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發(fā)夾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發(fā)夾結構。
背景技術:
發(fā)夾使用簡便,普遍為女性朋友所使用,然而,習用發(fā)夾若用于發(fā)量較少的使用者 上,夾于頭發(fā)上會造成松動,而用于發(fā)量較多的使用者上,則又會造成崩裂,因此,應該有其 它不同結構的發(fā)夾產生用以改善習用發(fā)夾的缺失。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發(fā)夾結構,實現無論使用者發(fā)量多寡,皆可分段式扣合且能 輕易作開合動作的目的。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發(fā)夾結構,其包含一上夾體及一下夾體,上夾體設有第一端及第二端,該第一 端設有一扣合部,第二端設有兩分隔開的樞接座,并于內表面設有兩排分隔開的連續(xù)相間 排列的發(fā)齒,下夾體設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設有一扣端,第二端設有一樞接座,下夾 體樞接在上夾體的兩樞接座間,其中,該上夾體的第一端設有一扣合部,其內設有至少一個 以上的分段式卡掣板,卡掣板兩端各設有一扣端隔板,下夾體的扣端可分段式的扣合在上 夾體的扣合部,且扣合部中的扣端隔板可抵住下夾體的扣端兩旁,使得扣端能緊貼并扣于 上夾體的扣合部內,前述下夾體的內表面中間另設有一中空部,其上方則設有一具彈性的 波浪拱型體,波浪拱型體能與上夾體相夾合于兩排發(fā)齒之間。該上夾體第一端的外部另設有一凸曲塊,于第二端則設有兩分隔開的樞接座,樞 接座設有穿孔可與下夾體相樞接。該上夾體的扣合部內設有四分段式卡掣板,而下夾體的扣端具有一弧面。該上夾體的卡掣板為斜面或弧面。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結構,兩夾體要打開時,只需對上夾體的第一端及第二端由 下往上抵住,并由上夾體的外表面由上往下略施力量即可打開;兩夾體作夾合時,將下夾體 往上移動,即可使下夾體的扣端扣入上夾體的扣合部,而該波浪拱型體則會位于兩排發(fā)齒 之間,無論使用者發(fā)量多寡,皆可分段式夾緊扣合。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兩夾體的打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手指扣合夾體的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兩夾體分段扣合的動作示意圖;[0016]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發(fā)夾在使用者頭發(fā)上的實施示意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1上夾體12 第二端131 內壁136、137 扣端隔板14、15 樞接座16內表面18、19 發(fā)齒21 第一端23 扣端241、242 軸桿26中空部10 發(fā)夾。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至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發(fā)夾結構,其主要是由一上夾體1及一 下夾體2所組成一發(fā)夾10。一上夾體1設有第一端11及第二端12,該第一端11往下設有一扣合部13,于扣 合部13內設有四斜面分段式卡掣板132、133、134、135,且其外部設有一凸曲塊138,該第二 端12設有兩分隔開的樞接座14、15 (如圖2所示),樞接座14、15設有穿孔141、151,且上 夾體1的內表面16設有兩排分隔開的連續(xù)相間排列的發(fā)齒18、19,(如圖3所示)。一下夾體2設有一第一端21及一第二端22,第一端21設有一具有弧面的扣端23, 扣端23與內表面16間則設有一內壁131,該第二端22設有一凸出的樞接座M,其樞接座 24的兩側面分別延伸出一軸桿M1J42,且下夾體2的內表面25中間有一中空部沈,其上 方設有一具彈性的波浪拱型體27。上夾體1及下夾體2的樞接可由下夾體2的軸桿241、242卡落至上夾體1的樞接 座14、15的穿孔141、151,(如圖2、3所示)。