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中藥丹參有效部位及其緩釋制劑與醫(yī)藥用途和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醫(yī)藥技術領域,確切地說它是一種可期待具有作為抗心腦血管疾病藥物的中藥丹參有效部位及其緩釋制劑與醫(yī)藥用途和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中藥丹參作為治療心血管性疾病的藥物,在臨床上具有廣泛的應用,具有廣泛的臨床用藥基礎,且療效顯著,但是該中藥存在服用不便,有效成分含量低,穩(wěn)定性差等缺點。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中藥丹參有效部位及其緩釋制劑與醫(yī)藥用途和制備方法。其中緩釋制劑包括緩釋包衣微丸劑、緩釋骨架片劑、緩釋脈沖釋放片劑、緩釋滲透泵片劑、緩釋包衣片劑等口服緩釋、控釋劑型。其中應用的緩釋包衣技術包括pH依賴型緩釋包衣技術、溶蝕延遲包衣技術、基于結(jié)腸酶降解緩釋包衣技術等。本發(fā)明的特征在于將中藥丹參制成口服的緩釋制劑,從而改善其服用不便的現(xiàn)象,避免藥物的漏服、忘服,更好的保證藥物的臨床應用療效。
提供上述中藥丹參緩釋制劑的有效部位,其特征為丹參總酚酸含量80%以上,且丹參酚酸A含量10%以上。
提供上述丹參有效部位及其緩釋制劑的醫(yī)藥用途是用于治療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提供上述丹參有效部位及其緩釋制劑的制備方法,其中包括a丹參有效部位(丹參總酚酸含量80%以上,且丹參酚酸A含量10%以上)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水(或任意比例的醇水提取),提取液濃縮(或不濃縮),醇沉淀(或略去),上清液除盡醇,水溶解后,行聚酰胺(或陰離子交換樹脂,或大孔樹脂)柱色譜,水洗脫除去雜質(zhì)后,再用醇洗脫,至有效成分洗脫完全為止,回收醇洗脫液,干燥即得。其中所用醇可能性是甲醇、乙醇、丙醇、丁醇、乙二醇、碳鏈小于32烷醇、碳鏈小于32稀醇及苯酚等。其中所用大孔樹脂包括各種非極性、弱極性、中極性、極性的國產(chǎn)或進口大孔吸附樹脂。
b丹參總酚酸緩釋包衣微丸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在常規(guī)藥物微丸的基礎上,采用緩釋薄膜包衣技術,制備出不同釋放時間的微丸,達到一次服用,長時間保持血藥濃度的目的。其中應用緩釋包衣技術包括pH依賴型緩釋包衣技術、“時間依賴性”包衣技術、溶蝕延遲包衣技術、基于結(jié)腸酶降解緩釋包衣技術等。
c其他丹參總酚酸緩釋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基于骨架溶蝕原理的緩釋片劑,含有脈沖釋放片心的薄膜包衣緩釋片劑,基于滲透泵原理的包衣片劑的緩釋片劑。其中應用的緩釋包衣包括pH依賴型緩釋包衣技術、溶蝕延遲包衣技術、基于結(jié)腸酶降解緩釋包衣技術等。
d在制備工藝和制劑中加入抗氧化劑,防止丹參有效部位的分解變化??寡趸瘎┌ǜ鞣N水溶性的抗氧化劑和脂溶性抗氧化劑,及其混合使用,水溶性的抗氧化劑包括Vc,亞硫酸鈉,亞硫酸氫鈉,焦亞硫酸鹽,硫代硫酸鈉,甲醛合亞硫酸氫鈉,硫脲,半胱氨酸,蛋氨酸,硫代乙酸,硫代甘油等,脂溶性抗氧化劑包括叔丁基對羥基茴香醚(BHA),二丁甲苯酚(BHT),培酸丙酯(PG),生育酚(Ve),卵磷脂等。抗氧化劑的加入量為制劑總量的0.01%~85%。
國內(nèi)外報道“中藥丹參”制劑廣泛應用于具有防止和治療心血管性疾病,但對“丹參”制劑的有效部位及其緩釋制劑、醫(yī)藥用途和制備方法尚未見文獻報道。我們對其保護心血管性疾病作用進行了考察。結(jié)果表明丹參總酚酸為中藥丹參的有效部位,尤其含量總酚酸達到80%以上,且丹參酚酸A含量10%以上的丹參提取物具有顯著的擴張血管作用,抗血栓形成作用,抗凝血作用,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環(huán)作用,抗氧化損傷等作用。其藥效學特點是1)有效部位明確,作用極強,有效部位每日人用量僅為30~60mg;2)藥效學作用顯著,各試驗結(jié)果均可重復;3)與文獻藥效學研究結(jié)果一致。說明我們準確找到了該中藥丹參的有效部位。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提供了可期待用于治療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醫(yī)藥用途的有效部位群,并將其制成緩釋劑型,具有很強的治療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和服用方便的特點。應用本發(fā)明的提取方法,可以得到除去大量蛋白、糖類、淀粉等雜質(zhì)得高純度丹參有效部位(丹參總酚酸含量80%以上)且丹參酚酸A含量10%以上)。應用本發(fā)明的制備方法,可以得緩釋、控釋的丹參制劑。
圖1為本發(fā)明的丹參緩釋包衣微丸劑的制備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實施例表示本發(fā)明的實用性,本發(fā)明不受此限制。
