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飼料,更確切地說,是一種具有促生長防疾病功效的馬頭山羊專用飼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馬頭山羊是湖北省、湖南省肉皮兼用的地方優(yōu)良品種之一,主產于湖北省十堰、恩施等地區(qū)和湖南省常德、黔陽等地區(qū)。馬頭山羊體型、體重、初生重等指標在國內地方品種中榮居前列,是國內山羊地方品種中生長速度較快、體型較大、肉用性能最好的品種之一。
近年來我國市場對馬頭山羊的需求量不斷加大,采用配合飼料進行馬頭山羊的集約化和規(guī)?;B(yǎng)殖越來越多。但是,現(xiàn)有的飼料營養(yǎng)成分不是很合理,成分單一無法提供馬頭山羊生長所需的全部營養(yǎng)成分,影響其生長速度;而且現(xiàn)有的飼料還含有各種激素和添加劑,影響了馬頭山羊的食用口味也推高了其患病率。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主要是解決現(xiàn)有技術所存在的技術問題,從而提供一種營養(yǎng)豐富且不含有激素的具有促生長防疾病功效的馬頭山羊專用飼料。
本發(fā)明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
一種具有促生長防疾病功效的馬頭山羊專用飼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
甜玉米粉20-30份,蕎麥粉8-14份,黑豆粉16-22份,黃豆秸稈粉40-50份,麩皮12-16份,槐樹葉25-35份,柞樹葉14-18份,枸樹葉35-45份,墨西哥玉米草22-28份,苜蓿38-44份,野燕麥20-28份,韭菜10-16份,山銀花8-12份,苦地丁4-8份,無患子16-20份,無根藤10-16份,開胃劑40-50份,水適量。
所述開胃劑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
山芋粉15-25份,花生殼30-40份,綠豆粉10-16份,陳醋6-10份,食鹽8-14份,維生素e3-5份,甘氨酸銅8-12份,酵母葡萄糖12-16份。
所述開胃劑的制備方法是:
將花生殼研磨成粉,加入陳醋、食鹽和適量水充分攪拌成泥,烘干后制成顆粒;將山芋粉、綠豆粉和適量水混合,上蒸籠蒸熟后冷卻至室溫,然后加入攪拌機,投入維生素e、甘氨酸銅、酵母葡萄糖和適量水,充分攪拌后烘干并制成顆粒;最后將兩種顆粒均勻混合即得。
本發(fā)明還公開了該具有促生長防疾病功效的馬頭山羊專用飼料的制備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首先,將甜玉米粉、蕎麥粉、黑豆粉和適量水混合,上蒸籠蒸熟后烘干并研磨成粉,再與黃豆秸稈粉、麩皮均勻混合后得混合物a;
然后,將槐樹葉、柞樹葉、枸樹葉、墨西哥玉米草、苜蓿、野燕麥、韭菜和適量水加入粉碎機,打成漿料b;
然后,將山銀花、苦地丁、無患子、無根藤和適量水加入鍋中,小火煎煮80-90分鐘,過濾后得清液c;
最后,將a、b、c和適量水加入攪拌機,常溫下以110-130rpm的速度攪拌15-25分鐘,然后加入開胃劑,常溫下以40-60rpm的速度攪拌5-15分鐘,將混合物烘干、制粒后即得。
本發(fā)明的具有促生長防疾病功效的馬頭山羊專用飼料各組分有效混合,配方科學合理,能滿足各生長階段馬頭山羊的需要,飼料的利用率高,不僅適口性好還可以有效提高馬頭山羊的肉質和營養(yǎng)價值,促進馬頭山羊的快速生長,還可以降低馬頭山羊的生病率并提高其成活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實施例1]
按重量份取甜玉米粉20份,蕎麥粉8份,黑豆粉16份,黃豆秸稈粉40份,麩皮12份,槐樹葉25份,柞樹葉14份,枸樹葉35份,墨西哥玉米草22份,苜蓿38份,野燕麥20份,韭菜10份,山銀花8份,苦地丁4份,無患子16份,無根藤10份,開胃劑40份,水適量。
所述開胃劑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
山芋粉15份,花生殼30份,綠豆粉10份,陳醋6份,食鹽8份,維生素e3份,甘氨酸銅8份,酵母葡萄糖12份。
所述開胃劑的制備方法是:
將花生殼研磨成粉,加入陳醋、食鹽和適量水充分攪拌成泥,烘干后制成顆粒;將山芋粉、綠豆粉和適量水混合,上蒸籠蒸熟后冷卻至室溫,然后加入攪拌機,投入維生素e、甘氨酸銅、酵母葡萄糖和適量水,充分攪拌后烘干并制成顆粒;最后將兩種顆粒均勻混合即得。
首先,將甜玉米粉、蕎麥粉、黑豆粉和適量水混合,上蒸籠蒸熟后烘干并研磨成粉,再與黃豆秸稈粉、麩皮均勻混合后得混合物a;然后,將槐樹葉、柞樹葉、枸樹葉、墨西哥玉米草、苜蓿、野燕麥、韭菜和適量水加入粉碎機,打成漿料b;然后,將山銀花、苦地丁、無患子、無根藤和適量水加入鍋中,小火煎煮80分鐘,過濾后得清液c;最后,將a、b、c和適量水加入攪拌機,常溫下以110rpm的速度攪拌25分鐘,然后加入開胃劑,常溫下以40的速度攪拌15分鐘,將混合物烘干、制粒后即得。
