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泡菜藍莓糕點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泡菜藍莓糕點,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麥麩粉20-30、糯米20-30、紅米15-20、藍莓10-15、魚膠粉5-6、大豆粉5-6、茯苓超微粉2-3、黃連蜜3-4、甜葉菊2-3、黃柏1-2、紅茶2-3、生菜籽1-2、泡菜10-15、麥芽糖漿5-6、花菜10-14、助劑1-2、水適量;本發(fā)明的泡菜藍莓糕點,經(jīng)過一系列特殊工藝制備而成,突出了藍莓與泡菜的食用與營養(yǎng)價值,營養(yǎng)成分搭配合理,口味好,可以顯著提高消費者的免疫力、改善腸胃功能,從而提高人們的身體健康水平。添加的花菜具有抗癌防癌、清化血管、解毒肝臟等作用。甜葉菊具有調(diào)節(jié)血壓、軟化血管、降低血脂、降血糖、抑菌止血、鎮(zhèn)痛、減肥養(yǎng)顏、養(yǎng)陰生津、幫助消化,促進胰腺、脾胃功能和清熱解毒。
【專利說明】一種泡菜藍莓糕點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食品及其加工領(lǐng)域,特別涉及一種泡菜藍莓糕點及其制備方法?!颈尘凹夹g(shù)】
[0002]泡菜是以微生物乳酸菌主導(dǎo)發(fā)酵而生產(chǎn)的傳統(tǒng)生物食品,富含以乳酸菌為主的功能菌群,可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幫助食物的消化吸收。常吃泡菜可以增加腸胃中的有益菌,抑制腸道中的致病菌,降低患胃腸道疾病的概率,增加身體抵抗力。所以泡菜風(fēng)味優(yōu)雅、營養(yǎng)豐富,既可滿足不同口味、又可增進食欲、幫助消化,促進健康。
[0003]藍莓果肉細膩,風(fēng)味獨特,酸甜適度,又具有香爽宜人的香氣。果實中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它不僅具有良好的營養(yǎng)保健作用,還具有防止腦神經(jīng)老化、強心、抗癌軟化血管、增強人機體免疫等功能。藍莓中諸如蛋白質(zhì)、維生素等的常規(guī)營養(yǎng)成分含量十分豐富,礦物質(zhì)和微量元素含量也相關(guān)可觀,因此,藍莓被稱為“水果皇后”的確是名符其實。
[0004]糕點是古老的食品,歷史悠久。但是將藍莓與泡菜一起融入到糕點的制備中卻并不多見,本發(fā)明的泡菜藍莓糕點,含有泡菜與藍莓的雙重營養(yǎng),還具有促消化、增強免疫力的作用。
【發(fā)明內(nèi)容】
[0005]本發(fā)明彌補了現(xiàn)有技術(shù)的不足,提供一種泡菜藍莓糕點及其制備方法。
[0006]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方案如下:
本發(fā)明藍莓糕點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麥麩粉20-30、糯米20-30、紅米15-20、藍莓10-15、魚膠粉5-6、大豆粉5-6、茯苓超微粉2-3、黃連蜜3_4、甜葉菊2_3、黃柏1_2、紅茶2-3、生菜籽1-2、泡菜10-15、麥芽糖漿5-6、花菜10-14、助劑1-2、水適量;
