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昆蟲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人工養(yǎng)殖板栗象甲。
背景技術:
板栗象甲(Curculio davidi Fairmaire)屬鞘翅目,象蟲科,又稱作栗實象甲、板栗象鼻蟲,在中國各板栗產區(qū)均有分布,以幼蟲為害栗實,栗實被害率可達80%以上。專利申請人發(fā)現(xiàn)但未公開:人工飼養(yǎng)環(huán)境下管氏腫腿蜂(Scleroderma guani Xiao et Wu)可對板栗象甲高效寄生,這使得通過人工干預、利用管氏腫腿蜂進行板栗象甲防治成為一種有巨大潛力的生物防治手段。用管氏腫腿蜂進行板栗象甲防治需要人工繁育和復壯管氏腫腿蜂,在這一過程中,專利申請人又發(fā)現(xiàn)但未公開:板栗象甲幼蟲及蛹對管氏腫腿蜂的繁育和復壯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此外,板栗象甲幼蟲富含蛋白質,還可食用。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板栗象甲人工飼料、養(yǎng)殖方法及老熟幼蟲或蛹的用途。
本發(fā)明人工養(yǎng)殖板栗象甲的人工飼料為:
按重量計,花生粉80~100份,小麥粉550~600份,蒸熟的大豆粉75~100份,玉米粉50~80份,葡萄糖或蔗糖30~50份,維生素A 0.14~0.16份,維生素C 0.09~0.11份,類胡蘿卜素1.9~2.1份,維生素B1 0.009~0.011份,維生素B2 0.009~0.011份,維生素B3 0.04~0.06份,水400份,調勻后制成110~130目細顆粒。該飼料在0~4℃下冷藏可保存20~30天,使用時恢復至常溫即可。
本發(fā)明養(yǎng)殖方法為:
將性成熟的板栗象甲蟲按雌雄數(shù)量2:3的比例,放置在加蓋帶氣孔的飼養(yǎng)盒中,盒中同時放置新鮮板栗嫩葉及上述人工飼料,嫩葉放置量為每頭成蟲每天9~11克,飼料放置量為每頭成蟲每天0.4~0.6克,每天更換一次嫩葉和飼料,于相對濕度40%~70%、光照強度100lux~500lux、光照時間12~16小時/天、溫度20~35℃的條件下養(yǎng)殖3~5天后,放入帶花的板栗幼果或櫟屬其它種的幼果,調整光照強度為2~8lux、溫度為22~26℃,培育6~8小時,板栗象甲可自然產卵;在上述培育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繼續(xù)培養(yǎng)被產了卵的幼果5~6天,剝開果皮,將幼蟲轉移至已放置了上述人工飼料的飼養(yǎng)盒中,飼料投放量為每頭幼蟲每次0.15~0.25克,兩天更換一次飼料,環(huán)境為光照強度5~10lux,溫度22~35℃,相對濕度40%~60%,養(yǎng)殖35~40天即可成為老熟幼蟲;若隨后增加光照強度至100lux~200lux,光照時間為8~12小時/天,相對濕度降低為29~31%,溫度不變,經過6~10天可進一步誘導老熟幼蟲蛹化。人工飼料投喂的具體量視幼蟲發(fā)育情況而定,蛹化前10~15天添加飼喂20%重量的鮮板栗粉可促進蛹化。
本發(fā)明所述用途為:
將由本發(fā)明方法獲得的板栗象甲老熟幼蟲或蛹于2~4℃冷藏200~300天,作為管氏腫腿蜂以及其它寄生蜂養(yǎng)殖寄主使用。
將由本發(fā)明方法獲得的板栗象甲蛹用脫脂棉包裹或腐殖土包埋后于10~15℃冷藏150天~220天,作為繁育材料待用,使用前于18~25℃下經過10~20天即可羽化為成蟲。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首次將板栗象甲進行人工繁育,方法簡單、飼料成分易獲取,容易進行擴大化繁育。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將性成熟的板栗象甲成蟲按雌雄比例2:3的比例,放置到加蓋帶氣孔的透明飼養(yǎng)盒中,盒中每次按照每頭蟲11g板栗鮮葉和0.4g人工飼料的量放置,每天更換一次鮮葉及飼料。