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l-精氨酸口服液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心腦疾病的藥物,具體涉及一種治療心腦血管疾病中血粘度增高患者的L-精氨酸口服液及其制備方法。
目前市場上生產(chǎn)的精氨酸注射液用于治療肝昏迷忌鈉患者。精氨酸口服液尚未正式生產(chǎn)。有關精氨酸口服液的文獻報導有1、《口服L-精氨酸對冠狀動脈疾病患者肱動脈內(nèi)皮功能的改善作用》見《中華內(nèi)科雜志》1998,37(12)819-822;2、“Effect of oral administration ofhigh-dose nitric oxide donor L-arginine in men with organic erectiledysfunction”BJU-Int.1999 Feb;83(3)269-73等。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心腦血管疾病中血粘度增高患者的L-精氨酸口服液。
本發(fā)明公開的一種治療心腦血管疾病中血粘度增高患者的L-精氨酸口服液是由每毫升含L-精氨酸0.1-1.0g和藥用輔料組成的。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L-精氨酸口服液的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公開的L-精氨酸口服液是通過下述方法制得的按每毫升含L-精氨酸0.1-1.0g和藥用輔料0.1-1.0g的比例,加無菌蒸餾水于40-60℃溶解,按常規(guī)方法制得口服液。
本發(fā)明所述的藥用輔料為常用的增量劑、矯味劑、防腐劑等。
本發(fā)明的L-精氨酸口服液用于治療心腦血管疾病中血粘度增高患者的臨床劑量為每日15-20g L-精氨酸,最佳劑量為每日三次,每次5g L-精氨酸。
本發(fā)明的L-精氨酸口服液在上海市靜安老年醫(yī)院臨床治療效果如下一、患者與方法(一)病例選擇研究時間從1999年2月開始,研究對象為上海市靜安老年醫(yī)院住院的心腦血管病患者,腦血管病為腦梗塞,經(jīng)腦CT檢查證實。心血管病為冠心病,患者均符合國際心臟病學會和協(xié)會及WHO臨床標準化聯(lián)合專題組《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及診斷方法》(1979)中標準;高心病診斷均符合WHO專家委員會在1978年通過的高血壓病診斷標準伴左心室擴大或肥大的體癥、X線及心電圖改變。對以上心腦血管病患者,來院(包括急診室)后,當天未曾進食者即予靜脈抽血,已進食者次日晨空腹抽血測血清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血液流變學檢查,采血前未用溶栓藥。結果,出現(xiàn)血粘(滯)度增高指全血粘度(低及高切)、血漿粘度、紅細胞壓積、全血還原粘度(低切及高切)、紅細胞聚集指數(shù)、紅細胞剛性指數(shù)、纖維蛋白原增高與紅細胞變形指數(shù)減低中出現(xiàn)一或一項以上者的60例。對服用阿斯匹林達一月以上但經(jīng)檢測上述指標仍異常者也包括在內(nèi)。
(二)方法隨機將患者分為研究組(n=32),其中男15例、女17例,年齡72.95±9.8歲(范圍50~87);診斷為冠心病6例,腦梗塞22例其中合并高心和(或)冠心病者7例;高冠心及高心各2例。對照組28例,其中男14例、女14例,年齡75.58±8.89歲(范圍58~85);診斷為冠心4例,高冠心8例,高心4例,腦梗塞12例其中合并高心和冠心病2例。
研究組在原治療基礎上每日加服L精氨酸口服液,劑量為每日三次,每次5g L-精氨酸,必要時與胃舒寧1片同服,連續(xù)10天后復查上述參數(shù)。服L-精氨酸口服液期間不加用硝酸鹽類藥(檢測前已用硝酸鹽類者例外),以免影響血清NO檢測結果。對腦梗塞急性期患者暫緩用L-精氨酸口服液,僅在恢復期應用;對心功能III~IV級與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酸中毒患者不用L-精氨酸口服液。對照組繼續(xù)原來治療,不加服L-精氨酸口服液,10天后復查上述參數(shù)。二組患者在觀察期間不用能影響血流變、血脂及自由基代謝方面藥物及治療,其生活方式及飲食等相似。
具體檢測為清晨空腹抽血12ml,將其中5ml注入抗凝劑試管(內(nèi)置200單位肝素/ml 0.5ml)充分混勻后,用北京普利生儀器中心生產(chǎn)LBY-N6A全自動自清洗旋轉式粘度計檢測全血粘度,全血還原粘度(均做低切及高切),血漿粘度,紅細胞聚集指數(shù),紅細胞變形指數(shù)及剛性指數(shù);另將2ml抗凝血(與同上濃度肝素0.2ml混勻)測血球壓積,血沉及纖維蛋白原(Fbg)。Fbg用上海長征試劑公司生產(chǎn)的Fbg測定試劑,通過快速免疫消濁比濁法來檢測。3ml血不加抗凝劑作血膽固醇(TC)及甘油三脂(TG)測定,TC及TG用RANDOX公司試劑通過酶法作檢測;高密度脂蛋白用上海第一生化藥業(yè)公司的試劑通過酶法來檢測;低密度脂蛋白由計算獲得。載脂蛋白A及B用上海明華體外診斷試劑有限公司提供試劑,用比濁法檢測。2ml血不加抗凝劑,分離血清后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試劑作SOD,MDA及NO測定。正常對照值系上海市靜安老年醫(yī)院檢驗科在日常工作中所積累及建立。對有關數(shù)據(jù)作統(tǒng)計學處理。