下夾體2的扣端23扣合于上夾體1的扣合部 13,且扣合部13中的扣端隔板136、137可抵住下夾體2的扣端23兩旁,使得下夾體2的扣 端23不會脫落或滑移出扣合部13內,(如圖1至圖4所示)。當兩夾體1、2要作打開動作時,由使用者分別由下往上抵住上夾體1第一端11的 凸曲塊138及第二端12,并同時再由上往下的輕輕按壓上夾體1的外表面17即可使下夾體 2打開,(如圖3所示)。當兩夾體1、2要作閉合動作時,請參閱圖4至圖6所示,先由使用者雙手的手指如 大拇指將下夾體2的扣端23往上夾體1的扣合部13移動,由圖6所顯示出下夾體2的扣 端23觸碰到上夾體1的卡掣板132時,具有弧面的扣端23能夠往上切入卡掣板132中,若 想再把頭發(fā)夾的更緊,其下夾體2的扣端23再往上切入到上夾體1的卡掣板133、134、135, 因而把下夾體2的扣端23緊貼于扣合部13的內壁131,且下夾體2具有彈性的波浪拱型體 27能與上夾體1相夾合于兩排發(fā)齒18、19之間,將發(fā)絲更緊貼于發(fā)夾內。
11第一端 13扣合部 132、133、134、135 卡掣板
138凸曲塊
141,151 穿孔 17外表面 2下夾體 22第二端 24樞接座 25內表面
27波浪拱型體[0036]本實用新型其特征在于發(fā)夾10所夾持的發(fā)量無論多寡,其下夾體2的扣端23均 可分段式扣合在扣合部13內,且下夾體2具有彈性的波浪拱型體27能與上夾體1相夾合 于兩排發(fā)齒18、19之間,(如圖6所示),因此發(fā)量無論多寡,令兩夾體1、2皆可將發(fā)絲夾緊, 該發(fā)夾10可確實地夾合在使用者的頭發(fā)上,(可如圖7所示)。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僅是就特定實施例做描述,而依本實用新型的設計特征可 做多種變化或修改,因此,對于熟悉此項技藝人士可作的明顯替換與修改,仍將并入于本實 用新型所涵蓋的專利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發(fā)夾結構,其包含一上夾體及一下夾體,上夾體設有第一端及第二端,該第一端 設有一扣合部,第二端設有兩分隔開的樞接座,并于內表面設有兩排分隔開的連續(xù)相間排 列的發(fā)齒,下夾體設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設有一扣端,第二端設有一樞接座,下夾體 樞接在上夾體的兩樞接座間,其特征在于該上夾體的第一端設有一扣合部,其內設有至 少一個以上的分段式卡掣板,卡掣板兩端各設有一扣端隔板,下夾體的扣端可分段式的扣 合在上夾體的扣合部,且扣合部中的扣端隔板可抵住下夾體的扣端兩旁,使得扣端能緊貼 并扣于上夾體的扣合部內,前述下夾體的內表面中間另設有一中空部,其上方則設有一具 彈性的波浪拱型體,波浪拱型體能與上夾體相夾合于兩排發(fā)齒之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fā)夾結構,其特征在于該上夾體第一端的外部另設有一凸曲 塊,于第二端則設有兩分隔開的樞接座,樞接座設有穿孔可與下夾體相樞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fā)夾結構,其特征在于該上夾體的扣合部內設有四分段式卡 掣板,而下夾體的扣端具有一弧面。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發(fā)夾結構,其特征在于該上夾體的卡掣板為斜面或弧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發(fā)夾結構,該發(fā)夾設有一上夾體及一下夾體,上夾體設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并于內表面設有兩排分隔開的連續(xù)相間排列的發(fā)齒,下夾體則設有一與上夾體的第一端相扣合的第一端及一與上夾體的第二端相樞設的第二端,且下夾體的內表面設有一波浪拱型體,該波浪拱型體則位于兩排發(fā)齒之間,兩夾體要作打開動作時,只需對上夾體的第一端及第二端由下往上抵住,并由上夾體的外表面由上往下略施力量即可打開,兩夾體要作夾合時,將下夾體往上移動即可扣合,發(fā)夾容置發(fā)量無論多寡,該下夾體皆可分段式扣合于上夾體內。
文檔編號A45D8/14GK201839978SQ20102055189
公開日2011年5月25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9月30日
發(fā)明者徐士凌 申請人:徐士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