養(yǎng)殖環(huán)境為:濕度40%,光照強度為100lux,光照時間為12小時/天,溫度35℃條件下養(yǎng)殖3天后,放置入產卵用帶花的板栗幼果枝條,調整光照強度2lux,溫度控制在22℃,培育6小時,檢查產卵情況后,將枝條取出在透明飼養(yǎng)盒中,環(huán)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培養(yǎng)5天,期間保證枝條的鮮活性。5天后小心剝開果皮,將幼蟲轉移至人工飼養(yǎng)盒中,在環(huán)境為:濕度40%,全天光照強度為10lux,溫度22℃條件下養(yǎng)殖35天,后轉移幼蟲至環(huán)境為:濕度31%,光照強度為100lux,光照時間為12小時/天,溫度22℃條件下養(yǎng)殖6天后揀除已蛹化的幼蟲,從幼蟲轉移至人工飼養(yǎng)盒開始、每次每只幼蟲投喂人工飼料0.15g,兩天更換一次人工飼料。將蛹化后較強壯的蛹單獨揀出作為繁殖留種用,其余蛹2℃下冷藏備用,冷藏時間為300天,取出恢復至常溫后用于管氏腫腿蜂的寄主使用,寄生效果良好。繁殖用蛹用腐植土包埋后10℃下冷藏,可保存220天,孵化時18℃下兩周自然羽化出土,以嫩板栗葉及人工飼料混合飼養(yǎng)至性成熟即可。本次使用的人工飼料為:花生粉80g;小麥粉550g;蒸熟的大豆粉75g;玉米粉50g;葡萄糖或蔗糖30g;維生素A:140mg;維生素C:90mg;類胡蘿卜素1.9g;維生素B1:9mg;維生素B2:9mg;維生素B3:40mg;加水400ml,調勻后制成110目細顆粒,即可。冷藏在0℃下可保存30天,使用時恢復至常溫即可。
實施例2:將性成熟的板栗象甲成蟲按雌雄比例2:3的比例,放置到加蓋帶氣孔的透明飼養(yǎng)盒中,盒中每次按照每頭蟲9g板栗鮮葉0.5g人工飼料的量放置、并每天更換一次鮮葉及飼料。養(yǎng)殖環(huán)境為:濕度70%,光照強度為500lux,光照時間為16小時/天,溫度35℃條件下養(yǎng)殖5天后,放置入產卵用帶花的板栗幼果枝條,調整光照強度8lux,溫度控制在24℃,培育8小時,檢查產卵情況后,將枝條取出在透明飼養(yǎng)盒中,環(huán)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培養(yǎng)6天,期間保證枝條的鮮活性。6天后小心剝開果皮,將幼蟲轉移至人工飼養(yǎng)盒中,在環(huán)境為:濕度60%,全天光照強度為5lux,溫度22℃條件下養(yǎng)殖40天,后轉移幼蟲至環(huán)境為:濕度29%,光照強度為200lux,光照時間為12小時/天,溫度22℃條件下養(yǎng)殖10天后揀除已蛹化的幼蟲,從幼蟲轉移至人工飼養(yǎng)盒開始至蛹化完成前,每次每只幼蟲投喂人工飼料0.25g,兩天更換一次飼料,直至蛹化完成。將蛹化后較強壯的蛹單獨揀出作為繁殖留種用,其余蛹4℃下冷藏備用,冷藏時間為200天,取出恢復至常溫后用于管氏腫腿蜂的寄主使用,寄生效果良好。繁殖用蛹用腐植土包埋后15℃下冷藏,可保存150天,孵化時25℃下10天自然羽化出土,以嫩板栗葉及人工飼料混合飼養(yǎng)至性成熟即可。本次使用的人工飼料為:花生:100g;小麥粉600g;蒸熟的大豆粉100g;玉米粉80g;葡萄糖或蔗糖50g;維生素A:160mg;維生素C:100mg;類胡蘿卜素2.1g;維生素B1:11mg;維生素B2:11mg;維生素B3:60mg;加水400ml,調勻后制成130目細顆粒,即可。冷藏在4℃下可保存20天,使用時恢復至常溫即可。
實施例3:將性成熟的板栗象甲成蟲按雌雄比例2:3的比例,放置到加蓋帶氣孔的透明飼養(yǎng)盒中,盒中每次按照每頭蟲11g板栗鮮葉和0.5g人工飼料的量放置,并每天更換一次鮮葉及飼料。養(yǎng)殖環(huán)境為:濕度40%,光照強度為500lux,光照時間為12小時/天,溫度20℃條件下養(yǎng)殖3天后,放置入產卵用帶花的板栗幼果枝條,調整光照強度2lux,溫度控制在26℃,培育8小時,檢查產卵情況后,將枝條取出在透明飼養(yǎng)盒中,環(huán)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培養(yǎng)5天,期間保證枝條的鮮活性。5天后小心剝開果皮,將幼蟲轉移至人工飼養(yǎng)盒中,在環(huán)境為:濕度60%,全天光照強度為10lux,溫度35℃條件下養(yǎng)殖35天,后轉移幼蟲至環(huán)境為:濕度30%,光照強度為100lux,光照時間為8小時/天,溫度35℃條件下養(yǎng)殖8天后揀除已蛹化的幼蟲,從幼蟲轉移至人工飼養(yǎng)盒開始至蛹化完成前,每只幼蟲每次投喂人工飼料0.25g,兩天更換一次飼料,養(yǎng)殖至第32天每只幼蟲每次增加0.05g鮮板栗粉,直至蛹化完成。