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置式遠紅外線茶葉殺青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內置式遠紅外線茶葉殺青機,包括機架、大梁、滾筒組件、熱源組件、排濕罩和進茶斗,排濕罩底部設有出茶口;滾筒組件包括由驅動輪和托輪支撐擱置在大梁上的筒體、軸向設置在筒體內壁上的多根導葉筋;熱源組件包括軸向設置在筒體內腔一側的若干根遠紅外線加熱管及其反射板、由大梁支撐用于固定遠紅外線加熱管的上支承桿和下支承桿、位于反射板背面將上下支承桿合圍形成回風腔的弧形擋葉板;上支承桿為一根管壁上開有眾多徑向通孔的中空管。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利用遠紅外線殺青茶葉,具有內外加熱均勻、不易焦邊爆點,香氣高且殺青葉含水率低的優(yōu)點。
【專利說明】 內置式遠紅外線茶葉殺青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茶葉加工機械,尤其是屬于一種用于茶葉殺青,或炒干、提香工序的半自動茶葉加工機械。
【【背景技術】】
[0002]在本實用新型作出之前,用于茶葉殺青的加工機械有干法殺青和濕法殺青之分,前者包括炒鍋殺青裝置、滾筒式殺青機和熱風殺青機,后者主要有蒸汽殺青機、氣熱殺青機和沸水殺青機。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干法或濕法殺青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干法殺青易焦邊爆點、熱效率低,能耗高;濕法殺青會增加殺青葉含水率,且殺青后不能按照常規(guī)工藝進行后續(xù)加工,需要增加脫水工序,使加工機械結構復雜,能耗加大。
【
【發(fā)明內容】
】
[0003]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殺青效果好的內置式遠紅外線茶葉殺青機,該機利用遠紅外線作為熱源,具有直接作用水分、葉片內外受熱均勻,殺青葉不會焦邊爆點、香氣高含水率低的特點,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和節(jié)能效果好的優(yōu)點。
[0004]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一種內置式遠紅外線茶葉殺青機,其特征是:包括機架,安置在機架頂部水平度可調節(jié)的大梁,設在大梁面上的滾筒組件,位于滾筒組件筒體內腔的熱源組件,設置在筒體內腔左右兩側的排濕罩和進茶斗,排濕罩底部設有出茶口 ;所述滾筒組件包括由驅動輪和托輪支撐擱置在大梁上的筒體、軸向設置在筒體內壁上的多根導葉筋;所述熱源組件包括軸向設置在筒體內腔一側的若干根遠紅外線加熱管及其反射板,由大梁支撐、用于固定遠紅外線加熱管的上支承桿和下支承桿,位于反射板背面將上下支承桿合圍形成回風腔的弧形擋葉板;所述上支承桿為一根管壁上開有眾多徑向通孔的中空管,其一個端口為盲端,另一個端口構成風機的出風口。
[0006]所述多根導葉筋中一根導葉筋的外沿固定設有一塊軟質掃葉片,導葉筋和掃葉片的疊加寬度大于所述擋葉板與筒體內壁之間的距離。
[0007]所述上支承桿和下支承桿的兩端分別固定擱置在左支架和右支架的上端,該左支架和右支架的下端固定在大梁上。
[0008]所述排濕罩為上下剖分式結構,以方便遠紅外線加熱管的拆裝。
[0009]所述升降調節(jié)機構為絲桿升降結構。
[0010]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利用遠紅外線殺青茶葉,具有加熱內外均勻、不易焦邊爆點,香氣高且殺青葉含水率低的優(yōu)點。
[0011]為加深對本實用新型的理解,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作一步詳細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側面結構示意圖,圖中虛線所示部分表示這些部件位于機體內部。
[0013]圖2為圖1中筒體的右視結構示意圖。為說明得更清楚,圖中畫出了位于筒體腔內部的一些部件結構。
[0014]圖中:機架1,大梁2,鉸接軸21,絲桿升降機構22,驅動輪23,托輪24,左支架3,右支架31,筒體4,導葉筋4a,進茶斗41,排濕罩42,排濕口 421,出茶口 422,外罩殼5,上支承管6,盲端6a,風機61,下支承管62,遠紅外線加熱管7,反射板7a,擋葉板7b,回風腔7c。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參見圖1、圖2。這種內置式遠紅外線茶葉殺青機,包括機架1,安置在機架頂部水平度可調節(jié)的大梁2,設在大梁頂部的滾筒組件,位于滾筒組件筒體4內腔中的熱源組件,設置在筒體內腔左右兩側的排濕罩42和進茶斗41,排濕罩上部為排濕口 421、底部為出茶Π 422。