所述助劑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青稞粉30-40、炒米粉20-30、紅花菜豆10-15、葵花籽仁10-12、栗子粉4-5、白術(shù)1-2、絞股藍2-3、高粱根1_2、三七2_3、斑竹根1_2、紫蘇子提取物1-2、紅花籽油6-7、丁香露3-4、甘蔗汁1-2、水適量;制備方法是將紅花籽油放入鍋中燒熱后放入青稞粉翻炒熟,得炒熟粉;將白術(shù)、絞股藍、高粱根、三七、斑竹根粉碎后加入適量水文火煎煮1-2小時,濾掉沉渣,再加入丁香露加熱濃縮,得濃縮液;將紅花菜豆加入甘蔗汁與適量水中浸泡5-6小時,研磨成漿,加入研磨成粉的葵花籽仁與紫蘇子提取物,力口熱煮沸,再加入上述所得的炒熟粉、濃縮液以及其它剩余成分混合,攪拌均勻,用荷葉包住放入烤箱中烤干,去除荷葉后制成粉末,即可。
[0007]所述藍莓糕點的制備的具體步驟如下:
(1)將糯米、紅米洗凈蒸熟后放與日光下攤開曬干后放入冷凍室中冰凍10-12小時,再放入炒鍋中炒干,研磨成粉,得米粉,備用;
(2)將甜葉菊、黃柏、紅茶、生菜籽加入適量水文火煎煮1-2小時,濾掉沉渣,得煎煮液;
(3)將花菜加入步驟2所得的煎煮液以及適量水,蓋上蓋子燉軟,打成泥狀,再加入適量水,加熱成濃湯,備用; (4)將泡菜加入適量水煮熟后,撈出泡菜,切碎,備用;
(5)將步驟4所得的泡菜湯加熱濃縮,冷卻,加入黃連蜜調(diào)制均勻,得調(diào)制液,備用;
(6)將步驟I所得的米粉、步驟3所得的濃湯、步驟4所得的泡菜、魚膠粉、大豆粉以及其它剩余成分混合,攪拌均勻,揉制成面團,再放入模具中制成糕點,刷上步驟5所得的調(diào)制液,放入烤箱中烤熟,即可。
[0008]助劑中紅花菜豆是豆科豆屬的多年生植物的果實,具有補胃下氣、健脾利水的功效。丁香露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干燥花蕾的蒸餾液,歸胃經(jīng),具有溫胃止痛,治寒擗、胃痛的作用。
[0009]黃連蜜是采自我國中草藥自然保護區(qū)中黃連的花蜜,有清熱祛濕、瀉火解毒、抗菌消炎之功效。
[0010]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的泡菜藍莓糕點,經(jīng)過一系列特殊工藝制備而成,突出了藍莓與泡菜的食用與營養(yǎng)價值,營養(yǎng)成分搭配合理,口味好,可以顯著提高消費者的免疫力、改善腸胃功能,從而提高人們的身體健康水平。添加的花菜具有抗癌防癌、清化血管、解毒肝臟等作用。甜葉菊具有調(diào)節(jié)血壓、軟化血管、降低血脂、降血糖、抑菌止血、鎮(zhèn)痛、減肥養(yǎng)顏、養(yǎng)陰生津、幫助消化,促進胰腺、脾胃功能和清熱解毒。
具體實施方案
[0011]下面結(jié)合以下【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稱取下列重量份(kg)的原料制成:麥麩粉25、糯米24、紅米17、藍莓13、魚膠粉5、大豆粉5、茯苓超微粉2、黃連蜜3、甜葉菊3、黃柏1、紅茶2、生菜籽1、泡菜12、麥芽糖漿5、花菜13、助劑1、水適量;
所述助劑由下列重量份(kg)的原料制成:青稞粉35、炒米粉25、紅花菜豆13、葵花籽仁
11、栗子粉4、白術(shù)1、絞股藍2、高粱根1、三七2、斑竹根1、紫蘇子提取物2、紅花籽油6、丁香露3、甘蔗汁1、水適量;制備方法是將紅花籽油放入鍋中燒熱后放入青稞粉翻炒熟,得炒熟粉;將白術(shù)、絞股藍、高粱根、三七、斑竹根粉碎后加入適量水文火煎煮1.5小時,濾掉沉渣,再加入丁香露加熱濃縮,得濃縮液;將紅花菜豆加入甘蔗汁與適量水中浸泡6小時,研磨成漿,加入研磨成粉的葵花籽仁與紫蘇子提取物,加熱煮沸,再加入上述所得的炒熟粉、濃縮液以及其它剩余成分混合,攪拌均勻,用荷葉包住放入烤箱中烤干,去除荷葉后制成粉末,即可。