將蛹化后較強壯的蛹單獨揀出作為繁殖留種用,其余蛹2℃下冷藏備用,冷藏時間為300天,取出恢復至常溫后用于管氏腫腿蜂的寄主使用,寄生效果良好。繁殖用蛹用腐植土包埋后15℃下冷藏,可保存220天,孵化時18℃下20天自然羽化出土,以嫩板栗葉及人工飼料混合飼養(yǎng)至性成熟即可。本次使用的人工飼料為:花生粉80g;小麥粉600g;蒸熟的大豆粉75g;玉米粉80g;葡萄糖或蔗糖50g;維生素A:140mg;維生素C:110mg;類胡蘿卜素2.1g;維生素B1:10mg;維生素B2:9mg;維生素B3:50mg;加水400ml,調勻后制成120目細顆粒,即可。冷藏在0℃下可保存30天,使用時恢復至常溫即可。
實施例4:將性成熟的板栗象甲成蟲按雌雄比例2:3的比例,放置到加蓋帶氣孔的透明飼養(yǎng)盒中,盒中每天按照每頭蟲9g板栗鮮葉0.4g人工飼料的量放置,并每天更換一次鮮葉及飼料。養(yǎng)殖環(huán)境為:濕度70%,光照強度為100lux,光照時間為16小時/天,溫度20℃條件下養(yǎng)殖5天后,放置入產卵用帶花的板栗幼果枝條,調整光照強度8lux,溫度控制在22℃,培育8小時,檢查產卵情況后,將枝條取出在透明飼養(yǎng)盒中,環(huán)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培養(yǎng)5天,期間保證枝條的鮮活性。5天后小心剝開果皮,將幼蟲轉移至人工飼養(yǎng)盒中,在環(huán)境為:濕度60%,全天光照強度為10lux,溫度35℃條件下養(yǎng)殖35天,后轉移幼蟲至環(huán)境為:濕度29%,光照強度為100lux,光照時間為8小時/天,溫度35℃條件下養(yǎng)殖8天后揀除已蛹化的幼蟲,從幼蟲轉移至人工飼養(yǎng)盒開始至蛹化完成前、每次每只幼蟲投喂飼料0.15g,兩天更換一次飼料,養(yǎng)殖至第30天每只幼蟲每次增加0.03g鮮板栗粉,直至蛹化完成。將蛹化后較強壯的蛹單獨揀出作為繁殖留種用,其余蛹2℃下冷藏備用,冷藏時間為300天,取出恢復至常溫后用于管氏腫腿蜂的寄主使用,寄生效果良好。繁殖用蛹用腐植土包埋后10℃下冷藏,可保存150天,孵化時18℃下10天自然羽化出土,以嫩板栗葉及人工飼料混合飼養(yǎng)至性成熟即可。本次使用的人工飼料為:花生粉80g;小麥粉600g;蒸熟的大豆粉75g;玉米粉80g;葡萄糖或蔗糖30g;維生素A:140mg;維生素C:110mg;類胡蘿卜素2g;維生素B1:11mg;維生素B2:11mg;維生素B3:60mg;加水400ml,調勻后制成120目細顆粒,即可。冷藏在0℃下可保存30天,使用時恢復至常溫即可。
實施例5:將性成熟的板栗象甲成蟲按雌雄比例2:3的比例,放置到加蓋帶氣孔的透明飼養(yǎng)盒中,盒中每天按照每頭蟲9g板栗鮮葉0.5g人工飼料的量放置并每天更換鮮葉及飼料。養(yǎng)殖環(huán)境為:濕度40%,光照強度為500lux,光照時間為12小時/天,溫度35℃條件下養(yǎng)殖5天后,放置入產卵用帶花的板栗幼果枝條,調整光照強度2lux,溫度控制在22℃,培育8小時,檢查產卵情況后,將枝條取出在透明飼養(yǎng)盒中,環(huán)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培養(yǎng)6天,期間保證枝條的鮮活性。6天后小心剝開果皮,將幼蟲轉移至人工飼養(yǎng)盒中,在環(huán)境為濕度40%,全天光照強度為10lux,溫度22℃條件下養(yǎng)殖40天,從幼蟲轉移至人工飼養(yǎng)盒開始,每次每只幼蟲投喂人工飼料0.15g,兩天更換一次人工飼料。揀出幼蟲2℃下冷藏,冷藏時間為300天,取出恢復至常溫后用于管氏腫腿蜂的寄主使用,寄生效果良好。本次使用的人工飼料為:花生粉80g;小麥粉550g;蒸熟的大豆粉75g;玉米粉50g;葡萄糖或蔗糖30g;維生素A:150mg;維生素C:100mg;類胡蘿卜素2g;維生素B1:10mg;維生素B2:10mg;維生素B3:50mg;加水400ml,調勻后制成120目細顆粒,即可。冷藏在4℃下可保存30天,使用時恢復至常溫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