二、結果服L-精氨酸口服液32例(研究組)、未服28例(對照組),此二組在年齡、性別、病種等方面具可比性。在基礎時,研究組的各項血流變、血脂、NO、SOD、MDA等參數(shù)與對照組間相仿。男、女對照組的基礎時參數(shù)與復查時數(shù)值比無統(tǒng)計差異。
研究組服藥前后各項參數(shù)改變見下表表研究組服藥前后各參數(shù)改變(X±S)
注與基礎時比(2)p<0.01 (3)p<0.02 (4)p<0.05。
研究組服藥前后與對照組復查前后參數(shù)改變的比較全血粘度(高切)男性研究組(n=15)服藥后比基礎時減低-0.6446±0.9110;男性對照組(n=14)復查時比基礎值增加0.2471±0.6076(t=3.077,p<0.005)。女性研究組(n=17)服藥后紅細胞聚集指數(shù)較基礎時減低0.2029±0.2910,而女性對照組(n=14)則增加0.1335±0.2649(t=3.333,p<0.005);女性研究組紅細胞剛性指數(shù)較服藥前減低-0.0323±0.1427,而對照組則增加0.0957±0.1167(t=2.6933,p<0.02)。
毒副作用2例見上腹輕度不適,對血像、肝、腎功能、電解質(zhì)及酸堿平衡均無影響。
服用本發(fā)明的L-精氨酸口服液同時發(fā)現(xiàn)血清NO明顯增高。相關檢測表明在女性對照組中,基礎時血清NO與MDA呈負相關(r=-0.567,n=13,p<0.05),在女性研究組中,服藥后血清NO與紅細胞剛性指數(shù)負相關(r=-0.6245,n=15,p<0.05);男性研究組中,服藥后血清NO與血漿粘度及血球壓積負相關(r分別為-0.5672及0.5509,n=13,p均<0.05)。血清NO增高后可伴一些血流變參數(shù)減低,特別是紅細胞剛性指數(shù)減低可能對預防微血栓形成有幫助,NO增高也可改善自由基代謝。
臨床結果表明服用本發(fā)明的L-精氨酸口服液后,全血粘度及還原粘度(低切及高切)、紅細胞剛性指數(shù)均明顯減低。本發(fā)明的L-精氨酸口服液對治療心腦血管疾病中血粘度增高患者有顯著療效且安全性高、無不良反應。本發(fā)明的L-精氨酸口服液的制備方法簡單、成本較低。
實施例1L-精氨酸2.5kg,葡萄糖2kg,蔗糖2kg,加50升蒸餾水,60℃溶解,過濾,加蒸餾水配制至100升,滅菌,灌封,即得每支為含L-精氨酸2.5g/10ml的口服液1萬支。
實施例2L-精氨酸1kg,葡萄糖2kg,蔗糖4kg,加50升蒸餾水,60℃溶解,過濾,加蒸餾水配制至100升,滅菌,灌封,即得每瓶為含L-精氨酸25g/250ml口服液400瓶。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心腦血管疾病中血粘度增高患者的L-精氨酸口服液,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每毫升含L-精氨酸0.1-1.0g和藥用輔料組成的。
2.一種治療心腦血管疾病中血粘度增高患者的L-精氨酸口服液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每毫升含L-精氨酸0.1-1.0g和藥用輔料0.1-1.0g的比例,加無菌蒸餾水于40-60℃溶解,按常規(guī)方法制得口服液。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治療心腦血管疾病中血粘度增高患者的L-精氨酸口服液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藥用輔料為常用的增量劑、矯味劑、防腐劑。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心腦血管疾病中血粘度增高患者的L-精氨酸口服液及其制備方法。本發(fā)明公開的L-精氨酸口服液是由每毫升含L-精氨酸0.1—1.0g和藥用輔料組成的。本發(fā)明還公開了上述L-精氨酸口服液的制備方法。本發(fā)明的L-精氨酸口服液對治療心腦血管疾病中血粘度增高患者有顯著療效且安全性高、無不良反應。本發(fā)明的L-精氨酸口服液的制備方法簡單、成本較低。
文檔編號A61P7/00GK1273822SQ0011540
公開日2000年11月22日 申請日期2000年4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00年4月18日
發(fā)明者嚴慶惠, 嚴衛(wèi) 申請人:嚴慶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