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蟲草人參口含片及其制備方法,屬于保健食品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口含片指含于口腔內(nèi)緩慢溶解的壓制片,除了滿足片劑的溶解度好基本要求外, 還必須具備誘人的色、香、味,使服用者有好的口感;目前石斛含片的關鍵問題是粗糙不滑 膩,不滑膩的感覺是由于成分中各溶解速度不一致而造成藥片與舌的接觸面出現(xiàn)細微摩擦而引起的,因此,口含片不僅要考慮溶出度問題,還要解決口感問題。
人參自古譽為“百草之王”“滋陰補生,扶正固本”之極品,含多種皂甙和多糖類成分,浸出液可被皮膚緩慢吸收且無不良刺激,能擴張皮膚毛細血管,促進皮膚血液循環(huán),增加皮膚營養(yǎng),調(diào)節(jié)皮膚的水油平衡,防止皮膚脫水、硬化、起皺,人參活性物質(zhì)抑制黑色素的還原性能,使皮膚潔白光滑,能增強皮膚彈性,使細胞獲得新生,是護膚美容的極品。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緩解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蟲草人參口含片及其制備方法。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蟲草人參口含片,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富硒抹茶粉25-30、蛹蟲草4-6、人參3-5、檸檬葉6-8、甜葉菊10-15、黃秋葵6-8、金針菜15-20、丹參4-5、羅漢果花2-4、薄荷葉6-8、鹿茸2-4、山藥6-8、海螵鞘4-5、浙貝母6-8、葡萄糖漿2-4、黑米粉15-20、復合營養(yǎng)粉6-8、淀粉50-80、蜂蜜6-10、棕櫚油5-10、麥芽糊精20-30。
蟲草人參口含片,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富硒抹茶粉28、蛹蟲草5、人參4、檸檬葉7、甜葉菊12、黃秋葵7、金針菜18、丹參4.5、羅漢果花3、薄荷葉7、鹿茸3、山藥7、海螵鞘4.5、浙貝母7、葡萄糖漿3、黑米粉18、復合營養(yǎng)粉7、淀粉60、蜂蜜8、棕櫚油8、麥芽糊精25。
蟲草人參口含片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內(nèi)容:
(1)復合營養(yǎng)粉的制作方法如下:其組成原料為猴頭菇粉6-8、紅棗粉10-12、蜂膠粉6-8、螺旋藻粉2-4、絞股藍凍干粉2-4、益生菌干粉4-6、萵苣汁5-6、蘆薈汁6-8、荔枝汁5-7、檸檬酸0.2-0.5;制作方法如下:按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稱取各原料,先將猴頭菇粉、紅棗粉、蜂膠粉、螺旋藻粉、絞股藍凍干粉、益生菌干粉混勻后,然后再向其中倒入萵苣汁、蘆薈汁、荔枝汁和檸檬酸以及適量的純凈水,充分混勻后制成小面團,放置于烘烤箱中烤熟,待冷卻后再混合磨粉,即得;
(2)按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稱取各原料,先將蛹蟲草、人參、檸檬葉、甜葉菊、丹參、羅漢果花、薄荷葉、鹿茸、山藥、海螵鞘、浙貝母混合切碎、烘干,粉碎機破碎成細粉;然后加入適量的純凈水,混合水提80-100分鐘, 然后再將中藥水提液噴霧干燥,得中藥粉;
(3)按重量份稱取金針菜、黃秋葵,洗凈混合后加入適量的純凈水,混合打磨成漿,得混合漿液,備用;
(4)按重量份稱取富硒抹茶粉、黑米粉,混合文火炒制20-25分鐘,冷卻后與步驟(1)復合營養(yǎng)粉、淀粉混合,備用;
(5)將步驟(2)中藥粉、步驟(3)混合漿液和步驟(4)混合粉混勻,再向其中加入葡萄糖漿、蜂蜜、棕櫚油、麥芽糊精以及適量的純凈水,繼續(xù)攪拌混勻30-40分鐘,最后投料到旋轉(zhuǎn)壓片機中壓片,即得。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的口含片風味獨特、口感純正、色澤優(yōu)良,口含片軟硬適度,崩解性好,同時本發(fā)明既有抹茶香味濃郁,且添加多種保健草藥,保健效果明顯,具有生津止渴、抗衰防皺、養(yǎng)顏美容以及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等的功效,具有很好的利用價值。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蟲草人參口含片,其組成原料的重量(g)為,富硒抹茶粉28、蛹蟲草5、人參4、檸檬葉7、甜葉菊12、黃秋葵7、金針菜18、丹參4.5、羅漢果花3、薄荷葉7、鹿茸3、山藥7、海螵鞘4.5、浙貝母7、葡萄糖漿3、黑米粉18、復合營養(yǎng)粉7、淀粉60、蜂蜜8、棕櫚油8、麥芽糊精25。
蟲草人參口含片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內(nèi)容:
(1)復合營養(yǎng)粉的制作方法如下:其組成原料(g)為猴頭菇粉7、紅棗粉11、蜂膠粉7、螺旋藻粉3、絞股藍凍干粉3、益生菌干粉5、萵苣汁5.5、蘆薈汁7、荔枝汁6、檸檬酸0.3;制作方法如下:按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稱取各原料,先將猴頭菇粉、紅棗粉、蜂膠粉、螺旋藻粉、絞股藍凍干粉、益生菌干粉混勻后,然后再向其中倒入萵苣汁、蘆薈汁、荔枝汁和檸檬酸以及適量的純凈水,充分混勻后制成小面團,放置于烘烤箱中烤熟,待冷卻后再混合磨粉,即得;
(2)按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稱取各原料,先將蛹蟲草、人參、檸檬葉、甜葉菊、丹參、羅漢果花、薄荷葉、鹿茸、山藥、海螵鞘、浙貝母混合切碎、烘干,粉碎機破碎成細粉;然后加入適量的純凈水,混合水提80-100分鐘, 然后再將中藥水提液噴霧干燥,得中藥粉;
(3)按重量份稱取金針菜、黃秋葵,洗凈混合后加入適量的純凈水,混合打磨成漿,得混合漿液,備用;
(4)按重量份稱取富硒抹茶粉、黑米粉,混合文火炒制20-25分鐘,冷卻后與步驟(1)復合營養(yǎng)粉、淀粉混合,備用;
(5)將步驟(2)中藥粉、步驟(3)混合漿液和步驟(4)混合粉混勻,再向其中加入葡萄糖漿、蜂蜜、棕櫚油、麥芽糊精以及適量的純凈水,繼續(xù)攪拌混勻30-40分鐘,最后投料到旋轉(zhuǎn)壓片機中壓片,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