實施例1丹參有效部位的制備取丹參藥材粉碎成粗粉,加10倍藥材重量的水,于80℃加熱提取2次,每次1.5小時,濾過,合并二次提取液,快速冷卻至室溫后。按照上柱樣品(折合藥材)量與濕樹脂量(1∶8/W∶V)的比例,行聚酰胺吸附柱色譜,用水以1-2ml/cm2/min的流速洗脫10個柱床體積,繼以60%乙醇1-2ml/cm2/min的流速洗脫10個柱床體積,60%乙醇洗脫部分即為丹參總酚酸有效部位,70℃左右減壓回收溶劑,至比重為1.09-1.11的流浸膏。將上述丹參總酚酸流浸膏,于80℃減壓真空干燥,粉碎,即得棕黃色丹參總酚酸成品,收率不少于0.4%,(丹參總酚酸含量80%以上,且丹參酚酸A含量10%以上)。
實施例2丹參緩釋包衣微丸劑的制備其中丸心處方丹參有效部位 20mgVc1mg氯化鈉8mg羧甲基淀粉鈉 25mg乳糖 42mg包衣液處方1(每100ml用量)乙基纖維素3gPEG4002g鄰苯二甲酸二乙酯 0.6g乙醇 至100ml包衣液處方2(每100ml用量)乙基纖維素3gPEG4001.3g鄰苯二甲酸二乙酯 0.6g乙醇 至100ml包衣液處方3(每100ml用量)乙基纖維素3gPEG4000.3g鄰苯二甲酸二乙酯 0.6g乙醇 至100ml
權利要求
1.中藥丹參有效部位及其緩釋制劑與醫(yī)藥用途和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丹參有效部位丹參總酚酸含量80%以上,且丹參酚酸A含量10%以上。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丹參有效部位及其緩釋制劑與醫(yī)藥用途和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丹參有效部位的緩釋制劑包括緩釋包衣微丸劑、緩釋骨架片劑、緩釋脈沖釋放片劑、緩釋滲透泵片劑、緩釋包衣片劑等口服緩釋、控釋劑型,其中應用的緩釋包衣技術包括pH依賴型緩釋包衣技術、溶蝕延遲包衣技術、基于結(jié)腸酶降解緩釋包衣技術。
3.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丹參有效部位及其緩釋制劑的醫(yī)藥用途,其特征在于上述丹參有效部位及其緩釋制劑在制備治療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藥物中的應用。
4.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丹參有效部位及其緩釋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a丹參有效部位,丹參總酚酸含量80%以上,且丹參酚酸A含量10%以上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水或任意比例的醇水提取,提取液濃縮或不濃縮,醇沉淀或略去,上清液除盡醇,水溶解后,行聚酰胺或陰離子交換樹脂,或大孔樹脂柱色譜,水洗脫除去雜質(zhì)后,再用醇洗脫,至有效成分洗脫完全為止,回收醇洗脫液,干燥即得,其中所用醇可能性是甲醇、乙醇、丙醇、丁醇、乙二醇、碳鏈小于32烷醇、碳鏈小于32稀醇及苯酚,其中所用大孔樹脂包括各種非極性、弱極性、中極性、極性的國產(chǎn)或進口大孔吸附樹脂。b丹參總酚酸緩釋包衣微丸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在常規(guī)藥物微丸的基礎上,采用緩釋薄膜包衣技術,制備出不同釋放時間的微丸,達到一次服用,長時間保持血藥濃度的目的,其中應用緩釋包衣技術包括pH依賴型緩釋包衣技術、“時間依賴性”包衣技術、溶蝕延遲包衣技術、基于結(jié)腸酶降解緩釋包衣技術。c其他丹參總酚酸緩釋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基于骨架溶蝕原理的緩釋片劑,含有脈沖釋放片心的薄膜包衣緩釋片劑,基于滲透泵原理的包衣片劑的緩釋片劑,其中應用的緩釋包衣包括pH依賴型緩釋包衣技術、溶蝕延遲包衣技術、基于結(jié)腸酶降解緩釋包衣技術。d在制備工藝和制劑中加入抗氧化劑,防止丹參有效部位的分解變化,抗氧化劑包括各種水溶性的抗氧化劑和脂溶性抗氧化劑,或混合使用,水溶性的抗氧化劑包括Vc,亞硫酸鈉,亞硫酸氫鈉,焦亞硫酸鹽,硫代硫酸鈉,甲醛合亞硫酸氫鈉,硫脲,半胱氨酸,蛋氨酸,硫代乙酸,硫代甘油,脂溶性抗氧化劑包括叔丁基對羥基茴香醚(BHA),二丁甲苯酚(BHT),培酸丙酯(PG),生育酚(Ve),卵磷脂等,抗氧化劑的加入量為制劑總量的0.01%~85%。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是中藥丹參有效部位及其緩釋制劑與醫(yī)藥用途和制備方法,它具有服用方便,穩(wěn)定性好的特點,它的丹參有效部位丹參總酚酸含量80%以上,且丹參酚酸A含量10%以上,它以水或醇水提取,上清液除盡醇,水溶解后,行聚酰胺水洗脫去雜質(zhì)后,再用醇洗脫,回收醇洗脫液,干燥而得??芍瞥筛鞣N劑型的緩釋制劑。本發(fā)明可在制備治療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藥物中應用。
文檔編號A61K9/56GK1352985SQ01138710
公開日2002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01年11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01年11月27日
發(fā)明者王金輝, 唐星, 潘文軍, 趙懷清, 李銑 申請人:沈陽藥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