[0012]藍莓糕點的制備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
(1)將糯米、紅米洗凈蒸熟后放與日光下攤開曬干后放入冷凍室中冰凍11小時,再放入炒鍋中炒干,研磨成粉,得米粉,備用;
(2)將甜葉菊、黃柏、紅茶、生菜籽加入適量水文火煎煮I小時,濾掉沉渣,得煎煮液;
(3)將花菜加入步驟2所得的煎煮液以及適量水,蓋上蓋子燉軟,打成泥狀,再加入適量水,加熱成濃湯,備用;
(4)將泡菜加入適量水煮熟后,撈出泡菜,切碎,備用;
(5)將步驟4所得的泡菜湯加熱濃縮,冷卻,加入黃連蜜調(diào)制均勻,得調(diào)制液,備用;
(6)將步驟I所得的米粉、步驟3所得的濃湯、步驟4所得的泡菜、魚膠粉、大豆粉以及其它剩余成分混合,攪拌均勻,揉制成面團,再放入模具中制成糕點,刷上步驟5所得的調(diào)制液,放入烤箱中烤熟,即可。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泡菜藍莓糕點,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麥麩粉20-30、糯米20-30、紅米15-20、藍莓10-15、魚膠粉5_6、大豆粉5_6、茯苓超微粉2_3、黃連蜜3_4、甜葉菊2-3、黃柏1-2、紅茶2-3、生菜籽1-2、泡菜10-15、麥芽糖漿5-6、花菜10-14、助劑1-2、水適量; 所述助劑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青稞粉30-40、炒米粉20-30、紅花菜豆10-15、葵花籽仁10-12、栗子粉4-5、白術(shù)1-2、絞股藍2-3、高粱根1_2、三七2_3、斑竹根1_2、紫蘇子提取物1-2、紅花籽油6-7、丁香露3-4、甘蔗汁1-2、水適量;制備方法是將紅花籽油放入鍋中燒熱后放入青稞粉翻炒熟,得炒熟粉;將白術(shù)、絞股藍、高粱根、三七、斑竹根粉碎后加入適量水文火煎煮1-2小時,濾掉沉渣,再加入丁香露加熱濃縮,得濃縮液;將紅花菜豆加入甘蔗汁與適量水中浸泡5-6小時,研磨成漿,加入研磨成粉的葵花籽仁與紫蘇子提取物,力口熱煮沸,再加入上述所得的炒熟粉、濃縮液以及其它剩余成分混合,攪拌均勻,用荷葉包住放入烤箱中烤干,去除荷葉后制成粉末,即可。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書I所述泡菜藍莓糕點,其特征在于,制備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 (1)將糯米、紅米洗凈蒸熟后放與日光下攤開曬干后放入冷凍室中冰凍10-12小時,再放入炒鍋中炒干,研磨成粉,得米粉,備用; (2)將甜葉菊、黃柏、紅茶、生菜籽加入適量水文火煎煮1-2小時,濾掉沉渣,得煎煮液; (3)將花菜加入步驟2所得的煎煮液以及適量水,蓋上蓋子燉軟,打成泥狀,再加入適量水,加熱成濃湯,備用; (4)將泡菜加入適量水煮熟后,撈出泡菜,切碎,備用; (5)將步驟4所得的泡菜湯加熱濃縮,冷卻,加入黃連蜜調(diào)制均勻,得調(diào)制液,備用; (6)將步驟I所得的米粉、步驟3所得的濃湯、步驟4所得的泡菜、魚膠粉、大豆粉以及其它剩余成分混合,攪拌均勻,揉制成面團,再放入模具中制成糕點,刷上步驟5所得的調(diào)制液,放入烤箱中烤熟,即可。
【文檔編號】A21D13/08GK103931722SQ201410118569
【公開日】2014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7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4年3月27日
【發(fā)明者】郭峰 申請人:郭峰