[0016]鉸接軸21將大梁2和機架1活動聯接成一體,旋轉絲桿升降機構22的絲桿可改變大梁的傾斜度,進而實現筒體傾角可調,以達到殺青時間可調的目的。大梁2是由槽鋼等組成的一個框架件,頂面裝有一對托輪24、一對驅動輪23,驅動輪由電動機經減速,通過鏈輪驅動由摩擦力帶動筒體4旋轉,由變頻調速調節(jié)轉速。
[0017]所述滾筒組件包括由托輪和驅動輪托舉定位的筒體4,以及軸向設置在筒體內壁上的多條均布的導葉筋4a。導葉筋用一塊向下傾斜一定角度的直板焊接而成,其目的使茶葉不要飛揚到筒體的整個橫截面,而只在圖1中Α0Β區(qū)域內翻滾,阻擋茶葉上揚。
[0018]所述熱源組件包括軸向設置在筒體內腔一側的若干根遠紅外線加熱管7及其反射板7a,由大梁經左支架3,右支架31支撐、用于固定遠紅外線加熱管的上支承桿6和下支承桿62,位于反射板背面將上下支承桿合圍形成回風腔7c的擋葉板7b。上支承桿6為一根管壁上開有眾多徑向通孔的中空管,其左端口為盲端62,右端口構成風機61的出風口。
[0019]為清除擋葉板背部可能滯留的茶葉,眾多導葉筋中,其中一片的外沿固定設有一塊軟質掃葉片4al,為提高清掃效果,導葉筋和掃葉片的疊加寬度應大于所述擋葉板與筒體內壁之間的距離。
[0020]所述上支承桿和下支承桿的兩端分別固定擱置在左支架和右支架的上端,左支架和右支架的下端固定在大梁上。
[0021]本機在具體制作時,可考慮下述因素:
[0022]為確保安全,在筒體外圍可設置外罩殼5。
[0023]所述排濕罩為上下剖分式結構,以方便遠紅外線加熱管的拆裝。為便于裝拆維修,熱源組件可制作成若干塊組件,通過扣環(huán)滑動吊掛定位在上支承桿6和下支承桿62上,以便快速扣裝、推進或拉出。
[0024]擋葉板應做成圓弧狀,其圓心和筒體的圓心相重合,使掃葉片能茶葉掃落。
[0025]本機主要用于茶葉殺青,但是,調整遠紅外線加熱管功率后,也可用于茶葉的炒干或提香工序。
[0026]上述實施例旨在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發(fā)明思路,不應視為對保護范圍的限定,在上述實施例啟發(fā)下所完成的簡單變形結構,均應視為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內置式遠紅外線茶葉殺青機,其特征是:包括機架(I),安置在機架頂部水平度可調節(jié)的大梁(2),設在大梁面上的滾筒組件,位于滾筒組件筒體(4)內腔的熱源組件,設置在筒體內腔左右兩側的排濕罩(42)和進茶斗(41),排濕罩上部設有排濕口(421)、底部設有出茶口(422);所述滾筒組件包括由驅動輪(23)和托輪(24)支撐擱置在大梁上的筒體,軸向設置在筒體內壁上的多根導葉筋(4a);所述熱源組件包括軸向設置在筒體內腔一側的若干根遠紅外線加熱管(7)及其反射板(7a),由大梁支撐用于固定遠紅外線加熱管的上支承桿(6)和下支承桿(61),位于反射板背面將上下支承桿合圍形成回風腔(7c)的擋葉板(7b);所述上支承桿為一根管壁上開有眾多徑向通孔的中空管,其一個端口為盲端(6a),另一個端口構成風機(61)的出風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遠紅外線茶葉殺青機,其特征是:所述多根導葉筋的一根導葉筋的外沿固定設有一塊軟質掃葉片(4al),導葉筋和掃葉片的疊加寬度大于所述擋葉板與筒體內壁之間的距離。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遠紅外線茶葉殺青機,其特征是:所述上支承桿和下支承桿的兩端分別固定擱置在左支架(3)和右支架(31)的上端,該左支架和右支架的下端固定在大梁上。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遠紅外線茶葉殺青機,其特征是:所述排濕罩為上下剖分式結構。
【文檔編號】A23F3/06GK204070356SQ201420380220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3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7月3日
【發(fā)明者】戴惠亮, 周金亮, 程玉明, 趙祖光 申請人:浙江上洋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