǎn)生毒副作用,不僅能夠治療I、II型糖尿病,而且還能防治和治療由此而引發(fā)的眼底出血癥、晶體混濁及視網(wǎng)膜充血等綜合性眼病,總有效率達86%,屬安全劑型。另外,本發(fā)明的制備方法工藝簡單,操作方便。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中醫(yī)稱糖尿病為消渴病,其可分為I、II型及十四種并發(fā)癥,主要包括肺熱津傷型、胃熱熾盛型、腎陰虧虛型、氣陰兩虛型、陰陽兩虛型和陽虛燥熱日久型。這種病的基本病機是陰虛為本,熾熱為標,故清熱潤燥、養(yǎng)陰生津為本病的治療大法。在本發(fā)明提供的復方消渴清糖降脂制劑中,梔子、知母、金銀花、黃柏、大黃為清肺熱之上品,可立為君藥。由于糖尿病的主癥在于熱、脈洪大、口干骨蒸、盜汗虛汗自汗小便短赤,大便秘結等都皆源于肺熱,肺燥而焚金,腸道里津液被灼煎。本復方又利用君藥里的佩蘭葉、地骨皮、玄參、山藥、二冬兌大黃起到潤燥化濕、增液行舟的作用。先通五臟安六腑,把握玄機,再用臣藥蒼術、太子參、丹參、芍藥、茜草根來瀉熱養(yǎng)肝,淡滲化濕,黃芪補脾氣,炒麥芽潛中焦熱,當歸、何首烏生血理血,肉蓯蓉、五味子補腎精,君臣佐使各管一方,沉香、木香有醒脾的作用,本復方多選用含酶較廣的中草藥,久服可以激活人體胰島,使胰島素達到自給自足的作用。五味子、山萸肉壯其少火,一方面灶底加薪,固金潤燥,另一方面枯籠蒸溽,溫陽補腎固攝,如稿禾得雨,生意維新,造成一派欣欣向榮之正氣,一不愁畏寒,二不恐肺燥焚金。本復方中的石決明、青箱子、決明子、蔓荊子四子合一,播云退翳驅彌趕暗,可叫人目明;三七粉活血清瘀止血,并配以丹參、茜草根輸與正氣,絡石藤曲曲彎彎帶頭沖暗,蔓荊子反二陣再助四君子之力,白僵蠶開竅醒腦,谷精草、珍珠畫龍點晴,眾藥其力營衛(wèi)清毒散熱化瘀,冰片通九竅,第一衡定血糖及其它不穩(wěn)定因素,第二對于標本互根的由于糖尿病引起的眼底出血癥、晶體混濁及視網(wǎng)膜充血等眼疾會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復方消渴清糖降脂制劑及其制備方法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例1(治療肺熱津傷型糖尿病的處方,以重量份計)佩蘭葉 15 天花粉 12 石 斛 20地骨皮 15 山 藥 20 玄 參 15天 冬 10 麥 冬 9 蔓荊子 12菊 花 15 地草菓 10 黃 柏 12青箱子 12 密蒙花 12 梔 子 15知 母 15 蒼 術 25 太子參 12三七粉 15 丹 參 20 白花蛇舌草 15白茅根 12 茜草根 15 葛 根 25白僵蠶 9 谷精草 25 絡石藤 15大 黃 3 柏子仁 9 烏梅肉 6八仙草 15 芍 藥 20 炒麥芽 15金銀花 10 石決明 15 牡 蠣 15何首烏 15 當 歸 30 五味子 12熟地黃 15 山萸肉 15 肉蓯蓉 15生黃芪 15 澤 瀉 15 牡丹皮 10甘 草 15 冰 片 0.8珍 珠 2.5本發(fā)明提供的復方消渴清糖降脂制劑的制備方法是按照下列步驟順序進行1)首先,將原料中的雜質去除,并分別粉碎后過80目篩;
2)然后按照上述配比稱量,并混合均勻;3)用濃度為25%而用量為原料3倍的乙醇將混合后的原料浸泡4小時;4)將混合液中浮在表面的輕質雜質及沉在下部的重質雜質去除;5)在保留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倍的水并在100℃的溫度下進行煎煮,直至濃縮到85%的濃度;6)然后進行烘干、研磨,并過60目篩;7)最后按照中成藥常規(guī)的制劑技術制成臨床上常用的顆粒劑、片劑、膠囊劑、糖漿劑、口服液、丸劑和膏劑。
實施例2(治療胃熱熾盛型糖尿病的處方,以重量份計)佩蘭葉 12天花粉 10石 斛 14地骨皮 12山 藥 17玄 參 12天 冬 10麥 冬 7 蔓荊子 10菊 花 12地草菓 10黃 柏 7青箱子 10密蒙花 10梔 子 12知 母 12蒼 術 17太子參 10三七粉 12丹 參 14白花蛇舌草 12白茅根 12茜草根 12葛 根 17白僵蠶 7 谷精草 17絡石藤 15大 黃 3 柏子仁 9 烏梅肉 5八仙草 10芍 藥 14炒麥芽 9金銀花 10石決明 15牡 蠣 15何首烏 15當 歸 20五味子 10熟地黃 10山萸肉 15肉蓯蓉 12生黃芪 12澤 瀉 15牡丹皮 10甘 草 12冰 片 0.5 珍 珠 1.7
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