為了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飼料的應用價值,飼養(yǎng)戶將300只馬頭山羊按照羊齡、體重、健康狀況相同的原則平均分為1個實驗組和1個對比組并分開飼養(yǎng),實驗組喂本發(fā)明的飼料,對比組喂傳統(tǒng)飼料,實驗期為3個月。實驗結果為:與對比組相比,實驗組的體重平均增重11.6%,體長平均增長5.7%,患病率平均降低18.3%。
[實施例2]
按重量份取甜玉米粉30份,蕎麥粉14份,黑豆粉22份,黃豆秸稈粉50份,麩皮16份,槐樹葉35份,柞樹葉18份,枸樹葉45份,墨西哥玉米草28份,苜蓿44份,野燕麥28份,韭菜16份,山銀花12份,苦地丁8份,無患子20份,無根藤16份,開胃劑50份,水適量。
所述開胃劑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
山芋粉25份,花生殼40份,綠豆粉16份,陳醋10份,食鹽14份,維生素e5份,甘氨酸銅12份,酵母葡萄糖16份。
所述開胃劑的制備方法是:
將花生殼研磨成粉,加入陳醋、食鹽和適量水充分攪拌成泥,烘干后制成顆粒;將山芋粉、綠豆粉和適量水混合,上蒸籠蒸熟后冷卻至室溫,然后加入攪拌機,投入維生素e、甘氨酸銅、酵母葡萄糖和適量水,充分攪拌后烘干并制成顆粒;最后將兩種顆粒均勻混合即得。
首先,將甜玉米粉、蕎麥粉、黑豆粉和適量水混合,上蒸籠蒸熟后烘干并研磨成粉,再與黃豆秸稈粉、麩皮均勻混合后得混合物a;然后,將槐樹葉、柞樹葉、枸樹葉、墨西哥玉米草、苜蓿、野燕麥、韭菜和適量水加入粉碎機,打成漿料b;然后,將山銀花、苦地丁、無患子、無根藤和適量水加入鍋中,小火煎煮90分鐘,過濾后得清液c;最后,將a、b、c和適量水加入攪拌機,常溫下以130rpm的速度攪拌15分鐘,然后加入開胃劑,常溫下以60rpm的速度攪拌5分鐘,將混合物烘干、制粒后即得。
為了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飼料的應用價值,飼養(yǎng)戶將300只馬頭山羊按照羊齡、體重、健康狀況相同的原則平均分為1個實驗組和1個對比組并分開飼養(yǎng),實驗組喂本發(fā)明的飼料,對比組喂傳統(tǒng)飼料,實驗期為3個月。實驗結果為:與對比組相比,實驗組的體重平均增重9.7%,體長平均增長4.8%,患病率平均降低20.2%。
[實施例3]
按重量份取甜玉米粉25份,蕎麥粉11份,黑豆粉19份,黃豆秸稈粉45份,麩皮14份,槐樹葉30份,柞樹葉16份,枸樹葉40份,墨西哥玉米草25份,苜蓿41份,野燕麥24份,韭菜13份,山銀花10份,苦地丁6份,無患子18份,無根藤13份,開胃劑45份,水適量。
所述開胃劑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
山芋粉20份,花生殼35份,綠豆粉13份,陳醋8份,食鹽11份,維生素e4份,甘氨酸銅10份,酵母葡萄糖14份。
所述開胃劑的制備方法是:
將花生殼研磨成粉,加入陳醋、食鹽和適量水充分攪拌成泥,烘干后制成顆粒;將山芋粉、綠豆粉和適量水混合,上蒸籠蒸熟后冷卻至室溫,然后加入攪拌機,投入維生素e、甘氨酸銅、酵母葡萄糖和適量水,充分攪拌后烘干并制成顆粒;最后將兩種顆粒均勻混合即得。
首先,將甜玉米粉、蕎麥粉、黑豆粉和適量水混合,上蒸籠蒸熟后烘干并研磨成粉,再與黃豆秸稈粉、麩皮均勻混合后得混合物a;然后,將槐樹葉、柞樹葉、枸樹葉、墨西哥玉米草、苜蓿、野燕麥、韭菜和適量水加入粉碎機,打成漿料b;然后,將山銀花、苦地丁、無患子、無根藤和適量水加入鍋中,小火煎煮85分鐘,過濾后得清液c;最后,將a、b、c和適量水加入攪拌機,常溫下以120rpm的速度攪拌20分鐘,然后加入開胃劑,常溫下以50rpm的速度攪拌10分鐘,將混合物烘干、制粒后即得。
為了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飼料的應用價值,飼養(yǎng)戶將300只馬頭山羊按照羊齡、體重、健康狀況相同的原則平均分為1個實驗組和1個對比組并分開飼養(yǎng),實驗組喂本發(fā)明的飼料,對比組喂傳統(tǒng)飼料,實驗期為3個月。實驗結果為:與對比組相比,實驗組的體重平均增重10.4%,體長平均增長5.2%,患病率平均降低17.7%。
以上僅僅以幾個實施方式來說明本發(fā)明的設計思路,在系統(tǒng)允許的情況下,本發(fā)明可以擴展為同時外接更多的功能模塊,從而最大限度擴展其功能。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過創(chuàng)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