實施例3(治療腎陰虧虛型糖尿病的處方,以重量份計)佩蘭葉 15 天花粉 12石 斛 15地骨皮 15 山 藥 15玄 參 12天 冬 10 麥 冬 10蔓荊子 12菊 花 10 地草菓 10黃 柏 6青箱子 12 密蒙花 10梔 子 12知 母 12 蒼 術 15太子參 12三七粉 9 丹 參 20白花蛇舌草 15白茅根 12 茜草根 9 葛 根 20白僵蠶 9 谷精草 12絡石藤 15大 黃 3 柏子仁 9 烏梅肉 4.5八仙草 9 芍 藥 15炒麥芽 15金銀花 10 石決明 15牡 蠣 15何首烏 15 當 歸 18五味子 12熟地黃 15 山萸肉 15肉蓯蓉 12生黃芪 10 澤 瀉 15牡丹皮 10甘 草 15 冰 片 0.3 珍 珠 0.8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
實施例4(治療由糖尿病引起的視網(wǎng)膜占位性病變處方,以重量份計)佩蘭葉 9 天花粉 9 石 斛 9地骨皮 9 山 藥 15 玄 參 9天 冬 10麥 冬 6 蔓荊子 9菊 花 9 地草菓 10 黃 柏 3青箱子 9 密蒙花 9 梔 子 9
知 母 9 蒼 術 9 太子參9三七粉 9 丹 參 9 花蛇舌草 9白茅根 12 茜草根 9 葛 根9白僵蠶 4 谷精草 9 絡石藤15大 黃 3 柏子仁 9 烏梅肉4.5八仙草 5 芍 藥 9 炒麥芽4金銀花 10 石決明 15 牡 蠣15何首烏 15 當 歸 10 五味子9熟地黃 5 山萸肉 15 肉蓯蓉9生黃芪 9 澤 瀉 15 牡丹皮10甘 草 9 冰 片 0.3珍 珠0.8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
本發(fā)明人利用本復方治療眼底出血視網(wǎng)膜糖網(wǎng)病一般12劑藥后都能將血糖降至安全數(shù)字,同時治療糖網(wǎng)15例(30只眼),痊愈13只眼,顯效10只眼,好轉3只眼,無效4只眼,總有效率為86%。另外,本發(fā)明人利用本復方治療糖尿病患者甚多,收效極好。
權利要求
1.一種復方消渴清糖降脂制劑,其特征在于本發(fā)明提供的復方消渴清糖降脂制劑是由下列藥物組分制成(用量為重量份)佩蘭葉 9-15天花粉 9-12 石 斛 9-20地骨皮 9-15山 藥 15-20 玄 參 9-15天 冬 10 麥 冬 6-9蔓荊子 9-12菊 花 9-15地草菓 10 黃 柏 3-12青箱子 9-12密蒙花 9-12 梔 子 9-15知 母 9-15蒼 術 9-25 太子參 9-12三七粉 9-15丹 參 9-20 白花蛇舌草 9-15白茅根 12 茜草根 9-15 葛 根 9-25白僵蠶 4-9 谷精草 9-25 絡石藤 15大 黃 3 柏子仁 9 烏梅肉 4.5-6八仙草 5-15芍 藥 9-20 炒麥芽 4-15金銀花 10 石決明 15 牡 蠣 15何首烏 15 當 歸 10-30 五味子 9-12熟地黃 5-15山萸肉 15 肉蓯蓉 9-15生黃芪 9-15澤 瀉 15 牡丹皮 10甘 草 9-15冰 片 0.3-0.8珍 珠 0.8-2.5
2.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方消渴清糖降脂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備方法是按照下列步驟順序進行1)首先,將原料中的雜質去除,并分別粉碎后過40-80目篩;2)然后按照上述配比稱量,并混合均勻;3)用濃度為25%而用量為原料3倍的乙醇將混合后的原料浸泡4小時;4)將混合液中浮在表面的輕質雜質及沉在下部的重質雜質去除;5)在保留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倍的水并在98-100℃的溫度下進行煎煮,直至濃縮到85%的濃度;6)然后進行烘干、研磨,并過60-80目篩;7)最后按照中成藥常規(guī)的制劑技術制成臨床上常用的顆粒劑、片劑、膠囊劑、糖漿劑、口服液、丸劑和膏劑。
全文摘要
一種復方消渴清糖降脂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制劑由佩蘭葉、天花粉、石斛、地骨皮、山藥、玄參、天冬、麥冬、蔓荊子、菊花、地草菓、黃柏、青箱子、密蒙花、梔子、知母、蒼術、太子參、三七粉、丹參、白花蛇舌草、白茅根、茜草根、葛根、白僵蠶、谷精草、絡石藤、大黃、柏子仁、烏梅肉、八仙草、芍藥、炒麥芽、金銀花、石決明、牡蠣、何首烏、當歸、五味子、熟地黃、山萸肉、肉蓯蓉、生黃芪、澤瀉、牡丹皮、甘草、冰片和珍珠組成。本發(fā)明提供的復方消渴清糖降脂制劑為純中藥制劑,患者長期服用后不會產(chǎn)生毒副作用,不僅能治療I、II型糖尿病,而且還能治療由此而引發(fā)的眼底出血癥、晶體混濁及視網(wǎng)膜充血等綜合性眼病,總有效率達86%。
文檔編號A61P3/00GK1634352SQ20041007231
公開日2005年7月6日 申請日期2004年10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10月11日
發(fā)明者任連智 申請人:任連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